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pdf
《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pdf(6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水城县小牛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 编制单位:核工业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资质级别: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设计甲级 证书编号:国土资地灾设资字第(2005323006)号 院 长:江 涛 总 工:杨金川 项目负责:王 兴 审 核:王 雄 阳 坚 报告编写:龙菊桃 核工业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2009 年 5 月 目录 前 言.33 第一节 方案编制依据.55 第二节 方案编制的目的.77 第三节 方案适用的年限.88 第一章 矿山基本情况.88 第一节 矿区自然地理.88 第二节 矿区地质条件.99 第三节 矿区企业概况.1717 第四节 矿山开发方案概述.2424
2、第 二章 矿山环境现状及发展趋势.3030 第一节 矿山环境现状.3030 第二节 矿山环境发展趋势分析.3232 第三章 矿山环境影响评估.3535 第一节 评估级别的确定.3535 第二节 矿山环境影响现状评估.3636 第三节 矿山环境影响预测评估.3737 第四节 矿山环境影响综合评估.4040 第四章 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原则、目标和任务.4242 第一节 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原则.4242 第二节 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目标.4242 第三节 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任务.4343 第五章 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总体布局.4444 第一节 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分区.4444 第
3、二节 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工作部署.4747 第三节 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技术方法.4848 第六章 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工程.4949 第一节 保护方案.4949 第二节 治理工程方案.5151 第七章 保护与治理方案的可行性分析及建议.6060 第一节 保护与治理方案可行性分析.6060 第二节 建议.6161 附件:1、委托书 2、矿山开采许可证 3、开采设计批复 4、水质检测报告 附表:矿山环境现状调查表 附图:1、水城县小牛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矿山环境现状图(比例尺1:5000)2、水城县小牛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工业广场平面布置图(比例尺1:1000)3、水城县小牛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矿山
4、环境评估图(比例尺1:5000)4、水城县小牛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矿山环境影响评估剖面图(比例尺1:5000)5、水城县小牛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矿山环境保护方案图(比例尺1:5000)6、水城县小牛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矿山综合治理方案图(比例尺1:5000)7、水城县小牛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矿山综合治理方案局部图(比例尺1:1000)8、水城县小牛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矿山典型措施断面图 前 言 为保证矿山企业认真履行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的义务,防患于未然,根据国务院关于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通知(国发200528号)、关于编报有关问题的通知(黔国土资发2007174号)等文件有关精神,为有效地对矿山环
5、境进行保护与综合治理,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受水城县小牛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的委托,核工业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承担了 水城县小牛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下称方案)的编制工作。本次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收集矿山自然地理、水文气象、矿产地质、水工环地质、矿山勘查开发等方面的资料,为编制方案提供技术依据。、开展矿山环境问题调查,包括矿区土地、植被资源的占用和破坏情况;矿区地下水均衡破坏、水污染问题;矿山地质灾害及其他矿山环境等。、进行矿山环境影响评估即矿山环境影响现状、预测及综合评估。、提出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及具体措施,概算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经费。、编制并提交水城县小
6、牛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及相关图件。水城县小牛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为整合矿井,由原仲河煤矿、原牛场煤矿及原小窝田煤矿整合而成,目前矿山正在进行矿井建设,属于已投产矿井。接受任务后,我公司于2008年8月7日立即成立项目组,负责本项目的现场踏勘、收集资料及报告编制等工作,2008年于8月7日至8月13日,项目组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到水城县小牛煤业有限责任公司进行现场环境踏勘、访问调查工作。完成野外调查工作后转入室内,集中进行资料综合整理、图件绘制和方案的编制工作。具体完成的工作实物量见下表0-1。表 0-1 完成工作量一览表 项目 环境调查面积 评估区面积 调查路线长度 环境调查点
7、调查访问 环境照片 收集资料 单位 km2 km2 km 点 人次 张 份 工作量 8.73 8.73 2.6 13 15 80 3 根据矿山地下开采移动角影响范围及矿山疏排水影响范围综合确定,并根据地形适当延伸作为矿山评估面积,利用CAD在图纸上圈定本次评估面积约8.73km2。第一节 方案编制依据 方案 是在矿山开采设计、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等工作的基础上进行的,其主要编制依据是:一、法律法规及政策性依据(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1996);(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1988);(四)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1992);(五)中华人民共和国
8、水土保持法(1991);(六)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9);(七)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0);(八)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灾害防治条例(2003);(九)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1995);(十)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1996);(十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十二)贵州省地质环境管理条例(贵州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2006年11月24日通过);(十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环保总局、国土资源部、卫生部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2005年9月7日发布);(十四)国务院关于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通知(国发2005
9、28号);(十五)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国发199631号);(十六)关于开展省级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国土资源部文件 2005119号);(十七)贵州省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管理暂行办法(黔府办法 200738号);(十八)关于编制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有关问题的通知(黔国土资发2007174号);二、相关规范、规程(一)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编制规范(DZT2232007);(二)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GBT127191991);(三)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国土资发200469号);(四)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五)地下水质量标准(
10、GBT1484893);(六)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92);(七)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八)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04262006);(九)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设计规范(DZT02392004);(十)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DZ02402004);(十一)造林技术规程(GBT157761995);(十二)态公益林建设、技术规程(GBT18337.32001);(十三)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十四)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SL2041998);(十五)五万分之一地质图地埋底图编绘规范(DZT01571995);(十六)
11、五万分之一地质图用色标准及用色原则(DZT01791997);(十七)综合水文地质图图例及色标(GBT145381993);(十八)综合工程地质图图例及色标(GBT123281990);(十九)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谁(GB184852001);(二十)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二十一)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TDT10122000);(二十二)区域地质图图例(GB9581989T);(二十三)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172004)。三、技术资料(一)贵州省水城县小牛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矿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贵州源远地矿科技有限责任公司,2008年9月;
12、(二)贵州省水城县小牛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开采方案设计说明书,贵州华源矿山设计有限公司,2007年8月;(三)贵州省水城县小牛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储量核实报告,贵州有色地质勘查局物化总队,2008年5月;四、委托书 第二节 方案编制的目的 编制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目的在于大力开发利用本矿区矿产资源,使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的同时,推进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或避免因矿产开发引发的环境问题,并逐步治理之。从而保护和改善矿山环境,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编制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资源开发、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坚持“在保
13、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坚持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突出重点、因地制宜的原则;坚持科学性、前瞻性和实用性相统一的原则。第三节 方案适用的年限 水城县小牛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的设计能力为30104t/a,矿山服务年限为23.2a。当矿山生产闭坑后,需用2.8a时间继续进行矿区生态环境恢复工作,矿山治理方案的服务年限为26a。本方案的服务年限为10a。10a之后,矿山需重新编制方案。第一章 矿山基本情况 第一节 矿区自然地理 一、气候 矿区地处贵州高原西部,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气候湿润温和,根据水城县气象局资料:年平均气温 12.3,气温最低-6.4,最高气温
14、34.6。多年来平均降雨量 1382.9mm,年最大降雨量 1529.8mm。每年 59 月中旬为大雨、暴雨季节,11 月次年 2 月份为多雾及凌冻期。矿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风向沿沟谷为东南偏东风,最大风速达 26.5m/s。二、水文 评估区有巴巴渡河及通仲河流过,大气降水沿地形发育季节性冲沟并汇入河流,通仲河流经井田西侧边界附近和北侧,通仲河一般流量为60.1L/S,巴巴渡河流经井田外西侧,巴巴渡河的一般流量为45.1L/S,水系较发育。三、地形、地貌 矿井为云贵高原中高山地形,属侵蚀型山地,地形与地层走向基本一致,多为反向坡,地势西高东低,地形坡度较大。最高海拔标高+1674.6m,位于
15、井田东部,最低海拔标高+1275m,为井田外北侧通仲河河床,最大相对高差 399.6米。矿区多为风化坡积地貌。四、植被 项目区植被属云贵高原半湿润常绿阔叶林带。可见小片的次生常绿阔叶林。主要阔叶树种有青冈、杨、枫香、楸、梓等;针叶树种有杉木、毛栗等;灌木树种有杜鹃、刺梨、马桑等;经济林以茶树较普遍,桃、李、梨、花红、樱桃等也有分布;草本主要有白茅草、毛针草、巴茅草等,农作物主要有玉米、小麦、马铃薯等。五、土壤 项目区内土壤主要为黄壤。黄壤广泛的分布于矿区,其它土壤零星分布,黄壤中富含氧化铁、氧化铝,很容易发生水化作用,质地粘重,全剖面呈酸性,黄壤通过耕作,施肥等一系列农耕技术措施,表层有机质分
16、解,土壤酸度降低,肥力不断提高,演变形成高度熟化的黄壤,适于偏酸性速生树种的生长,黄壤为该区的水平地带性土壤。第二节 矿区地质条件 一、地层 项目出露地层为第四系(Q)、三叠系下统永宁镇组(T1yn)、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T1f)、上二叠统龙潭组(P3l)、峨眉山玄武岩(P3)。自新至老简述如下:(一)第四系(Q)主要分布于沟谷及缓坡地带。由残 坡积物、冲积物(粘土、亚粘土及岩块、碎石等)、砂砾石层组成。厚 010m 左右。(二)三叠系下统永宁镇组(T1yn)上部灰紫色灰岩,夹薄层灰岩及紫狄色钙质粉砂岩。下部为紫色薄层状钙质粗、细粉砂岩互层。厚度大于 50m。(三)下三叠统飞仙关组(T1f)以
17、灰绿色中厚层细砂岩、粉砂岩、钙质粉砂岩、鲕粒灰岩为主,夹泥质粉砂岩、粘土岩。下部有一段约 60m 厚的灰绿色粉砂岩。(四)龙潭组(P3I)由浅灰色至灰绿色细砂岩、粉砂岩、粉砂质泥岩、泥岩、粘土岩夹煤层组成,厚 357m。根据龙潭组的岩性,化石及含煤情况,将其划分为四个岩性段:1、第四段 厚 83m。上界为 C1煤层之上含动物化石的灰黑色灰岩顶界,下界至 C114煤层顶板灰黑色含动物化石泥岩。煤层集中在上部,可采煤层 2 层,计 C1、C10。岩性由灰色薄层灰岩、钙质砂岩、粉砂岩及粘土岩夹煤层组成。产瓣鳃类、腕足类动物化石及大羽羊齿、细羊齿、鳞木等植物化石。2、第三段 厚 90m。上界为 Cl2
18、煤层顶板,下界至 C26煤层底板。煤层多,中上部密集,井田可采 6 层,计 C14、Cl5、C16、C18、C20、C26煤层。岩性由灰色细砂岩、粉砂岩及薄层菱铁质岩层、泥岩夹煤层组成,含瓣轮叶、细羊齿、大羽羊齿、翅羊齿、苛达木等大量植物化石。3、第二段 厚 110m。自 C26煤层底板至 C52煤层顶板,本段多薄煤,共 4 层,仅有 C28、C34、C43、C52煤层可采。岩性由深灰色粉砂岩、泥岩、细砂岩、夹煤层组成,含较多的菱铁质结核。产细羊齿、大羽羊齿、乌尔曼杉苏铁、星叶等大量植物化石。4、第一段 厚 74m。自 C52煤层顶板至 C69煤层下部的玄武岩顶,煤层多,可采层有 C60、C6
19、1、C64a、C64b、C66、C67、C68、C69、共 8 层,煤层稳定性差。岩性以深灰色细粉砂岩、泥岩为主,夹少量薄层灰岩、钙质砂岩及煤层。产细羊齿、大羽羊齿、格拉多羊齿、鳞木等植物化石及瓣鳃类动物化石。(五)峨眉山玄武岩组(P3)上部为灰绿、灰紫色等玄武质凝灰岩,厚 8-25m;中、下部为深灰色及灰绿色拉斑玄武岩、紫色凝灰岩、灰色致密的凝灰质角砾岩等,底部见星点状黄铜矿、斑铜矿。总厚 180250m,与上覆龙潭组呈假整合接触。二、构造与地震 (一)构造 该矿所处构造单元为:杨子准地台黔北台隆六盘水断拱威宁北西向构造变形区,位于格木底向斜北翼东段,其总体构造形态呈单斜岩层。地层走向北西南
20、东,倾向南西,倾角 5865 度,为急倾斜地层。矿区仅有一 Fl 断层,位于井田东部,Fl 为一横断层性质,交飞仙关组的部分(下部),煤系及峨嵋山玄武岩组的部分(上部)明显错开,地表断层现象明显,Fl 地表移距最大为 200m。断层面向西倾斜,倾角大,达 75 度左石。(二)地震 本区历史地震少且弱,历史上未有超过度地震发生的记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8306-2001),该区地震基本烈度小于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 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性周期为 0.4s。本区及其邻近区域近年来未发现有强地震活动,区域稳定性好。三、水文地质条件(一)地下水类型 矿区内地下水类型主要为碳酸盐岩
21、岩溶裂隙水,其次为碎屑岩基岩裂隙水及第四系孔隙水三类。1、碳酸盐岩岩溶水:主要分布于矿区南部的永宁镇组碳酸盐岩地层中,其补给主要为大气降水,在雨季,大气降水通过落水洞、岩溶漏斗、溶蚀裂隙等迅速渗入地下,沿岩溶裂隙或管道径流,向地势低的通仲河运移,最终以岩溶泉的形式注入通仲河。2、碎屑岩基岩裂隙水: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通过地表风化裂隙和构造裂隙等渗透补给,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沿基岩中的各种裂隙和断裂带向地势较低处径流,在遇到隔水层后即渗出地表,形成季节性泉水。泉水多为近源补给,近源排泄,一般流量较小,并以地表明流的形式汇入河流。3、第四系孔隙水:主要赋存于第四系坡残坡积物松散孔隙中,靠大气降水补
22、给,水量微小,受季节性控制明显。(二)地层的富、隔水性特征 1、碳酸盐岩岩溶裂隙水含水岩组:主要为三叠系下统永宁镇组(T1yn)。主要分布于矿区南部外围的山岭地带,地表岩溶较发育,含水层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后,地下水通过岩溶裂隙、溶洞集中运移,含水性能好,富水性强。2、基岩裂隙水中等含水岩组:主要包括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T1f),含水岩组风化裂隙及垂直溶蚀较发育,透水性较好;基岩裂隙水弱含水岩组: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3l)山碎屑岩、粉砂岩、钙质砂岩、泥质粉砂岩及煤层组成,含少量裂隙水。3、松散岩类孔隙水含水岩组:主要为第四系(Q),分布于矿区低洼和河谷中有洪积和冲积物堆积。矿区内仅有局部低洼地带有
23、少量分布,厚度变化不大,0-15m,一般厚 10.00m 左右。局部松散层厚度较大的地带,含少量孔隙水。4、峨眉山玄武岩弱含水岩组:在矿区北部外围分布为相对隔水层。(三)断层富、隔水性 断层水文地质特征:由于断层切割的飞仙关及煤系地层是由一套砂、泥岩互层组成,多属于柔性岩石,即使受断层的破坏,也不会产生较大的张开裂隙。实际所见的一般断层破碎带的压紧胶结程度都较好,因此断层导水性及含水性差,对矿床充水的影响较小。但矿山今后开采时所产生的人工裂隙可能与断层破碎带连通,而导致其它层段及地段的地下水流入破碎带而引起其富水性及导水性增大,特别是断层通过河流的地段这种情况发生的可能性更大,因此,矿床开采时
24、应加以足够重视。(四)地下水补给、逕流及排泄 地下水的补给主要来自于大气降水,岩层面裂隙有利于大气降水和地表水体的渗入补给。断层、节理、裂隙以及采煤产生的裂缝是地下水迳流的通道。地下水通过泉、井下抽水等排泄至地面溪沟汇入河流向西流去。(五)矿床充水因素分析 该矿是以顶底板直接进水的裂隙充水矿床,主要为河流水及顶底板岩层中所含-裂隙水问巷道内渗漏,其次为老窑积水及采空区积水等。现分述如下:1、大气降水:大气降水是区内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大气降水多沿节理、裂隙直接渗入矿井中,矿井涌水量雨季有所增加,矿山的开采导致上覆岩体松动变形,以致节理裂隙增多、增大,会加大矿坑涌水量。同时地下水还可以
25、通过老窑采空区蓄集,给矿井开采带来隐患。2、老窑积水,整合前3个煤矿的开采,造成了一定的采空区。采空区都有积水,老窑积水对煤矿开采的影响较大,开采时要予以重视。3、河流水 在煤系地层顶板之上的溪沟中的地表水有可能通过裂隙密集发育带、断层破碎带或老窑渗(灌)入矿井,对矿井充水构成影响。穿越矿区北西部的巴巴渡河和在矿井北部的通仲河对矿井的影响会很大,受采动影响,虽然河之下划为禁采区,但河水会沿构造、节理、裂隙和充水渠道渗入矿区开采范围进行充水,所以河流对矿区的开采影响较大。4、含水层 含水层补给对矿坑充水也有很大作用,(P3l)弱含水岩组为矿坑直接充水岩层,(T1f)弱含水岩组为矿坑间接充水岩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矿山 环境保护 综合治理 方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