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作业题及答案.pdf
《西方经济学作业题及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经济学作业题及答案.pdf(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西方经济学作业题及答案第一专题1.经济学要研究的基本问题是什么 见教材第 17-18 页;并参见课件导言部分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学要研究的四个基本问题是:第一;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 产品生产出来是为了满足某种需要不同的产品满足不同的需要;不同数量的产品满足不同程度的需要.第二;怎样生产生产产品的方式方法很多;一个国家满足其社会成员需要的方式方法也很多;需要做出恰当的选择;以力求达到用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获得尽可能大的需要满足.第三;为谁生产 有限的资源给谁使用;为满足谁的需要来使用;这里涉及到了产品的分配问题;以及决定产品分配的资源占有问题.第四;谁做出经济决策;以什么程序作出决策 谁有权来做决策;以
2、什么方式做出决策;这对于选择来说是至关重要的.2.怎样理解经济人的概念 见教材第 27 页;并参见课件导言部分经济人的假设包括以下内容:1 经济人是具有最大化动机的人.在经济活动中;经济人所具有的唯一动机;就是追求目标利益的最大化.2 经济人是理性人.经济人的行为都是有意识的和理性的;面临选择;他能够做出准确地判断和精确的计算;从而能够有效地把握自己的行为;并对周围的事态;对其行为所受到的约束条件;作出正确地反应和应付.3 经济人拥有完全信息.要作出选择和决策;需要掌握有关的信息.归纳起来;所谓经济人;就是追求自己目标利益最大化的理性人.3.什么是需求规律 影响需求的因素有哪些当影响需求的因素
3、不变时;商品的价格越高;对该商品的需求量越小;价格越低;则对该商品的需求量越大.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商品的“需求规律”或“需求法则”.影响商品需求的因素有:商品本身的价格、消费者的收入、消费者偏好、相关商品价格的变化、消费者的预期等等.4.用图表分析均衡价格是如何形成的 见教材第 49-50 页所谓的均衡价格;就是能够使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和供给量保持平衡的价格;或者说;这种价格能够促使需求和供给趋向平衡;形成稳定的市场.其形成过程;可以用下图加以说明.见教材均衡价格是经过市场上需求和供给的相互作用及价格的波动形成的.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价格过高的情况.价格过高;会刺激生产者增加商品的供给
4、量;但是却会减少消费者需求量;这样就会导致该商品的需求量少于供给量;造成供过于求.供过于求会形成一种迫使市场价格下降的压力;进而促使生产者减少该商品的生产或供给;把供给规模降至均衡水平.二是价格过低的情形.当一种商品的价格过低时;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就会增加;而供给量则会减少;需求数量多于供给数量;造成供不应求.这样会形成提高价格的推力;抑制需求而刺激供给;使供求趋向于均衡点.第二专题1.基数效用论认为消费者的均衡条件是什么 有两种情况:连续消费一种商品时和同时消费多种商品时.参见教材第 76 页基数效用论认为;如果消费者购买 N 中商品;其达到效用最大化的条件就是:MU1/P1_ MU2/P2_
5、 MU3/P3_ _MUN/PN_这一均衡条件表示;消费者购买 n 中商品时;任何一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与价格之比;都等于货币的边际效用.也可以说;最后一个单位的货币;无论购买任何一种商品;其边际效用都相等;即同等的购买力带来同等的满足程度;并且都等于单位货币的边际效用.这个公式就是基数效用论所认为的消费者均衡条件;即消费者在既定的预算约束下达到效用最大化的条件.它试图表明的是;有着既定预算约束的消费者;在各种可供选择的商品消费组合面前;应当怎样做出选择才可能获得最大程度的满足;或者说消费者的选择符合什么条件才能实现效用最大化.2.序数效用论认为如何实现消费者均衡 借助两个工具分析:消费预算线和无
6、差异曲线.见教材第 86-87 页预算约束线与无差异曲线相切;其切点所代表的商品组合;就是满足效用最大化要求的商品组合.因为切点是在预算约束线上;在消费者预算约束允许的范围内;切点又是预算约束线所能够达到的最高的无差异曲线上的一种商品消费组合.因此;切点代表了消费者在既定的预算约束下所能达到的最高效用水平.按照序数效用理论的分析;预算约束线与无差异曲线的切点;就是消费者实现效用最大化的满足点.该切点所满足的条件;即边际替代率_价格比率;就是消费者均衡条件;也就是消费者在既定的预算约束下实现效用最大化的条件.3.生产要素的最佳组合是如何确定的 参见教材第 114-116 页答案要点:1 分析这一
7、问题需要借助两个工具:等产量线和等成本线.2 生产者做出选择时有两个判断原则:一是产量既定成本最小;二是成本既定产量最大.3 借助图形分析生产要素最佳组合的确定问题需要把握好两个方面:一是把握对最大化产量和最小化成本的追求.二是确定最佳组合所要求的各个要素的投入数量及相应比例组合.4.如何理解利润最大化原则 见教材第 132-133 页微观经济学认为;对于一个生产者来说;他的生产或经营原则应当是使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即:MR_MC;这一原则被称之为利润最大化原则或利润最大化条件.可以这样分析:第一种情况;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即 MRMC;这时每增加一个单位产品的生产或销售;由此所带来的新增
8、加的收益即边际收益要大于为此所付出的新增加的成本即边际成本.因此;增加生产或销售;还会带来总收益的增加;生产者会继续扩大产量水平或者销售量水平;以获得更多的利润.第二种情况;边际收益小于边际成本;即 MRMC;这时;每增加该单位产品的生产或销售;由此所带来的新增加的收益即边际收益要小于为此所付出的新增加的成本即边际成本.因此;增加生产或销售;会使生产者不断亏本.他必然减少生产或销售;直到边际收益不再小于边际成本为止.第三种情况;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即 MR_MC;这时;减少生产或销售;就仍然存在利润增加的潜力;生产者没有得到可以得到的全部利润;如第一种情况;如果增加生产或销售;则生产者就会亏
9、本;损失利润;如第二种情况.因此;当 MR_MC;生产者把可能获得的利润全部得到了;实现了利润最大化.5.市场有哪些类型;他们各有什么外在特征 见教材第 137 页市场结构是按照市场竞争的程度来划分的.市场竞争主要是价格的竞争;竞争程度越高的市场;价格的竞争就越充分.以厂商与价格竞争的关系来划分;市场可以分成两大类型:一是完全竞争市场;一是不完全竞争市场;其中不完全竞争市场又包括三种类型:一是垄断竞争市场;一是寡头垄断市场;一是完全垄断市场;或简称垄断市场.完全竞争市场是指竞争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无论供给方还是需求方都只是单纯的价格接受者的市场结构、市场类型.不完全竞争市场;是指供给方或需求方
10、在一定程度上是价格制定者的市场结构、市场类型.垄断竞争市场又称狭义上的不完全竞争市场;是介于完全竞争市场和完全垄断市场之间的市场类型;是一种既有垄断因素又有着比较充分竞争因素的市场结构.寡头垄断市场简称寡头市场;是少数厂商控制一个行业的市场类型.完全垄断市场是由一家厂商控制一个行业的全部供给的市场类型.第三专题1.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基本原则是什么追求利润最大化是生产者行为的核心;利润最大化的基本原则是边际成本等于边际利润;即 MC_MR.这一原则同样适用于厂商对生产要素的使用选择.对于生产要素的边际收益;有多种表示.其实物形态为要素的边际产品 VMP;其货币形态为要素的边际产品价值或者要素的边
11、际收益产品MRP;边际成本表现为要素的使用成本;即 MFC.因此;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可表示为:VMP_ MRP _ MFC只要一种生产要素的边际收益高于其边际要素成本;即VMP_ MRP MFC;厂商就会增加这种要素投入;直到 VMP_ MRP _ MFC为止.同样;如果一种生产要素的边际收益低于边际要素成本;厂商就会减少这种要素投入;直到两者相等.2.实现怕累托最优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见教材第 197-203 页实现帕累托最优状态所需要满足的条件;这些条件被称为帕累托最有条件;或简称帕累托条件.帕累托最优条件包括交换的最优条件;生产的最优条件;交换和生产的最优条件.关于帕累托最优的交换条件
12、;其定义就是:任何消费者的边际替代率对任何两个消费者来说都应相等;这是所有消费者效用达到最大化的必需条件;是在各个消费者之间配置消费品的最优条件.关于帕累托最优的生产条件;其定义就是:在既定的技术条件下;如果任何一个厂商生产任何两种产品所投入的任何两种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相等;那么;这就是怕累托最优的生产条件;是要素资源在各种生产用途上配置的最优条件.关于帕累托最优的交换和生产条件;其定义就是;产品生产的产品转换率与商品消费的边际替代率相等.3.治理外部型问题;可以采取哪些方面的政策措施 见教材第 222-224页关于外部性的微观经济政策;主要体现两个方面的思路:一是强化政府和社会的管理;
13、即强化微观规制;一是一种力求使外在成本内在化的思路.针对外部性所采取和考虑采取的政策措施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1 行政措施:管制与指导对于外部性问题或造成外部性问题的企业;政府可以采取直接的行政干预的措施;其中包括强制性的行为管制、强制性的企业合并、指导与劝告、国家计划、强制性标准等措施和政策.2 经济措施:税收和补贴在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展开竞争.如果既可以由政府供给;也可以由市场供给;可以允许私人部门进入;形成和推动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的竞争;有助于提高公共部门的效率;提高整个社会公共产品的效率.另外;各个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也有助于提高公共部门的效率;地方政府竞争会促使很多方面状况的改善和效
14、率的提高.第四专题1.货币的交易需求与货币的投机需求有什么不同交易动机是人们为应付日常交易的需要而持有的一部分货币动机.它是国民收入的函数;即 L1_LY_kY投机动机是人们为了需求和抓住有利的投资机会而持有一部分货币的动机.处于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是利息率的函数.即 L2_hr交易需求是一种纯粹的货币需求;它基本上随着市场交易量的大小、国民收入水平的高低而同方向变动.货币的投机需求则比较复杂.投机需求是利率的函数.当利率较低时;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较低;投机需求旺盛;扩大了货币需求;当利率较高时;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加大;用于投机需求的货币会为追求高利率而转变为储蓄;从而形成对货币的供给.因此;
15、在货币市场的均衡中;货币的投机需求是最活跃的因素.在政府货币供给稳定的情况下;货币的投机需求成为影响货币市场均衡的关键性因素.2.凯恩斯理论是如何论证政府实施需求管理的必要性的凯恩斯认为由于边际消费递减规律、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灵活偏好规律等三大心里规律的存在;使得国民收入不能全部转化为支出;转化为有效需求;从而造成供给过剩;生产过剩;充分就业无法实现.因此;是需求决定供给;而不是供给决定需求;有效需求决定国民收入水平.如图 1所示;纵轴 X 表示总需求;横轴 Y 表示国民收入或总供给;EE 代表需求曲线;45 度线表示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均衡线;线上每一点都表示收支均衡线.由图可见;总供给与总
16、需求在 e 点相交均衡;由此决定的均衡国民收入.Ye低于充分就业水平时的国民收入.此时;如果支出增加;即需求增加;则 EE曲线上移;相应供求均衡点上移;从而提高整个国民收入水平;反之;如果支出减少;EE 曲线就会下移;需求减少;整个国民收入也随着降低.如果考虑需求因素中的投资需求;则 EE 曲线将是一条从纵轴出发的斜上曲线;其上移或者下移;也将会产生国民收入的增加或减少.因此;通过增加支出;从而扩大需求;就可以提高国民收入水平;接近和达到充分就业.这就是凯恩斯主张政府对经济实行需求管理的理论出发点和政策依据.3.乘数作用的产生是怎样的一个过程凯恩斯的乘数理论是用来分析投资变化与其所引起的收入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西方经济学 作业题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