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格检查技能操作.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格检查技能操作.pdf(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体格检查一(心脏视诊、叩诊)项目项目内容内容1、心脏视诊方法正确,检查者站在被检查者右侧,被检查者正确保露胸部.2、叙述心脏视诊主要内容:观察心前区有无异常隆起与凹陷;观察心尖搏动范围,并能说出正常值(2。02.5cm);观察心前区心心脏脏视视诊诊有无异常搏动.3、正确指出被检查者心尖搏动范围:能够正确指出心尖搏动在第几肋间;能够正确指出被检查者心尖搏动范围正常或弥散。4、叙述心前区异常搏动三个主要搏动名称,并能指出其部位:胸骨左缘 34 肋间搏动;剑突下搏动;心底异常搏动。1、叩诊手法、姿势正确:以左手中指第一、二指节为叩诊板,平置于心前区拟叩诊的部位,或被检查者取坐位,板指与肋间垂心心脏脏
2、叩叩诊诊直,当被检查者平卧时,板指与肋间平行.2、心脏叩诊顺序正确:先叩左界,后右界,由下而上,由外而内,左侧在心尖搏动外 23 cm 处开始,逐个肋间向上,直至第二肋间;右界叩诊,先叩出肝上界,然后于其上一肋间由外向内,逐一肋间向上叩诊,直至第二肋间.3、叩出实际心浊音界,并能在胸廓体表量出:叩诊手法同前,自左侧心尖搏动最强点外 23 cm 处开始叩诊,由外向内轻叩,由轻变浊时作出标记,再逐一肋间向上叩诊,直至第二肋间,右侧同上。方法正确;结果基本正确。4、测量锁骨中线与前正中线距离为 8-10cm。体格检查二(心脏触诊、听诊)项目项目内容内容1、触诊手法正确:被检查者仰卧,检查者站在其右侧
3、,先用右心心脏脏触触诊诊手掌开始检查,触诊压力适当.2、触诊顺序正确:从心前区开始,逐渐触诊肺动脉瓣区、主动脉瓣区、第二主动脉办区、及三尖瓣区。3、在心尖搏动区触诊,确认心尖搏动最强点:能够正确指出心尖搏动最强点在第几肋间;能够正确指出在锁骨中线内、外.4、触诊震颤、心包摩擦感:用手掌或手掌尺侧小鱼际肌平贴与心前区各个部位,以触知有无微细的震动感;用上述触诊手法在胸骨左缘第四肋间触诊。1、在被检查者人体上能正确指出传统的5 个听诊区位置:二尖瓣区;肺动脉瓣区;主动脉瓣区;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三尖心心脏脏听听诊诊瓣区。2、听诊顺序正确:二尖瓣区(心尖区)、肺动脉瓣区、主动脉瓣区、主动脉瓣第二区、
4、三尖瓣区.3、能表达心脏听诊主要内容:心率、心律、正常心音(、心音改变(正常、异常)、心脏杂音(正常、异常)、心包摩擦音。4、提问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在听诊时有什么发现?主动脉瓣区舒张期杂音,为一高调递减型哈气样杂音,坐位前倾呼气末时明显。一般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越严重,杂音所占的时间越长,响度越大。体格检查三(腹部视诊、听诊)项目项目腹腹部部视视诊诊3、叙述视诊主要内容:腹部外形(膨隆、凹陷)、腹壁静脉;内容内容1、指出腹部体检时的体表标志及分区:肋弓下缘、腹上角(、腹中线、腹直肌外缘、髂前上棘、腹股沟、脐及分区:4 区法、9区法、7 区法。2、视诊方法正确:被检查者仰卧,暴露腹部,双腿屈曲,告知
5、放松腹肌,检查者在其右侧,自上而下视诊全腹;检查者视线与被检查者腹平面同水平,检查者自侧面切线方向观察.呼吸运动、胃肠型和蠕动波;皮疹、瘢痕、疝等。1、移动性浊音叩诊方法正确:被检查者仰卧,自腹中部向左侧腹部叩诊,出现浊音时,板指手不离腹部,令其右侧卧,使板指在腹的最高点,再叩诊,呈鼓音,当叩诊向腹下侧时,叩诊又腹腹部部听听叩叩诊诊为浊音;被检查者左侧卧,同样方法叩诊,因体位不同而出现的浊音区变动现象称移动性浊音。2、肋脊角叩击痛检查法:被检查者取坐位或卧位,检查者用左手掌平放于患者肋脊角处,右手握拳用轻到中等力量叩击左手背,需叩击双侧肋脊角。3、听诊方法正确并能指出主要听诊部位:将听诊器置于
6、腹壁上全面听诊各区,顺序左至右,上至下;注意在上腹部、脐部、右下腹及肝、脾区听诊。4、能描述正常肠鸣音:每分钟 45 次;能描述肠鸣音亢进:每分钟10次以上且肠鸣音响亮、高亢;能描述肠鸣音消失标准:35分钟听不到肠鸣音。体格检查四(腹部及脾脏、胆囊触诊)项目项目内容内容1、浅部触诊手法、顺序正确:立于被检查者右侧,嘱其平卧于床上,头垫低枕,两手放于躯干两侧,两腿屈起稍分开,放松腹肌;检查者先以全手掌放于腹壁上,使患者适应片刻,并感受腹壁紧张程度,然后以轻柔动作开始触诊,触诊时手指腹腹部部并拢,避免用指尖猛戳腹壁,检查每个区域后,手应提起,不能停留在整个腹部上移动。2、腹部包块触诊:触诊包块手法
7、正确,深部滑行触诊(检查者以并拢的 2、3、触触诊诊4 指端逐渐触向腹部包块,并在其上下左右作滑动触摸);双手触诊法(将左手置于被检查脏器或包块的后部,并将被检部位向右手方向推动,有助于右手触诊);描述包块的位置、大小、形态、质地、压痛、移动度与周围脏器的关系。3、压痛与反跳痛:检查者用手触诊被检查者腹部出现疼痛,称压痛;然后手指可于压痛处稍停留片刻,使压痛感觉趋于稳定,然后迅速将手抬起,离开腹壁,被检查者腹痛加剧,称为反跳痛。1、脾脏触诊:平卧触诊:被检查者仰卧,两腿屈曲,检查者站于被检查者右侧,脾脾脏脏胆胆囊囊触触诊诊左手绕过腹前方,手掌置于左腰第710 肋处,试将其脾从后向前托起,右手掌
8、平放于左上腹与肋弓大致呈垂直方向,配合呼吸,以手指弯曲的力量下压腹壁,直至触及脾缘;侧卧位触诊:当平卧位触诊不到脾脏时,嘱被检查者取右卧位,右下肢伸直,左下肢屈曲,此时用双手触诊法。叙述脾脏肿大时的测量方法:第 1 线:测量左侧的锁骨中线与肋缘交点向下至脾下缘的距离。第 2 线:测量左侧的锁骨中线与肋缘交点至脾脏最远点的距离.第 3 线:测量脾右缘与前正中线的距离。2、胆囊触诊:单手触诊发:被检查者平仰卧位,两膝关节屈曲,检查者站其右侧,将右手 4 指并拢,掌指关节伸直,与肋缘大致平行放在其右上腹部,然后随其呼气时,手指压向腹深部,再次吸气时,手指向前上在胆囊点下方左右滑行触诊下移的胆囊;勾指
9、触诊发:左手拇指指腹勾压于胆囊点,告知被检查者缓慢作深吸气,判断 Murphy 征阳性标准(突然因疼痛而屏住呼吸)。二、体格检查五(胸部视诊、触诊)项目项目胸胸部部视视诊诊内内 容容1、能在被检查者身体上指出主要体表标志、主要标志线:胸骨角、锁骨上窝、胸骨上窝、腋窝、前正中线、锁骨中线、腋前、中、后线、肩胛下角线。2、胸廓视诊主要内容:胸廓外形;胸廓活动度;肋间隙;乳房;心尖区。3、视诊呼吸运动的主要内容:呼吸频率;呼吸深度变化;正常节律;异常节律:潮式呼吸、间停呼吸)、酸中毒呼吸、叹息样呼吸。1、胸部(廓)扩张度双手触诊方法、姿势正确:检查者两手置于被检查者胸廓下面的前侧部,左右拇指分别沿两
10、侧肋缘指向腹上角,拇指尖在前正中线两侧对称部分,两手掌和伸展的手指置于两侧胸胸胸部部触触诊诊壁,嘱被检查者深呼吸,以此对比患者呼吸时两侧胸廓扩张度。2、语音震颤触诊方法正确:检查者将左右手掌的尺侧缘轻放于被检查者两侧胸壁的对称部位,然后告知被检查者用同等强度重复轻发“yi”长音;自上而下,从内到外比较前面与背部两侧相应部位两手感触到语音震颤的异同、增强或减弱。3、正确演示胸膜摩擦感操作方法:操作者手法同胸廓触诊,部位常于胸廓的前侧部(相当于腋前线部);能口述当被检查者吸气、呼气时均可触及胸膜擦感。4、提问:一侧胸部呼吸运动减弱,考虑什么?考虑同侧胸腔有大量积液、气胸、胸膜增厚、肺不张.体格检查
11、六(胸肺部间接叩诊、听诊)项目项目胸胸肺肺部部间间接接叩叩诊诊胸胸肺肺部部听听诊诊3、叙述在有肺部疾患的人体上可能听到哪些常见的附加音:湿啰音、干啰音、哮鸣音、管状呼吸音、摩擦音.内容内容1、间接叩诊手指动作、方法正确:以左中指的第二指节前端作为叩诊板指,平紧贴于叩击部位表面,右手中指以右腕关节和指掌关节活动叩击左手中指第二指骨的前端或末端指关节。2、叩诊顺序正确:先检查前胸,自第一肋间隙从上至下逐一进行叩诊并两侧对比;胸壁,嘱被检查者举起上臂置于头部,自腋窝开始向下叩诊至肋缘;背部,嘱被检查者向前低头,双手交叉抱肘,由上至下进行叩诊,并比较叩诊音的变化。3、叩肺下界移动范围:患者平静呼吸时,于肩胛下角线叩出肺下界的位置;嘱患者作深呼吸后屏住呼吸的同时,沿该线继续向下叩,当清音变为浊音时,即不深呼气时的肺下界的最低点;当患者恢复平静呼吸,再嘱作深呼气并屏住呼吸,然后由上向下叩诊,直至清音变为浊音,即为深呼气的肺下界的最高点;测量两者的距离;患者屏气不宜过长。1、听诊方法、顺序正确:由肺尖开始,自上而下;分别检查前胸部、侧胸部、背部;注意上下、左右对称部位进行对比。2、能叙述正常人身上听到哪些呼吸音,并能指出其部位:讲出肺泡呼吸音、支气管呼吸音、支气管肺泡呼吸音;指出相应听诊部位。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