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2.8《太阳钟》课件(36张PPT)+教案+练习+素材.zip

收藏

跳过导航链接。
折叠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2.8太阳钟课件36张PPT教案练习素材.zip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2.8太阳钟课件36张PPT教案练习素材.zip
展开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2.8《太阳钟》课件(36张PPT)+教案+练习+素材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2.8《太阳钟》课件(36张PPT)+教案+练习+素材
压缩包目录 预览区
  •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2.8《太阳钟》课件(36张PPT)+教案+练习+素材
    • 2.8《太阳钟》教案.doc--点击预览
    • 2.8《太阳钟》练习(含答案).doc--点击预览
    • 2.8《太阳钟》课件(36张PPT).ppt--点击预览
    • 一天中影子的变化.mp4
    • 太阳下物体的影子.mp4
    • 太阳钟制作.mp4
    • 日晷.mp4
请点击导航文件预览
编号:74174868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42.34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3-02-24
12
金币
关 键 词:
太阳钟 苏教版 四年级 科学 下册 太阳 课件 36 ppt 教案 练习 素材
资源描述: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 2.8太阳钟教学设计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 2.8太阳钟教学设计课题 太阳钟单元2学科科学年级4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1)影子产生的条件:光源、遮挡物、屏(2)一天中影子变化规律:长短长(3)影子的长度和位置是随着太阳的高度的变化而变化。(4)影子总出现在背光的一面,其方向与太阳的运动方向相反。(5)古人利用影子一天内方向的变化制造计时工具日晷。2、过程与方法(1)实验探究物体影子的长短和方向的变化(2)实验观察物体的影子是怎样的随着太阳的位置变化而变化的。(3)通过观察小棒在阳光下的变化,探索物体影子在一天内的变化规律。(4)查阅资料,认识日晷的工作原理。3、情感态度价值观(1)感受古人的智慧和探究意识。(2)养成细心观察的习惯。重点一天内物体影子长短和方向的变化规律难点坚持对物体影子的观察记录。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1、现在,只要打开手机,看看钟表,就知道几点。古人是用什么来计量时间的呢明确:用太阳来计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昼夜交替就成了人类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天。用光影来计时。2、你能根据光影的长短和方向推测出时间吗?交流推测创设问题情境,聚焦课堂问题,导入新课。讲授新课一、实验 1物体影子随处可见,可大可小,方向也不断发生变化。影子的产生需要哪些条件?影子的大小和方向的改变与什么有关?影子会消失吗?1、实验材料铅笔、橡皮、手电筒思考了解物体影子的长短与方向变化特点。2、实验过程 用手电筒光照射一支竖立的铅笔,观察它的影子。改变照射的方向和高度,观察铅笔的影子有什么变化。试试在什么情况下,影子会不见。3、温馨提示 铅笔竖直固定在橡皮上照射方向:直射、斜射、平射照射高度:低、中、高观察影子:长、短4、观察记录“研究物体影子的长短与方向的变化”记录表“研究物体影子的长短与照射高度的变化”记录表5、实验结论 影子总出现在_影子的方向与光的运动方向关系:_同一物体,照射的高度与影子的关系:_在_情况下,影子会不见。6、讨论影子的形成需要哪些条件?明确:影子产生的条件是光源、遮挡物和屏,遮挡物是不透明物体,要在其它两者之间。二、实验 2早晨太阳出来了,被阳光照射的不透明的物体会产生影子。物体影子的长短与方向是怎样随“太阳”的位置变化而改变的?1、实验材料 铅笔、橡皮、手电筒、竹篾2、实验过程 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轨迹呈半圆形,我们可以用竹篾来模拟天空,用手电筒来模拟太阳。把手电筒套在竹篾上,模仿太阳在天空中位置实验观察实验记录实验分析实验讨论实验观察知道物体影子的长短与方向是随“太阳”的位置变化而改变的。运行的变化,自东向西移动。每移动一个位置,停下来观察铅笔影子的形状和方向,并把它画下来。3、展示交流各组的观察结果 什么情况下,影子最长?什么情况下,影子最短?影子的方向有什么特点?影子长短变化有什么规律?4、实验结论物体影子的长短与方向是随“太阳”的位置变化而改变的。“太阳”位置:低高低 同一物体的影子长短变化:长短长 同一物体的影子位置变化:西北东“太阳”最高时,影子最短;太阳位置最低时,影子最长。影子的方向与太阳的运行的方向相反。三、实验 3人们是怎样根据影子的特点来计时的呢?1、实验材料小棒、铅笔、橡皮、指南针、直尺、白纸、计时器2、实验观察把小棒插在橡皮上,固定在记录纸的观察点上。选择空旷处放置,不要移动。利用指南针确定方向,并在记录纸上标出来。每隔 1 小时在记录纸上标出小棒的影子,并记下时间。3、阳光下物体的影子观察记录表4、视频:一天中影子的变化5、讨论小棒影子的长短、方向与太阳的位置变化有什么关系?明确:太阳早上从东方升起,所以影子在西侧,下午从西方落下,影子在东侧,所以影子的变化规律为展示交流归纳室外观察记录观看交流认识到影子可以用来计时。从西到东。长短的规律为从长到短,再由短到长。正午的时候影子最短,傍晚的时候影子最长。6、这是某组的观察记录。把记录单放回原处,第二天的某个时刻再去观察,观察影子和时间是否吻合。四、古代计时工具日晷1、古代人早就注意到太阳的移动与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有关系,而且这种变化是有规律的,于是制造出了计时工具。这一类计时工具在西方被称为太阳钟,在中国被称为日晷。日晷是由晷针和晷面组成。2、你认为这些日晷是怎么工作的?它们有什么不同?(展示图片)明确:“日”是太阳,“晷”是阴影,“日晷”就是太阳的阴影。日晷是利用太阳由东向西移动时,投向晷面的晷针影子慢慢地由西向东移动来计时的。赤道日晷:即日晷的晷面为赤道面。赤道式日晷是日晷世界中最重要和最常见的,也是中国古代最经典和传统的天文观测仪器。牛顿钟:著名的科学家牛顿,小时候就做过这样一个太阳钟。他在空地上插根棍子,每隔 2 小时,在棍影的终点放一块石头做记号,记下时间。他利用摆石头记影子,又在石头上记时间,他做的这个太阳钟据说在村上用了 70 多年,人们把这个太阳种称之为“牛顿钟”。立式日晷:安置在墙上。地平日晷:晷面必须严格水平。五、课堂练习1.如图所示的影子,此时是()继续观察阅读资料交流查阅资料独立完成了解日晷种类、结构、工作原理等。完成达标测评 A、上午 B、中午 C、下午2.晚上,小明从路为下经过(如图所示),对影子的变化进行了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影子始终跟在人后面B、影子的清晰度是清晰一模糊一清晰C、影子的长短变化是长一短一长3.小明在研究一天中影子的变化中记录的某物体的影子的情况,正确的是()4.赤道日晷是利用太阳和影子什么的变化来计算时间的()A、方位 B、长度 C、影子大小六、拓展提高:圭表我国最古老的计时器,利用太阳射影的长短来判断时间。它由两部分组成:直立于平地上测日影的标杆或石柱,叫做表;正南正北方向平放的测定表影长度的刻板,叫做圭。七、作业布置用硬卡纸和指南针制作一个地平日晷提示:在一张半圆形的硬卡纸上按第 23 页的活动记录标明刻度和方向。把一张三角形的硬卡纸竖直粘贴在半圆形硬卡纸上。利用指南针确定方向,就能根据三角形硬卡纸的投影确定时间。阅读资料动手做做对课堂知识的补充培养科技制作能力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光源、遮挡物和屏是影子产生的必要条件。影子总是出现在背光的一面。影子的长短和方向是随着太阳位置变化而改变。太阳高度较小,影子就长;太阳高度角大,影子就长。一天中,影子的变化规律是由长到短再到长,影子的位子变化规律是由西向北再向东。人们利用影子的规律制造日晷等计时工具来计时。总结课堂板书板书设计2.8太阳钟练习2.8太阳钟练习一、填空题一、填空题1、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随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変化而变化,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_,影子的方向总是和太阳的方向_。2、如图,手影游戏中形象的动物就是手的影子,需要具有_和_才能形成手影。3、阳光照在旗杆上,地面会出现旗杆的影子。一天中,旗杆影子长短变化的规律是_。旗杆影子的长短与太阳的位置有关,一天中旗杆的影子最短的时间是_。古人很早就利用这个规律来计时,这种利用日计时的仪器叫_。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1、日晷是利用一天中物体影子的変化规律来计时的。()2、制作一个简易的日晷可以帮助我们找到影子变化的规律。()3、同一项帽子,产生的影子形状都相同。()4、影子的大小与遮挡物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5、太阳的高度越高,物体的影子越长。()6、手电简照射下,一块长方体橡皮的影子,一直是长方形的。()三、选择题,将正确的序号填在括号内。三、选择题,将正确的序号填在括号内。1、如图所示的影子,此时是()A、上午 B、中午 C、下午2、晚上,小明从路为下经过(如图所示),对影子的变化进行了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影子始终跟在人后面B、影子的清晰度是清晰模糊清晰C、影子的长短变化是长短长3、小明在研究一天中影子的变化中记录的某物体的影子的情况,正确的是()4、赤道日晷是利用太阳和影子什么的变化来计算时间的()A、方位 B、长度 C、影子大小5、在模拟影子发生变化的实验中,下列方法可以让影子的方向发生变化的是()A、改变物体的摆放方式 B、改变光的照射角度 C、改变光照的亮度 6、奇奇看到了果树都有影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果树的影子形成所需要条件是太阳(光源)、果树(遮挡物)、地面(屏)B、果树的影子方向与太阳的方向总是相同的C、太阳的位置变化可能会影响果树影子的长短变化D、果树的影子形状可能与果树自身的形状有关7、某天上午 9 时,小明测得一棵大树在阳光下的影子长 5 米,1 小时前测得的大树影子长度会()A、不变 B、大于 5 米 C、小于 5 米四、连线题四、连线题 地平日晷 赤道日晷 牛顿钟 立式日晷 五、综合题五、综合题1、小红为了研究阳光下影子的变化,在平地上竖直插了一根木棒。阳光下,木棒在地面上投射出一道影子。她及时记下了影子的长度(15 厘米),并每隔 30 分钟测量一次影子的长度。测量时,她发现影子在中午 12 时最短。下面是小红在 4 小时内测量的木棒影子长度变化的数据表。请仔细阅读,并回答下面的问题。测量次数1234 5 6 7 8 9影长(厘米)15 12 10 8 6 4 6 8 10(1)从上面的数据表中,我们能推测出该小组是在_(填“上午”“中午”或“下午”)结束测量的。(2)从上面的数据表中可以推测,如果进行第 10 次测量,此时木棒影子的长度大约为_厘米。(3)从上面的数据表中可以知道,从第 1 次测量到第 6 次测量这段时间里,影子的长度变化规律:随着时间的推移,影子越来越_(填“短”或“长”)。(4)画出一天中木棒影长变化的柱状图。2、制作日晷的操作步骤:在一个平板上,贴上画有_的观察纸,在纸板上_。根据太阳的_确定方向,把纸板放在平地上。在纸板的中心,_立上小短杆。每隔一段时间观察和记录一次影子的_。每次记录时,要标上_。观察记录纸,寻找影子的_。3、图是阳光下同一物体在不同时刻形成影子的情况,图是阳光下不同物体在同一时刻形成影子的情况。请你根据图片分析物体在阳光下形成影子的规律。(1)如图,在阳光下,同一物体在不同时刻形成影子的规律是()。A方向不同,长短相同 B方向不同,长短也不同C方向相同,长短不同(2)古代的人们利用图的现象制作出的计时器是()A日晷B指南针 C地动仪(3)在阳光下,测得旗杆的影子长 2 米,过了一会儿,旗杆的影子变长了。这种现象发生在()。A上午B下午 C中午(4)如图,在阳光下,不同物体在同一时刻形成影子的规律是()A方向相同,长短也相同B方向相同,长短不同C方向不同,长短也不同(5)阳光下,关于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正确的是()A中午的影子最短B早晨和下午的影子最短C早晨和中午的影子一样长参考答案参考答案一、填空题一、填空题1、短 相反2、光源 不透明遮挡物3、长-短-长 正午 日晷二、判断题二、判断题1、2、3、4、5、6、三、选择题三、选择题1、B 2、C 3、B 4、A 5、B 6、B 7、C 四、连线题四、连线题 地平日晷 赤道日晷 牛顿钟 立式日晷 五、综合题五、综合题1、(1)下午(2)12(3)短(4)2、同心圆 标注方向 照射角度 竖直地 位置和长短 观察的时间 变化的规律 3、(1)B (2)A (3)B (4)B (5)A太阳钟科学苏教版四年级下新知导入现在,只要打开手机,看看钟表,就知道几点。古人是用什么来计量时间的呢?新知导入用太阳来计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昼夜交替就成了人类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天。新知导入用光影来计时新知导入你能根据光影的长短和方向推测出时间吗?新知讲解实验1物体影子随处可见,可大可小,方向也不断发生变化。影子的产生需要哪些条件?影子的大小和方向的改变与什么有关?影子会消失吗?你想过吗?你想过吗?新知讲解实验材料铅笔橡皮手电筒新知讲解实验过程用手电筒光照射一支竖立的铅笔,观察它的影子。改变照射的方向和高度,观察铅笔的影子有什么变化。试试在什么情况下,影子会不见。新知讲解温馨提示铅笔竖直固定在橡皮上照射方向:直射、斜射、平射照射高度:低、中、高观察影子:长、短新知讲解照射方向平射斜射直射影子长短“研究物体影子的长短与方向的变化”记录表最长长最短“研究物体影子的长短与照射高度的变化”记录表照射高度低中高影子长短最长长最短新知讲解影子总出现在_影子的方向与光的运动方向关系:_同一物体,照射的高度与影子的关系:_在_情况下,影子会不见。相反照射高度大,影子短;照射高度小,影子长。没有光实验结论物体背光的一面新知讲解影子的形成需要哪些条件?影子产生的条件是光源、遮挡物和屏,遮挡物是不透明物体,要在其它两者之间。新知讲解物体影子的长短与方向是怎样随“太阳”的位置变化而改变的?早晨太阳出来了,被阳光照射的不透明的物体会产生影子。实验2新知讲解实验材料铅笔橡皮手电筒竹篾新知讲解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轨迹呈半圆形,我们可以用竹篾来模拟天空,用手电筒来模拟太阳。把手电筒套在竹篾上,模仿太阳在天空中位置运行的变化,自东向西移动。每移动一个位置,停下来观察铅笔影子的形状和方向,并把它画下来。实验过程新知讲解展示交流各组的观察结果交流内容交流内容什么情况下,影子最长?什么情况下,影子最短?影子的方向有什么特点?影子长短变化有什么规律?新知讲解物体影子的长短与方向是随“太阳”的位置变化而改变的。“太阳”位置:低高低同一物体的影子长短变化:长短长同一物体的影子位置变化:西北东“太阳”最高时,影子最短;太阳位置最低时,影子最长。影子的方向与太阳的运行的方向相反。实验结论新知讲解实验3人们是怎样根据影子的特点来计时的呢?实验材料实验材料小棒、铅笔、橡皮、指南针、直尺、白纸、计时器新知讲解把小棒插在橡皮上,固定在记录纸的观察点上。选择空旷处放置,不要移动。利用指南针确定方向,并在记录纸上标出来。实验过程每隔1小时在记录纸上标出小棒的影子,并记下时间。新知讲解时间(每隔1小时)太阳位置变化小棒影子变化6:00东偏南长度_米方向(位置)西偏北向移长度米方向(位置)向移厘米阳光下物体的影子观察记录表新知讲解视频:一天中影子的变化新知讲解小棒影子的长短、方向与太阳的位置变化有什么关系?太阳早上从东方升起,所以影子在西侧,下午从西方落下,影子在东侧,所以影子的变化规律为从西到东。长短的规律为从长到短,再由短到长。正午的时候影子最短,傍晚的时候影子最长。新知讲解这是某组的观察记录。把记录单放回原处,第二天的某个时刻再去观察,观察影子和时间是否吻合。新知讲解古代人早就注意到太阳的移动与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有关系,而且这种变化是有规律的,于是制造出了计时工具。这一类计时工具在西方被称为太阳钟,在中国被称为日晷。日晷新知讲解日晷的组成晷针晷面赤道日晷:即日晷的晷面为赤道面。赤道式日晷是日晷世界中最重要和最常见的,也是中国古代最经典和传统的天文观测仪器。新知讲解“日”是太阳,“晷”是阴影,“日晷”就是太阳的阴影。日晷是利用太阳由东向西移动时,投向晷面的晷针影子慢慢地由西向东移动来计时的。你认为这些日晷是怎么工作的?它们有什么不同?新知讲解著名的科学家牛顿,小时候就做过这样一个太阳钟。他在空地上插根棍子,每隔2小时,在棍影的终点放一块石头做记号,记下时间。他利用摆石头记影子,又在石头上记时间,他做的这个太阳钟据说在村上用了70多年,人们把这个太阳种称之为“牛顿钟”。牛顿钟新知讲解立式日晷:安置在墙上。地平日晷:晷面必须严格水平1.如图所示的影子,此时是()A、上午B、中午C、下午2.晚上,小明从路为下经过(如图所示),对影子的变化进行了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影子始终跟在人后面B、影子的清晰度是清晰一模糊一清晰C、影子的长短变化是长一短一长课堂练习BC课堂练习3.小明在研究一天中影子的变化中记录的某物体的影子的情况,正确的是()4.赤道日晷是利用太阳和影子什么的变化来计算时间的()A、方位B、长度C、影子大小BA拓展提高圭表我国最古老的计时器,利用太阳射影的长短来判断时间。它由两部分组成:直立于平地上测日影的标杆或石柱,叫做表;正南正北方向平放的测定表影长度的刻板,叫做圭。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光源、遮挡物和屏是影子产生的必要条件。影子总是出现在背光的一面。影子的长短和方向是随着太阳位置变化而改变。太阳高度较小,影子就长;太阳高度角大,影子就长。一天中,影子的变化规律是由长到短再到长,影子的位子变化规律是由西向北再向东。人们利用影子的规律制造日晷等计时工具来计时。板书设计太阳钟影子形成条件影子与太阳日晷作业布置在一张半圆形的硬卡纸上按第23页的活动记录标明刻度和方向。把一张三角形的硬卡纸竖直粘贴在半圆形硬卡纸上。利用指南针确定方向,就能根据三角形硬卡纸的投影确定时间。用硬卡纸和指南针制作一个地平日晷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2.8《太阳钟》课件(36张PPT)+教案+练习+素材.zip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74174868.html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