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八细胞的增殖试题.doc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八细胞的增殖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八细胞的增殖试题.doc(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 25【2019【2019 最新最新】精选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八细胞的增殖试题精选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八细胞的增殖试题考纲要求 1.细胞周期必考(a)、加试(a)。2.动、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必考(b)、加试(b)。3.活动: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必考(b)、加试(b)。4.活动: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临时装片必考(b)、加试(b)。5.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简图的绘制加试(b)。考点一考点一 细胞周期细胞周期1含义: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结束到下一次分裂结束所经历的整个过程。2组成:每一个细胞周期包括一个分裂期和一个分裂间期。3分裂间期(1)G1 期:发生的主要是 DNA 复制所需蛋白质
2、的合成和核糖体的增生。(2)S 期:主要是 DNA 复制。(3)G2 期:发生的是有丝分裂所必需的一些蛋白质的合成。4特点:分裂间期的时间总是长于分裂期。5过程(1)细胞核的分裂。(2)细胞质的分裂,称为胞质分裂。思考诊断1同一生物的不同组织细胞都具有细胞周期( )提示 只有连续分裂的细胞才有细胞周期。2任何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都具有细胞周期( )2 / 25提示 只有连续分裂的细胞才有细胞周期。3在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的持续时间通常比分裂期的短( )提示 分裂间期的持续时间通常比分裂期的长。4动物细胞分裂间期有 DNA 和中心体的复制( )5动物细胞有丝分裂间期 DNA 含量和染色体组数都加倍
3、( )提示 有丝分裂间期 DNA 含量加倍,因着丝粒未分裂,染色体组数不变。题型一 细胞周期的表示方法(1)细胞周期及其表示方法方法名称表示方法用字母表示细胞周期扇形图aba为一个细胞周期直线图ab或cd为一个细胞周期坐标图AG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柱形图A 组细胞处于 G1期,B 组细胞处于 S 期,C 组细胞处于 G2和 M 期(2)有关细胞周期的理解并不是所有的细胞分裂都具有周期性。高度分化的体细胞和减数分裂产生的生殖细胞不具有细胞周期。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有的仍可继续进行分裂,有的暂不分裂,也有的进行细胞分化。细胞周期的长短由遗传物质决定,同时受环境因素的影响。3 / 25在观察有丝分裂
4、时,应选择分裂期相对较长的材料,有利于观察到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图像。1(2016黄山模拟)据图判断下列描述细胞周期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诱导细胞的基因突变可使用物理或化学方法,作用于甲的 S 期或丙的 ab 段B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是指乙的 ab 段或 bc 段C用秋水仙素作用于丙细胞可使细胞分裂停留在 ab 段D细胞中含有染色单体的时间段是 M 或 b、d 或 ab 段答案 C解析 A 项,诱导细胞的基因突变可使用物理或化学方法,作用于甲的 S 期或丙的 ba 段;B 项,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是指乙的 ab 段或 cd 段;C 项,秋水仙素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细胞分裂停留在 ab 段;D
5、项,图中 M 或 b、d 或 ab 段均表示分裂期,分裂期中只有前期和中期存在染色单体。2下列关于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前期进行 DNA 复制B中期形成纺锤体C后期染色体的着丝粒一分为二D末期染色体缩短到最小程度答案 C解析 DNA 复制发生在分裂间期,A 错误;纺锤体形成于分裂前期,B 错误;着丝粒分裂发生于后期,C 正确;中期染色体缩短到最小程度,D 错误。题型二 细胞周期中各时期的变化特点4 / 253(2015浙江 10 月学考)下列关于高等动物细胞的细胞周期的叙述,错误的是( )A分裂间期进行 DNA 复制B前期开始出现染色体和纺锤体C中期是观察染色体形态的最佳时期D末期进
6、行着丝粒的分裂答案 D解析 着丝粒分裂发生于后期,D 错误。4(2015浙江 7 月学业水平考试)下列关于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 )A前期,纺锤体形成 B中期,着丝粒一分为二C后期,染色体数目加倍 D末期,核膜重新形成答案 B解析 细胞有丝分裂的前期,纺锤体形成,A 正确;中期,各染色体的着丝粒都排列在赤道面上,B 错误;后期,着丝粒一分为二,染色体的数目加倍,C 正确;末期,核膜重新形成,D 正确。考点二考点二 有丝分裂的过程有丝分裂的过程1有丝分裂过程以高等植物细胞为例(连线)巧记 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特点(注意:动物细胞分裂末期为“两消两现质分离”)2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区别3有
7、丝分裂的意义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从而在亲子代细胞间保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5 / 25思考诊断1有丝分裂过程中存在核膜消失和重新形成的现象( )2赤道面是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结构( )提示 赤道面是想象的一个面,不是实际结构。3有丝分裂中期,发生联会的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面上( )提示 有丝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不发生联会。4真核细胞染色体 DNA 的复制发生在有丝分裂前期( )提示 DNA 的复制发生在有丝分裂间期。1有丝分裂中几种结构或物质的变化变化规律形态染色体行为复制散乱排列着丝粒排列在赤道面上着丝粒分裂染色体进入子细胞(间) (前) (
8、中) (后) (末)纺锤体形成(前期)消失(末期)核仁、核膜消失(前期)重建(末期)中心体行为复制加倍(间期)移向两极(前期)平均分配(末期)2.根据染色体变化识别细胞分裂时期(1)染色质变为染色体,染色体散乱分布前期,如图 1。(2)着丝粒排列在赤道面上中期,如图 2。(3)着丝粒分裂,染色体数目增加一倍后期,如图 3。(4)染色体变成染色质末期,如图 4。3有丝分裂过程中 DNA、染色体等的变化规律(1)二倍体生物体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 DNA 含量、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同源染色体对数和染色体组数的变化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6 / 25DNA 含量(2c)2c4c4c4c4c4c2c染色体数
9、(2n)2n2n2n4n4n2n染色单体数04n4n4n00同源染色体对数nnn2n2nn染色体组数222442(2)二倍体生物体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核 DNA、染色体、染色单体、每条染色体上 DNA 含量变化曲线ab、mn 的变化原因均为 DNA 复制。gh、pq 的原因均是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形成染色体。染色单体在细胞周期中起点和终点均为 0。题型一 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特点1(2015浙江深化课改协作校期中联考)下面为动物和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甲为分裂间期、乙为分裂末期,聚集成为细胞板B由微管组成,在前期较晚时形成纺锤体作用于C甲细胞中无同源染色
10、体,甲产生的子细胞为生殖细胞D、均为细胞膜,两种细胞的胞质分裂方式相同答案 B解析 甲出现染色体和纺锤体,处于分裂前期,A 错误;中心体由微管组成,在前期较晚时形成纺锤体作用于着丝粒,B 正确;甲细胞中有同源染色体,甲产生的子细胞为体细胞,C 错误;动、植物细胞的胞质分裂方式不同,后者产生细胞板,D 错误。2(2016台州期末测试)下列关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有丝分裂包括细胞核的分裂和胞质分裂两个过程 7 / 25B在有丝分裂的各个过程中几乎都可看到核膜解体形成的小泡C间期时显微镜下可清晰地看到松散的染色质结构D在分裂前期成对的中心体分开,其间有纺锤丝相连答案 C解析
11、细胞的有丝分裂包括细胞核的分裂和胞质分裂两个过程,A 项正确;在有丝分裂前期,核膜解体形成分散的小泡,这些小泡几乎存在于细胞分裂的整个过程中,B 项正确;染色质只有螺旋变粗形成染色体并经染色后,才能在光学显微镜下被观察到,C 项错误;在有丝分裂的间期,中心体完成复制,在有丝分裂前期成对的中心体分开,其间有纺锤丝相连,D 项正确。题型二 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坐标图的分析3(2016郑州八校联考)如图是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的 DNA 含量变化图解,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 AB 段主要进行蛋白质的合成,细胞生长速度快B出现 CD 段变化的原因是细胞质分裂C该细胞中,在 BC 段始
12、终有染色单体存在D若该细胞是植物细胞,则 CD 段高尔基体和内质网活动非常活跃答案 C解析 AB 段主要进行 DNA 的复制;出现 CD 段的原因是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成为子染色体,每条染色体上只含有 1 个 DNA 分子;BC段每条染色体上始终有 2 个 DNA 分子,说明每条染色体始终有 2 条姐妹染色单体;若该细胞是植物细胞,CD 段为有丝分裂后期,而不是末期,末期时高尔基体和内质网活动才开始活跃。4下面的图 1、图 2 分别表示某种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的模式图,图 3 表示有丝分裂中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 DNA 分子数8 / 25变化,图 4 表示有丝分裂中不同时期染色体
13、和 DNA 的数量关系。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 1 所示细胞中共有 4 条染色体,8 个 DNA 分子;图 2 所示细胞中共有 0 条姐妹染色单体B图 1 所示细胞处于图 3 中 BC 段;完成图 3 中 CD 段变化的细胞分裂时期是后期C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图 4 中 d 所示的情况D图 4 中 a 可对应图 3 中的 BC 段;图 4 中 c 对应图 3 中的 AB段答案 D解析 图 1 中 1 条染色体中包含 2 条姐妹染色单体,每条染色单体含有一个 DNA 分子,图 2 中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后就不能再称为姐妹染色单体,只能称为染色体。图 3 纵坐标含义是“每条染色体上 DNA
14、 分子数” ,BC 段 1 条染色体上有 2 个 DNA 分子,对应图 1,CD 段染色体上 DNA 分子由 2 个变成 1 个,表示后期着丝粒分裂。图 4 中 d 表示细胞中 DNA 含量为 2n,染色体数目为 4n,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可能出现这种情况。图 4 中 a 可对应有丝分裂后期、末期,图 3 中 AB 段处于有丝分裂间期,DNA 含量为 2n4n。题后反思根据柱状图判断细胞分裂时期(1)根据染色单体变化判断各时期染色单体Error!(2)根据比例关系判断各时期DNA染色体染色单体Error!9 / 25考点三考点三 活动: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临时装片活动: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有
15、丝分裂的临时装片( (加试加试) )1实验原理(1)盐酸使植物细胞之间的果胶质层松散,用盐酸处理植物的根尖,可以使根尖细胞彼此容易分开。(2)细胞核内的染色体(质)易被碱性染料(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溶液)染成深色。(3)细胞的分裂是独立进行的,在同一分生组织中可以通过高倍物镜观察细胞内染色体的存在状态,判断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2实验步骤提醒 观察有丝分裂实验的 4 个易错点(1)不清楚“解离”的作用原理,误认为可以观察细胞有丝分裂的动态变化过程。(2)不清楚细胞具有的相应结构,误认为赤道面也能观察到。(3)对取材原理不清楚,误认为根尖任何部位的细胞都可作为观察对象,实际上只有分生区细胞才可
16、以作为观察对象。(4)不清楚“解离”与“固定”的作用,解离的作用在于破坏细胞间质,使细胞分离,以便压片时分散;固定的作用在于固定细胞形态,如观察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中用卡诺氏液固定细胞。1细胞有丝分裂的观察原理与依据高等植物体的分生区细胞能进行有丝分裂,由于各个细胞的分裂是独立进行的,因此在同一分生组织中可以看到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通过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各个细胞内染色体的存在状态,就可以判断细胞各处于有丝分裂的哪个时期,进而认识有丝分裂的完整过程。2实验材料的选择观察对象应选择植物分裂旺盛的部位(根尖、茎尖的分生区),取材必10 / 25须在细胞分裂旺盛的时间(不同植物、不同部位有不同时
17、间),这样才能保证制作的装片可观察到较多处于分裂期的细胞。在本实验中,一般选择生长旺盛、带有分生区的洋葱根尖,且在上午 10 时至下午 2时细胞分裂旺盛的时期进行实验。3相关试剂及其作用的归纳(1)质量分数为 10%的盐酸作为解离液,用于解离(破坏细胞间质)以使细胞分离。(2)龙胆紫或醋酸洋红作为碱性染料,可使染色体着色,以便观察染色体的形态、行为。(3)清水用于解离后的漂洗,有利于碱性染料染色。问题探究(1)解离和染色时间要严格控制的原因是什么?提示 若解离时间太短,则压片时细胞不易分散开;时间过长,则细胞分离过度、过于酥软,无法取出根尖进行染色和制片。若染色时间太短,则染色体不能完全着色;
18、若染色时间过长,则使细胞核等其他部分充满染色剂,无法分辨染色体。(2)实验操作中漂洗和染色的顺序能不能互换?并说明原因。提示 不能。漂洗的目的是洗去根尖组织细胞中的盐酸,有利于碱性染料的着色,若二者顺序颠倒,解离液中的盐酸会影响染色的效果。(3)为什么不能对细胞有丝分裂过程进行连续观察?如何才能找到细胞分裂各个时期的细胞?提示 解离过程中细胞已经死亡,观察到的只是一个固定时期。如果要找到各个分裂时期的细胞,要不断移动装片,在不同的视野中寻找。(4)使细胞分散开的操作措施有哪三种?11 / 25提示 解离;镊子尖弄碎根尖;拇指轻压盖玻片,再覆盖上滤纸,用橡皮或笔端轻轻敲击。题型一 实验基础1(2
19、015杭州地区高三期中联考)下列关于“制作并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临时装片”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显微镜下绝大多数细胞中能观察到染色体B解离有利于根尖分生区细胞分开C先用低倍镜找到分生区细胞,再换用高倍镜观察D若用促进分裂的药物处理根尖细胞,能更有利于观察到有丝分裂答案 A解析 分生组织细胞大多数处于间期,无染色体,处于染色质状态,A 错误;解离可以使组织中的细胞互相分离开;压片也可以使细胞分散开,B 正确;低倍镜下观察到的视野范围大,便于找到分生区,而高倍镜更容易看清染色体,C 正确;若用促进分裂的药物处理根尖细胞,能更有利于观察到有丝分裂,D 正确。2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有丝分
20、裂过程,如果仅从细胞分裂周期来看,图中哪种植物作为实验材料最适合( )答案 D解析 用显微镜观察有丝分裂过程,主要观察分裂期的细胞,因此应选择细胞周期短(分裂旺盛)且分裂期相对较长(看到的分裂期细胞多)的材料。题型二 实验应用3用不同浓度的药物 X 处理大蒜根尖分生区细胞 3 d、5 d 后,分别制片观察有丝分裂指数有丝分裂指数(%)分裂期细胞数/观察细胞数100%如下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12 / 25A药物 X 浓度为 0 时有丝分裂指数只有 10% ,表明多数细胞处于分裂间期B制作装片过程中使用解离液的目的是固定细胞的形态C高浓度的药物 X 严重抑制了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指数D随着
21、处理时间的延长,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呈下降趋势答案 B解析 有丝分裂指数是 10%的含义是处于分裂期的细胞占 10%,说明90%左右的细胞处于分裂间期,故 A 项正确;解离液的作用是使细胞相互分离,B 项错误。4下图是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制片及观察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剪取洋葱根尖 23 mm,因为该区域属于根毛区,细胞有丝分裂旺盛B该实验步骤中唯一的错误是在和之间缺少用清水漂洗这一环节C在观察的图像中,b 属于分生区的细胞,细胞已死亡D若用图中 b 区域的细胞观察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现象明显答案 C解析 根尖 23 mm 的区域属于分生区,A 错误;在和之间增加清水漂洗这一环节,而和
22、之间的清水漂洗环节应删除,B 错误;分生区的细胞呈正方形,细胞经解离已死亡,C 正确;b 区域的细胞属于分生区细胞,其液泡较小,渗透作用不明显,D 错误。探高考探高考 练模拟练模拟1(2016浙江 10 月选考)下列关于高等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13 / 25正确的是( )A前期核膜解体成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B中期染色体的显微照片可制作染色体组型图C后期着丝粒断裂导致染色单体数目加倍D末期囊泡聚集成的细胞板形成新的细胞膜答案 B解析 前期核膜开始解体,分散成小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易于识别,适于制作染色体组型图;后期着丝粒断裂导致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才形成细胞板。2下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生物 二轮 复习 专题 细胞 增殖 试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