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考点基础知识梳理.ppt
《高考语文考点基础知识梳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考点基础知识梳理.ppt(8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阅读鉴赏,应注重审美体验,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能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1)理解 B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2)分析综合 C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3)鉴赏评价D感受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对作品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4)探究F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探讨作者的写作
2、背景和写作意图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2阅读文本一般以散文为主,偶尔考查小说。2009年除了海南宁夏卷、辽宁卷、浙江卷、四川卷及安徽卷之外,其余省份试卷均考查了散文,其中江西卷连续三年都是考查散文。设题方式以主观简答题为主,具体为三答一选。3考查内容主要侧重于词语和句子的理解,事物特点的概括,对艺术手法的鉴赏,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几个方面。预计2011年考查的内容不会有太大变化,但试题的开放性越来越强,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第一节散文的阅读(2009年江西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木车的激情 张炜在现代旅行中,我们常常因为交通工具的不够迅捷而焦躁和苦恼。我们祈盼乘坐的车辆眨
3、眼间就到达目的地,幻想它能像闪电一样穿越莽野。我们有时甚至为最现代的旅行交通工具飞机感到焦急,比如说为机场的长长滞留、耽搁,感到愠怒和不安。我们总是那么急于从甲地到乙地,总是有那么多事情要做。我们碌碌奔波,但催促我们行动的激情是那样脆弱和渺小。我们怎么能够想像几千年前,有一位思想者就乘坐着一辆缓慢的牛车或马车,在大地上往复奔走,是的,他为了自己的思想,为了自己的理念而不知疲倦,并这样终其一生。他就是我们所熟悉的古代哲人孔子,还有他的一群弟子。他们都是一些为思想而激动的不知疲倦者。我们不妨把这些人的一生,把这一切,称为“木车的激情”。由于车速是极其缓慢的,里程是极其艰难的,因而我们今天更有理由说
4、,他的激情才更为强大,更值得信赖。枯叶铺地,北风呼啸。在冬天,那个哲人也不能舍弃自己的旅程。这在越来越聪明的现代人眼里是不可思议不可理解的。一位不可理喻的执著者,让世界感到畏惧了。“政治”这两个字在现代或许已经变质。我们现代人几乎仅仅可以从那辘辘的木车声中,听到“政治”的真正含义,领略它的本质。它那时候是人,旅途,木车,是面对土地的求索,是这样的不知疲倦。原来在古代,“政治”和“诗”是合二为一的,这才让后人生出了永久的崇敬。他不倦地向各个阶层诉说他的思考,他的思想,他对这个世界的观察,他探索到的各种各样的原理,作为一位布道者,一位启蒙者,一位诗人,大概这个世界上没有几个人能够与他比肩。但人们往
5、往承认他是布道者和启蒙者,而不愿承认他是诗人。可是,现代人在这个寒冷的冬天,在北风击碎凌的时刻,真的不能从辘辘的马车声中,听到和看到孔子那一腔燃烧的诗情吗?这是一首长大的,写在大地上的诗,是可以从东方播散到西方的长卷。它就像高空的彩虹一样,横跨万里,放射出璀璨的光辉。我们相信,一本论语只是微薄的纪念,只是简短的记录,它那真正的,更为渊博的思想,却是由车轮和双足镌刻在大地上的。它们化在了历史的尘埃之中,需要无数的后人在气流和土末里感觉和辨析,去接受它们的渗透和感染。那个颠簸的木车,把激情播撒在中国大地上。他成了中国乃至整个东方的骄傲,也成了整个人类的骄傲。他的行为表明了人类在某个方面的认识和耐力
6、。他可以指示我们走向多么遥远。他不仅属于古代,更属于现代和未来。给这样一个伟大的言者和行者做一鉴定,我们也许是无能为力的。可是我们很容易就会发现:他是这样一种生命,他抓住了更本质的东西,所以他才能走向未知的选择,才能驾驭颠簸的木车,承载那么多思想,驶进茫茫历史长河之中,驶进一片灿烂之中。遥想那个古人的身影,我们似乎会明白一点什么。原来只有激情,只有他所击打出的思想的闪电,才可以超越一切交通工具的迅捷,使一切现代传播工具相形见绌。思想才是真正迅捷的,阔大无边的,可以笼罩这个宇宙。激光、无线电波甚至都很难拥有这样的速度和力量。当我们人类不断地将自己的智力和激情变为现代科技,变为非常具体的器械和工具
7、的时候,我们常常忽略了它的源头,忽略了它们正是来自人类共同的心灵这样一个基本而重要的现实。无论怎样现代的工具都不能取代心灵。抽掉了心灵,一切都无从谈起。在那个伟大的心灵面前,即便是缓缓爬行的木车,也不能阻断万丈激情。激情的燃烧可以使他穷尽一切艰难险阻,可以穿越十万大山。枯竭而渺小的现代人即便拥有了火车,有了飞船,有了一切的一切,也并不能阻止眼前的危机。也许当我们现代人懂得一遍又一遍怀念木车的激情的时候,才会走向自己的觉悟。(选自张炜散文精选集,有删改)1“木车的激情”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_【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本中重点词语及句子的理解能力和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应结合题目找准答题区间,结合标题
8、判定主体内容,在第二至第四段中围绕孔子及其弟子令人敬佩的行为正确作答。【答案】孔子及其弟子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为思想而激动,为理念而不知疲倦,终其一生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往复奔走的精神。2本文写“木车的激情”,作者为什么开头用较多笔墨写现代人及其交通工具?请结合原文作简要分析。_【解析】现代文阅读中某句(段)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如果这句(段)话在开头,一般思考:开篇点题;照应题目;总领全文;渲染气氛,埋下伏笔;设置悬念,为下文作铺垫。【答案】引出下文,为下文写“木车的激情”作铺垫。与文中孔子及其弟子乘坐缓慢的木车艰难求索而不知疲倦形成对比,从而突出“木车的激情”的强大和值得信赖。3联系全文,概括本
9、文主旨。_【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既要重视细节和局部又要能跳出细节和局部,提纲挈领,高屋建瓴,具有高度的审读能力和概括能力,舍弃枝叶抓取主干,留存筋骨,去其皮肉。【答案】文章通过对几千年前孔子及其弟子的“木车的激情”的怀想和高科技时代人们精神现状的反思,抒发了作者对“木车的激情”的崇敬之情,表达了作者对现代人心灵缺失现状的忧思与批评。4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A.孔子乘坐的木车虽然没有现代交通工具那么快捷、舒适,却可以穿越十万大山,穷尽一切艰难险阻,它深深的辙印诠释了“诗”与“政治”合二为一的真谛。B.文章以“木车的激情”贯穿全文,赋予木
10、车以深刻的内涵,采用了夹叙夹议的手法,大胆展开想像,形象而全面地表现了孔子不懈求索的一生。C.孔子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不倦地传播他的思想,而人们只承认他是启蒙者和布道者,不承认他是诗人,这主要是因为没有看到孔子身上具有一种诗人般的激情。D.在作者看来,一部论语只是微薄的纪念,只是简短的记录,孔子更为渊源的思想却穿越了时空,照亮人类共同的心灵,可见论语的作用是有限的。E.作者认为,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现在传播工具和交通工具越来越便捷,这种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制约了现代人的精神追求,使现代人无法阻止眼前的危机。【解析】B项错在“全面”,文章只是选择“木车”一个侧面来反映孔子的一生,不可能全面。D项错
11、在“可见论语的作用是有限的”,作者说“一部论语只是微薄的纪念,只是简短的记录”是说论语作为文字的功能,文章更强调孔子的行动的巨大影响力。E项错在强调科技对人的制约,而没有注意到人主观上“忽略了它的源头,忽略了它们正是来自人类共同的心灵这样一个基本而重要的现实”。【答案】AC一、高考散文阅读题的解题技巧1整体感知文章的主旨散文的最大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神”,指文章的主旨,即贯穿文章始终的作者的思想感情。散文的材料虽散,但万变不离其宗,它必须围绕作者的思想感情展开。因此,阅读散文,要从文章的整体入手,宏观把握作者在字里行间所流露出的思想感情,从而读懂作者的感悟,领会文章的主旨。高考试卷中的散
12、文阅读几乎每年都有这方面的命题。2深入分析文章的思路叶圣陶先生说过:“思想是有一条路的,一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是有路的,好文章的作者是决不乱走的。”散文的材料是按照一定的思路组织在作品中的,作品的结构就是它的思路的具体展现。高考试题常常通过对作品的结构进行设题,考查学生对作品的思路的把握能力。阅读散文,要善于捕捉文中体现时间、空间、人物、事件、感情的语句,更要把握文章的脉络。3仔细品味散文的语言散文的语言描写细腻,表达深刻,内涵丰富。高考散文阅读命题有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对散文中负载信息量大、内容含蓄、意义深刻、表现力强的语言进行鉴赏。鉴赏散文的语言,只有联系文章的主旨,根据上下文的具体语境,细加
13、品味、揣摩,才能正确理解其中的含义。这也是阅读散文的基础。4正确鉴赏散文的表达技巧散文的写作,一般都很讲究表现手法的恰当运用,如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欲扬先抑、烘托对比、虚实相生、象征手法、修辞技法等等,这些手法的巧妙运用,常使作品的思想感情表达得更加鲜明突出。高考试题通过对这些技巧的鉴赏,可以直接透视学生的阅读品位。所以,阅读散文还要注意鉴赏常见表达技巧的表达效果。5精心组织符合要求的答案高考散文阅读试题,一直以主观性测试为主,题型基本不变,每年只在所考查的知识点上略有不同。从试题的要求和要求回答的问题看,难度在逐步降低,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多数问题的答案在原文中都有照应、有暗示,甚至
14、直接暗示。这就告诉我们,回答问题要善于从原文中抽取关键语句,并根据题目要求进行适当整合,这样才有可能写出精练确切的、符合要求的答案。二、考点击破对策主观题突破散文阅读主观题的答案,不外乎以下五个方面:内容观点,情感态度,结构位置,方法技巧,语言表达。为此,考生一定要认真阅读题目,明确答案指向是从哪个方面回答,尽量做到为问而答,不多答,不少答,不答非所问。解题时要明确答题区间,准确筛选。这一环节至关重要,如果答案所在区间确定错了,那么可能“满盘皆输”。确定答案所在区域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借助题目本身的指定。有时题目上明确指定了答题的阅读范围,如2009年湖南卷云南看云第3题,“在第2段中
15、,作者写云有云的地方性的用意是什么?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题干指定了第2段,就首先要分析第2段的思想内容。(2)根据命题原则确定区间。命题人在拟定阅读题时一般遵循这样一些原则:尽量使考生能够利用文中语句作为答题的基本材料;尽量照顾考生的阅读和思考的先后顺序;努力体现由语义理解到综合分析的过程;努力组成内容由浅入深的系列。根据这些原则,答案应是随着题号的递增在文中呈从前到后,从局部到整体分布。(3)找出题干中的相关语句在选文中的位置,向上下文搜索,并注意文中的过渡句、关联词、指代词的提示。如2009年湖南卷第4题“请简析文中云南云的主要特点及象征意义”,就要合理整合原文语句,精心组织答案。一方面尽
16、量利用文中语句作为答题的基本材料,历年高考题的参考答案也都是对原文中相关词句的整合。另一方面要选择合理的表达形式。比如:是问“为什么”,就要答足理由,并用关联词“因为”。另外答案的表达形式是用句子还是用短语,是用单句还是用复句,是用偏正短语还是用动宾短语,这些都得由题干问题来决定。三、常见题型及其解题思路(一)“理解重要词语的含义”类【命题角度1】体现作者立场、观点,表现文章思想的词语(语境义)【答题思路】本义入手,追根溯源。根据词语的本义,从上文中找到相关语境。关键句子寻线索。从相关语境中找出包含该词或其近义词的句子,体验其情感。思路延伸得情感。通过类比联想,借鉴同类文章的写作特点找到答案。
17、【命题角度2】与本文主旨相关的词语【答题思路】明确词语地位。与文章主旨相关的词一般是文章的核心概念,看清它是文章的标题,还是主旨词。分析结构抓思路。理清文章结构,看清作者写了几个层面。抓关键词句,概括要点。从体现几个层面的关键句子入手,抓关键词概括出答案。【命题角度3】表达段中、文中核心概念的词语【答题思路】审清题意明区域。看清答案从段中找,还是从全文找。整体把握,分清层次。给段落或文章分层次,找全词语的内涵层面。锁定关键词。由体现词语层面的关键词概括出答案。【命题角度4】含义特殊、反映深层意义的词语【答题思路】结合文意定层面。结合文意,分清该词语包括几个层面的意思。立足全文,锁定区域。找出体
18、现词语层面意思的各个区域,锁定关键句。归纳概括。从关键句中找出体现词语层面意思的关键词,归纳概括出答案。【命题角度5】需要概括含义要点的词语【答题思路】明确地位,审清题意。分析题干要求,看清需要概括含义的词语是文章的标题,还是段落中心词。分清层面,概括信息。立足全文,分清词语包含的层面意思,总结概括出含义要点。【命题角度6】有特殊指代义的词语(指代义)【答题思路】理解词语本义。所谓词语本义,即词语在词典中的本来意思。理解其本义,才有可能进一步理解其临时含义。圈定特殊语境。圈定特殊语境,即圈定该词语所在的句子、段落。如此,方可能便捷地理解词语的临时含义产生的环境。联系语境分析。联系特殊语境中所写
19、的内容,如背景、目的等,进而分析其“潜台词”,恰当解释词语的临时含义。【命题角度7】运用了修辞的词语(修辞义)【答题思路】理解词语的本义,即词语在词典中的本来意思。联系语境析修辞。任何修辞离开了具体语境,便不能发生作用,显出功能。故而,联系题干中要求解释的词语所在的语言环境(有效阅读区间),分析它运用了何种修辞格。瞻前顾后断深意。在有效阅读区间内,在该词语的前或后皆有对其进行直接阐释的句子、段落。抓住了这些阐释性语句、语段,便找到了打开词语修辞义大门的钥匙。概览全文看表里。若在有效阅读区间内没有对须释义的词语的阐释性语句、语段,可联系全文主旨,分析文章表面上(表)写什么,实际上(里)写什么,而
20、后由表及里,联系修辞方法分析该词的修辞义。【命题角度8】文中反复强调的词语【答题思路】锁定有效阅读区间。根据题干提示,找到需要解释的词语在文中对应的位置,从而缩小搜索答案的范围。抓住关键词句分析。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的文本中的相关区间中,一般都有与试题答案相对应的阐述性、表述性词语、句子。抓住它们,便找到了答案的核心内容。(二)“表达技巧”鉴赏1从审题入手,善于从题干及选项中获得答题的信息要善于揣摩命题人的命题意图,准确地找到答题的切入口,从而比较准确地找到文中的相关信息区间。在题干中,常常会指明问题的区间和考查目的及要求。这时,我们可以借助平时的知识积累和经验,很快找到答题的切入口。阅读解题的
21、核心是“提取信息”,这些“信息”不仅仅表现在文章的内容上,还表现在试题题干上,充分发掘题干中所包含的各种信息,从中找到解题的突破口,是正确解题的重要途径。2掌握答题技巧,从内容上把握答题的要领 认真审题,明确答题方向,这仅仅是答好题的必要前提。要进一步找准答题的信息区间,筛选并整合答题的内容,还需学会答题技巧,善于借助原文内容,把握答题的要领。命题所涉及到的信息区间,它可以是一个小节,可以是两个小节,也可以散见于全文的相关区域。“概括”就是根据命题要求,运用求同思维从不同的信息区间,抽象出相同点。这是一个分析综合的过程。有些考生由于寻找相关信息的失误,而导致概括的内容完全脱离命题的要求;由于运
22、用概括方法的不当,而导致概括的内容舍本逐末,或不够全面。由此可见,掌握准确寻找相关信息的方法,提高分析综合的能力,在概括中注意到概括角度的一致性、涵盖内容的全面性,就能减少答题的失误。解答表达技巧类试题时,一般要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考虑,侧重内容的一般是证明观点,或者增强表达效果,侧重形式的一般是使用什么手法和表现方法。回答这些问题的时候一定要具体,不要笼统地贴标签。3语言的运用,力求准确、精炼、概括 鉴赏散文的表达技巧,以主观表述题为主要的考查形式,要求考生自己组织语言来解答题目,所以如何组织好答题的语言,把筛选整合好的内容准确、精炼、概括地表述出来,就显得非常重要。善于利用文中的重要词、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语文 考点 基础知识 梳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