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知识积累和运用”能力考查谈.ppt





《“语文知识积累和运用”能力考查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知识积累和运用”能力考查谈.ppt(5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厚积厚积”而而“薄发薄发”“语文知识积累和运用语文知识积累和运用”能力考查谈能力考查谈 遂昌县教研室遂昌县教研室 唐红辉唐红辉 考考 试试 要要 求求 2007考试说明首次明确考试说明首次明确提出:提出:“在语文积累和运用中,在语文积累和运用中,检测学生语言文学的检测学生语言文学的积淀积淀情况以情况以及语文知识的及语文知识的应用应用实践能力。实践能力。”考点与分值变化考点与分值变化l考点:考点:2006年实验区年实验区“初步鉴赏浅易的初步鉴赏浅易的诗歌诗歌”这个考点移至这个考点移至“文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并将本部分名称改为并将本部分名称改为“古诗文阅读古诗文阅读”。试卷结构更合理。其它试
2、卷结构更合理。其它7个市县第一次要个市县第一次要面对的考点。面对的考点。分值:由分值:由20%变为变为18%考考 查查 趋趋 势势l 注重基础注重基础l 突出积累突出积累l 强调语境强调语境l 加强综合加强综合l 着眼运用着眼运用注注 重重 基基 础础l所谓注重基础,指的是注重对核心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这里所说的基础,和传统意义上的“双基”并不完全等同。近两年语文中考这部分的考点主要包括: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规范地书写汉字;积累常用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正确理解和运用词语;借助语感及语法、修辞知识修改病句;积累记诵优秀古诗文;了解一些重要的文学、文化常识;阅读课标和教材推荐的文学名著;在实际
3、问题情境中运用语文解决问题等。(9个考点)注注 重重 基基 础础l 题目设计重点在于引导语言的积累和语感的培养,着意于语文基本功的考查,着意于运用语文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语法、修辞的名词术语和静态辨析本身不再作为考试内容。这样的命题立意,突出了学语文首先要打好语言的底子、文化的底子。突出了语文是学生终身学习、发展的基础。突突 出出 积积 累累l丰富的语言文化积累是形成语文能力、提高语文素养的基础。l字词积累:认清字形、读准字音、及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准确理解字义、词义的能力。书写技能的考查,越来越受重视。l古诗文积累:“依标据本”,以经典诗文为主,识记、理解、运用能力层次要求趋多样化。突突 出出
4、积积 累累l文学文化常识:除课标要求外,体现地域特点的文学文化常识要予以关注。l名著阅读积累:考查学生中外文学名著阅读情况。分值基本在24分之间,总体赋分不高,试题内容也较浅显,侧重对文学名著的积累考查、侧重对学生文学名著基本阅读情况的考查,将成为一种趋势。强强 调调 语语 境境l长期以来,在语文考试中存在着脱离具体的语言环境孤立地考查知识的现象。从近两年各地的语文试题看,在积累与运用部分变语文知识的孤立、静态的考查为结合语境考查,已成为一种趋势。学生才能获得鲜活的知识,语感的培养也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加加 强强 综综 合合l学生的语文素养是综合的,语文学习无论是其内容还是其形式都具有综合性的特
5、点。l一是指加强语文学科内的综合。l二是指加强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的综合,在试题载体的选择上体现学科之间的联系,反映当代科技、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现状与特点。着着 眼眼 运运 用用l立足学生发展和实际生活需要,设计与实际问题情景基本一致的题目,联系生活实际考查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l引入时事材料:l引入地域文化l引入学生生活时尚考 点 精 析1.1.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l例.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4分)l轻轻地翻动书页,聆听阳光的问(hu),欣(shng)落叶的轻舞;体悟浓郁的亲情,(xing)受真挚的友谊;追寻先哲的思想,触摸生命的真(d)阅读改变人生
6、。丽水题样:丽水题样:1、Dzo zhnggu shngti dy sh。2006中考卷2、置身山明水秀的“浙江绿谷”丽水,犹如置身远离xun()嚣的伊甸园。青翠欲滴的林海,静谧的湖泊,清澈的溪水,梦mi()以求的自然原生态你可以体味到弥漫在其中的那份y()然自得和悠闲惬意 喧嚣 梦寐 怡然 七年级市抽测试卷 1.1.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2 2正确书写汉字。正确书写汉字。l例下列词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3分)l A胸襟 正经危坐 狡辩 明辨是非 l B任凭 忍劳忍怨 脉搏 博学多识l C笨拙 相形见绌 憔悴 出类拔萃l D讴歌 呕心沥血 毕竟 锋芒必露 2007杭州卷3
7、3 3 3根据语言情境准确、得体地使用常用词语。根据语言情境准确、得体地使用常用词语。根据语言情境准确、得体地使用常用词语。根据语言情境准确、得体地使用常用词语。l例根据下面语境,为空格处选择合适的词语,将其序号填在横线上。(3分)l只要拥有一颗纯真的心,就可以 烦恼的枷锁,在欢乐的草坪上自由漫步;就可以 失败的阴影,在胜利的阳光下大步前行;就可以 冷漠的坚冰,在热情的海洋里扬帆远航。lA、驱散 B、融化 C、摆脱3 3 3 3根据语言情境准确、得体地使用常用词语。根据语言情境准确、得体地使用常用词语。根据语言情境准确、得体地使用常用词语。根据语言情境准确、得体地使用常用词语。l根据语境,为下
8、面三处“看”字选择最合适的替换词语。l 站在鼎湖峰前的小石板上,你可以欣赏好溪的潺潺流水和两岸的风光;坐在竹筏 上,可以看一柱擎天的鼎湖峰;登上步虚山,可以看道路河网纵横交错,农田房舍星罗棋布,还可以看四周,群山相拥而立,美景无限。l 环顾 俯瞰 仰望 l 丽水市七年级抽测卷 3 3 3 3根据语言情境准确、得体地使用常用词语。根据语言情境准确、得体地使用常用词语。根据语言情境准确、得体地使用常用词语。根据语言情境准确、得体地使用常用词语。l例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l A这两本成语词典各得其所,一本重视溯源,一本例句丰富,特色都很鲜明。l B经过大家一番苦心孤诣的开导,他
9、终于明白了团队精神的重要性。l C由于厂家对产品的设计和生产吹毛求疵,因而产品销路越来越好。l D美丽的画面与逼真的音响效果相得益彰,使这部影片达到很高的艺术水准。句子l正确运用句式,根据语言情境进行仿写、扩写、续写、缩写,做到语言准确、简明、连贯、流畅。句子句子l例.下面是一位学生参加某市“雏鹰金奖争章”夏令营活动时对150位学生的调查,请根据下面图表所反映的内容回答问题。(4分)l(1)从图表中可以看出现在家庭教育中存在怎样的问题?l(2)请你就家庭教育给家长提一条合理的建议。语病语病l辨识、修改常见的语病。l学生可以不诉诸语法而依凭语感直接判断。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正确使用标点符号l例下列句
10、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l A西湖之美在于精致而大气,她宛如江南女子尽显柔美情怀;又像热血男儿袒露宽阔胸怀。l B有一条溪流静静流淌,将它的谐趣、灵气、真情奉送给大地,也奉献给人们。l C当个性成为一种气质,成为一种高尚的人生品质时,你能不快乐地接受并享有吗?l D我们应当选取那些有益于我们思想、启迪我们智慧的书籍来读。笛卡尔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2007杭州卷文学常识文学常识l了解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建议课外阅读的名著以及其他重要作家作品知识。文学常识作者作品有关 情节刘四爷不同意虎妞的婚事“我”在小人国被指控,只得逃跑。l例:附加题。l 鲁迅先生
11、曾称誉我国古代名著 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该书作者是 。l 他自称为“乡下人”,作品大都反映湘西的风土人情。他就是现代著名作家 ,其代表作边城的主人公有 等。l (人名)年青时即双腿瘫痪,但轮椅的囚禁使他对生命有了独特的体验,写出了诸如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 等名作。l 每年的4月23日是堂吉诃德的作者 和哈姆雷特的作者 的辞世纪念日。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这一天为“世界读书日”。古诗文背诵l正确默写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附录中推荐背诵的古诗文的精彩语句以及其他古诗词中脍炙人口的名句。古诗文背诵l例:读着古代优秀诗人的精美诗篇,他们的高贵心灵、博大胸怀会令你感动
12、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回归田园:采菊东篱下,;李白在逆境中不失进取:,直挂云 帆济沧海;杜甫登上泰山极顶,感慨万千:会当凌绝顶,。l 例:温州某中学的吴老师带病坚守在三尺讲台,直至倒下。她对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的精神,l 正是李商隐无题中诗句“,”的真实写照。古诗文背诵l例:王安石登飞来峰中“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与杜甫的“,”有异曲同工之妙。l例:乡村月色常常入诗入词。请写出描写乡村月色的诗(词)句:,(写出连续的两句)。古诗文背诵l语文伴我走进古代。我和孔子对话“,是知也”,明白了青少年应具有的求知态度;我读曹孟德的诗,“,若出其中;,若出其里”,领略了他的博大胸襟;我和白居易同游西
13、子湖,眼前是“几外早莺争暖树,”的美景;读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名句“夕阳西下,”,令我体悟到了天涯旅人的思乡情怀;当我感叹时光流逝,有着挥之不去的淡淡哀愁时,不禁想起晏殊浣溪沙中的诗句“,”。丽水市七年级抽测卷语言交际、综合性学习l根据情境准确、得体地进行语言交际;l根据活动情境,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形成自己的假设或观点。“综合性学习”试题特征浅析1.大语文观 强调生活即语文,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处处能学语文。如我爱文学、社会热点问题研讨会、市场新产品调查、保护野生动物活动、网上读书交流、模拟科技新闻发布会、编制手机短信、拟写标语口号、广告赏析与辨误等“综合性学习”试题特征浅析l实践性:过去,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语文 知识 积累 运用 能力 考查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