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透镜---(优质课)获奖ppt课件.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生活中的透镜---(优质课)获奖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活中的透镜---(优质课)获奖ppt课件.ppt(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第2 2节生活中的透镜节生活中的透镜知识与技能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过程与方法1通过动手制作照相机模型,了解照相机的成像原理。2凸透镜成像时,简单比较物到透镜的距离与像到透镜的距离。3能简单描述凸透镜成像的几种情况的主要特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模拟照相机的制作和使用,获得成功的愉悦。2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3初步建立科学技术应用于实际的意识。重点凸透镜成像的几种情况的主要特征,物距与像距的大小比较。难点凸透镜成像的几种情况的主要特征。大幅照相机挂图(或用多媒体室投影仪投影照相机实物)、制作照相机模型的材料多套【焦距为510 cm的放大镜(直
2、径为35 cm)、两块约为20 cm20 cm的硬纸片、半透明塑料薄膜、粘胶纸】、投影仪、画有带箭头的十字坐标的幻灯片、放大镜、一杯水、几个滴水管等。教师活动 悬挂大幅照相机挂图(或投影照相机实物)。提问:照相机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悬挂教材插图5.21的照相机原理图(或用胶片投影)。讲述:照相机拍照原理。指导学生制作照相机模型,让学生观察照相机所成的像。学生出示一个照相机模型。指导学生制作照相机模型。指导学生观察所成的像。组织讨论:像比物体是变大了还是变小了?像距与物距哪个大?像是正立的还是倒立的?让学生观察教室的投影仪(或挂图)。提问:投影仪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演示:把投影仪上的平面镜取下,
3、把画有带箭头的十字坐标的投影片(或一支笔)放到载物台上,记住箭头的方向。组织讨论:像的大小、正倒及像距与物距的大小比较。悬挂教材插图5.23的投影仪原理图(或用胶片投影)。讲述:投影仪的工作原理。指导探究:让学生两个人一组用凸透镜观察教材中的文字;水滴能把字放大吗?组织讨论:放大镜所成的像是怎样的?组织讨论:综合比较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所成的像有什么区别。小结与测评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回答问题。学生探究活动(两人一组)。制作照相机模型并分组讨论。学生回答问题。学生分组讨论。学生探究活动并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学生独立完成并交叉评估。学生活动 让学生对照相机的构造有感性认识。创设情境,从生活走向
4、物理,使学生对凸透镜成像产生兴趣。通过动手制作照相机模型,并观察窗外物体在屏幕上所成的像,使学生感受照相的过程,并直接感知照相机所成的像是缩小、倒立的实像。让学生对投影仪的构造有感性认识。让学生对利用凸透镜成放大、倒立的实像有感性认识。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投影仪的成像原理。让学生对利用凸透镜成放大、正立的虚像有感性认识。能简单描述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主要特征。知识的应用、巩固与拓展。设计意图 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观察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所成的像的特征:镜头的作用像与物体比较像距与物距比较照相机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像缩小、倒立像距小于物距投影仪凸透镜像放大、倒立像距大于物距放大镜凸透镜像放大、正立第第5
5、 5节显微镜和望远镜节显微镜和望远镜知识与技能了解显微镜、望远镜的基本结构。过程与方法1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2尝试应用已知的科学规律解释具体问题,获得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3学会评价。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探究活动,体验探究的乐趣,使学生乐于观察、试验。2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于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的影响。重点显微镜、望远镜的原理。难点如何让学生通过凸透镜组合得出显微镜、望远镜的原理。显微镜、望远镜的结构是如何满足组合出的凸透镜成像原理的。看清物体与视角的关系。教师:显微镜、望远镜各两个(其中一个是剖开的)。学生:三人一小组、几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一片树叶、每组显微镜和望远镜各一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活 中的 透镜 优质课 获奖 ppt 课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