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电介质与电场的能量优秀PPT.ppt
《第九章电介质与电场的能量优秀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九章电介质与电场的能量优秀PPT.ppt(3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九章电介质与电场的能量第一页,本课件共有33页二二.有导体存在时的有导体存在时的 分布分布导体上的导体上的电荷分布电荷分布计算计算 分布分布(方法同前方法同前 )静电平衡条件静电平衡条件 电荷守恒定律电荷守恒定律求解思路:求解思路:第二页,本课件共有33页三三.电容电容 电容器电容器1、孤立导体的电容、孤立导体的电容2、电容器的电容、电容器的电容3.电容器的串并联电容器的串并联第三页,本课件共有33页1 1、导体、导体具有良好导电性的物质具有良好导电性的物质9-3 静电场中的电介质静电场中的电介质2 2、绝缘体、绝缘体一般条件下不导电的物质一般条件下不导电的物质 绝缘体虽不能导电,但电场可以
2、在其中存在,在电学中绝缘体虽不能导电,但电场可以在其中存在,在电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起着重要的作用。含有大量可以自由移动的电子或离子。含有大量可以自由移动的电子或离子。电子被束缚在原子核周围活动,但不能自由移动。电子被束缚在原子核周围活动,但不能自由移动。将通常条件下的绝缘物质称为电介质将通常条件下的绝缘物质称为电介质第四页,本课件共有33页一、电介质对电容的影响一、电介质对电容的影响 相对电容率相对电容率 电介质电介质是由大量电中性的分子是由大量电中性的分子组成的绝缘体。紧束缚的正负电荷组成的绝缘体。紧束缚的正负电荷在外场中要发生变化。在外场中要发生变化。在外电场中电介质要受到电场在外电场中
3、电介质要受到电场的影响,同时也影响外电场。的影响,同时也影响外电场。+QQ在以平行板电容器有电介质在以平行板电容器有电介质与无电介质时,极板上电压与无电介质时,极板上电压的变化为例说明的变化为例说明+QQ静电计测电压第五页,本课件共有33页插入电介质前后,极板带电量插入电介质前后,极板带电量Q Q不变,两极不变,两极板间的电压分别用板间的电压分别用U U0 0、U U 表示,有:表示,有:是一个大于是一个大于 1 1 的常数,其大小随电介质的种类的常数,其大小随电介质的种类和状态的不同而不同,是电介质的特征常数称为电介和状态的不同而不同,是电介质的特征常数称为电介质的质的相对电容率相对电容率上
4、述实验表明:插入电介质后两极板上述实验表明:插入电介质后两极板间电压减少,说明其间电场减弱了。间电压减少,说明其间电场减弱了。电场减弱的原因可用电介质与外电场的相互影响,电场减弱的原因可用电介质与外电场的相互影响,从微观结构上来解释。从微观结构上来解释。研究:研究:结构、形状一定的电容器,其电容结构、形状一定的电容器,其电容C C与极板间均与极板间均匀的各向同性电介质之间的关系。匀的各向同性电介质之间的关系。电介质的电介质的电容率电容率第六页,本课件共有33页1 1、电介质的微观结构及其分类、电介质的微观结构及其分类电子云的电子云的负电中心负电中心正电荷的正电荷的中心中心定义:分子电矩定义:分
5、子电矩-由分子(或原子)中的正负电荷由分子(或原子)中的正负电荷中心构成的电偶极子的电偶极矩,用中心构成的电偶极子的电偶极矩,用 表示。表示。二、电介质的极化二、电介质的极化第七页,本课件共有33页(2 2)有极分子类:分子内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合)有极分子类:分子内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合;P Pe e00;(1 1)无极分子类:分子内正负电荷中心重合;)无极分子类:分子内正负电荷中心重合;P Pe e=0=0;电介质的分类电介质的分类正、负电荷中心重合无极分子电介质。例如:正、负电荷中心重合无极分子电介质。例如:无无外外场场时时分子分子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合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合有极分子有极分子电介质。
6、例如:电介质。例如:分子分子第八页,本课件共有33页2.2.极化现象极化现象1 1)无极分子)无极分子电介质电介质无外场无外场外场中外场中(位移极化位移极化)出现束缚电荷和附加电场出现束缚电荷和附加电场被约束在分子内被约束在分子内 分子的正负电荷中心在外电场的作用下发生移动,从而使分子的正负电荷中心在外电场的作用下发生移动,从而使电介质极化电介质极化称为位移极化。称为位移极化。无极和有极分子都会发生位移极化。无极和有极分子都会发生位移极化。第九页,本课件共有33页2 2)有极分子)有极分子电介质电介质无外场无外场+-外场中外场中(转向极化转向极化)出现束缚电荷和附加电场出现束缚电荷和附加电场位
7、移极化和转向极化微观机制不同,宏观效果相同。位移极化和转向极化微观机制不同,宏观效果相同。分子电矩在外电场的作用下发生旋转,从而使电介质极分子电矩在外电场的作用下发生旋转,从而使电介质极化化称为转向极化。称为转向极化。统一描述统一描述出现束缚电荷出现束缚电荷第十页,本课件共有33页3.3.金属导体和电介质比较金属导体和电介质比较有大量的有大量的自由电子自由电子基本无自由电子,正负电荷基本无自由电子,正负电荷只能在分子范围内相对运动只能在分子范围内相对运动金属导体金属导体特征特征电介质(绝缘体)电介质(绝缘体)模型模型与电场的与电场的相互作用相互作用宏观宏观效果效果“电子气电子气”电偶极子电偶极
8、子静电感应静电感应有极分子电介质有极分子电介质:无极分子电介质无极分子电介质:转向极化转向极化位移极化位移极化静电平衡静电平衡导体内导体内导体表面导体表面感应电荷感应电荷内部:分子偶极矩矢量和不内部:分子偶极矩矢量和不为零为零出现束缚电荷(极化电荷)出现束缚电荷(极化电荷)第十一页,本课件共有33页4.4.极化现象的描述极化现象的描述(1 1)从分子偶极矩角度从分子偶极矩角度单位体积内分子偶极矩矢量和单位体积内分子偶极矩矢量和极化强度极化强度.设设 分子数密度:分子数密度:n极化后每个分子的偶极矩极化后每个分子的偶极矩:实验规律:实验规律:介质介质极化率极化率总场总场空间矢量空间矢量函数函数由
9、介质的性质决定,与由介质的性质决定,与E无关。在各向同性均匀介质中为常数。无关。在各向同性均匀介质中为常数。第十二页,本课件共有33页L S 在均匀极化电介质中取一个斜圆柱在均匀极化电介质中取一个斜圆柱,斜圆柱介质的电偶极矩斜圆柱介质的电偶极矩 p=L S斜圆柱的体积斜圆柱的体积 V=Lcos S结论结论:极化电荷面密度等于电极化强度沿外法线方向的极化电荷面密度等于电极化强度沿外法线方向的分量分量.即即=Pn.2 2)从束缚电荷角度)从束缚电荷角度(电极化强度与极化电荷面密度的关系电极化强度与极化电荷面密度的关系)第十三页,本课件共有33页极化面电荷与自由面电荷的关系极化面电荷与自由面电荷的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九 电介质 电场 能量 优秀 PPT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