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线成像基础理论5教案.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线成像基础理论5教案.pptx(4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会计学1X线成像基础理论线成像基础理论52第七节第七节 X线照片影像的失真度线照片影像的失真度n n一、照片影像的放大n n二、照片影像变形n n三、照片影像重叠及切线投影第1页/共47页3n nX线几何投影或焦点、肢体和胶片之间的投影关系n n在X线摄影过程中,照片影像较被照体的大小和形态的改变称之为影像失真。其变化的程度则称为失真度。n n根据失真情况可分为放大失真、变形失真和重叠失真等。第2页/共47页4一、照片影像的放大一、照片影像的放大n n1 1、照片影像的放大率、照片影像的放大率 X X线管产生的线管产生的X X线束为圆锥形,线束为圆锥形,因此,因此,X X线影像均为放大影像。线
2、影像均为放大影像。图图2-432-43表示的是被照体表示的是被照体GG和照和照片影像片影像S S之间的关系。之间的关系。S S和和GG之比称为影像的放大率之比称为影像的放大率MM:第3页/共47页5一、照片影像的放大一、照片影像的放大n n1 1、照片影像的放大率、照片影像的放大率n n计算时用上述公式的最计算时用上述公式的最后形式较为方便。当后形式较为方便。当b b为为5cm5cm时,相当于手和足的时,相当于手和足的投照参量;当投照参量;当b b为为10cm10cm时,时,相当于其他较大器官投相当于其他较大器官投照时的参量;当照时的参量;当b b为为15cm15cm时,相当于用滤线器投时,相
3、当于用滤线器投照脊椎侧位影像时的投照脊椎侧位影像时的投照参量。照参量。b b值越大影像放值越大影像放大越明显。大越明显。在各种条件下的放大率在各种条件下的放大率第4页/共47页6一、照片影像的放大一、照片影像的放大n n1、照片影像的放大率n n放大原理-点光源n n实际焦点有一定面积,半影随着影像放大而增加。如图2-47.n n当焦点面积一定时,肢-片距和焦-片距与半影大小的关系最密切。第5页/共47页7一、照片影像的放大一、照片影像的放大n n1 1、照片影像的放大率、照片影像的放大率n n1 1)肢)肢-片距片距n n由半影公式由半影公式 知道知道 ,半影与肢半影与肢-片距成正比。片距成
4、正比。第6页/共47页8一、照片影像的放大一、照片影像的放大n n1 1、照片影像的放大率、照片影像的放大率n n2 2)焦)焦-片距片距n n一定大小的照射野,焦一定大小的照射野,焦-片距片距,照射到胶片上的,照射到胶片上的X X线越接近平行,肢体放大线越接近平行,肢体放大率越小,半影也随之越小。率越小,半影也随之越小。n n由半影公式可知,半影的大小与焦由半影公式可知,半影的大小与焦-肢距成反比,即当肢距成反比,即当b b一定时,焦一定时,焦-片距增大,片距增大,则半影缩小。但依靠增加焦则半影缩小。但依靠增加焦-片距距缩小半影,必然加重片距距缩小半影,必然加重X X线机的负荷量,因线机的负
5、荷量,因此,目前多采用缩小焦点的方法缩小半影,保证照片影像的清晰。此,目前多采用缩小焦点的方法缩小半影,保证照片影像的清晰。第7页/共47页9第8页/共47页10一、照片影像的放大一、照片影像的放大n n2、模糊阈值及允许放大率n n人眼观察照片影像认为有模糊时的半影值为模糊阈值。n n国际放射学界公认模糊阈值为0.2mm。n n近几年,也有人主张半影为0.16mm时为模糊阈值。第9页/共47页11一、照片影像的放大一、照片影像的放大n n2、模糊阈值及允许放大率n n利用模糊阈值,可根据焦点的大小得到焦点的允许放大率。n n根据公式:第10页/共47页12一、照片影像的放大一、照片影像的放大
6、n n2、模糊阈值及允许放大率n n分析上式可知,当H0.2mm时,所求出的M值为焦点的允许放大率,上式变换后:允许放大率第11页/共47页13一、照片影像的放大一、照片影像的放大n n2 2、模糊阈值及允许放大率、模糊阈值及允许放大率n n根据上式可计算出不同大小焦点的允许放大率。焦点愈小,允许放大率愈大。n n焦点允许放大率M决定于焦点本身的大小。n n在不同焦点摄影时,可根据允许放大率的M值,求出相对应的焦-肢距a及肢-片距b,以指导X线摄影工作。第12页/共47页14表表2-9 不同焦点的允许放大率不同焦点的允许放大率焦 点 尺 寸允 许 放 大 率2.01.11.01.20.61.3
7、30.31.670.22.0第13页/共47页15例例1n n摄影腰椎侧位,摄影腰椎侧位,X X线机的焦点为线机的焦点为2.02.0,在允许放大率的范围,在允许放大率的范围内,焦内,焦-片距是多少?片距是多少?已知:已知:b b15cm F15cm F2.02.0 求:求:a+ba+b?第14页/共47页16解:2.0焦点的允许放大率是:第15页/共47页17例例2n n按上题条件,用聚焦式滤线器摄影时,X线照片的放大率及半影是多少?已知:聚焦式滤线器的焦距是100cm,b=15cm,F2.0 求:M?H?第16页/共47页18解:根据题意,影像放大率为:焦点的允许放大率是:照片影像半影值:第
8、17页/共47页19二、照片影像变形二、照片影像变形n n1、放大变形n n也称放大失真,指在摄影时由于被照体未与胶片平行,导致被照体各部位放大率不一致,称影像放大变形或放大失真。第18页/共47页20 影像的放大失真X线、物体、胶片间关系示意图第19页/共47页21胸部影像放大手部影像放大第20页/共47页22二、照片影像变形二、照片影像变形n n2、形状变形n n也称为歪斜失真,指的是X线束中心线与被照体的关系不正确,引起的影像的变形。n n主要原因:中心线与被照体的关系不正确,被照体不在焦点的正下方。第21页/共47页23影像的形状变形22第22页/共47页24影像形状变形(歪斜失真)第
9、23页/共47页25二、照片影像变形二、照片影像变形n n3、位置变形n n位置失真,由于被照体内部各部位距X线管焦点和胶片的距离不同,而使其内部各部位影像的放大率不同引起的变形失真。第24页/共47页26影像位置变形失真第25页/共47页27影像位置变形失真第26页/共47页28第27页/共47页29二、照片影像变形二、照片影像变形n n4、照片影像变形失真的控制n n由图2-44(3)影像S1和S2分开,可见缩小了影像的放大率,也减小了影像的歪斜失真。第28页/共47页30二、照片影像变形二、照片影像变形n n4、照片影像变形失真的控制n n由上可知,X线摄影控制、减小影像变形失真。摄影时
10、应注意和采取的主要方法有:1)被照体应尽量靠近和平行于胶片。2)将X线管焦点置于被照体中心的正上方。3)在X线机允许的负荷范围内尽量增加焦-片距离。第29页/共47页31三、照片影像重叠及切线投影三、照片影像重叠及切线投影n n1、影像的重叠n n人体结构复杂,各个方向上的投影都有相互重叠的问题。n n在X线照片上影像的重叠大致有三种情况:1)大物体密度小于小物体密度 2)大小物体组织密度相等或相似。3)大小物体组织密度大于物体密相差很大。第30页/共47页32A.大物体密度小于小物体密度重叠影像;大物体密度小于小物体密度重叠影像;B.大小物体密度相似的物体重叠像;大小物体密度相似的物体重叠像
11、;C.密度小的小物体与密度大的大物体重叠像密度小的小物体与密度大的大物体重叠像第31页/共47页33三、照片影像重叠及切线投影三、照片影像重叠及切线投影n n1、影像重叠n n1)大物体密度小于小物体n n两者组织密度相差很大,影像对比度很好,在重叠的影像中可见到小物体影像。n n如胸部、腹部、四肢等 第32页/共47页34大物体密度小于小物体密度第33页/共47页35三、照片影像重叠及切线投影三、照片影像重叠及切线投影n n1、影像的重叠n n2)大小物体密度相似或相等n n两者的密度都较高时,重叠影像中隐约可见到小物体影像,但两者对比度较差。第34页/共47页36 大小物体密度相似或相等大
12、小物体密度相似或相等第35页/共47页37三、照片影像重叠及切线投影三、照片影像重叠及切线投影n n1、影像的重叠n n3)大小物体组织密度相差很大n n大物体密度高于小物体密度,两者重叠的影像中小物体影像被掩盖而不显示。n n如胸部后前位片胸骨影像看不到。第36页/共47页38大物体密度大于小物体密度大物体密度大于小物体密度第37页/共47页39三、照片影像重叠及切三、照片影像重叠及切线投影线投影n n图2-46,若从G1和G2的垂直方向上摄影仅得G1的影像S1,而G2的影像S2与S1重叠;若X线管旋转90角进行摄影,G1和G2 的投影S1 和S2即分开。第38页/共47页40C12张口位(
13、垂直摄影);张口位(垂直摄影);C12侧位(球管转动侧位(球管转动90摄影)摄影)第39页/共47页41 体层摄影体层摄影第40页/共47页42三、照片影像重叠及切线投影三、照片影像重叠及切线投影n n为了减轻或避免肢体影像的重叠,在X线摄影时,应利用多角度、多轴位摄影,合理的选择摄影体位,灵活的运用调整中心线的投射方向。必要时采取一些特殊的摄影方法,如体层摄影、造影检查等方法。第41页/共47页43三、照片影像重叠及切线投影三、照片影像重叠及切线投影n n2、切线摄影n nX线摄影时,为了减少影像的重叠,使肢体某些部位或病灶清晰显示出来,将X线中心线从被检部位的局部边缘通过,获得局部的切线影像,此种摄影方法称切线位摄影。第42页/共47页44切线位切线位摄影的摄影的示意图示意图第43页/共47页45三、照片影像重叠及切线投影三、照片影像重叠及切线投影 切线位摄影切线位摄影第44页/共47页46顶骨骨折;血管瘤切线位摄影顶骨骨折;血管瘤切线位摄影第45页/共47页47第46页/共47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