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三章知识点详细归纳附第三章测试卷及参考答案.pdf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三章知识点详细归纳附第三章测试卷及参考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三章知识点详细归纳附第三章测试卷及参考答案.pdf(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三章知识点详细归纳 附第三章测试卷及参考答案 第三章 变量之间的关系 考点归纳 1.自变量 一、变量的概念 2.因变量 变量之间的关系 1.表格法 2.关系式法 二、变量的表达方法 (1).速度时间图象 3.图象法 (2).路程时间图象 一、变量、自变量、因变量 1、在某一变化过程中,不断变化的量叫做变量。2、如果一个变量 y 随另一个变量 x 的变化而变化,则把 x 叫做自变量,y 叫做因变量。3、自变量与因变量的确定:(1)自变量是先发生变化的量;因变量是后发生变化的量。(2)自变量是主动发生变化的量,因变量是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量。(3)利用具体情境来体会
2、两者的依存关系。二、表格 1、表格是表达、反映数据的一种重要形式,从中获取信息、研究不同量之间的关系。(1)首先要明确表格中所列的是哪两个量;(2)分清哪一个量为自变量,哪一个量为因变量;(3)结合实际情境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2、绘制表格表示两个变量之间关系(1)列表时首先要确定各行、各列的栏目;(2)一般有两行,一行表示自变量,第二行表示因变量;(3)写出栏目名称,有时还根据问题内容写上单位;(4)在一行列出自变量的各个变化取值;第二行对应列出因变量的各个变化取值。(5)一般情况下,自变量的取值从左到右应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这样便于反映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的关系。三、关系式 1、用关系式表示
3、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的关系时,通常是用含有自变量(用字母表示)的代数式表示因变量(也用字母表示),这样的数学式子(等式)叫做关系式。2、关系式的写法不同于方程,必须将因变量单独写在等号的左边。3、求两个变量之间关系式的途径:(1)将自变量和因变量看作两个未知数,根据题意列出关于未知数的方程,并写成关系式的形式。(2)根据表格中所列的数据写出变量之间的关系式;(3)根据实际问题中的基本数量关系写出变量之间的关系式;(4)根据图象写出与之对应的变量之间的关系式。4、关系式的应用:(1)利用关系式能根据任何一个自变量的值求出相应的因变量的值;(2)同样也可以根据任何一个因变量的值求出相应的自变量的值;
4、(3)根据关系式求值的实质就是解一元一次方程(求自变量的值)或求代数式的值(求因变量的值)。四、图象 1、图象是刻画变量之间关系的又一重要方法,其特点是非常直观、形象。2、图象能清楚地反映出因变量随自变量变化而变化的情况。3、用图象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时,通常用水平方向的数轴(又称横轴)上的点表示自变量,用竖直方向的数轴(又称纵轴)上的点表示因变量。4、图象上的点:(1)对于某个具体图象上的点,过该点作横轴的垂线,垂足的数据即为该点自变量的取值;(2)过该点作纵轴的垂线,垂足的数据即为该点相应因变量的值。(3)由自变量的值求对应的因变量的值时,可在横轴上找到表示自变量的值的点,过这个点作横轴的垂
5、线与图象交于某点,再过交点作纵轴的垂线,纵轴上垂足所表示的数据即为因变量的相应值。(4)把以上作垂线的过程过来可由因变量的值求得相应的自变量的值。5、图象理解(1)理解图象上某一个点的意义,一要看横轴、纵轴分别表示哪个变量;(2)看该点所对应的横轴、纵轴的位置(数据);(3)从图象上还可以得到随着自变量的变化,因变量的变化趋势。五、速度图象 1、弄清哪一条轴(通常是纵轴)表示速度,哪一条轴(通常是横轴)表示时间;2、准确读懂不同走向的线所表示的意义:(1)上升的线:从左向右呈上升状的线,其代表速度增加;(2)水平的线:与水平轴(横轴)平行的线,其代表匀速行驶或静止;(3)下降的线:从左向右呈下
6、降状的线,其代表速度减小。六、路程图象 1、弄清哪一条轴(通常是纵轴)表示路程,哪一条轴(通常是横轴)表示时间;2、准确读懂不同走向的线所表示的意义:(1)上升的线:从左向右呈上升状的线,其代表匀速远离起点(或已知定点);(2)水平的线:与水平轴(横轴)平行的线,其代表静止;(3)下降的线:从左向右呈下降状的线,其代表反向运动返回起点(或已知定点)。七、三种变量之间关系的表达方法与特点:表达方法 特 点 表格法 多个变量可以同时出现在同一张表格中 关系式法 准确地反映了因变量与自变量的数值关系 图象法 直观、形象地给出了因变量随自变量的变化趋势 第三章 变量之间的关系单元测试卷 一、选一选,看
7、完四个选项后再做决定呀!(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1已知变量x,y满足下面的关系 x 3 2 1 1 2 3 y 1 1.5 3 3 1.5 1 则x,y之间用关系式表示为()A.y=x3 B.y=3x C.y=x3 D.y=3x 2李老师骑车外出办事,离校不久便接到学校到他返校的紧急电话,李老师急忙赶回学校下面四个图象中,描述李老师与学校距离的图象是()3某同学从学校走回家,在路上遇到两个同学,一块儿去文化宫玩了会儿,然后回家,下列象能刻画这位同学所剩路程与时间的变化关系的是()4地表以下的岩层温度y随着所处深度x的变化而变化,在某个地点y与x的关系可以由公式2035 xy来表示,则y
8、随x的增大而()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以上答案都不对 5某校办工厂今年前 5 个月生产某种产品总量(件)与时间(月)的关系如图 1 所示,则对于该厂生产这种产品的说法正确的是()1 月至 3 月生产总量逐月增加,4,5 两月生产总量逐月减少 1 月至 3 月生产总量逐月增加,4,5 两月均产总量与 3 月持平 1 月至 3 月生产总量逐月增加,4,5 两月均停止生产 1 月至 3 月生产总量不变,4,5 两月均停止生产 6如图 2 是反映两个变量关系的图,下列的四个情境比较合适该图的是()一杯热水放在桌子上,它的水温与时间的关系 一辆汽车从起动到匀速行驶,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一架飞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北师大 年级 下册 数学 第三 知识点 详细 归纳 测试 参考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