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绘画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绘画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pdf(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在绘画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单位:扬中市实验幼儿园 邮编:212200 姓名:于林 摘要:在绘画活动中,教师根据美术活动的目标、要求,针对幼儿年龄特点,运用故事、音乐、表演等形式以及现实生活中的典型场景,指导幼儿愉悦地进行操作练习,这样幼儿既掌握了美术活动的基本技能技巧,又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兴趣、手眼协调能力等,促进幼儿的智力发展。那么,如何在绘画活动中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呢?一、创设游戏化的绘画情境,诱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二、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三、运用丰富联想法,活跃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四、正确评价幼儿作品,保护幼儿的创造性
2、思维 正文: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朱棣文在谈到一个成功者的经验时说:“科学的最高目标是要不断发现新的东西。因此要想在科学上取得成功,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学会用与别人不同的思维方式,别人忽略的思维方式来思考问题,也就是说要有一定的创造性。”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在组织活动中创设幼儿喜欢的美术教学情境,对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具有重要作用。在绘画活动中,我根据美术活动的目标、要求,针对幼儿年龄特点,运用故事、音乐、表演等形式以及现实生活中的典型场景,指导幼儿愉悦地进行操作练习,这样幼儿既掌握了美术活动的基本技能技巧,又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想象
3、力、创造力、兴趣、手眼协调能力等,促进幼儿的智力发展。那么,如何在绘画活动中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呢?一、创设游戏化的绘画情境,诱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游戏能够使幼儿将内部精神自然而然地转化为外部表现活动,所以游戏是幼儿美术创造活动的重要形式。我们应当充分利用游戏活动,为幼儿的艺术创造提供条件,激发幼儿的创作灵感。如命题画花布,我带来了一个漂亮的布娃娃,说:“过几天,就是贝贝的生日了,她很想穿一条漂亮的花裙子,我们送给她好吗?”幼儿齐声答“好。”“不过在做裙子前,先要设计一些美丽的花布,你们想看看可可喜欢什么样的花布呢?”幼儿可来劲了,争着说出了格子布、彩条布、点子布、星星花
4、布、小动物花布等整节活动中,幼儿始终沉浸在“我是花布设计师”这种快乐的情景中,大胆想象,设计出各种色彩鲜艳、图案新颖的花布,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二、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人脑中可以产生对未感知过的事物的想象,但不可能凭空产生,它必须从已感知事物的大量形象中抽取有关内容,经过粘合、夸张等特殊的思维方式才能形成。基于这一点,我在教学中让幼儿多看、多听、多练,尽可能地让幼儿去接触五彩缤纷的大干世界,让幼儿运用多种感官了解周围的一切,获得深刻细致的生活感受,并指导他们用笔画下来,加深印象。如在画美丽的春天前,我让家长带幼儿去郊外踏青,观察春天的特征,看看花草树木的变化,重点观察一种
5、景物。作画前,讲讲自己都看到了什么,有什么体会等,在对话交流中加深对所观察事物的印象。最后再动手将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景物画出来。结果,作品改变了那种单一用树木花草来表现春天的状况,他们的画内容丰富,色彩鲜艳,各具特色,有飞舞的风筝、有耀眼的桃花、有五彩斑斓的田野这些画既有浓郁的春天气息,又充满了童趣。再如画热闹的超市前,先让幼儿去参观超市,了解超市的布局、物品的摆放、人们的神态,再让幼儿把看到的情景画出来,结果几十个小朋友是几十种画法,他们还饶有兴致地介绍起自己的作品来。丰富的生活经验不仅使幼儿增长了知识,在绘画活动中,表现出了无比的热情,还促进了幼儿对周围事物观察能力的发展,激起了思维的主动性
6、和灵活性。三、运用丰富联想法,活跃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丰富联想法是在引导幼儿感知事物的基础上,通过一件事物,联想到另一件事物的方法。运用丰富联想法能够启发引导幼儿积极地去联想,从而扩大幼儿与形象之间的关系,发展幼儿的发散性思维,不断丰富作品内容,使幼儿新颖的构思和创造才能得到萌生和发展。如在教幼儿学画比目鱼后,借机启发幼儿:比目鱼生活在哪里?和它们生活在一起的还有谁?它们吃什么?幼儿随即添画了许多海洋生物:螃蟹、海星、海草等,有的幼儿还画上了一条凶猛的大鲨鱼,张开大嘴巴,把小鱼都吸进肚子里,还有的幼儿还画上了一条红色警戒线,表示这里不能捕鱼,还有的幼儿别出心裁地画出了海底隧道,人们可以自由地观赏
7、海底世界这样,一幅幅美丽的海底世界诞生了。生活中的一切事物,只要教师有心,都可以成为触动孩子联想的引发物,从而培养幼儿联想的兴趣和习惯,以提高想象力和创造思维能力。四、正确评价幼儿作品,保护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评价是沟通教师和幼儿之间的桥梁,能起概括、分析、提高的作用,它既是美术活动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孩子审美能力的主要手段。因此评价幼儿作品,应当从理解幼儿的角度出发,借幼儿的一颗童心去看作品,而不是用“像”与“不像”,“对”与“不对”作为评价幼儿作品的标准,更多的是让幼儿相互审视、交流、发表见解,说说“你画的是什么?为什么这样画?你觉得自己的画好在哪里”通过观察和比较,去发现别人的长处及自己的不足,并能从中悟出道理,在以后的绘画中加以改进。教师应听取孩子们自己对作品的表达设想,给予每位幼儿展览作品的机会和权利,注意发现作品的独创性,从而维护和肯定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当孩子们有了点滴进步,我们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从而信心倍增,更激起了创新的积极性。总之,通过一系列有目的、有计划的绘画活动,打开了幼儿的思维想象之门,促进了创造思维的发展。在今后的教育中,让我们给予每个幼儿充分表现的机会和权力,让他们在绘画这块空地上,尽情地展开想象的翅膀,使绘画活动成为开启智慧的金钥匙!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