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学年高一语文暑假强化训练试题二(实验班) 新人教A版.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19学年高一语文暑假强化训练试题二(实验班) 新人教A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学年高一语文暑假强化训练试题二(实验班) 新人教A版.doc(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1 -高一语文暑假强化训练试题(实验班)之二高一语文暑假强化训练试题(实验班)之二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国家战略分析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国家战略分析丝绸之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之前数千年。张骞到达中亚后,发现那里已经大量使用中国的竹制品和纺织品。西汉使团凿开亚、欧、非三大洲的通道,被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命名为“丝绸之路”。实际上,就功能而言,还可以叫“茶叶之路”、“瓷器之路”、“欧亚使道”,而且地理上的具体路线也不止一条。历史上,开辟丝绸之
2、路绝非仅仅出于贸易目的,当时的中原王朝为了巩固北方边界的安全,在信息极端闭塞的情况下,凭借传闻与使团的勇气和信念,搭建起连接东西文明的桥梁。这个过程既有偶然,更是必然。丝绸之路尽管曲折,但仍然是连接亚欧大陆最便捷的通道,极大地滋养了东西文明的交流,但囿于技术条件、自然条件与政治因素,它难以承载大规模的物质转运的任务。随着航海技术的进步,丝绸之路被效率更高的海运所取代。2013 年 9 月,习近平总书记完整阐述了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想,这一构想既与古老的丝绸之路一脉相承,又充分体现了时代特点。在历史坐标系上,我们可以更清楚地认识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的内涵。在新技术条件下,丝绸之路具备复兴的客观条
3、件。古老的陆路运输技术不足以承载产生规模效益的运输量。但是铁路和公路运输技术的发展,极大地降低了陆地运输的成本。据测算,从我国连云港到荷兰鹿特丹,如果通过丝绸之路,运输距离可比海运缩短 9000 多公里,时间缩短近一个月,运费节约近四分之一。此外,古丝绸之路必须避开山地与沙漠,路线选择范围有限,经济、社会效益不高。而今天,我们的技术水平已经能把铁路修到世界屋脊。因此,与古丝绸之路相比,新丝绸之路覆盖的面积将更广,路线更密集,也更发达,从而可以在更广泛的区域内把资源与市场串联起来。新丝绸之路是在新技术条件下,对古老的交通通道的复兴与拓展。新丝绸之路构想充分兼顾了国际、国内两方面的战略需求。从国际
4、角度看,丝绸之路两端是当今国际经济最活跃的两个主引擎:欧洲联盟与环太平洋经济带。丝绸之路沿线大部分国家处在两个引擎之间的“塌陷地带”,发展经济与追求美好生活是该地区国家与民众的普遍诉求。这方面的需求与两大经济引擎通联的需求叠加在一起,共同构筑了丝绸之路复兴的- 2 -国际战略基础。从国内角度看,我国当前的发展需要兼顾地区平衡,并着力开拓新的经济增长点。复兴丝绸之路能带动经济实力较为薄弱的西部地区,有望形成新的开放前沿。新丝绸之路设想兼顾政治、经济、安全乃至文化利益的均衡发展。中亚地区处于地缘战略要冲,又是东西文明的交汇点,更是近年恶名昭彰的宗教极端势力的发源地。新丝绸之路构想以经济合作为先导与
5、基石,以政治合作为前提与推进手段,以促进文化交流、化解安全风险为重要目标,是具有前瞻性的综合战略规划。(摘编自人民论坛学术前沿)1根据文意,下列关于“丝绸之路”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A“丝绸之路”也可以称为“茶叶之路”、“瓷器之路”、“欧亚使道”,它是中原王朝搭建起的连接东西文明的桥梁。B开辟“丝绸之路”既有偶然,更是必然,不仅出于贸易目的,也为了巩固北方边界的安全。C“丝绸之路”是连接亚欧大陆最便捷的通道,十分曲折,难以承载大规模的物质转运的任务。D 由德国科学家命名的“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文明的交流,张骞出使西域之前,中亚人已经通过这条路进行竹制品和纺织品的贸易活动
6、。2下列各项,不属于表述“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的内涵的一项是( )(3 分)A新丝绸之路是在新技术条件下,对古老的交通通道的复兴与拓展,两端是欧洲联盟与环太平洋经济带。B新丝绸之路设想兼顾政治、经济、安全乃至文化利益的均衡发展,是具有前瞻性的综合战略规划。C丝绸之路具备复兴的客观条件,我们的技术水平已经能使新丝绸之路覆盖的面积更广,路线更密集,也更发达。D新丝绸之路的构想需要兼顾地区平衡,着力开拓新的经济增长点,进而带动经济实力较为薄弱的西部地区。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3 分)A古老的丝绸之路滋养了东西文明的交流,而新丝绸之路的构想与它一脉相承,而且充分体现了时代
7、特点。B政治合作是新丝绸之路构想的前提与推进手段,而促进文化交流、化解安全风险则- 3 -是它的重要目标。C新丝绸之路构想的国际战略基础是丝绸之路沿线大部分国家对发展经济与追求美好生活的普遍诉求。D古代丝绸之路被海运所取代,新丝绸之路却可能因为在运输距离和运输时间上优于海运,承载能够产生规模效益的运输量。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共 14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好天气好天气【英】罗纳德邓肯天气冰冷,像僵硬的雪柜。东风抽打在脸上,脸像砂纸打磨过似的粗糙。靴子漏水,袜子和泥浆凝结在一起,空荡荡的小路似乎连个弯儿也没有。我拖着疲惫而沉重的脚步寻找走失
8、的母牛,诅咒着自己这当农夫的命。当农夫还不够惨,命运还让我在一片长年累月都是冬天的土地上耕种。皱眉打量那片黑土地,四周树篱狰狞凌乱,我厌恶地瞪了一眼,觉得整个世界都丑陋无比。平坦无奇的耕地,光秃秃的树干,一个个泥潭映照出一片泥糊糊混浊的天空。浑身上下,唯一发热的是心头的火气。“是个好天哪。 ”有人说了一声,那愉悦的语调令人生气。“是吗?”我没好气地答道,两眼瞪着那个坐在农舍外的老头儿, “好在哪儿呢?”“哪儿都好。 ”他平静地说,那老成持重的声音逼着我应战。我争辩道:“哦,不,天不好。哪儿都不好;整个倒霉的乡村就像一座济贫院一样丑陋不堪。只有多愁善感的糊涂虫才敢念今天的好,或念一月份的任何一天
9、的好,或者念整个冬季的任何一天的任何好。念好的人无非是想同别人进行毫无意义的、老掉牙的交谈。 ”说完这些,我的火气消了一点儿。那老头儿沉默了一会儿。我大获全胜,却并不为自己的胜利而感到特别骄傲。过了一会儿,老头儿用手指着一排大榆树的上方,身子却没离开长凳。 “看到那些榆树了吗?”他问。“那些树看起来像患了溃疡病。 ”我随口答了一句。“你搞错了,往树的上方看。 ”他接着说, “看看那些剽悍的大白马,看看它们随风飘动的鬃毛,看看它们由雷电驱动的双翼。 ”我顺着他那不能伸直的手指所指的方向望去。 “没看见什么马。 ”我说。- 4 -他说:“你看的是地上。朝天上看,刮东风时,云总是像马群越过榆树林,不
10、是吗?”我又放眼望去。千真万确,一团白云盖在光秃秃的树枝上,形成圆顶。那云团看起来的确像一匹矫健的马。我还发现马套在战车上;不,不是战车,那是一副由黄金般的光芒构成的犁铧,是它在灰暗的天空耕出了一道道金灿灿的犁沟。“太阳肯定快要落山了。 ”那老汉说, “因为我女儿烧水准备沏茶时,太阳总是要落山了。”“是她等着太阳,还是太阳等着她呢?”我问道。“这无关紧要, ”他回答说, “你得承认是个好天,对吗?”“对, ”我敷衍道, “前提是你得看得久,看得远。 ”他指着小路旁的水沟继续说:“看看这儿。看见躺在下水管旁的那些枯叶了吗? 那可都是些山毛榉叶子啊,是从一英里外的树林里飘到这儿的,都是。难道你没发
11、现每片叶子腐烂时露出的金黄色是多么好看吗? 擦亮的铜板与之相比黯然失色,而黄铜比起来又显得过分耀眼,每片叶子都凝聚着太阳全部的红光,我说的不对吗?”老头儿抬起头看着我。 “你得承认美无处不在,无孔不入,无时不有,无刻不在,就连一条臭水沟也不例外。 ”我没有回答。他展示给我的排水口处的一切,深深地吸引着我的目光,我甚至几乎没有觉察到他女儿已走出农舍,并搀扶他站了起来。她把一根白色的棍子放到他老树皮一般的手里;这时我才发现他的两眼覆着一层白膜“怎么,您”“不, ”他说, “我并不比你瞎。只不过是我的眼睛看不见而已。 ”4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A “我”是一
12、个农夫,由于母牛走失,不得不四处寻找,加之天气不好,道路泥泞难行,因而心情懊恼,觉得整个世界丑陋无比。B为了改变“我”看世界的眼光,老头儿主动与“我”搭讪,以天气为话题,循循善诱,让我认识到,美是无处不在的,哪怕是一条臭水沟,也蕴藏着美。C老头在和“我”的对话中,从一开始就是在挑起事端,中间又屡次激起我的怒火,逼我回应他。D文章第 5 段反复强调“今天” “一月份的任何一天” “整个冬季的任何一天”等时间点,以此凸显“我”内心的怨愤情绪。5文章第一段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 (5 分)答:_- 5 -_6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我并不比你瞎。只不过是我的眼睛看不见而已”这句话的理解。
13、 (6 分)答:_(三)实用类文本阅读(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材料一:五年来,创新驱动发展成果丰硕。全社会研发投入年均增长 11,规模跃居世界第二位。科技进步贡献率由 52.2 提高到 57.5。载人航天、深海探测、量子通信、大飞机等重大创新成果不断涌现。高铁网络、电子商务、移动支付、共享经济等引领世界潮流。“互联网+”广泛融入各行各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发展,日均新设企业由 5 千多户增加到 1 万 6千多户。快速崛起的新动能,正在重塑经济增长格局、深刻改变生产生活方式,成为中国创新发展的新标志。 (摘编自2018 年政府工作报告
14、)材料二:- 6 -(摘编自国家创新指数(2016-2017)材料三:我国创新水平迈向国际第一方阵。2017 年国家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达到 1.75 万亿元,比上年增长 11.6,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 2.12,其中基础研究经费 920 亿元。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不断涌现,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高于同期世界平均增长水平。国家创新能力排名从 2012 年的世界第 20 位升至 2017 年的第 17 位。而体现国家创新实力的重要标志是知识创新。2017 年,国际论文总量和被引用量居世界第二位;我国发明专利申请量、授权量都居世界第一,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 9.8 件,国内发明专利授权 32.
15、7 万件,同比增长 8.2。韩国产业日报报道称,中国的全球化创新型企业正不断增加研发投资,加大研发力度的氛围日益高涨,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领域,中国政府也制定了发展计划,并给予中国企业相关扶持。4298 家众创空间、3255 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和 400 多家企业加速器,以及 19 家国家自创区和 156 家国家高新区形成了一个日趋完善的创业孵化生态链条。(摘编自科技部:去年中国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居世界第 1 位大数据观察#8226 专利支撑创新发展)材料四: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是创新前所未有的“黄金五年”。我国坚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 7 -局的核心位置,集中力量办大事。我国科技成果呈现“井
16、喷”:墨子“传信”、神舟飞天、“天眼”探空、北斗组网、超算发威科技创新有力地支撑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民生改善。科技创新在打赢蓝天保卫战、脱贫攻坚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科技兴林、科技治沙成效显著,在全球率先实现“沙退人进”。科技创新与社会发展的加速融合,织就保障亿万群众生活的幸福网。十八大以来全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超过 7100 万人,研发人员超过 535 万人,跃居世界第一。重大科技任务、科研基地、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对创新人才发挥了“筑巢引凤”的“虹吸效应”。“千人计划”“万人计划”等重大人才工程深入实施,带动形成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归国潮”,回国人才超过 110 万,是前 30 年回国人数的
17、 3 倍。这是我国创新的“力量之源”。十八大以来,中国科技体制改革“动真格”,向数十年难除的积弊“下刀”。国家科技计划和资金管理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院士制度、科技奖励、科技军民融合等改革也正在深入推进过程之中。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研发费用加以扣除等支持创新的普惠性政策,国家重大科技决策咨询制度、科技报告制度、创新调查制度、自由开放共享等基础性制度也在加快建立,科技人员获得感大大增加。(摘编自陈芳、余晓洁、胡喆科技成果“井喷”:中国创新奇迹从何而来?)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2015 年与 2000 年相比,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占世界
18、比重,日本在大幅减少,而中韩两国却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B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技创新进入黄金期,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成果丰硕,贡献率由 52.2提高到 57.5。C材料二显示,中韩日美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占世界比重和国际科学论文被引次数占世界比重呈正相关。D科技创新在打赢蓝天保卫战、脱贫攻坚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与社会发展加速融合,织就亿万群众生活的幸福网。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5 分) A我国人工智能广泛融入了各行各业,高铁网络、电子商务、移动支付、共享经济等引领世界潮流。B我国创新型企业不断增加研发投资,日均新设企业增长迅速,科技创新使得创业孵化生态链条日趋完善。
19、- 8 -C我国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国际论文总量和被引用量均居世界前列,表明我国有突出的知识创新。D科技创新有力地支撑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民生改善,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新动能,深刻改变生产生活方式。E“筑巢引凤”“千人计划”“万人计划”的实施,激发了科技人员创新积极性,增强了科技人员的获得感。 9为什么我国创新水平能够迈向国际第一方阵?请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4 分)答:_二、古代诗文阅读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本题 4 小题,共 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朱穆,字公叔,南阳宛人也。年五岁,便有孝称。及壮耽学,锐意讲诵。初举孝廉
20、。冀素闻穆名,乃辟之,使典兵事,甚见亲任。桓帝即位,顺烈太后临朝,穆以冀执地亲重,望有以扶持王室,因奏记劝冀曰:“愿将军申纳诸儒,亲其忠正,绝其姑息,专心公朝。为皇帝选置师傅及侍讲者,得小心忠笃敦礼之士,与之俱入,参劝讲授,师贤法古。 ” 举穆高第,为侍御史。常感时浇薄,慕尚敦笃,乃作崇厚论 。穆又著绝交论 ,亦矫时之作。梁冀骄暴不悛,穆以故吏,惧其衅积招祸,复奏记谏曰:“昔秦政烦苛,陈胜奋臂一呼,天下鼎沸。今百姓戚戚,宜时易宰守非其人者,减省第宅园池之费,拒绝郡国诸所奉送。 ”冀不纳而纵放日滋遂复赂遗左右交通宦者任其子弟宾客以为州郡要职穆又奏记极谏冀终不悟报书云:“如此,仆亦无一可邪?”穆言
21、切,然亦不甚罪也。永兴元年,河溢,百姓荒馑,流移道路。擢穆为冀州刺史。冀部令长闻穆济河,解印绶去者四十余人。有宦者赵忠丧父,归葬安平,僭为玙璠、玉匣、偶人。穆闻之,下郡案验。吏畏其严明,遂发墓剖棺,陈尸出之,而收其家属。帝闻大怒,征穆诣廷尉,输作左校。太学书生刘陶等数千人诣阙上书。帝览其奏,乃赦之。居家数年,征拜尚书。穆既深疾宦官,及在台阁,志欲除之。乃上疏曰:“案汉故事,中常侍参选士人。建武以后,乃悉用宦者。自延平以来,权倾海内,放滥骄溢。愚臣以为可悉罢省,遵复往初。 ”帝怒,不应。穆伏不肯起,良久乃趋而去。自此中官数因事称诏诋毁之。穆素刚,不得意,居无几,愤懑发疽。延熹六年卒,时年六十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年高 语文 暑假 强化 训练 试题 实验 新人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