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文(含解析) 新人教通用版.doc
《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文(含解析) 新人教通用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文(含解析) 新人教通用版.doc(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1 -20192019 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文)试题化学(文)试题1. 天气瓶是近年来流行的装饰品,下列制作天气瓶所用的原料中,属于有机化合物的是A. 硝酸钾 B. 氯化铵 C. 天然樟脑 D. 硫酸铜【答案】C【解析】A、硝酸钾属于无机物,故 A 错误;B、氯化铵属于无机物,故 B 错误;C、天然樟脑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是含碳的化合物,分子式 C10H16O ,属于有机物,故 C 正确;D、硫酸铜属于无机物,故 D 错误;故选 C。点睛:考查物质的分类,解题关键:有机物的概念、有机物的识别。易错点 C 选项,不能确定天然樟脑的组成元素中是否含碳元素。试题难
2、度:较易。2. 下列各组元素中,属于同一周期的是A. Na、K B. Mg、O C. F、Cl D. Al、S【答案】D【解析】A、Na 有 2 个电子层,K 有 3 个电子层,则不在同一周期,故 A 错误;B、O 有 2 个电子层,Mg 有 3 个电子层,则不在同一周期,故 B 错误;C、F 有 2 个电子层,Cl 有 3 个电子层,则不在同一周期,故 C 错误;D、Al、S 均有 3 个电子层,在同一周期,故 D 正确;故选 D。点睛:本题考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解题关键:明确原子的电子排布与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难度较小。3. 电解质是一类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下
3、列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A. 铁 B. 氯化钠 C. 酒精 D. 蔗糖【答案】B【解析】A、铁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 A 错误;B、氯化钠是一类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故 B 正确;C、酒精本身不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属于化合物,是非电解质,故 C 错误;D、蔗糖本身不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属于化合物,是非电解质,故 D 错误;故选 B。点睛:本题考查了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判断,解题关键:注意掌握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区别。易错项 A,铁是单质,不在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讨论范围内。4. 合金具有许多优良的物理、化学或机械性能。下列物质属于合金的是- 2 -A. 24K
4、金 B. 金刚石 C. 硬铝 D. 陶瓷【答案】C【解析】24k 金是纯金,不是合金,A 错误;金刚石是由碳元素组成的非金属单质,不是合金,B 错误;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总称,它是硅酸盐,不是合金,D 错误;硬铝属 Al-Cu-Mg 等合金,C 正确; 正确选项:C。5. 下列各组互为同位素的是A. 37Cl 和35Cl B. O2和 O3 C. CH3CH2OH 和 CH3OCH3 D. 和【答案】A【解析】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之间互称同位素,研究对象是原子; 37Cl 和35Cl 互为同位素,A 正确;O2和 O3是同种元素形成不同性质的单质,属于同素异形体,B 错误;CH3CH2O
5、H 和 CH3OCH3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C 错误;和质子数不同,不属于同种元素,D 错误;正确选项:A。6. 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能观察到丁达尔现象的是A. CuCl2溶液 B. KOH 溶液 C. 蔗糖溶液 D. 氢氧化铁胶体【答案】D【解析】A、CuCl2溶液,B、KOH 溶液,C、蔗糖溶液均为溶液,不是胶体,D、氢氧化铁胶体属于胶体,用光束照射能观察到丁达尔现象,故 D 正确;故选 D。点睛:本题考查胶体的性质,解题关键:区分胶体和溶液最简单的方法是利用丁达尔现象,较简单,易错选项 C,蔗糖是小分子化合物,其溶液不属于胶体。7. 下列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A.
6、Na B. Al C. Cl D. Mg【答案】A【解析】同一周期的四种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都是三层,核电荷数越大的,原子半径就越小,金属钠的核电荷数最小,原子半径最大,A 正确;正确选项:A。点睛:同一周期的不同元素的原子,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稀有气体除外。8. 下列物质中,只含有共价键的是A. MgCl2 B. NaOH C. SO2 D. NaCl【答案】C- 3 -【解析】NaCl 、MgCl2均为离子化合物,只存在离子键,没有共价键,A、 D 均错误; NaOH 为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氧与氢之间还存在共价键,不合题意; B 错误;硫原子与氧原子之间以共
7、价键形成的化合物,C 正确;正确选项:C。9. 下图表示某有机反应过程的示意图,该反应的类型是A. 取代反应 B. 加成反应 C. 聚合反应 D. 酯化反应【答案】A【解析】由图知,第一种分子中的不饱和键断裂,断键原子与另一种分子断裂产生的原子相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加成反应,故选 B。点睛:本题考查加成反应的判断,理解相关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有机物分子中的不饱和键断裂,断键原子与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相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是加成反应。10. 一定量的 CO2与足量 C 反应:C(s)+CO2(g)2CO(g) ,下列说法能充分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A. CO2、CO 的浓
8、度相等 B. CO2、CO 的浓度不再变化C. 单位时间内消耗 1molC,同时生成 2molCO D. C、CO2、CO 的分子数之比为 1:1:2【答案】B【解析】A、反应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是否相等取决于起始时各物质的量的关系和转化的程度,CO2、CO 的浓度相等,不能作为判断是否达到平衡的依据,故 A 错误;B、达到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种物质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CO2、CO 的浓度不再变化,说明已达到平衡,故 B 正确;C、单位时间内消耗 1molC,同时生成 2molCO,均表示正速率,故 C 错误;D、C、CO2、CO 的分子数之比为 1:1:2,无法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
9、种物质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故 D 错误;故选 B。点睛:本题考查平衡状态的判断,对于反应前后气体的计量数之和不相等的可逆反应来说,可从浓度、温度、颜色、压强、百分含量等角度判断是否达到平衡状态,题目较简单。易错项 C,达到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C 选项表达的全是正速率。11. 下列关于 SO2性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B. 能与水反应生成硫酸C. 能与 NaOH 溶液反应 D. 能使酸性 KMnO4溶液褪色- 4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SO2具有漂白性,能使品红溶液褪色,正确;BSO2是酸性氧化物,能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错误;CSO2是酸性氧化物,能与 Na
10、OH 溶液反应,产生亚硫酸钠和水,正确;DSO2具有还原性,能被酸性 KMnO4溶液氧化,故能使 KMnO4溶液褪色,正确。考点:考查关于 SO2性质的正误判断的知识。12. 钛有很强的耐酸碱腐蚀能力,可作为潜艇、航天飞船的外衣,下列关于4822Ti 的说法正确的是A. 质子数为 22 B. 中子数为 48 C. 质量数为 70 D. 核外电子数为 26【答案】A【解析】A、质子数=核电荷数=22,故 A 正确;B、中子数=48-22=26,故 B 错误;C、质量数为 48,故 C 错误; D、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核电荷数=22,故 D 错误;故选 A。13. 关于如图所示原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
11、是A. 电子经 Zn 片流向 Cu 片B. 锌为负极,发生还原反应C. 该装置能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D. 锌片上发生的反应为 Zn2eZn2+【答案】B【解析】锌、铜、稀硫酸构成原电池,锌做负极,铜做正极;电子由负极流出经过导线进入正极,A 正确;锌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B 错误;原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C正确;锌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Zn2eZn2+;D 正确;正确选项:B。14. 下列试剂中,能用于鉴别甲烷和乙烯的是A. 水 B. 稀硫酸C. 氢氧化钠溶液 D.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答案】D【解析】甲烷和乙烯都不溶于水;甲烷不与强酸、强碱、强氧化剂等物质反应;乙烯含有官- 5 -能团
12、碳碳双键,能够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因此可以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甲烷和乙烯,D 正确;正确选项:D。点睛:区分烷烃和烯烃可以用溴水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15. 蛋白质的下列过程可逆的是A. 盐析 B. 变性 C. 煮熟 D. 加入浓硫酸【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蛋白质中加入硫酸铵或硫酸钠会发生盐析,盐析后加水还能溶解,所以盐析是可逆的,选 A。其余为蛋白质的变性,是不可逆的。考点:蛋白质的性质。16. 某粒子的结构图是,关于该粒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核外电子数为 17 B. 表示氯离子C. 易得电子 D. 容易与金属原子形成化合物【答案】B【解析】对于原子来说:核电荷数
13、=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氯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17 ,A 正确;该粒子为氯原子,B 错误;最外层电子数为 7,易得电子,容易与金属原子形成化合物,C、 D 均正确;正确选项:B。17. 向盛有 FeCl3溶液的试管中滴入 KSCN 溶液,溶液变为A. 无色 B. 红色 C. 蓝色 D. 浅绿色【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FeCl3溶液中滴入 KSCN 溶液,发生络合反应,生成血红色的硫氰化铁,故选 B。考点:考查了铁离子的检验的相关知识。18. 将钠投入滴有酚酞的水中,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叙述错误的是A. 钠沉在水底 B. 钠熔成闪亮小球并在水面四处游动C. 水溶液变为红色 D. 有气体产生【答案
14、】A【解析】金属钠与水剧烈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气,金属钠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浮在水的表面上;由于反应放热,金属钠熔成闪亮小球并在水面四处游动,滴有酚酞的水溶液变- 6 -红;只有 A 错误;正确选项:A。19. 下列过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 石油裂化 B. 焰色反应 C. 钝化 D. 大米酿酒【答案】B【解析】高温下,把长链的烃转化成短链的烃的过程为石油裂化,化学变化,A 错误;焰色反应是某些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无色火焰中灼烧时使火焰呈现特征的颜色的反应,这个过程为物理变化,B 正确;常温下,金属铁、铝在浓硝酸、浓硫酸中被氧化为一层致密的氧化膜,阻止了反应的发生,化学变化,C 错误;大米中
15、的淀粉水解产生葡萄糖,葡萄糖在酒化酶的作用下,产生酒精,化学变化,D 错误;正确选项:B。点睛:不是所有金属都能发生焰色反应,焰色反应为物理变化过程。20. 某实验小组选用 CaCO3固体与盐酸的反应来探究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下列条件下产生气体速率最快的是选项酸的浓度固体状态温度A1mol/L HCl块状 CaCO320B1mol/L HCl粉状 CaCO325C2 mol/L HCl块状 CaCO320D2 mol/L HCl粉状 CaCO325A. A B. B C. C D. D【答案】D【解析】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温度、浓度、物质的状态,A、温度最低、浓度最低、物质的状态为块
16、状,A 速率最低,故 A 错误;B、温度最高、浓度最低、物质的状态为粉状,速率中等,故 B 错误;C、温度最低、浓度最高、物质的状态为块状,速率中等,故 C 错误;D、温度最高、浓度最高、物质的状态为粉状,速率最快,故 D 正确;故选 D。21. 下列物质的主要成分不属于硅酸盐的是A. 水晶 B. 陶瓷 C. 水泥 D. 普通玻璃【答案】A- 7 -【解析】水晶的成分为二氧化硅,不是硅酸盐,A 正确;黏土的主要成分为硅酸盐,陶瓷由黏土烧制而成,B 错误;水泥主要成分是硅酸盐,普通水泥主要成分为硅酸三钙 、硅酸二钙 、铝酸三钙,C 正确;普通玻璃主要成分为硅酸钠、硅酸钙和二氧化硅等,D 错误;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年高 化学 上学 期末考试 试题 解析 新人 通用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