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三个着力点.docx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三个着力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三个着力点.docx(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三个着力点2022-07-12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社会主 义现代化国家的鲜明特征。习近平总书记在武夷山考察时指出,实现生态保护、绿色开展、 民生改善相统一。这一重要论述,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全新阐释,科学说明了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三大支撑,三者互为基础、互相依托、互动协调,为生态文 明建设指明了全新路径。深刻认识生态保护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建设的首要前提,让尊重自然、顺应自 然、保护自然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自觉。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构建人与 自然和谐共生的格局,首先要为自然守住安全边
2、界和底线。一是以底线思维严守”高压线。 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要严守生态环境底线,建立健全以生态保护红 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三线一单为基础的生态环境分区管 控体系,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控,落实生态保护、基本农田、城镇开发等空间管控边 界,让生态保护成为不可触碰的高压线。二是以系统思维严筑防火墙。大自然是紧密联 系的生态系统,内部各要素相融相生、互为依托。应遵循生态系统的内在规律,统筹考虑山 水林田湖草茶等生态要素和人文资源,系统推进治理。围绕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 护地体系,系统谋划、综合施策,打好升级版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
3、修复特 别是松材线虫病防治、生物防火阻隔、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推广应用智慧化管理技术,多管 齐下实现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三是以法治思维严密制度网。加强制度供给,用最严密法治 保护生态环境。严格落实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建立生态破坏问题台账清单 和责任追究制度,实行生态环保一票否决制度。注重发挥乡规民约、社会公约教育引导作 用,完善公众参与制度,提升生态文明治理现代化能力,形成共抓保护的良好格局。深刻认识绿色开展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从开展理念、生产方 式、增长模式上加快全面绿色转型。草木植成,国之富也。绿水青山既是自然生态财富,又 是经济社会财富,关键在于因地制宜找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建设 人与自然 和谐 共生 现代化 三个 着力点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