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它们是什么做的 3.神奇的新材料 教案.docx
《苏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它们是什么做的 3.神奇的新材料 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它们是什么做的 3.神奇的新材料 教案.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3.神奇的新材料【核心概念】1 .物质的结构与性质【学习内容与要求】1.1 物体具有一定的特性与功能。1-2年级:观察并描述物体的轻重、薄厚、颜色、表面粗糙程度、形状等外部特征,能 根据物体的外部特征对其进行简单分类。1-2年级:识别生活中常见的材料。12.2技术与工程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1-2年级:举例说出周围简单科技产品的结构和功能,知道科技产品给人们生活带来的 便利、快捷和舒适。【教材分析】本课是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它们是什么做的中的第三课神奇的新材料,课 程内容是依据技术与工程领域的内容标准设计的,对应新课标16.2:工程和技术产品改 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这一条,其中二年级段的
2、教学目标是“体会生活中的科技产品给人们 带来便利、快捷和舒适”。通过前面两课的学习,学生认识了生活中各种各样的材料,观察探 究了不同材料的不同特点。本课学生通过观察雨打不湿荷叶的现象,动手制作不沾水不沾灰 的“材料”亲身体会新材料的神奇,并引发兴趣探知、了解更多的新材料。【学情分析】二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思维敏锐,拥有很强的创新能力和好奇心,在引导学生进行科学 探究的时候要激发他们的探索欲,让学生在学习科学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科学家思考问题的 方式。但是低年级学生观察描述能力较弱,可以使用集中观察共同描述的方法,互相启发, 共同交流。【教学目标】1 .科学观念:通过观察、分析生活中具体事例,发现荷
3、叶不沾水、水滴卷走荷叶上粉笔 灰的奇特现象。2 .科学思维:通过与同学讨论、交流自己的发现和结论,体会生活中的新材料给人们带 来便利、快捷和舒适。3 .探究实践:能用蜡烛火焰熏黑纸杯底,并发现蜡烛黑灰不沾水、水滴卷走黑灰上粉笔 灰的奇特现象。4 .态度责任:知道一些新材料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的便利。【教学重点】了解一些新材料及其用途。【教学难点】用蜡烛火焰熏黑纸杯底。【教学准备】教师材料:相关视频资料,火柴或打火机。学生材料:烧杯(装少量水)、纸杯、蜡烛、滴管、粉笔、记录单、抹布等。【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情景导入1 .江南(多媒体出示)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
4、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同学们,这首诗我们在一年级的时候学过了,大家还记得吗?2 .看来大家都非常棒!那谁能告诉老师,这首诗里讲的是谁和谁的故事呀?(鱼和莲的 故事)鱼大家都见过了,那同学们有没有见过荷塘?荷塘的景色美不美?(美)雨中的荷塘 景色更美,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多媒体播放雨中荷塘视频)3 .大家有没有发现,荷叶上有很多的小水珠?荷叶上为什么会有小水珠呢?(雨滴在上 面)下雨的时候雨会打湿地面,打湿我们的衣服,头发等等,但是为什么打不湿荷叶呢?(生 答)设计意图:通过古诗的导入,使孩子们在美的意境中慢慢走入课堂,从以前学习过的 知识入手更容易树立孩子的自信心,增加继续探
5、索的求知欲。二、探索“雨打荷叶”的秘密1 .出示荷叶图片。2 .你看到荷叶上有什么?它是什么样的?雨滴为什么打不湿荷叶呢?(学生猜想)3 .老师这里有荷叶,每个小组给荷叶上滴水试试,在实验的过程中继续思考水滴为什么打不湿荷叶呢?(分发荷叶)4 .学生实验,并交流汇报。5 .现在我们再往荷叶上撒点粉笔灰试试。6 .同学们真棒,都能观察到荷叶的表面有一层细细的绒毛,就是它阻挡了水滴和灰尘。7 .那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不沾水不沾灰的东西呢?(生答雨衣、防水布等)它们之间都有 什么相同的特点呢?(都有不沾水不沾灰的特点)8 .那老师就有疑问了,荷叶是因为有一层细细的绒毛可以阻挡水和灰尘,那雨衣也有细 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苏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它们是什么做的 3.神奇的新材料 教案 苏教版 小学 科学 年级 下册 第一 单元 它们 是什么 神奇 新材料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