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古诗鉴赏题的十三种答题模式汇总.docx
《高中古诗鉴赏题的十三种答题模式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古诗鉴赏题的十三种答题模式汇总.docx(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中古诗鉴赏题的十三种答题模式汇总怎样把握一首诗的主旨六看:1、看题目2、看作者3、看注释4、看意象5、看体现 情感的词(直接的、间接的)6、看体现主旨的关键句诗歌常用的表现手法1、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对比、衬托、夸张、用典。2、描写手法:动静结合、远近结合、视觉听觉嗅觉触觉、虚实 结合、点面结合。3、抒情手法: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触景生情、以乐景写哀情、以 景结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第一种模式:分析形象型规范答题技巧:(1)什么形象;(2)形象的基本特征;(3)形象的意义。【示例】试简要分析诗中“蓑笠翁”的形象。江雪柳宗兀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
2、独钓寒江雪。诗中描写了一个孤独清高的老渔翁形象。(什么形象)赊:远。这首诗的第五、六句是为人传诵的名句,南宋叶梦得石林诗话 称其“缘情体物,自有天然之妙”。请你谈谈这两句诗的“妙”处, 并结合全诗说说作者作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答:这两句诗,写细雨轻洒,鱼儿嬉戏于水面;微风吹拂,燕子 斜掠过天空。(若雨猛,则鱼潜水底;风急,则燕子不能禁受)“出”, 写鱼儿的欢欣,“斜”,写燕子的轻盈。诗人观察细致入微,遣词自然 平易而又精巧生动。诗歌描绘草堂的自然环境,字里行间蕴含着作者 对大自然、对春天的热爱和优游闲适的心情。第九种模式:分析构思型提问方法:这首诗是怎样构思的?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构思之妙
3、。解答分析:诗歌思有路,一首诗句与句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那 么,分析诗的结构思路,必须把握诗句的关系。有的诗先写景后抒情, 有的先叙事后抒情,还有铺垫、过渡、烘托、起承转合之说。答题步骤:揭示诗句之间的联系。概括诗句描绘的内容。 指出这种构思传达出什么思想感情。答题示例:阅读下面一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东坡苏轼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荤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注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荤确:山多大石。第一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请简要赏析答:第一句是全诗的铺垫。描绘出一幅雨后东坡月夜图,营造了 一种清明幽静的气氛,以映衬作者心灵明澈的精神境界。第十
4、种模式:情感、主旨型提问方式: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提问变体:这首诗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这首诗表现了怎样的 情趣?或者结合意境提问,或就某一句某一联发问。答题步骤:(1)诗歌各句(或相关的句子)分别写了什么内容(2 )运用了何种表达技巧(3 )抒发什么情感答题示例: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南柯子王炎山冥去阴重,天寒雨意浓。数枝幽艳湿啼红。莫为惜花惆怅对东 风。蓑笠朝朝出,沟滕处处通。人间辛苦是三农。要得一犁水足望 年丰。注三农:指春耕、夏耘、秋收。(2)试分析下阙的内容,以及作者在词中所抒发的思相感情。答:描写了农民不避风雨、辛勤劳作的生活,发出了 “人间
5、辛苦 是三农”的感叹,(步骤一)(因为没有什么特别的表达技巧,所以步 骤二跳过)表达了农民盼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心情。(步骤三)第十一种模式:评价题型提问方式:评价题是先列举出一首或几首诗词,再引用一段古代 诗词评论家或后世人对诗词特点的评论语,要求你先判断这个评论是 否正确,是否合理,然后阐明理由。这种题型酷似政史考试中的判断 说理题。其实这类题型只是前几类题型的变体,没有直接提出问题, 需要学生自己分析问的是内容、主旨,还是表达技巧,然后结合问题 和诗歌进行恰当的表述。答题思路:(1 )认真审题(2 )深入阅读理解诗词(3)结合 诗歌内容,结合评论答题答题注意:紧扣诗文内容,点面结合地分
6、析; 阐明理由时,紧扣评论关键词答题示例: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有人曾引“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来概括这首诗的 艺术特色。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作简要说明分析:这是一首典型的诗词评价题型。诗歌本意很明了,但命题 者借用西方一句诗来概括其艺术特色,回答时思维要稍稍转个弯。所 谓“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就是以小见大,管中窥豹 的写法。本文借出土的文物一一折戟和吴国二女一一二乔来展现三国 时期的政治风云变幻。答案参考:这是一首咏史诗,抒发的是对国家兴亡的感慨,可谓 大内容,大主题,但诗人却通过“小物”“小事”来表现的。诗由一 个小
7、小的文物“折戟”,联想到汉未分裂动荡的年代,想到赤壁大战 中的英雄人物,可谓说是“一粒沙里见世界”。后两句把“二乔”不 曾被捉这件小事与东吴霸业、三国鼎立的大主题联系起来,写得具体 可感,有情味,有风韵,可谓半瓣花上说人情”。第十二种模式:比较评价题型提问方式:给出两首或几首诗词,要求学生比较阅读后,对其异 同进行分析评价。答题思路:(1)要通读这几首诗词,把握其思想内容和主要的 写法,包括作家作品的背景知识。(2 )要结合题干中的比较角度(思 想内容、感情、艺术手法、写法、修辞方法等)来寻求诗词的差异性。(3 )要注意点面结合,既有总体分析,又有具体分析。表述时要注 意条理清楚,层次分明。答
8、题示例:16.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齐安郡中偶题杜牧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暮热游荷池上杨万里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2)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请指出两首诗中“荷”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4 分)解析:题目有两问,第一问是问表现手法上的共同点,不要求分 析,所以只写出表现手法就可以,当然如果具体说明,也没错。第二 问要求分析这两首咏物诗表达出的情感的不同,因此答题时,要按照 情感主旨型模式答全两方面的内容答:第一问:都用了拟人表现手法。第二问:前一首的
9、“绿荷” 有“恨”而“背西风”,(步骤一)含有诗人之恨,表露了伤感不平之 情,基调凄怨低沉。(步骤二)后一首的“荷花”被西风吹动而躲藏 于荷叶之中,似是“愁热”,却呈现娇羞之态,(步骤一)表露了作者 的怜爱喜悦之情,基调活泼有趣。(步骤二)特别提示:不论回答何种问题,都应尽量涉及三方面的内容:诗 歌相关内容、表达技巧、诗歌主旨。例如第五种模式的示例,答案中 已包含内容和主旨两方面的内容,如果加上“折柳运用了双关修 辞,既指听到的折柳曲,又指联想到的现实生活中的折柳相送的生活 场景”,那么就万无一失了。第十三种模式情景鉴赏题型1 .即用什么样的“景”表现了什么样的“情”,如果要回答关系 还要用一
10、个表示情景关系的词语加以概括。比如:天津卷第二题:诗 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2 .情景鉴赏题:记住下列公式即可一一关系+景+情。关系术语:1)纯写景一一情景交融、景中含情2)前景后情一一触景生情3)前情后景一一以景衬情答题示例: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5分)(天津卷)山居即事王维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鹤巢松树遍,人访草门稀。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2)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答:该诗后四句情景交融(关系)。写出了绿竹青翠、红莲花谢, 炊烟四起,人们采菱而归的清新之景(景),表达了作者对乡村生活 的喜爱以及陶醉于自然美景的闲适之情(情)。参考答案:写出了
11、夕阳西下,炊烟升起,嫩竹荷花清新可爱,人 们采菱而归的景象。表现出作者悠然闲适的心情。分析:这类题目标准答法必须要答关系,参考答案给出的是采分 点,由于各省市的要求不一样,对于我们考生来说,掌握规范答法永 远处于不败之地。特别需要提醒的是,回答作者情感时,要考虑两个 方面:1、对外物的情感;2、作者本身的心情。3 .用什么样的景表现了什么样的情的表述思路:景+特点+意境+ (效果)+感情,表述模式为:描绘了一一的景,创设了一一的意境, 表达了一一的感情。附录:解答技巧(一)、解题入格1、诗歌形象:身份+性格+形象的意义2、诗歌意象、含义:表层含义+深层含义(即解释诗句)3、所抒感情:通过什么内
12、容+抒发(寄寓/揭露)什么感情4、体会意境:客观形象+主观感受+交融了什么意境5、品味关键词句:含义+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6、赏析修辞方法:揭示手法+分析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 感)7、赏析表达方式:怎样叙(描写)+叙(描写)什么+抒什么情8、赏析表现手法: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9、体会诗歌情感:忧国忧民之感慨、国破家亡之痛楚、游子逐 客之凄凉、征夫思妇之幽怨、怀才不遇之寂寞、报国无门之激愤、建 功立业之豪迈、自由悠闲之恬淡、秀美山河之热爱、亲情友情之真挚、 归耕隐居之乐、黑暗官场之苦、离别思念之绪、贬官谪居之恨、时光 易逝韶光不再之感慨等。10、概括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 古诗 鉴赏 十三 答题 模式 汇总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