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真题训练突破.docx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真题训练突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真题训练突破.docx(3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全国甲卷(适用地区:云南、广西、贵州、四川、西藏)齐助楚攻秦,取(攻占、攻取)曲沃。其后秦欲伐齐,齐、楚之(主谓间助 词,取独)交善(交好、友好),惠王患(担心)之,谓张仪曰:“吾欲伐齐, 齐、楚方(正当、正在)欢(交好、友好),子为(替、给)寡人虑之,奈 何(怎么办)? ”张仪曰:“王其(还是,表委婉商量语气)为臣约车(准备车 马)并(和)币(金钱),臣请试之。”张仪南(n作状,到南方)见楚王, 日:“今齐王之罪其(恐怕、大概,表示推测、估计)于敝邑(古代对本国的 谦称,犹言偏僻的地方)之王甚厚现在对秦王来说齐王的罪恶是最严重的, 敝邑欲伐之,而大国(尊称,指楚国)与之欢。大王苟(如果)能闭
2、关绝(断 绝邦交)齐,臣请使(让)秦王献商于之地,方(方圆)六百里。若此(如 果这样),则是北(n作状,在北面)弱(使动,使削弱)齐,西德(n作 v,施加恩惠)于秦状语后置句,在西面对秦国施加恩惠,而(并且,表递进) 私(动词,私人占有)商于之地以为(作为)利也,则此一计而三利俱至。” 楚王大说(通“悦”),宣言(指特意宣扬某种言论,使人周知)之于(介词, 在)朝廷曰:“不毅(也作“不谷”,古代诸侯自称之谦辞)得商于之田,方六 百里。”群臣闻见者毕(全、都)贺,陈轸后(最后、后来)见,独(唯独) 不贺。楚王曰:“不毂不须一兵不伤一人而得商于之地六百里寡人自以为智矣 诸士大夫皆贺子独不贺何也”我
3、不派遣一个士兵,不伤亡一名将士,就得到 商于六百里土地,我自认为这是非常明智的,朝中百官都向我道贺,只有你 一个人不道贺,这是为什么?陈轸对曰:“臣见商于之地不可得,而(表转 折,反而)患(祸患)必至也。”王曰:“何也(为什么)? ”对曰:“夫秦所以(的原因)重(重视)王者,以(因为)王有齐也。今地未可得而(却, 表转折)齐先绝,是楚孤(宾语前置,使楚国孤立)也,秦又何(怎么会) 重(重视)孤国?且(况且,何况)先绝齐,后责(索取)地,必受欺于张 仪。是西生秦患,北绝齐交,则两国兵必至矣。楚王不听,曰:“吾事善矣! 子其弭(停止)口无言,以待吾事。”我的计划已经妥当了,你就闭口不要 多说,就等
4、待看我(得到割地)吧楚王使(派遣)人绝齐。张仪反(返回), 秦使人使(山使)齐,齐、秦之交阴合(暗中合盟)。楚因(于是)使将 军受地于秦。张仪知楚绝齐也,乃出见使者曰:“从某至某,广从(纵横)六 里。”使者反报楚王,楚王大怒,欲兴师(发动军队)伐秦。陈轸曰:“伐秦, 非计也。王不如因而(趁机)赂之一名都(大点的城池),与之伐齐,是我 亡于秦而取偿于齐也损失在秦国手里的再从齐国补偿回来。楚王不听,遂A.今赵不救魏/魏献盟/于秦是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且岁危/民亦且岁死矣/此 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B.今赵不救魏/魏献盟于秦/是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且岁危/民亦且岁死矣/此 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C.今
5、赵不救魏/魏献盟于秦/是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且岁危/民亦且岁死矣/此 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D.今赵不救魏/魏献盟/于秦是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且岁危/民亦且岁死矣/此 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参考答案及解析】C “魏献盟于秦”意思是魏国将与秦国结盟,应断在“秦” 之后;“所以”,用来的办法,固定词组,表因果,不能断开。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寡人意为寡德之人,在文中是魏王自称,春秋战国时期君主常如此谦称自 己。B,百乘即一百辆兵车,“乘”指四马一车。“百乘”“千乘”常用作兵力的代称。C.为赵蔽的“蔽”指屏障,与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王之蔽”的“蔽
6、”相同。D.国门,文中是实指,指魏国国都的城门;现在则用来指一个国家的边境。 【参考答案及解析】C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王之蔽”的“蔽”是“受蒙骗”。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魏王受到强秦武力威胁之际,连夜向孟尝君问计,孟尝君表示有了诸侯的 帮助,国家就可以存续下来,并表示希望替魏王出使诸侯,搬取救兵。B.孟尝君见赵王不愿出兵,劝说赵王,指出魏国每年地危民死,而赵国土地 与民众一直安全,如果不救魏,赵国将面临危险,赵王这才同意出兵。C.孟尝君请燕王出兵救魏,燕王犹豫不决,孟尝君指出魏国倘若联合他国合 力攻打燕国,将会对燕国十分不利。燕王听从了建议,出兵救助魏国
7、。D.孟尝君计谋得以实现,魏王非常高兴,夸奖他短时间内搬来很多援军。秦 王非常恐慌,割地给魏国,魏王于是让燕、赵援军返国,封赏孟尝君。【参考答案及解析】A 并表示希望替魏王出使诸侯”与原文意思不符,应该是 “魏王希望孟尝君出使”。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了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吾岁不熟二年矣,今又行数千里而以助魏,且奈何?【参考翻译】我国已经连续两年收成不好,现在又要跋涉几千里去援助魏国, 这将会怎么样呢?(得分点:“岁不熟”、“且”的意思)(2)燕不救魏,魏王折节割地,以国之半与秦,秦必去矣。【参考翻译】燕国不去援救魏国,魏王屈节割地,把国土的一半送给秦国, 秦国一定会撤兵。(得分点
8、:“折节”、“以”、“去”的意思).孟尝君前往赵国、燕国借兵救魏,所采用的游说策略有什么不同?请简 要概括。(3分)【参考答案】对赵国:晓之以厉害,为赵王讲清存魏对赵国的好处,也说明 了魏国如果投降秦国将给赵国带来的危害;对燕国:请求发兵不得,便晓之 以厉害,为燕王讲明如果魏国屈节割地求和于秦,转头向燕,对燕国极为不 利。【参考译文】秦国将要讨伐魏国。魏王听说,夜里去见孟尝君,告诉他说:“秦国将要进攻 魏国了,您替寡人谋划一下,怎么办? ”孟尝君说:“有诸侯援救的国家就可以 保存下来。”魏王说:“寡人希望您能出行游说。”郑重地为孟尝君准备了百辆 马车。孟尝君来到赵国,对赵王说:“我希望从赵国借
9、些军队去救魏国。”赵王 说:“寡人不能借。”盂尝君说:“我冒昧地借兵的原因,是为了以此效忠大王 啊。”赵王说:“可以说给我听听吗? 盂尝君说:“赵国的军队并非比魏国的军 队战斗力强,魏国的军队也并非比赵国的军队战斗力弱。然而赵国的土地没 有一年一年地受到威胁、,百姓也没有年年遭到死亡的厄运;魏国的土地一年 一年受到威胁,百姓年年遭到死亡的厄运,为什么?因为魏国在西面为赵国 作了遮蔽。现在赵国不援救魏国,魏国同秦国献血结盟:这样就如同赵国与 强大的秦国相邻了,赵国土地也将年年受到威胁,百姓也将一年一年地死去。 这就是我忠于大王的表现。”赵王答应了,为魏国发兵十万,战车三百辆。盂 尝君又北上拜见了
10、燕王,说,“从前家父经常为燕、魏两王的交往约会,现在 秦国将要进攻魏国了,希望大主救救魏国。”燕王说:“我国已经连续两年收成 不好,现在又要跋涉几千里去援助魏国,这将会怎么样呢? 盂尝君说:“跋涉 几千里去拯救别人,这将给国家带来好处。现在魏王出城门盼望燕军,其它 诸侯即使想跋涉几千里来帮助,可以做到吗? 燕王还是没有答应。盂尝君说: “题下献上好的计策给大王,大王却不采用臣下忠诚的计策,我请求离开了, 恐陷天下将有大的变化了。”燕王说:“您说的大的变化,可以让我听听吗? ” 孟尝君说:“燕国不去援救魏国,魏王屈节割地,把国土的半送给秦国,秦 国一定会撤兵。秦兵撤离魏国后,魏王倾韩国、魏国的全
11、部军队,叉西借秦 国军队,再依靠赵国军队,用四个国家的力量攻打燕禹,大王将会得到什么 好处呢?好处自己会跋涉几千里寒帮助人吗?好处会出燕国的南门而盼望援 军吗?那么对于四国军队来说道路与乡里很近,补给给养又很容易。大王还 能得到什么好处呢? ”燕王说,“您走吧,寡人听从您的了。”于是为盂尝君发 兵八万,战车二百辆,跟从孟尝君。魏王大喜,说:“您借燕国、赵国的军队 多而且快。”秦王很害怕,割让土地同魏国讲和。魏国于是归还了燕国、赵国 的军队并且封赏了孟尝君。2021年新高考全国I卷真题文言文原文唐高祖武德九年秋八月甲子,太宗即皇帝位于东宫显德殿,初上皇欲强宗室 以镇天下故皇再从三从弟及兄弟之子虽
12、童孺皆为王王者数十人上从容问群臣 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德彝对日:“上皇敦睦九族,大封宗室,自两汉以来未有 如今之多者,爵命既崇,多给力役,恐非示天下以至公也。”上日:“然。朕为 天子,所以养百姓也,岂可劳百姓以养己之宗族乎!”十一月庚寅,降宗室郡 王皆为县公,惟有功者数人不降。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 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 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史,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 用重法邪! ”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上闻景州录事参军张玄素名,召见,问以政道。对日:“隋主好自专庶务,不 任群臣
13、,群臣恐惧,唯知禀受奉行而已,莫之敢违。以一人之智决天下之务, 借使得失相半,乖谬已多,下谀上蔽,不亡何待!陛下诚能谨择群臣而分任 以事,高拱穆清而考其成败,以施刑赏,何忧不治! ”上善其言,擢为侍御史。 上患吏多受贼,密使左右试赂之。有司门令史受绢一匹,上欲杀之,民部尚 书裴矩谏曰:“为吏受赂,罪诚当死。但陛下使人遗之而受,乃陷人于法也, 恐非所谓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上悦,召文武五品已上告之曰:“裴矩能当 官力争,不为面从,傥每事皆然,何忧不治? ”臣光日:古人有言:“君明臣直。”裴矩佞于隋而忠于唐,非其性之有变也,君 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是知君者表也,臣者景也, 表动
14、则景随矣。(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文言挖空(学生版)唐高祖()武德九年秋八月甲了(),太宗()即皇帝位于()东宫显德殿, 初,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故皇()再从()三从()弟及兄弟之子,虽()童孺()皆为()王(),王者()数十人。上从容()问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 ”封德 彝对()曰:“上皇敦睦()九族(),大封宗室,自两汉以来未有如今之()多者。爵命()既崇(),多给力役(),恐非示()天下以至公()也。”上日:“然。朕为天子,所以()养百姓也,岂可劳()百姓以()养己之宗族乎! ”十一月庚寅(),降宗室郡王皆为县公(),惟有功者数人不降。上与群臣论
15、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贪求,贪污求贿),饥寒切()身,故不暇()顾( )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 ”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上闻景州录事参军张玄素名,召见,问 以政道。对曰:“隋主好自专(专,专断,专擅)庶务()不任()群臣,群臣恐惧,唯知票( )受奉行而已,莫()之敢违。以()一人之智决天下之务(),借()使()得失相半,乖谬()已多,下谀上蔽,不亡何待!陛下诚()能谨()择()群臣而分任()以()事,高拱()穆
16、清()而考()其成败,以施刑赏,何忧不治()! ”上善()其言,擢()为侍御史。上患()吏多受原(),密()使左右试赂之。有司门令史受绢一匹,上欲杀之,民部尚书装矩谏()日:“为()吏受赂,罪()诚()当()死。但陛下使人遗()之而受,乃陷人于法也,恐非所谓“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上悦,召文武五品已上告之曰:“裴矩能当()官()力争,不为面从,傥( )每事皆然,何忧不治?” 臣光日:古人有言:“君明()臣直。”裴矩任()于()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化为忠。是(是,此,这)知()君者表()也,臣者景()也,表动则景随矣()。文言挖空(教师版)唐高祖(高祖,李渊的庙
17、号)武德九年秋八月甲子(甲子,干支纪日法), 太宗(太宗,李世民庙号)即皇帝位于(于,在)东宫显德殿,初,上皇(上 皇,太上皇的简写)欲强宗室(宗室,对君主父系男性血亲形成的宗族的称 法,这里指皇族)以(以,来)镇(镇,用武力维持天下安定)天下,故皇(皇,表对去世长辈的尊敬。)再从(再从,同曾祖)三从(三从,同高祖) 弟及兄弟之子,虽(虽,即使)童孺(孺,幼小的孩子)皆为(为,被)王(王,封王),王者(被封王的人)数十人。上从容(从容,不慌不忙,或 私下里)问群臣:“遍封宗子,于(于,对)天下利(利,有利)乎? ”封德彝 对(对,回答)日:上皇敦睦(敦睦,使亲善和睦)九族(九族,高曾祖, 父而
18、身。身而子,子而孙。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又作父族四、母族三、 妻族二。父族四是指姑与其子、姊妹与其子、女儿与其子、己之同族;母族 三是指母之父族、母之母族、从母与其子;妻族二是指姥之父族、姥之母族), 大封宗室,自两汉以来未有如今之(之,这,这么)多者。爵命(爵命,封 赏爵位的皇命)既崇(崇,尊贵),多给力役(力役,劳力,仆役),恐非 示(示,给看,显示)天下以至公(至公,非常公正,大公无私)也。”上 日:“然。朕为天子,所以(所以,的凭借)养百姓也,岂可劳(劳,使 劳苦)百姓以(以,来)养己之宗族乎! 一月庚寅(庚寅,干支记日法), 降宗室郡王皆为县公(县公,县一级爵位),惟有功者数人不
19、降。上与群臣 论止盗。或(或,有的人,这里有的臣子)请重法以禁之,上哂(哂,微笑) 之日:“民之所以(所以,的原因)为盗者,由(由,因为)赋繁(繁,多) 役重,官吏贪求(贪求,贪污求贿),饥寒切(切,迫)身,故不暇(暇, 有空闲)顾(顾,顾及)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薄,减少)赋, 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自,自然)不为盗,安用(安用,哪里用 得着)重法邪! ”自是数年之后,海内(海内,古人认为我国疆土四面环绕着 大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升(登上,进入)平(太平境界,又升平,作“太 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上闻景州录事参军张玄素名,召 见,问以政道。对日:“隋主好
20、自专(专,专断,专擅)庶务(庶务,各种政 务,或这些政务的办理人员)不任(任,委任)群臣,群臣恐惧,唯知票(票, 接受,承受)受奉行而已,莫(莫,没有人)之敢违。以(以,凭借)一人 之智决天下之务(务,事务),借(借,假托,假使)使(使,假使)得失 相半,乖谬(乖谬,荒谬背理的事情)已多,下谀上蔽,不亡何待!陛下诚(诚,果真,如果真的)能谨(谨,谨慎)择(择,挑选)群臣而分任(任, 任命)以(以,把)事,高拱(高拱,双手高拢在袖中,比喻安坐而不须有 所作为)穆清(穆清,太平祥和)而考(考,考察)其成败,以施刑赏,何 忧不治(治,太平安定)! ”上善(善,以善,欣赏)其言,擢(擢,提拔) 为侍御
21、史。上患(患,担心)吏多受原(原,贿赂),密(密,暗中)使左 右试赂之。有司门令史受绢匹,上欲杀之,民部尚书装矩谏(谏,劝谏, 劝止)日:“为(为,做)吏受路,罪(罪,依罪)诚(诚,确实)当(当, 判)死。但陛下使人遗(遗,送)之而受,乃陷人于法也,恐非所谓“道(道, 通“导”,诱导,引导)之以德,齐(齐,使整齐)之以礼。”上悦,召文武 五品已上告之日:“裴矩能当(当,在,或任)官(官,任官,任职)力争, 不为面从,傥(傥,同“倘”)每事皆然,何忧不治? ”臣光日:古人有言:“君明(明,英明)臣直。”裴矩任(任职)于(在)隋而 忠于(对)唐,非其性(性,性格)之有变也,君恶(恶,厌恶)闻其(其
22、, 自己的,或臣子)过(过,过错,或指出过错)则(则,那么)忠化为佞(佞, 惯于花言巧语的人),君乐闻直(直,正直的)言则化为忠。是(是,止匕, 这)知(知,知晓)君者表(表,测试日影的标杆)也,臣者景(景,同“影”, 日影)也,表动则景随矣(表将然貌的语气词)。真题解析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唐高祖武德九年秋八月甲子,太宗即皇帝位于东宫显德殿,初上皇欲强宗室 以镇天下故皇再从三从弟及兄弟之子虽童孺皆为王王者数十人上从容问群臣 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德彝对日:“上皇敦睦九族,大封宗室,自两汉以来未有 如今之多者,爵命既崇,多给力役,恐非示天下以至公也。”上日:“然。朕为 天子,所以养百姓也,
23、岂可劳百姓以养己之宗族乎!”十一月庚寅,降宗室郡 王皆为县公,惟有功者数人不降。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 之日:“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 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史,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 用重法邪! ”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上闻景州录事参军张玄素名,召见,问以政道。对日:“隋主好自专庶务,不 任群臣,群臣恐惧,唯知禀受奉行而已,莫之敢违。以一人之智决天下之务, 借使得失相半,乖谬已多,下谀上蔽,不亡何待!陛下诚能谨择群臣而分任 以事,高拱穆清而考其成败,以施刑赏,何忧不治! ”上善其言,擢为
24、侍御史。 上患吏多受贝求,密使左右试赂之。有司门令史受绢一匹,上欲杀之,民部尚 书裴矩谏日:“为吏受赂,罪诚当死。但陛下使人遗之而受,乃陷人于法也, 恐非所谓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上悦,召文武五品已上告之日:“裴矩能当 官力争,不为面从,傥每事皆然,何忧不治? ”臣光日:古人有言:“君明臣直。”裴矩佞于隋而忠于唐,非其性之有变也,君 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是知君者表也,臣者景也, 表动则景随矣。(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初/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故皇/再从三从弟及兄弟之子/虽童孺皆为王/王 者数十人/上从容问群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语文 文言文 阅读 训练 突破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