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营养师基础知识-营养学基础.docx





《公共营养师基础知识-营养学基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营养师基础知识-营养学基础.docx(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公共营养师根底知识第三章营养学根底第一节营养学概论一、营养学的根本概念1. 营养从字义上讲“营的含义是谋求,“养的含义是养生,营养就是 谋求养生。养生是我国传统医学中使用的术语,即指保养、调养、颐 养生命。用现代科学的语言具体地描述“营养可以说:营养是机体 摄取食物,经过消化、吸收、代谢和排泄,利用食物中的营养素和其 他对身体有益的成分构建组织器官、调节各种生理功能,维持正常生 长、发育和防病保健的过程。2. 营养素营养素是机体为了维持生存、生长发育、体力活动和健康以食物 的形式摄入的一些重要的物质。人体所需的营养素有蛋白质、脂类、 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共五大类。这些营养素中一局部不能在
2、 体内合成,必须从食物中获得,称为“必需营养素;另一局部营养 素可以在体内由其他食物成分转换生成,不一定需要由食物中直接获 得,称为“非必需营养素。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因为需要量多,在膳食中所占的比重 大,称为宏量营养素;矿物质和维生素因需要量较少,在膳食中所占 比重也小,称为微量营养素。矿物质中又分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常营养素缺乏的表现不一定有明显的病症,而常常只是从血、尿测 定中才能发现。营养素过多除高剂量时可引起中毒病症等,还常导致 其他营养素的吸收利用与代谢变化,不经仔细检查很容易遗漏。一些 慢性疾病的预防已从人群干预试验得到验证,对于这类疾病中某些有 先期表现而尚未诊断为疾病的人
3、群,营养素早期干预或纠正不合理膳 食往往更容易见到成效。辅助各种疾病的治疗营养状况影响人体免疫功能,对于患者抗感染,减少并发症,加 速康复有重要作用。创伤的患者在愈合过程中,营养状况影响组织的 再生与修复,肿瘤患者放疗、化疗时,保持其营养状况,使患者能坚 持疗程,到达治疗目的。假设能配合并加速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恢复, 那么对患者康复更有利。综合以上,营养与健康的关系可以归纳为三点:第一,营养必须 通过食物中所含的营养素及其他活性物质发挥作用,讲营养不能脱离 食物及膳食。第二,营养素必须通过正常的生理过程发挥作用,讲营 养要考虑各种营养素的吸收利用及代谢过程。第三,营养的目标是: 维持健康、预防疾
4、病、加速康复。总的来说就是到达祛病强身的目的。 三、营养学开展史古代营养学1. 现代营养学的开展第二节能量及宏量营养素人体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不断从外界环境中摄取食物,从中获得人 体必需的营养物质,其中包括碳水化合物、脂类和蛋白质,一般称之 为三大营养素。三大营养素经消化转变成可吸收的小分子营养物质被 吸收入血液,这些被吸收的小分子营养物质在细胞内经过合成代谢构 成机体组成成分或更新衰老的组织;同时经过分解代谢形成代谢产物, 并释放出所蕴藏的化学能。这些化学能经过转化变成为生命活动中各 种能量的来源,所以分解代谢是放能反响,而合成代谢那么需要供给 能量,因此是吸能反响。机体在物质代谢过程中所伴随的
5、能量释放、 转移和利用构成了整个能量代谢过程,是生命活动的根本特征之一。一、能量1 .能量单位“能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有太阳能、化学能、机械能、电能。 按照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失,但可以从i种形式 转变为另一种形式。为了计量上的方便,对各种不同存在形式的“能 需要制定一个统一的单位,即焦耳(Joule, J)或卡(calorie)o营养 学上所使用的能量单位,多年来一直用卡(calorie)或千卡 (kilocalorie, kcal)。Ikcal 指 1000g 纯水的温度由 15上升到 16 所需要的能量。现在国际和我国通用的能量单位是焦耳(Joule, JL U指用1牛顿力
6、把1kg物体移动1m所需要的能量。1000J等于1千焦 耳(kilo Joule, kJ); lOOOkJ 等于 1 兆焦耳(mega Joule, MJ)o 两种 能量单位的换算如下:lkcal=4. 184kJlkJ=O. 239kcallOOOkcalM. 184MJlMJ=239kcal2 .能量来源产能营养素人体所需要的能量来源于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 三者统称为“产能营养素或“热源质。1)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人体的主要能量来源。在我国,一 般所需能量约60%以上是由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提供的。食物中的碳水 化合物经消化产生的葡萄糖等被吸收后,一局部以糖原的形式储存在
7、肝脏和肌肉。肌糖原是骨骼肌随时可动用的储藏能源,用来满足骨骼 肌的需要。肝糖原也是一种储藏能源,存储量不大,主要用于维持血 糖水平的相对稳定。脑组织消耗的能量较多,在通常情况下,脑组织 消耗的能量均来自碳水化合物的有氧氧化,因而脑组织对缺氧非常敏 感。另外,脑组织细胞储存的糖原又极少,代谢消耗的碳水化合物主 要来自血糖,所以脑功能对血糖水平有很大的依赖性,血糖水平过低 可引起抽搐甚至昏迷。2)脂肪。在正常情况下,人体所消耗能量的40%-50%来自体内的 脂肪,其中包括从食物中摄取的碳水化合物所转化成的脂肪。在短期 饥饿情况下,那么主要由体内的脂肪供给能量。所以,脂肪也是重要 的能源物质,但它不
8、能在人体缺氧条件下供给能量。3)蛋白质。人体在一般情况下主要是利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氧化 供能。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人体所需能源物质供能缺乏,如长期不 能进食或能量消耗过多时,体内的糖原和储存脂肪已大量消耗之后, 将依靠组织蛋白质分解产生氨基酸来获得能量,以维持必要的生理功 能。进食时周期性的,而能量消耗那么是连续不断的,因而储藏的能 源物质不断被利用,有不断补充。当机体处于饥饿状态时,碳水化合 物的储藏迅速减少,而脂肪和蛋白质那么作为长期能量消耗时的能源。食物的卡价每克产能营养素在体内氧化所产生的能量值称为“食物的热价 或“食物的能量卡价,亦称“能量系数。食物的卡价是经体外燃 烧实验推算而得。
9、物质燃烧时所释放出的热,称为燃烧热。食物可在动物体外燃烧, 也可在动物体内氧化。体外燃烧和体内氧化的化学本质是一致的,食 物在体内氧化亦可放出燃烧热。每克产能营养素在体外燃烧时所产生 的能量称为“物理卡价。食物的燃烧热通常采用“弹式热量计测定。产能营养素在体内的燃烧(生物氧化)过程和体外燃烧过程不尽 相同,体外燃烧是在氧作用下完成的,化学反响剧烈,伴随着光和热; 体内氧化时在酶的作用下缓慢进行的,比拟温和;特别是最终产物不 完全相同,所以产生的热量(即能量)也不完全相同。据用“弹式热 量计测定,1g碳水化合物在体外燃烧时平均产生能量17. 15kJ(4. Ikcal); 1g脂肪平均产能39.
10、54kj(9.45kcal); 1g蛋白质平均产 能23. 64kh(5. 65kcal)。但在体内氧化时,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与体外燃 烧时的最终产物都是二氧化碳和水,所产生的能量相同。蛋白质在体 内氧化时的,最终产物为二氧化碳、水、尿素、肌酊及其他含氧有机 物;而在体外燃烧是的最终产物那么为二氧化碳、水、氨和氮等,体 内氧化不如体外燃烧完全。假设将1g蛋白质在体内氧化的最终产物收 集起来,继续在体外燃烧,还可产生能量5. 44kj(l. 3kcal) o如果用“弹 式热量计体外燃烧试验推算体内氧化产物的能量值应为:1g碳水化 合物 17. 15kj(4.lkcal); 1g 脂肪为 39.54
11、kj(9.45kcal); 1g 蛋白质那 么为 23. 64-5. 44=18. 2kj (4. 35kcal)o另外,食物中的营养素在消化道内并非100%吸收。一般混合膳食 中碳水化合物的吸收率为98%、脂肪为9596、蛋白质为92吼 所以,三 种产能营养素在体内氧化实际产生能量,即“生理卡价那么为:1g 碳水化合物:17. 15 kj*98%=16. 81 kj(4. Okcal)1g 脂肪:39. 54 kj*95%=37. 56 kj (9. Okcal)lg 蛋白质:18. 2 kj*92%=16. 74 kj(4. Okcal)(3)能量来源分配三种产能营养素在体内都有其特殊的生
12、理功能,虽然相互转化, 但不能完全代替,三者在总能量供给中应有一个恰当的比例,即合理 的分配。根据我国的饮食习惯,成人碳水化合物以占总能量的55%-65%, 脂肪占20%-30%,蛋白质占为宜。年龄小,蛋白质及脂肪供能 占的比例适当增加。成人脂肪摄入量一般不宜超过总能量的30%03、能量消耗能量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的过程中,既不增加也不减少,这是所有形式的能量互相转化的一般规律,即能量守恒定律。人体的 能量代谢也遵循这一普遍规律,在整个能量代谢过程中,人体的能量 需要与消耗时一致的。在理想的平衡状态下,个体的能量需要量等于 其消耗量。成年人的能量消耗主要用于维持根底代谢、体力活动和食 物
13、热效应;孕妇还包括子宫、乳房、胎盘、胎儿的生长及体脂储藏; 乳母那么需要合成乳汁;儿童、青少年那么应包括生长发育的能量需 要;创伤等病人康复期间也需要补充能量。(1)根底代谢根底代谢是指人体在维持呼吸、心跳等最根本生命活动情况下的 能量代谢。即在清晨而又极端安静的状态下,不受精神紧张、肌肉活 动、食物和环境温度等因素影响是的能量代谢。而单位时间内的根底 代谢,称为根底代谢率(BMR), 一般是以每小时、每立方米体表所发 散的热量来表示(kj/nrh或kcal/nrh)。根底代谢的测量一般都在清晨未进餐以前进行,距离前一天晚餐 12-14h,而且测量前的最后一次进餐不要吃得太饱,膳食中的脂肪量
14、也不要太多,这样可以排除食物热效应作用的影响。测量前不应做费 力的劳动或运动,而且必须静卧半小时以上,测量时采用平卧姿势, 并使全身肌肉尽量松弛,以排除肌肉活动的影响。测量时的室温应保 持在20-25,以排除环境温度的影响。1)根底代谢的测量方法1气体代谢法。能量代谢始终伴随着氧的消耗和二氧化碳的产生。故可根据氧的消耗量推算能量消耗量。目前临床常用的是一种特制的 代谢车。2用体外表积计算。根底代谢消耗的能量常根据体外表积或体重和 根底代谢率计算。根底代谢率二体外表积(m2) X根底代谢率2) 根底代谢的影响因素。影响根底代谢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点:1体外表积。根底代谢率的上下与体重并不成比
15、例关系,而与 体外表积根本上成正比。因此,用每平方体外表积为标准衡量能量代 谢率比拟适宜的。2年龄。在人的一生中,婴幼儿阶段是代谢最活泼的阶段,其 中包括根底代谢率,以后到青春期又出现一个较高代谢的阶段。成年 以后,随着年龄的增加,代谢缓慢的降低,其中也有一定的个体差异。3性别。实际测量说明,在同一年龄、同一体外表积的情况下, 女性根底代谢率低于男性。4激素。激素对细胞的代谢及调节都有较大影响。如甲状腺功 能亢进可使根底代谢率明显升高;相反,患黏液水肿时,根底代谢率 低于正常。去甲肾上腺素可使根底代谢率下降25机5季节与劳动强度。根底代谢率在不同季节和不同劳动强度人 群中存在一定差异,说明气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公共 营养师 基础知识 营养学 基础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