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故乡》教学设计.docx
《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故乡》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故乡》教学设计.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方法一:自古以来,“思故乡,赞故乡”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同学们能不能随口就涌出几个写“故 乡”的诗词名句来?(学生发言)故乡,让离家的游子多了一个永远也做不完的梦;故乡,在游子的记忆里沉淀出了无限的美丽与思 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的文学世界,感受故乡的魅力。方法二:“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八十六岁的 贺知章返回离开五十多年的故乡时,写下了这首回乡偶书。20世纪20年代,“我”回到阔别 二十余年的故乡,又会有何感触呢?今天我们学习鲁迅根据自己的回乡经历写的一篇短篇小说故 乡。二、本单元是小说单元,复习小说的有关常识。小说的三要
2、素是什么?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有哪些?小说的情节发展有哪几部分?小说的环境指描写包括什么环境?有什么作用?提示学生学习小说就抓住小说的三要素来学习,重点是人物形象的刻画。三、简介作品、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鲁迅是笔名,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代表作有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中篇小说阿 Q正传,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集呐喊、彷徨,杂文集坟、二心集等。 背景资料:辛亥革命后的中国农村状况与农民处境。辛亥革命后,封建王朝的专制政权是被推翻了,但代之而起的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帝国 主义不但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的命脉,而且
3、操纵了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由于这双重的压迫, 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他们过着饥寒交迫的和亳无政治权利的生 活。小说写于1921年1月,后有作者编入他的小说集呐喊,它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大多取材 于真正的现实生活。1919年12月初,鲁迅从北京回故乡绍兴接母亲,亲眼看到故乡的破旧不堪和 农民生活的贫困,百感交集,思绪万千,一年后就以这次经历为素材,创作了小说故乡。小说 着重刻画了一个受尽当时社会摧残剥削的劳苦农民闰土的形象。通过对闰土悲惨遭遇的描述,生动 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深刻揭露旧社会对农民从肉体到精神的重重残害,表达了作者改造旧社 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和坚定信
4、念。四、整体感知学生自读课文。小组思考讨论:1、小说以时间为序,以“我”回故乡的所见所闻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将全文按“回故乡一一在 故乡一一离故乡”分为三个部分。概括每部分的内容。2、小说中写了几个人?主要人物是谁?谁是线索人物?3、“我”的这一次故乡之行,心情如何?阔别故乡二十余年,重履故土,内心应是按捺不住的欣 喜与激动的,为什么会“悲哀”呢?五、集体讨论明确第3题第2问,留待下节课讨论。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好的文章总是有很强的感染力的它会让你或欢喜或悲哀,或豪情万丈,或悒郁满怀。故乡是一 篇很好的小说,曾被翻译成多种文字,被多个国家收入教科书中。上一节课,我们读了一节课的课 文,那么你能
5、不能告诉老师你读了这篇课文后有怎样的心情?二、讲授新课在课文结尾,文中的“我”这样写到:故乡的山水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 使我非常的气闷又使我非常的悲哀。(教师板书:悲哀)亲不亲,故乡人;美不美,家乡水。 为什么二十年后的一次故乡之行却给我留下了如此悲哀的心情?请大家看课文,找一找故乡使我悲 哀的理由。提示:能否用一个字来概括故乡给“我”的印象?(变)那么,究竟故乡的什么发生了变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学生读课文思考回答,教师归纳并板书:故乡的景、故乡的人的变化。三、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1、故乡的景色有怎样的变化呢?将描写故乡景物的词语或句子标出来,看看哪些是描写故乡的过 去的
6、,哪些是描写故乡的现在的,哪些是描写故乡的未来的,并说说所描写的各个时期的景物特点。 明确:过去的故乡(1-5):五彩缤纷、美丽神异 现在的故乡(12):萧索,悲凉未来的故乡(88):美丽,充满生机2、这样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指导:怎样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对情节的推动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心情,预示人物的命运;反映社会现实,交代时代背景;表现主题3、现实中的故乡与回忆中的故乡相比,环境有了很大的变化,从这些变化中看到什么?(这些变 化说明了什么?)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说明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主义统治给农村造成的悲惨现实,以及农民生活的口趋贫困。同时,喑示 着小说人物的悲剧命运。4、小说
7、结尾再现记忆中故乡的美丽图画有什么作用?小说结尾再现记忆中故乡的美丽图画,是“我”的美好希望的象征,对记忆中的故乡的眷恋和怀念 正反映了 “我”对现实的强烈不满,表达了 “我”对新生活的渴求,对未来的一种朦胧的憧憬。 四、分析人物形象一一闰土。过渡:如果说故乡景色的悲凉可能会受到“我”的心情的影响(怎样的心情?)或者天气的影响(怎 样的天气?),而故乡的人的变化却使“我”不折不扣地感到悲哀之至了。1、课文中写了故乡哪些人的变化?2、我们先来看看二十年后的闰土有哪些方面的变化使我悲哀。找出描写闰土的语句,填表(表格 见下页)少年闰土: 1215、18、2326、30;中年闰土: 59、60、62
8、、64、66、71、72。学生细读课文,圈点勾画,然后互相交流3、品味文中的这些描写,归纳文中闰土的性格特征。品味,讨论,交流师生共同归纳梳理.:在对比中看出外貌的变化、与我的距离、生活的现状、精神的麻木、寄希望于 偶像少年闰土:健康可爱、天真活泼、勤劳多知、勇敢的小英雄中年闰土:生活进一步贫困,迷信麻木、亳不觉悟的木偶人少年闰土中年闰土外貌十一二岁,紫色圆脸,头戴小 毡帽,颈套银项圈,红活圆实 的手 淳朴天真、可亲用爱脸色灰黄,很深的皱纹,眼睛红肿, 头戴破毡帽,身穿极薄的棉衣,浑身 瑟索,手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 树皮了。一一受尽生活折磨,命运悲 惨动作雪地捕鸟、月夜刺猎一一聪明 勇敢,
9、动作敏捷迟钝、麻木语言脱口而出、滔滔不绝(4个省 略号说明闰土心里有无穷无吞吞吐吐,断断续续,谦恭而又含糊迟疑麻木、痛苦难言(9个省略号尽的希奇的事,说也说不完。)说明闰士心里有说不尽、道不明的苦 处。)对“我” 的态度“只是不怕我,送“我”贝 壳和鸟毛,告诉“我”很多稀 奇的事。对“我”友好,热情, 和“我”建立了纯真的友情。对“我”恭恭敬敬,称呼“我”为老 爷,和“我”之间隔了一层可悲的厚 障壁了。一一被封建礼教牢牢束缚对生活的 态度捕鸟、看瓜、刺硝、拾贝、观 潮一一天真活泼、无忧无虑、 对生活充满热情和希望。拣了一副香炉和烛台。一一悲哀痛 苦,生活压得他喘不过气来。把希望 寄托在神灵上。
10、五.引导学生分析,归纳造成人物变化的原因,概括文章的主题。(难点,教师加以引导)引导: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故乡萧索、破败,故乡人麻木,使闰土变成“木偶人” 了呢?“非常难。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定规 收成又坏。种出东西来,挑去卖总要捐几回钱,折了本;不去卖,又只能烂掉”“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组织学生讨论并总结:闰土生活的年代正是辛亥革命前后,辛亥革命没有能改变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帝国主 义瓜分中国,各派军阀在帝国主义支持下各踞一方,连年混战,就是文章说的兵匪官绅。战争给农 村带来了灾荒和欠收,再加封建地主阶级
11、的苛税,怎么能不使中国农民陷入苦难的深渊呢? 由此可见,归根到底是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残酷的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多子、饥荒、税、兵、匪、 官、绅,把一个活泼的少年折磨成凄惨的苦人儿。鲁迅在这个人物的前后对比中,不仅从经济上、政治上刻画了闰土的痛苦,而且十分深刻地从精神 上揭示了闰土的痛苦。封建思想意识给他加上精神枷锁,尊卑观念愚弄淳朴的农民。见“我”时, 强自按熄霎时间闪现出来的真挚友谊的火光;见面时一系列精神变化细致入微地刻画了尊卑观念给 闰土心灵深处留下的创伤。对香炉和烛台细节的描写,进一步揭示内心世界,他虔诚地渴望神灵的 赐福,摆脱贫困与苦难,这样描写,可清楚地看到:闰土对苦难根源有直觉,
12、但不理解;希望改变 现状,却又无可奈何;他憧憬未来,却寄希望于渺茫的神佛保佑。在鲜明的对比中,揭示了闰土们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黑暗制度下,遭受经济上的剥削,政治上的压 迫,精神上的摧残,也揭示了闰土们悲惨命运的深刻的社会原因是多子、饥荒、税、兵、匪、官、 绅。是旧中国贫苦农民的典型。六、分析人物形象一一杨二嫂过渡:故乡中作为好朋友的农民闰土景况是这样的凄凉,那作为小资产者的邻居杨二嫂的情景又是 怎样呢?1、阅读课文,找出描写杨二嫂的语段,看看这个人物有哪些方面的变化让我悲哀。20年前、后的杨二嫂:3851自然段2、品味文中的这些描写,归纳杨二嫂的性格特征。20年前20年后肖像年轻美丽:豆腐西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故乡 初中语文 九年级 上册 第三 单元 教学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