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学案模块4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docx





《新高考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学案模块4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高考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学案模块4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docx(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模块四选修内容选修选修知识梳理一、商鞅变法1 .时间:公元前356年。2 .背景:战国时期,秦国落后于六国,秦孝公为富国强兵,任用商鞅实行变 法。3.内容(1)经济上:废井田,开阡陌;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2)政治上: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普遍推行县制;制定秦律;建立严 密的户籍制度,制定连坐法。(3)思想上:“燔诗书而明法令”。4.影响和评价: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较为彻底的一次改革运动,为秦国的富 国强兵和后来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二、北魏孝文帝改革1 .背景:为了缓和社会矛盾,促进北魏社会的发展,孝文帝实行改革。2 .内容(1)制定官吏俸禄制,整顿吏治;推行均田制和新的租调制;
2、设立三长制,健 全县以下地方基层政权。(2)迁都洛阳。(3)推行汉化政策和移风易俗,促进民族融合。3 .影响和评价(1)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2)加速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进程。(3)加快了民族融合的进程,为结束分裂重新统一奠定了基础。分举措受到推崇。4 . (2020广州模考)(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晚清州县办公经费存在着公私不分、使用无确定限度等特点。在人口 压力和州县事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摊派不断增长,养廉银不断扣减,州县财政 入不敷出,随以经制外加收的办法来解决经费来源。而浮收过多,不仅民生日苦, 更加剧了吏治败坏。咸丰同治年间,一些省的督抚从整顿吏治出发,进行了裁减 浮收
3、陋规以定公费的改革。湖北巡抚胡林翼革除一切冗费,将裁减后的浮收补充 各衙门以应办会之需。江西巡抚沈葆桢也裁减浮收,明定限制,确定数额,江苏 巡抚丁日昌将陋规充公以作为办公之费,办法更为清晰。成同年间的“公费”改 革,将各种陋规裁减,然后归入司库,再按规定数量支取。对澄清吏治、减轻州 县负担起到一定的作用,但作用极为有限。据刘伟、刘魁晚清州县的办公经费与公费改革(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咸同年间地方公费改革的原因。(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咸同年间地方公费改革的特点。(6分)解析第问,依据材料“办公经费存在着公私不分、使用无确定限度等 特点” “州县财政入不敷出” “民生日苦,更加
4、剧了吏治败坏”等信息概括。第 问,依据材料“一些省的督抚从整顿吏治出发,进行了裁减浮收陋规以定公费 的改革” “将各种质规裁减,然后归入司库,再按规定数量支取”等信息分析。答案(1)原因:地方办公经费界限不明;财政困难;百姓负担沉重;吏治 败坏。(2)特点:地方政府各自推动;以裁减浮收为重点;规范收费,化私为公。5 .(2020梅州质检)(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新中国成立后十七年我国完成了一系列高等教育改革。1950年6月, 第一次全国高等教育会议确定高等教育的方针任务:“培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 高级建设人才,吸收具备入学条件的工农干部和工农青年进入高等学校,以培养 工农出身的新
5、型知识分子,加入国家建设的行列。”1950年8月,教育部制定了高 等学校课程草案文法理工各系,明确规定社会发展史、新民主主义论、政治 经济学为各系的公共必修课。1953年10月,政务院又做出了关于修订高等学校 领导关系的决定,强调“综合性大学和与几个业务部门有关的多科性高等工业学 校由中央高等教育部直接管理;为某一业务部门或主要为某一业务部门培养干部 的单科性高等学校,可以委托中央有关业务部门负责管理”。1959年5月,国务院 下发了关于全日制学校的教学、劳动和生活安排的规定,规定高等学校的学生 每学年参加生产劳动的时间至少为23个月,参加的形式有三种。一一摘编自也论新中国成立后十七年的高等教
6、育改革(1)根据材料概括新中国成立后十七年的高等教育改革的基本特点。(4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成立后十七年的高等教育改革的意 义。(8分)解析第问,根据材料“吸收具备入学条件的工农干部和工农青年进入 高等学校”“明确规定社会发展史、新民主主义论、政治经济学为各系的公共必修 课” “综合性大学由中央高等教育部直接管理单科性高等学校,可以委托 中央有关业务部门负责管理”“高等学校的学生每学年参加生产劳动的时间至少为 23个月”等信息回答。第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对高等教育、培养 人才、教育体系等角度分析。答案(1)特点:高等教育面向工农大众;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实行中央与
7、 部门办学的管理体制;重视生产劳动教育。(2)意义:彻底改造旧教育,确立了社会主义新型教育制度;适应时代发展需 要,培养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型人才;初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完善 了教育体制;探索中国特色高等教育道路,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打破传 统体制观念的束缚,有利于发挥高校办学的积极性。6 .(2020佛山调研)(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5、16世纪的英国出现了一种矛盾的历史现象:一方面是资本主义兴 起,另一方面是传统主义文化的强化。传统主义文化给资本主义的发展蒙上了一 层厚厚的阴影。传统主义文化的勃兴首先表现在宗教节日增多。“黑死病”之后, 人们对死亡的恐惧也助长了迷
8、信和宗教情绪。传统主义的另一个重要表现是吃喝 之风日烈。因此,基督教人文主义者反对教会的迷信、愚昧和放纵,力图返本开 新,重振原始基督教的纯净道德和风习。对传统生活方式的改造也包含着经济方 面的动机。经济因素在新兴民族国家的社会经济政策中以及世俗的、带有重商主 义倾向的思想家的著作中表现的尤为明显。英国的“移风易俗”运动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16世纪早年至1570年左右集 中在宗教节日及庆典活动上。但是,传统的生活习性并没有因此消失,而是以新 的形式表现出来。因此1570年以后英国的“移风易俗”运动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改革更为直接地涉及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如禁止赌博,反对酗酒,打击明 娼暗妓
9、,严肃性道德等。这场改革运动使英国完成了对传统主义文化的改造,从 而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兴起。向荣移风易俗与英国资本主义的兴起(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移风易俗”运动兴起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移风易俗”运动的特点。(6分) 解析第问,根据材料“传统主义文化的强化” “传统主义的另一个重 要表现是吃喝之风日烈” “对传统生活方式的改造也包含着经济方面的动 机” “基督教人文主义者反对教会的迷信、愚昧和放纵”等信息,并结合文艺复 兴和宗教改革两大思想解放运动回答。第(2)问,根据材料“英国的移风易俗 运动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 “集中在宗教节日及庆典活动
10、上”,“改革更为直接地 涉及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这场改革运动使英国完成了对传统主义文化的 改造,从而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兴起”等信息,结合“移风易俗”运动的推动力量 和主要特点回答。答案(1)传统主义文化泛滥;不良社会风气盛行,社会资源浪费严重;文 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推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任答3点)(2)分阶段逐步推行;注重道德教化,改良社会风气;政府与民间共同推动; 涉及宗教活动与世俗生活;对传统文化的改造与资本主义发展的需求相结合。(任 答4点)7 .(2021 湖南招生适应性考试)(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中国的新式邮电始于清朝末年,到民国时期,国家才逐步
11、独立办理邮 件及电信传递业务,但仍比较落后。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在交通部下设 邮电总局,管理全国邮政事务,统一邮权。1931年后,邮政总局局长、副局长均 由中国人担任。此后,在全国邮政系统中虽然还保留着大批洋员,但不掌握大权。 交通部在内地及边远省区增设邮局。至1937年,全国邮政局所共增加3.1015万所, 全国邮路共增加12.6755万公里。1934年10月开办“平快”邮件业务,凡邮件于 普通资费外,加付平常快递资费,邮局即按格外迅速手续办理。1935年5月,将 新疆、蒙古邮资与内地划归一律。摘编自李新总主编中华民国史(1)根据材料,概括南京国民政府邮政改革的措施。(5分)(2)
1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南京国民政府邮政改革的影响。(7分)解析第(1)问,措施,根据材料中“在交通部下设邮电总局,管理全国邮 政事务,统一邮权”可知,设立邮电总局,统一管理全国邮政事务;根据“邮政 总局局长、副局长均由中国人担任”可知,由中国人取代洋员主管国家邮政;根 据“在内地及边远省区增设邮局”可知,在全国各地普遍建立邮局;根据“开办 平快邮件业务,凡邮件于普通资费外,加付平常快递资费”可知,开办快递 业务。第问,影响,根据“在全国邮政系统中虽然还保留着大批洋员,但不掌 握大权”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改变了洋员支配中国邮政的局面,中国的邮政管 理权基本上被收回;根据“全国邮政局所共增加
13、3.1015万所,全国邮路共增加 12.6755万公里”可知,促进了中国邮政事业的发展;根据“新疆、蒙古邮资与内 地划归一律”可知,拓展了边疆邮政事务;根据“邮电总局,管理全国邮政事务, 统一邮权” “1935年5月,将新疆、蒙古邮资与内地划归一律”,结合所学知识 可知,使全国邮政得到发展和规范,为抗战时期乃至新中国邮政事业的稳定与发 展奠定了基础。答案(1)措施:设立邮电总局,统一管理全国邮政事务;由中国人取代洋 员主管国家邮政;在全国各地普遍建立邮局;开办快递业务。(2)影响:改变了洋员支配中国邮政的局面;中国的邮政管理权基本上被收回; 促进了中国邮政事业的发展;拓展了边疆邮政事务;使全国
14、邮政得到发展和规范; 为抗战时期乃至新中国邮政事业的稳定与发展奠定了基础。三、王安石变法1 .时间:1069年。2 .背景:北宋初年加强中央集权,造成冗官、冗兵和冗费,形成积贫积弱局 面,引起严重的社会危机。3 .内容4 1)理财之法:推行均输法、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市易法、募役法、方田均 税法。5 2)强兵之法:整顿军队,推行保甲法、将兵法、保马法,设军器监等。6 3)取士之法:改革科举制度,整顿太学,唯才用人等。4.影响和评价(1)增加了政府收入。(2)提高了军队战斗力。(3)一定程度上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四、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1 .背景(1)农奴制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2)克
15、里米亚战争的失败充分暴露了农奴制的弊端。2 .内容(1)颁布“二一九法令”,废除农奴制。(2)实行司法改革和地方自治改革。(3)进行教育、军事方面的改革。3 .影响(1)积极影响:废除农奴制,是俄国向近代化迈进的重要步骤。(2)消极影响: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五、日本明治维新1 .背景(1)明治维新之前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封建落后。2 2) “黑船事件”后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3 3)武装倒幕,推翻了幕府统治,建立明治政府。2.内容(1)政治上:实行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实行四民平 等;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实行君主立宪制。(2)经济上:殖产兴业;承认土地私有制,统一征收地税,废
16、除封建领主土地 所有制。(3)文化及生活习俗上:倡导“文明开化”。(4)军事上:实行义务兵役制,改进军事装备,培养军事人才。3.影响(1)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成为先进的工业国;加强了中央集权,成为亚洲 第一个君主立宪制的国家;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亚洲强国。(2)对外推行侵略扩张政策,给亚洲邻国造成了巨大的灾难。六、戊戌变法1 .时间:1898年。2 .背景: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战败,民族危机加深;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康有为、梁启超维新思想的传播。3 .内容(1)政治上:鼓励官绅士民上书言事;谕令各省督府举荐通达时务的新政人才; 精简机构,裁减冗员,取消旗人由国家供养的特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高 考人教版 历史 一轮 复习 模块 选修 历史上 重大 改革 回眸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