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十四五”实施方案湖北省主要目标和任务分工方案》鄂政办发〔2022〕16号.docx
《《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十四五”实施方案湖北省主要目标和任务分工方案》鄂政办发〔2022〕16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十四五”实施方案湖北省主要目标和任务分工方案》鄂政办发〔2022〕16号.docx(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长江中游城市群开展“十四五”实施方案湖北省主要目标和任务分工方案鄂政办发(2022) 16号长江中游城市群地跨湖北、湖南、江西三省(以下简称三省),规划 范围包括湖北省武汉市、襄阳市、宜昌市、黄石市、荆州市、荆门市、 鄂州市、孝感市、黄冈市、咸宁市、仙桃市、天门市、潜江市等13市。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批复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开展“十四五”实施 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推动湖北在长江中游城市群高质量 开展中发挥更大作用,现将实施方案确定的开展目标、主要指标 以及主要任务、重大工程工程、重点行动进行责任分解,制定分工方 案如下。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
2、大 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长江中游城市群发 展的重大战略部署,树立系统观念,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创新驱 动开展,拓展深化三省“1+N”合作协议,加强对全局性、跨区域、跨 领域目标任务实施的协同推进,突出开展指标、重要任务举措、重大 工程工程的牵引作用,以推动武汉都市圈、长株潭都市圈、南昌都市 圈为引领,优化多中心网络化城市群结构,增强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 形成协同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开展的强大合力,共同打造长江经济带(四)深化改革全面开放,共同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1 .促进要素自由流动。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构建更加完善的要 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加快建立协调衔接的劳动
3、力、人才流动政策 体系和交流合作机制,推动武汉都市圈内户籍准入年限同城化累计互 认、城市群内居住证互通互认。深化产业用地市场化配置改革,积极 盘活存量用地和低效用地,稳妥有序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 市。探索推进政府引导的科创基金在三省范围内互投,鼓励以市场化 方式互设创投基金。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推进跨地区跨部门数据 共享交换,协同加强数据资源整合和安全保护。(责任单位:省发改 委,省委网信办,省公安厅、省自然资源厅,长江中游城市群相关城 市人民政府).持续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最大限度精简行政审批事 项和环节,推行政务服务“最多跑一次”改革,发布“零跑腿”事项 清单。加强跨
4、地区跨部门业务协同和信息共享,实现高频政务服务事 项一事联办、群内通办,定期发布跨省通办事项清单。统一企业登记 标准和流程,探索建立市场准入异地同标机制,持续深化“证照别离” 改革。协调区域内信用政策和标准体系,健全市场监管执法协调机制, 制定行政处分自由裁量权适用规那么一体化标准。积极缓解民营企业和 中小微企业开展难题,创立民营经济示范城市。对标一流水平,打造与国际通行规那么接轨的营商环境。(责任单位:省发改委、省市场监管局、省政务办,人行武汉分行,长江中游城市群相关城市人民政府)3 .构建畅通高效的流通体系。依托干线铁路、高速公路、长江黄金水 道和航空网络,完善内外联通、多向拓展的物流通道
5、,率先打造“全 球123快货物流圈”(快货国内1天送达、周边国家2天送达、全球 主要城市3天送达)。打造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建设省级物流枢纽, 创立国家级示范物流园区,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现代流通企业,健 全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推进农村客运、农村物流、邮政快递融 合开展。支持江海联运、铁水联运、水水中转等模式开展,加快集疏 运体系建设,推广“一单制”服务,持续降低物流本钱,推动供应链 协同整合,努力提高流通效率。加快开展冷链物流,推进国家骨干冷 链物流基地建设,夯实农产品产地冷链物流基础。支持便利店、农贸 市场等商贸流通设施改造升级,加强商贸流通标准化建设和绿色开展。 推动大宗商品和电子商务
6、交易平台建设。加快建立储藏充足、反响迅 速、抗冲击能力强的应急物流体系。(责任单位:省发改委、省商务 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农村厅、省供销社,长江中游城市群相关 城市人民政府).协同打造内陆高水平开放平台。高质量建设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 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支持武汉、鄂州等开展临空 经济,统筹布局综合保税区和保税物流中心(B型),推进黄石、宜昌 等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或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试点城市建设。 完善口岸综合服务体系和联络协调机制,加快建设更高水平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整合中欧班列资源,提高武汉等地中欧班列集结能力 和运营质效。规范开展对外投资合作,共同推进境外经贸
7、合作区建设。 办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华侨华人专业人士创业开展洽谈会等展会 和中国中部国际产能合作论坛。(责任单位:省发改委、省商务厅, 省委外办,省经信厅,武汉海关,省委统战部,长江中游城市群相关 城市人民政府)(五)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共同筑牢生态安全屏障。1.共建多元共生的生态系统。以幕阜山为主体打造城市群“绿心”, 深化长江及汉江治理,筑牢大别山、大巴山生态屏障,强化以国家公 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共同构筑“一心两湖四江五屏多点” 生态格局。统筹划定并严格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 开发边界,协同实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大力实施森林 质量精准提升工程和河湖湿地
8、修复工程,科学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行 动,加强河流两岸和交通沿线绿化带建设。落实长江十年禁渔要求, 保护长江珍稀濒危水生生物,实施濒危物种拯救等生物多样性保护重 大工程。建立生态保护修复省际协调机制,联合申报实施全国重要生 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责任单位:省自然资源厅、省生态环 境厅、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水利厅、省农业农村厅、省林业局,长江中游城市群相关城市、神农架林区人民政府)2 .协同推进长江水环境治理。深入实施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修复, 加强河湖生态保护,强化河湖水域、岸线空间管控,持续实施污染治 理“4+1”工程(城镇污水垃圾处理、化工污染治理、农业面源污染 治理、船舶污染治理
9、及尾矿库污染治理)。强化“三磷”污染治理, 加强长江干流湖北段总磷污染防治。完善城乡污水垃圾收集处理设施, 大力实施雨污分流、截污纳管,深入推进入河排污口监测、溯源、整 治,基本消除城市建成区生活污水直排口和收集处理设施空白区,加 快推进工业园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加强沿江城市船舶污染联防 联控,完善船舶水污染物转移处置联合监管制度,主要港口基本实现 船舶水污染物接收、转移和处置的全过程电子联单管理,加快推进船 舶靠港使用岸电,推动新能源清洁能源动力船舶开展。推进长江及主 要支流沿岸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和尾矿库污染治理。有序推进农业 面源污染综合治理。(责任单位:省生态环境厅、省发改委、省经
10、信 厅、省自然资源厅、省住建厅、省交通运输厅、省水利厅、省农业农 村厅、省应急厅,长江中游城市群相关城市人民政府).加强环境污染联防联控。深入推进重点行业大气污染治理,有序开 展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完善污染源排放清单数据库,推进细颗粒 物(PM2.5)和臭氧(03 )协同控制,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加强移 动源污染防治,加快淘汰老旧车船。严控重金属污染物排放,开展土 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加快推进垃圾分类,扎实开展白色污染治理, 有序实施生活垃圾填埋场封场维护,加强恶臭污染防治,统筹布局建 设垃圾燃烧设施,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开展新污染物治理试点。 加强环境噪声污染治理。完善大气污染、危险废
11、物等领域联防联控机 制,健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响应机制,开展跨区域联合环境执法。(责 任单位:省生态环境厅、省发改委、省经信厅、省住建厅,长江中游 城市群相关城市人民政府)3 .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多元路径。建立健全长江流域横向生态保护 补偿机制,完善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标准等。全面完成自然资源统一确 权登记,开展生态产品信息普查和动态监测,形成生态产品目录清单。 先行开展以生态产品实物量为重点的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探索将生态 产品价值核算结果应用于相关绩效考核、生态保护补偿等方面,开展 针对特定地域单元的生态产品价值评估探索。支持武汉建成运行全国 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系统。鼓励申办生态产品推介博览会。推
12、广生态资 源资产经营管理模式。大力开展绿色金融。(责任单位:省发改委、 省财政厅、省自然资源厅、省生态环境厅、省水利厅,人行武汉分行、 湖北证监局,长江中游城市群相关城市人民政府).加快生产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推动重点行业绿色转型,开展重 点行业和重点产品资源效率对标提升行动,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坚 决遏制“两高”工程盲目开展,创造条件尽早实现能耗“双控”向碳 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加快形成减污降碳的激励约束机制。 加快大宗货物和中长途货物运输“公转铁”、“公转水”。提高公共 交通出行比例,推动城市公交和物流配送车辆电动化,统筹布局电动 汽车充换电配套设施。推广装配式建筑、钢结构建筑和
13、绿色建材,到 2025年城镇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积极参与碳达峰碳中 和试点建设。加强节水型社会建设。支持武汉等长江经济带绿色开展 示范区深化探索实践,支持通(城)平(江)修(水)绿色开展先行 区建设。(责任单位:省发改委、省经信厅、省生态环境厅、省住建 厅、省交通运输厅、省水利厅,长江中游城市群相关城市人民政府)(六)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共同增进民生福祉。1 .推动基本公共服务便利共享。落实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协同制 定地方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并适时动态调整,建立局部基本公共服务项 目财政支出跨区域结转机制,推动公共服务资源按常住人口配置。落 实常住地公共就业服务,加强对灵活就业人员的权
14、益保障。推动三省 间社会保险关系顺畅转移接续、养老金领取资格核查互认、异地就医 门急诊医疗费用跨省直接结算,实现工伤认定结果、劳动能力鉴定意 见互认,逐步放宽放开居民在常住地或就业地参加社会保险的户籍限 制。将符合条件的常住人口纳入城镇公租房保障范围,推动住房公积 金异地互认互贷和转移接续。完善低保跨省核对机制,开展残疾人两 项补贴资格认定跨省通办。(责任单位:省发改委、省民政厅、省财政厅、省人社厅、省住建厅、省卫健委、省医保局,省税务局、省残联,长江中游城市群相关城市人民政府).促进教育医疗合作。推动成立长江中游城市群高校联盟,探索教师 互聘、学分互认、联合培养等合作模式,促进高等教育协同开
15、展。统 筹职业教育布局和专业设置,支持三省共建共享产教融合实训基地, 鼓励职业院校与企业跨地区开展合作。探索建立以流入地学籍和连续 受教育年限为依据的中考报考制度。积极申报建设国家医学中心与国 家区域医疗中心,鼓励通过合作办院、设立分院、组建医联体等形式 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共享。完善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医学检验结果互 认和双向转诊合作机制,建设以电子病历和居民健康档案为重点的全 民健康信息平台。深化中医药创新协作。(责任单位:省教育厅、省 卫健委、省发改委,长江中游城市群相关城市人民政府)2 .共同保护传承弘扬长江文化。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推进湘鄂赣 等片区保护与展示,建设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湖
16、北段),开掘运用好 武汉等红色资源,推进红色旅游创新开展。深入研究长江文化,挖掘 荆楚文化资源,推动盘龙城等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支持“万里茶 道”等开展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前期工作,支持汉剧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开展。依托自然山水资源打造各具特色的山城水城,加强历史文 化名城名镇名村和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推进工业遗产、乡土建筑活化 利用,加强三峡库区文物保护利用,建设三峡工程博物馆。创新城市 群文化一体化开展体制机制,共建城市群文化合作开展平台,推动博 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资源共享。推进国家文化大数据体 系建设,推动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演艺动漫等文化产业开展,打造 特色文化品牌。支持三省
17、旅游业联动开展,联合发行旅游一卡通,共 同打造精品线路,联合开展旅游市场监管。(责任单位:省文旅厅、 省委宣传部、省发改委、省住建厅、省市场监管局、省广电局、省文 物局,长江中游城市群相关城市人民政府).强化公共安全风险防控。联合建立突发灾害和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指 挥协调联动机制,实现应急救援队伍、装备、物资等的信息共享和紧 急调用。建设武汉国家华中区域应急救援中心,强化防灾备灾体系和 专业应急救援力量建设,推广实施公共设施平急两用改造。加快推进 长江干支流及重点湖泊重要堤防、蓄滞洪区等建设,提升重点城市防 洪排涝能力,加快更新改造老城区排水设施,高标准规划建设新城区 排水设施。健全重大突发公共
18、卫生事件早期预警和医疗救治体系,支 持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建设重大传染病防治基地,加强省际间疫情防 控合作,联合开展重大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深入推进矿山、危险 化学品、建筑施工、交通、工贸、特种设备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整治, 有效防范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发生。推进航空消防、专业扑火队伍、 应急道路、阻隔系统等森林草原防灭火设施和装备力量建设。健全社 会治安协调联动机制,共同打击新型网络犯罪和跨省犯罪。(责任单 位:省应急厅、省发改委、省公安厅、省自然资源厅、省生态环境厅、省住建厅、省交通运输厅、省水利厅、省卫健委、省市场监管局、省 粮食局,省消防救援总队,长江中游城市群相关城市人民政府)五、重点工
19、程工程分工(一)交通基础设施重点工程。1 .铁路。规划建设武汉至宜昌、武汉至合肥、襄阳至常德、荆门至荆 州、仙桃至监利铁路等工程。加快建设荆州港车阳河港区疏港铁路、 黄石沿江疏港铁路二期、宜昌茅坪港疏港铁路、襄阳小河港区疏港铁 路等工程。(责任单位:省发改委、省交通运输厅,长江中游城市群 相关城市人民政府).公路。实施京港澳高速(G4)鄂豫界至军山桥段、沪渝高速(G50) 武汉至黄石段等高速公路扩容改造工程,建设一批国道跨省路段。规 划建设监利至华容公铁两用大桥、九江至黄梅等跨江通道。(责任单 位:省交通运输厅、省发改委,长江中游城市群相关城市人民政府)2 .航道。推进长江宜昌至武汉段4. 5
20、米水深航道整治工程前期论证工 作。实施唐白河、松西河航道提等升级工程,建设松虎航道。(责任 单位:省交通运输厅、省水利厅,长江中游城市群相关城市人民政府).机场。建成鄂州机场。实施武汉天河机场第三跑道建设以及一批支 线机场改扩建。有序推进一批通用机场建设。(责任单位:省发改委, 长江中游城市群相关城市人民政府)(二)能源和水利重点工程。1 .电网建设。推动荆门一长沙、南昌一武汉等特高压交流工程建设, 实施金上一湖北、宁夏一湖南特高压直流输电等区外电力引入工程。(责任单位:省发改委、省能源局,长江中游城市群相关城市人民政 府).油气输送。建设西气东输三线中段、川气东送二线等天然气输送工 程。(责
21、任单位:省发改委、省能源局,长江中游城市群相关城市人 民政府)2 .水资源配置。推进引江补汉、鄂北水资源配置二期等工程建设。(责 任单位:省水利厅,长江中游城市群相关城市人民政府).大中型灌区建设改造。推进漳河水库、东风渠、王英水库、泽口、 下内荆河、高关水库、颜家台等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推 进一批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责任单位:省水利厅,长江 中游城市群相关城市人民政府)开展和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支撑、全国高质量开展的重要增长极、具 有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城市群。二、开展目标到2025年,长江中游城市群协同开展取得实质性进展,“三核三圈 三带多节点”的一体化开展空间格局基本形成,
22、经济总量占全国比重 进一步提升,支撑长江经济带开展、中部地区崛起乃至全国高质量发 展能力显著增强。湖北涉及地区经济总量占长江中游城市群比重继续 保持首位。武汉国家中心城市功能显著提升,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 在全国同类城市实现进位,龙头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武 汉都市圈同城化取得实质性突破,一小时通勤圈和一日生活圈基本形 成,地区生产总值超过3. 5万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到达15万元, 初步建成长江中游城市群协同开展主引擎;省域副中心城市襄阳、宜 昌综合实力均跻身全国城市50强;荆州鄂中省域区域性中心城市建 设初见成效,荆门节点城市开展动能明显增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 开展更加协调。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十四五”实施方案湖北省主要目标和任务分工方案 长江 中游 城市群 发展 十四 实施方案 湖北省 主要 目标 任务 分工 方案 鄂政办发 2022 16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74309581.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