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落体和竖直上抛运动学案.docx
《自由落体和竖直上抛运动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由落体和竖直上抛运动学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3课时 自由落体和竖直上抛运动考点一自由落体运动1 .定义: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靛止开始下落的运动。2 .特点:%=0, a=g。(1)速度公式:v=%位移公式:仁卷入(3)速度位移关系式:/=2弛。(4)平均速度公式:v =咳=;。(5)位移差公式:八方=女。3 .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伽利略通过逻辑推理的方法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快的 结论。(2)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方法是逻辑推理一猜测与假设一实验验证一合理外推, 这种方法的核心是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演算)和谐地结合起来。典例如下图,频闪摄影是研究变速运动常用的实验手段。在暗室中, 相机的快门处于常开
2、状态,频闪仪每隔一定时间发出一次短暂的强烈闪光,照 运动的物体,于是胶片上记录了物体在几个闪光时刻的位置。图中是小球自由 落时的频闪照片,频闪仪每隔0.04 s闪光一次,图中数据为各位置到开始下 时的距离,单位为cm。(1)根据这张频闪照片,你能获取关于自由落体运动的哪些规律性的东照_QQIL8Q士3.2c冗7C下12.5019.6c落28.4c西?(2)如果要通过这张照片测量自由落体加速度,可以采用哪几种方法?解析(1)由题图可知,设照片中相邻小球间距为x,那么小:生:生:-=1 : 3 : 5 : ;相邻间位移差x=1.6 cm=恒量。(2)要通过这幅频闪照片测出自由落体加速度的方法:根据
3、A x=af,其中7=0. 04 So由力测出下落点与图中某一位置的距离无确定相应时间3代入公式求解。计算出图中某一位置的瞬时速度(由1=3=方即可求得),再由 片外求解。计算出图中各位置对应的瞬时速度(方法同),画出其片图像,图线的斜率代表g。答案见解析规律方法自由落体运动的解题技巧(1)自由落体运动是竖直方向的匀加速宜线运动,匀变速运动的规律、公式、推论都可适 用。(2)可充分利用自由落体运动初速度为零的特点、比例关系及推论等规律解题,如从最高 点开始连续相等时间内物体的下落高度之比为1 : 3 : 5 : 7 :。3对于从自由落体运动过程中间某点开始的运动问题,因初速度不为0,公式变成了
4、 方=%+f (1, 2)g/、八oalC,。)=2g力,以及xto(。=f (%+匕 2),另外 比例关系也不能直接应用了。集训冲关1.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设计了如下图的斜面实验。以下哪些方法是他在这个 实验中采用过的()测出相同长度的斜面在不同倾角时,物体落到斜面底端的速度”口所用时间3比拟:的比值的大小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纸带进行数据分析V改变斜面倾角,比拟各种倾角得到的7的比值的大小将斜面实验的结果合理外推,说明自由落体运动是特殊的匀变速直线运动A.B.C.D.解析:选D在伽利略时代,技术不够兴旺,无法直接测定瞬时速度,所以不可能直接得 到速度的变化规律,但是伽利略通过数学运算得出
5、结论:如果物体的初速度为零,而且x与, 的平方成正比,就可以检验这个物体的速度是否随时间均匀变化,故正确,错误:在伽 利略时代,没有先进的计时仪器,采用的是水钟计时,故错误;将斜面实验的结果合理“外 推,说明自由落体运动是特殊的匀变速直线运动,故正确。所以D正确,A、B、C错误。2.用如下图的方法可以测出一个人的反响时间。甲同学用手握住直尺顶端刻度为零的地方,乙同学在直尺下端刻度为a的地方做捏住直尺的准 备,但手没有碰到直尺,当乙同学看到甲同学放开直尺时,立即捏住直尺, 图j 乙同学发现捏住直尺的位置刻度为爪重力加速度为g,空气阻力不计,a、 的单位为国际单位制根本单位,那么乙同学的反响时间约
6、等于() 融外解析:选1)由题意知,在反响时间内直尺自由落下的位移大小为a-。,设乙同学的反 响时间为3空气阻力不计,根据自由落体运动位移公式力=触=a_4得t= y 二, D正确,A、B、C错误。考点二竖直上抛运动1 .定义:将物体以初速度外竖直向上抛出后只在里力作用下的运动。2 .规律: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那么初速度为正值,加速度为负值。(为方便计算,本 书中g表示重力加速度的大小)(1)速度公式:一片一仪。(2)位移公式:h= VotgCo 乙(3)速度位移关系式: i=2M.(4)上升的最大高度:/=白乙g(5)上升到最高点所用的时间:Z=-o g3 .竖直上抛运动的两种解法(1)分段
7、法:将全程分为两个阶段,即上升过程的匀减速阶段和下落过程的自由落体阶段。(2)全程法:将全过程视为初速度为,加速度a=-g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必须注意物 理量的矢量性。习惯上取网的方向为正方向,那么心0时,物体正在上升;/0时,物体正 在下降;方0时,物体在抛出点上方;力V0时,物体在抛出点下方。4 .竖直卜.抛运动的三类对称考法细研时间对称物体上升到最高点所用时间与物体从最高点落回到原抛出点所用时间相等,上=下=上 g物体在上升过程中经过某两点之间所用的时间与下降过程中经过该两点之间所用的时间相等速度对称物体上抛时的初速度与物体又落回原抛出点时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物体在上升阶段和下降阶段
8、经过同一个位置时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能量对称竖直上抛运动物体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经过同一位置时的动能、重力势能及 机械能分别相等考法1竖直上抛规律的应用例1国际泳联世界跳水系列赛富士站,在女子十米台决赛中,中国选手张家齐以 390. 35分获得第一名,张家齐在距水面10 m高的跳台上的最边缘,她的重心离跳台面的高度 大约为1 m,当她腾空跃起后其重心离跳台面最大高度为m,下降过程中做一个翻掌压水花的 动作,这时她的重心离水面大约为1m。不计空气阻力,试估算从跃起到手触及水面的过程中 她完成一系列动作可利用的时间多长?(g取10 m/s?,保存三位有效数字)解析张家齐在空中的运动看作竖直上抛运
9、动,取向上为正方向,那么开始她的重心 升高力=m,全程中重心下降/U10 m,于是有v:=2gh, 1 ,H= vagt: 即 =2X10X1,八2-io=ror-xioz2, 乙解得 t=l. 63 So答案L63 s易错提醒在解竖直上抛运动问题的过程中,当出现位移、速度方向不确定等情况时,注意问题的 多解性。考法2多个物体的竖直上抛运动例2 一杂技演员用一只手抛球、接球,他每隔0.4 s抛出一球,接到球便立即把球抛 出。除抛、接球的时刻外,空中总有4个球,将球的运动近似视为竖直方向的运动,球到达 的最大高度是(高度从抛球点算起,取尸10 m/s2)()A. 1. 6 mB. 2. 4 mC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自由落体 竖直 运动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