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常规工作基本要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语文教学常规工作基本要求.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学语文教学常规工作基本要求中学语文教师必须在语文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按教学常规要求,制定教学 计划,做好备课、上课、批改、辅导、教学评价、教学研究和教学总结等工作, 切实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一、制订教学计划1 .认真钻研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明确教材的编排 意图、结构、体系、特点,明确教材总体及各分册的教学目标、任务,结合实际, 制订切实可行的学科教学计划。2 .学科计划内容包括:学生基本情况分析;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要求;教 材的重点、难点分析;本学期实施教材完成三维教学目标的设想和措施;教学进 度安排(包括对教材内容的调整和补充),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和意见(包 括提优补差
2、的内容、途径和方法落实)。3 .开学一周内制订好计划并上交学校教导处(一式两份,一份留底,一份 上交)。二、备课1 .依据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确定每单元、每篇课文的教学目 标(包括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 .授课前一定要写好教案。教案应按单元分课时撰写,应反映一课的总体 内容: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分析;课时安排;教师教与学生学的过程; 教学容量、密度和深广度(包括师生互动内容、时间)安排;主要教法、学 法设计;提问和课堂训练的设计;板书、课件设计;作业布置(包括拓展 延伸的实践性作业和下一节课的预习作业)。3 .要注意预设和生成的平衡,教案设计时要留有让学生质疑
3、和自己选择学 习内容、学习方法、评价方式的时间和空间,以便教师上课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 况随时调整、补充教案。作文教案应分指导与讲评两类型教案。指导课教案: 写作目标、题目或写作范围;指导重点;具体要求。讲评课教案:分类统计; 优等作文及其特点;差文章及其原因分析;改进和提高措施。4 .要准备好教具,重视发挥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在语文教学中的作 用,运用多媒体应注重实效。5 .教师在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的基础上,重视个人备课和集体备课相 结合的备课形式。集体备课要做到“三定”(定时间、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 “五研究”(研究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研究双基和能力,研究教法、学法, 研究教学
4、中出现的新问题,研究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6 .做好课后小结和分析,写好教后记,课后分析或案例分析中要总结经验, 反思失误及其原因,寻找对应策略。课后分析或案例分析每学期不少于10次。7 .教师的教案和教研组(备课组)集体备课活动的记录,应定期不定期地 在教研组和校内进行检查和交流。8 .备课应适当超前(新教师备课要超前一周)。三、上课1 .坚持按教学计划开课(可允许作适当调整),坚持按课程标准要求实施教 学。按时上课、下课,不迟到,不早退,不拖课。2 .重视学生的课前预习,以此途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预习内容包括: 利用词典(字典)解决字、词问题;感知整体(写什么,为什么这样写); 复习与
5、新课内容紧密相连的旧知识;找出疑难问题,并能用简单符号做标记; 利用图书、网络和社会调查搜集与新课有关的信息和资料。3 .课堂教学基本要求:教学目标明确,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注意三维 目标的具体落实,注意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要有语文味。教学内容 要注意与现实生活与学生实际的联系,讲解无知识性错误,教学容量和课时安排 合理,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师要转变角色和教学行为,要成为课堂活动 的组织者、引导者,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师生平等对话的首席,教师要善“启” 善“导”,创设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教学方法恰当;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民主,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鼓励学生质疑问难,重视
6、学法指导和学习 方式的转变,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合作、探究。要引导学生感受、领 悟、积累和运用语言,要注意学习语言和情感体验的平衡与结合,阅读课上要留 有让学生感知、朗读和背诵课文的充足时间,使学生在课堂既能“书声琅琅”, 又能“议论纷纷”;面向全体,注重个性差异,因材施教,使各类学生学有所 得;多向交流、多向合作、及时反馈矫正,师生、生生互动性强,要合理安排 小组讨论等课堂活动,注重实际教学效果。教师对学生的发言既要鼓励、赞赏, 又要作出科学评价,适时补充、纠正学生发言中的片面或不当之处。在倡导自主、 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同时,对于学生一时难于理解和掌握的知识、概念及有关 背景教师要作
7、适当的讲解。4 .用普通话教学。教师的教学语言要求准确、明白、流畅、生动,音量、 语气、速度要适当。5 .提倡师生共同完成板书。板书内容精当,布局合理,有利于促思激疑。 字形要工整、规范,能对学生的书写起示范作用,要使最后一排学生看得清楚。6 .教师要有一定的教学机智和教学应变能力。从教学实际出发,能随时调 整教学步骤和方法。7 .作文教学要重在有效地上好指导课和讲评课(按前文所述作文教案中的 要求实施)。8 .要指导学生记好听课笔记,并对听课笔记作检查、评价。9 .教师要互相听课,每学期至少15节,每听一节课,要记好听课笔记,并 对该课作出及时、中肯的评价。四、作业布置与批改1 .布置作业以
8、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为依据,作业的难度、数 量要适中,注意作业形式的多样化,要进行听、说、读、写训练,提倡书面作业 与非书面作业相结合,课内与课外延伸作业相结合,基础题与开放运用题相结合, 必做与选做相结合,允许不同程度的学生选做作业。2 .严格训练,要求作业规范、整齐。字要规规矩矩地写,书要认认真真地 读;应背诵的课文一定要背好,应做的作业一定要做好。3 .课文后的练习一般通过课堂教学在课内完成(时量控制在15分钟之内)。 课外作业主要指:教材中的选做作业和课外拓展延伸题;课程标准要求 的课外阅读、背诵和课外写作。教师对课外阅读、背诵和练笔,要有布置、有检 杳。4 .作文每学年一般
9、不少于14次(要求16次),其它练笔不少于1万字。每次作文,训练目标力求单一、具体。要求45学生分钟内能完成不少于500字 的习作。5 .作文要求教师评批的全体学生的大作文四至五篇,其余作文略批或在教 师指导下组织学生自评或互评。作文训练要针对训练目标有改有批(眉批或尾 批),批语要具体,力戒抽象、模糊,字、词、句的错误可指导学生自己订正、 并作好批阅记载。6 .教师要及时、认真批改学生作业,重视作业讲评,讲究批改实效。作业 批改改革实验,要有利于学生质量的提高,并经学校的批准,方能实施,不允许 以任何借口放松批改要求。每次批改有成绩和日期,成绩实行等第制或百分制。设立“作业批改记载本”,学生
10、每次作业的问题,教师要作记录和分析,及 时检查、督促学生订正错误,不断改进教学。五、辅导1 .充分利用多种反馈形式,掌握学情,及时辅导。2 .辅导要分层次。指导优生要深化知识内容,发挥特长。对中差生要有辅 导计划,分析原因要中肯,寻找知识遗漏、缺陷要恰到好处,措施要得力。3 .辅导中差生的形式多样化。大多数的问题要集体辅导,个别问题要个别 指导,也可采用提供资料、小组共同学习、同学帮助等办法进行。4 .按课程标准要求,切实抓好语文综合性学习和课外活动:制订可 行的综合性学习和课外活动计划(包括目的、要求、内容、安排等);规定恰 如其分的阅读量和写作量。日课外阅读量为2500字以上;每周课外写作
11、量为800 字以上(写日记、周记、读书笔记);推荐介绍文质兼美的课外读物;创造 综合性学习和课外活动的条件(号召学生订阅报刊,上网查资料);指导学生 课外读写的方法:圈点批注、拾锦摘要、心得体会、精读博览、细读跳读、写稿 投稿等;做好课外读写的登记、检查、评价工作;有条件的学校可组织“文 学社”,办“手抄报”和不定期编选“优秀作文选”。5 .作好辅导记录。六、测试1 .要重视评价学生对新知识的吸收率、巩固率和运用率。及时检杳教学效 果,重视教学反馈。2 .做好单元测试。七、教学总结、研究1 .每学期期末对自己的教学工作进行一次总结。分为专题总结和系统全面 总结两类。教师在某一教学问题上有较大收获、体会,并对它有独特见解,可写 专题总结。系统总结就是对全学期教学工作的成绩、缺点和今后打算作全面总结 和概括。2 .教师要积极参加教研活动,认真开展课改实验,分析教学情况,研究、 改革教学,结合教学实践作好案例分析,努力提高教学效率。3、努力学习教学理论,结合教学实际,参加教学科研活动,从事课题研究, 撰写教学科研论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