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可行性报告商业计划书)中国制造行业月度跟踪研究报告8.doc
《新(可行性报告商业计划书)中国制造行业月度跟踪研究报告8.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可行性报告商业计划书)中国制造行业月度跟踪研究报告8.doc(9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国制造行业月度跟踪研究报告目 录导 读3宏观经济运行状况4一、2003年全国工业生产快速增长4二、2003年工业经济效益创历史新高5三、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6.7%6四、2004年中国经济发展趋势7行业运行状况10汽车与摩托车制造业运行状况10一、汽车与摩托车行业经济效益分析10二、汽车与摩托车产品产销情况13三、汽车摩托车进出口情况16四、重点企业经营状况18五、2003年轿车产销形势分析19六、2004年汽车行业发展展望21机电行业运行状况27一、机电行业经济效益分析27二、主要机电产品产销情况30三、机电产品进出口情况34四、重点企业经营状况35五、2004年机械行业有望再创新高37
2、建材行业运行状况39一、建材行业经济效益分析39二、主要产品生产情况41三、建材产品进出口情况42四、重点企业经营状况43五、2004年建材行业发展预测44纺织服装行业运行状况47一、纺织服装行业经济效益分析47二、主要纺织服装产品生产情况50三、纺织服装产品进出口情况51四、重点企业经营状况52五、2004年我国纺织品出口形势分析54医药制造业运行状况57一、医药制造业经济效益分析57二、主要医药产品生产情况59三、医药品进出口情况60四、重点企业经营状况62五、当前医药经济运行存在的突出问题63六、2004年医药行业发展展望64食品饮料烟草制造业运行状况66一、食品饮料烟草制造业经济效益分
3、析66二、主要产品生产情况69三、食品烟草进出口情况70四、重点企业经营状况72五、2003年烟草行业继续保持平稳发展73六、2003年食品市场发展情况74造纸印刷行业运行状况76一、造纸印刷行业经济效益分析76二、主要产品生产情况79三、纸品进出口情况80四、销售收入前十名企业经济效益情况81五、2004年造纸行业发展展望82政策分析86一、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办法出台86二、我国将修改反倾销等三大条例87三、财政部下发关于减征低污染排放小汽车消费税的通知88四、国家将全面规范建材市场88五、烟草专卖取消“特许证”89热点点评902004年国家宏观调控及产业政策走向90一、宏观调控政策基本趋
4、向90二、重大产业政策走向预测92图表索引95导 读 宏观经济2003年,全国工业生产增长明显加快,增速达到9年来新高,产出规模迈上新台阶。工业快速增长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力量。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首次突破4万亿元,达到41045亿元,比上年增长17%,增速比上年加快4.4个百分点,成为1995年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 汽车与摩托车制造业2003年,汽车制造业与摩托车制造业的销售利润率分别为8.70%和2.43%。2003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双双突破400万辆大关,销量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三大汽车销售国。 机电行业2003年,普通机械制造业销售利润率为5.49%;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销
5、售利润率为5.05%;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销售利润率为3.83%;仪器仪表制造业销售利润率为4.85%。 建材行业2003年,建材行业实现销售收入为5222.66亿元,同比增长26.98%;实现利润284.78亿元,同比增长85.12%,销售利润率为5.45%。比1-11月份提高0.48个百分点。 纺织服装行业2003年,纺织行业销售利润率为3.26%;服装行业销售利润率为4.02%。12月份全国纺织服装产品进出口均有所增长。出口金额为74.19亿美元,比上月增长18.04%,进口金额为20.19亿美元,比上月增长22.17%。 医药制造业2003年,医药行业实现销售收入为2751亿元,同比增
6、长19.20%;实现利润256.16亿元,同比增长25.85%,销售利润率为9.31%。12月份化学原料药和中成药产量分别同比增长25.08%和4.95%。 食品饮料烟草制造业2003年,食品加工业销售利润率为2.87%;食品制造业销售利润率为5.10%;饮料制造业销售利润率为6.95%;烟草加工行业销售利润率为12.14%。 造纸印刷行业2003年,造纸行业销售利润率为4.70%;印刷行业销售利润率为7.76%。宏观经济运行状况一、2003年全国工业生产快速增长2003年,全国工业生产增长明显加快,增速达到9年来新高,产出规模迈上新台阶。工业快速增长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力量。200
7、3年工业生产主要情况及特点:1、生产增长明显加速,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2003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注:规模以上工业为全部国有企业和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企业。完成增加值首次突破4万亿元,达到41045亿元,比上年增长17.0%,增速比上年加快4.4个百分点,成为1995年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其中12月当月完成增加值4351亿元,比上年同月增长18.1%。2、不同经济类型工业全面提速。全年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增加值19408亿元,比上年增长 14.3%,增速比上年加快2.6个百分点;集体企业完成增加值2787亿元,增长11.5%,比上年加快2.9个百分点;股份制企业完成增加值16
8、878亿元,增长18.3%,比上年加快3.9个百分点;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完成增加值11174亿元,增长20%,比上年加快6.7个百分点。3、重工业对工业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加大。全年重工业完成增加值26392亿元,比上年增长18.6%,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65.5%,拉动11.1个百分点;轻工业增加值14653亿元,增长14.6%,贡献率为34.5%,拉动增长5.9个百分点。4、五大支柱行业的带动作用明显。在39个工业大类行业中,除烟草等个别行业外,绝大多数行业生产增长均比上年有不同程度加快。其中,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冶金和化学工业是带动整体工业加快增
9、长的主要力量。上述5个行业对整个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50.9%,拉动全部工业增长速度8.7个百分点。5、重要基础工业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2003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生产原煤13.3亿吨,比上年增长18.0%;原油加工量2.4亿吨,比上年增长10.8%;完成发电量18462亿千瓦小时,比上年增长15.4%,达到90年代以来最高增速。钢、钢材生产2.2亿吨和2.36亿吨,分别比上年增长21.2%和21.5%;十种有色金属和水泥分别增长19.1%和16.8%,水泥产量已突破8亿吨。汽车生产迈上新台阶,产量已达到449.7万辆,比上年增长33.3%,其中,轿车206.9万辆,比上年增长80.7%。此外,
10、移动通信设备、计算机、微机达到20.9-101.3%的增速。 6、工业产品出口拉动工业生产快速增长。2003年工业企业完成出口交货值27089亿元,比上年增长30.7%,增速比上年提高7.3个百分点。出口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2.4%,拉动工业增长3.8个百分点,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其中,主要出口行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和电气机械器材制造业出口交货值分别比上年增长46.2%和32%,传统的纺织和服装行业也分别增长了21.7%和22.9%。7、工业产销衔接水平稳定提高。全年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8.06%,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分大类行业看,三分之二以上的行业产销率都比上年有不同程度提高,其
11、中有19个行业产销率达到98%以上的好水平。由于产销衔接好,在工业生产高速增长的同时,没有出现明显的产品库存积压。二、2003年工业经济效益创历史新高2003年,在全国工业生产明显加快的同时,工业经济运行质量显著提高,工业经济效益创近年来新高。1、经济效益总体水平创近12年来新高。全年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144.7,比上年提高13.8点,是1992年以来的最高水平。主要经济效益指标与上年相比,总资产贡献率为11.13%,提高1.27个百分点;资本保值增值率为113.48%,提高3.43个百分点;成本费用利润率为6.24%,提高0.66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率为1.96次,提高0.16次;产
12、品销售率为98.06%,提高0.09个百分点。2、产品销售收入突破14万亿,增幅创9年来新高。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40610.3亿元,比上年增长28.3%,增幅比上年提高11.6个百分点,是1995年以来的最高增幅。各种经济类型企业产品销售收入均保持强劲增长,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58070.9亿元,比上年增长23.5%;集体企业9617.1亿元,增长21.4%;股份合作企业3289.8亿元,增长24.2%;股份制企业42918亿元,增长28.7%;私营企业18292.7亿元,增长40.3%;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42150.9亿元,增长 31.1%。3、企业实现利润总额突破8
13、000亿元,连续5年保持增长。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总额达到8152.4亿元,比上年增长42.7%,增幅比上年提高22.1个百分点。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3783.5亿元,比上年增长45.2%。全国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已连续五年保持增长。各工业行业实现利润呈现全面增长的态势,在39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37个行业利润比上年增长7.3%-1.77倍,有1个行业由上年亏损转为盈利。实现利润增幅最高的五个行业是: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增长1.77 倍;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增长1.75倍;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1倍;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85.1%;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
14、长72.4%。新增利润最多的行业是: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实现利润1237.8亿元,新增324亿元;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实现利润593.9亿元,新增297.2亿元;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实现利润772.4亿元,新增260.2亿元;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实现利润459.3亿元,新增180.4亿元;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实现利润284.8亿元,新增130.9亿元。以上五个行业共新增利润1192.7亿元,占整个工业新增利润的48.9%。4、企业税金总额增长较快。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税金总额7295.2亿元,比上年增长19.6%,增幅比上年提高7.1个百分点。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税金总额 4615.3
15、亿元,比上年增长17.8%。5、亏损企业亏损额小幅下降。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亏损企业亏损额1072.3亿元,比上年下降1.9%,降幅比上年减少5.8个百分点。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亏损企业亏损额626.8亿元,比上年增长0.7%,而上年为下降12.2%。6、企业产成品资金持续上升。12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成品资金8172.4亿元,比上年增长11.7%,增幅比上年末上升6.5个百分点。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产成品资金比上年增长6.7%,增幅比上年末上升6.5个百分点。7、企业应收帐款增幅加快。12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帐款净额18623.9 亿元,比上年增长16.9%,增幅比上年末上升8.2
16、个百分点。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应收帐款净额比上年增长4.6%,而上年末为下降1%。三、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6.7%2003年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达55118亿元,这个数字是1992年后的最高值。较上年增加了26.7%,低于头11个月29.6%的增幅。12月份国有企业固定资产投资较上年增长了23.3%。从需求方面看,投资的高速增长是2003年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拉动力。据国家统计局公报,1993、1994两年,全社会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分别比上年增长50.6%、27.8%。但是,如果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完成量只分别增长22%、15.8%。这说明2003年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实际要超
17、过1993、1994年。另外,按照国家统计局1992年统计公报,当年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582亿元计划管理口径为7278亿元,比上年增长37.6%,是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第二个高峰。由此判断,2003年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可能是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第三个高峰。预计2004年全年全社会投资增幅预计将在17%左右,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但增幅较2003年回落4个百分点,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比2003年有所减弱;民间投资全年增长速度将达到19%左右,增幅比今年提高近3个百分点,首次超过国有及其他投资增速;中东部地区投资前景依然较西部地区更为乐观,投资增长将继续快于西部地区;房地产快速发展的势头并
18、不会因121号文件而变化;第三产业投资将出现恢复性反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较今年有所增强;与此同时,外商进入中国的脚步不会放慢,中国利用外资的前景依然广阔,中国将迎来新一轮利用外资的新高潮。四、2004年中国经济发展趋势1、现实经济接近潜在经济增长水平,GDP有望增长8.5%从决定经济增长潜力的几个因素看,今明两年,我国资本积累的速度加快,全要素生产率增长速度不会慢于改革开放以来平均3%的水平,潜在生产能力在9%左右,略高于1997年至2002年8.5%左右的潜在增长水平。2004年中国经济将承接2003年的发展势头,继续保持高增长态势,国民经济有望增长8.5%左右。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
19、3%,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11.2%,第三产业增长7.7%。与1998年至2002年实际经济增长率和潜在经济增长率相差近1个百分点相比,现实经济增长率进一步接近潜在经济增长率,我国的经济增长周期由复苏阶段向繁荣阶段发展。2、社会总供求关系有所改善,物价水平小幅回升2004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会有所上升。但我国实际经济增长速度仍未达到潜在增长水平,并不存在严重通货膨胀的压力。对外贸易依存度已近60%,多数可贸易商品的价格受制于国际市场,在全球总体价格水平偏低的条件下,我国可贸易商品价格上涨的可能性很小。即使少数商品短期内出现供给不足的局面,我国有足够的外汇储备用于扩大进口,约束经济扩张的资源限
20、制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通过国际市场来解除。预计2004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左右,涨幅比2003年提高1.2个百分点。3、经济增长对就业带动作用增强,城乡就业有所增加近年来,第三产业成为我国吸纳劳动者就业的主体产业。2003年中以来,面对非典给我国就业带来的不利影响,国家把促进就业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的首要目标,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第三产业发展和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的政策。这些政策将在今年年底和明年显效,预计2004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率比2003年提高近1.7个百分点,拉动第三产业新增就业500万人以上,全部新增就业900万人左右,下岗职工再就业400万人。从2004年劳动力供给来看,新增劳动力基本与2
21、003年持平,约为1000万人左右,企业下岗人员的规模大约为300万人,比2003年减少300万人。因此,2004年就业形势略好于2003年,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可控制在4.5%左右。4、外汇储备增量减缓,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从目前情况看,国际收支不平衡和升值压力是左右人民币汇率的主要原因。预计到2004年底,中国外汇储备比2003年底增加1000亿美元,外汇储备总额达到5300亿美元,但2004年外汇储备增量将比2003年减少500亿美元左右。2004年,人民币升值压力仍需化解,汇率应继续保持基本稳定为宜。5、消费结构继续升级,消费需求明显回升2004年,有几大有利因素促使消费需求增长。一是消费
22、环境改善的改善,二是消费能力的提高;三是2004年餐饮、娱乐、旅游、居民服务等服务性消费会出现补偿性高增长。四是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酝酿多时。预计200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实际增长10%左右,实际增幅比2003年高出2个百分点,服务性消费大幅回升,总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近年来消费和投资增长背离的状况将有所好转。6、投资增速高位回落,市场导向型企业投资依然活跃2003年,实际投资增长速度仅次于1992年和1993年,是改革开放25年以来第三高增长年份。2004年,市场引导企业投资活力依然强劲,投资仍处于快速增长区间。当然,也有一些减缓投资增长的因素,2004年投资会高位回落。
23、2003年投资增长基数较高,也将影响明年投资增幅的进一步提高。综合判断,预计2004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增长11%左右,比2003年低6个百分点。7、进出口恢复平稳增长,贸易顺差减少预计2004年出口将达到4730亿美元,增速下降到14%左右。进口达到4670亿美元,增长16%左右;贸易顺差约60亿美元,比2003年减少60亿美元左右,净出口对经济的贡献度下降。8、税制调整稳步推进,积极财政政策功能转型2004年将是税制改革力度较大的一年,部分税制调整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经过几年试点,2004年农村税费改革将在全国范围内推开,国家将降低农业税税率,取消农业特产税,以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可行性报告 商业 计划书 中国 制造 行业 月度 跟踪 研究 报告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