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经济稳中有进推动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十个方面47项措施).docx
《促进经济稳中有进推动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十个方面47项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促进经济稳中有进推动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十个方面47项措施).docx(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促进经济稳中有进推动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十个方面47项措施)一、加大财税支持力度(5项)1 .落实“六税两费”税费支持政策。对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小型 微利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按照50%税额幅度减征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 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印花税(不含证券交易印花税)、耕地占用 税和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执行期限至2024年12月31日。(省 税务局、省财政厅,各市州政府、兰州新区管委会负责。以下任务均需 各市州政府、兰州新区管委会负责落实,不再一一列出)2 .落实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减免增值税等政策措施。自2023年1月 1日至12月31日,对月销售额10万元以下(含本数)的增值税
2、小规模 纳税人,免征增值税;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适用3%征收率的应税销售收 入,减按1%征收率征收增值税;适用3%预征率的预缴增值税项目,减 按1%预征率预缴增值税;允许生产性服务业纳税人按照当期可抵扣进 项税额加计5%抵减应纳税额;允许生活性服务业纳税人按照当期可抵 扣进项税额加计10%抵减应纳税额。(省税务局、省财政厅负责)3 .落实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支持政策。对小型微利企业年应纳税所 得额超过100万元但不超过300万元的部分,减按25%计入应纳税所得 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执行期限至2024年12月31日。对 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中规定的产业项目为主营业务,其收入占 企业收
3、入总额60%以上的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执行26.支持民间投资发展。鼓励民间投资更多进入交通、能源、水利、城建、环保以及文化、旅游、教育、卫生、体育、养老、农业农村等重 点行业和领域。优化全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功能,实时向民间 投资开展项目推介;企业投资项目备案后,其融资贷款需求直接通过甘 肃“信易贷”推送至金融机构。(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信厅等有关部门 负责)27,盘活存量资产拓宽筹资渠道。盘活公路公共基础设施资产,支持 重大项目建设。对可以使用划拨土地的能源、环境保护等项目,支持市、 县政府以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作价出资或入股的方式提供土地,与社会 资本共同投资建设项目。
4、已取得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工业用地,在符 合规划、不改变用途的前提下,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增加容积率的,不再 增收土地价款。对结余资金和连续2年未用完的结转资金按规定收回统 筹使用,对不足2年的结转资金中不需按原用途使用的资金收回。(省 发展改革委、省自然资源厅、省财政厅、省交通运输厅、省政府国资委 负责)28 .推进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加大基础地质调查和省地勘基金 项目资金投入,支持市县政府和市场主体参与新一轮找矿突破行动,推 动矿业权公开出让常态化。多途径、差别化保障采矿用地合理需求,保 障能源资源供应安全。组建省矿产资源集团,盘活优质矿产资源,优化 矿权融资方式,支持矿业权作价出资或入股优
5、化省属企业资源配置。(省 自然资源厅、省政府国资委负责)29 .强化重大项目前置要素保障。发挥省推进有效投资重要项目协调机制作用,按照“一项目一方案”要求,实行台账式管理、清单化调 度。适度推行“容缺受理”“告知承诺”,按照分级审批的原则,由项 目所在地政府根据职责权限作出承诺,依法依规加快办理项目用地、环 评、能耗等手续。用好“政银企”常态化对接交流机制,按季度向银行 提供“项目清单”。(省发展改革委牵头会同省推进有效投资重要项目 协调机制成员单位负责)30 .促进“飞地经济”高质量发展。通过建立规划、建设、管理和利 益分成等共建共享合作机制,支持兰州市、兰州新区与土地资源相对丰 富的河西五
6、市建立飞地经济联席会议制度,联合开展招商引资,共同保 障重大项目落地。(省发展改革委、省商务厅、省工信厅、省财政厅、 省税务局负责)31 .优化监管方式为市场主体提供更优服务。深入推进社会信用体 系建设,构建全省一体化融资信用服务平台网络,加快打造“诚信甘肃”。 完善信用信息修复机制,高效开展失信行为纠正后的信用信息修复工作。 持续推行柔性执法、精准执法,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 实施包容审慎监管。制定涉企轻罚免罚清单,对市场主体违法行为情节 显著轻微或者无明显危害后果的,依法不予处罚或者从轻减轻处罚,被 处以罚款但确有经济困难的,可依法申请暂缓或分期缴纳。(省发展改 革委、省司法厅
7、会同有关部门负责)七、全力以赴招商引资(3项)32 .聚焦产业精准招商引资。开展“引大引强引头部”行动,紧盯长 三角、珠三角、京津冀重点地区和世界财富、中国企业、民营企业3个 “500强”企业,围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数字信息、中药材、 特色农业等领域,“走出去”开展产业链招商。(省商务厅负责)33 .强化开放平台支撑。支持省内对外开放平台引进一批运营企业, 提升运营规模和质量效益。积极开辟国内国际货运新航线,发展壮大临 空经济。着力夯实自由贸易试验区申建基础,持续推进自贸试验区试点 经验复制推广。(省商务厅、省发展改革委、兰州海关、省国际物流集 团负责)34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大力开
8、展“优化营商环境攻坚突破年”活动。 持续推进工业项目“标准地”改革,确保“拿地即开工”。建立领导干 部包联工业企业工作机制,建立推行“白名单”和“六必访”制度。创 优“陇税雷锋”服务品牌,不断提升纳税缴费服务水平。(省发展改革 委、省工信厅、省市场监管局、省自然资源厅、省税务局负责)八 深入开展产业赋能行动(5项)35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深入实施产业链链长制,利用省级财政资金 支持延链补链强链重点项目。发挥好省级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数据 信息发展资金作用,加大力度支持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 推进300个以上“三化”改造重点项目。推动石油化工产业延链补链, 打造兰州石化、庆阳石化2
9、个大型石化产业基地。助推有色冶金产业向 高端延伸,实现由有色金属产业大省向有色金属产业强省转变。加快推 进钻采炼化、电工电气、数控机床等装备制造产业加快升级,积极推动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发展。强化能源生产和供应能力建设,加快建设陇东综合能源基地和陇东千万吨级油气生产基地。(省工信厅、省发展改革 委负责)36 .大力培育新兴产业。围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数字经济 等领域实施关键技术攻坚计划,培育新建一批省级科技创新平台。加快 发展新能源及装备制造产业,围绕新能源产业链缺失环节,重点培育引 进关键零部件产业。做强做大先进有色金属新材料、动力电池材料、钢 铁新材料、先进石化化工新材料、无机非金属新
10、材料、高性能纤维及制 品和复合材料、前沿新材料等。强力推动生物制药引领突破发展、化学 药及制剂创新绿色发展。加快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甘肃) 建设,建成兰州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信厅、 省药监局、省通信管理局负责)37 .发挥优势壮大特色产业。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大力发展现代寒旱 特色农业,壮大黄土高原区旱作高效农业、河西走廊戈壁节水生态农业、 黄河上游特色种养业、陇东南山地特色农业。推进敦煌国际文化旅游名 城及大敦煌文化旅游经济圈建设,扩大张掖丹霞、黄河三峡、拉卜楞寺 等大景区带动效应。加快实施文化旅游康养项目。依托国家中医药产业 发展综合试验区平台,组织开展中
11、药材产业发展专项行动,引导中医药 产业聚集发展。(省农业农村厅、省卫生健康委、省工信厅、省商务厅、 省药监局负责)38 .大力推动服务业发展。实施“服务业提升计划”,优化服务业结 构,推进金融、康养、旅游、文体娱乐、电信服务、创意设计包装等现 代服务业发展。大力提高生产性服务业比重,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 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促进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加速融合。(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信厅、省商务厅负责)39 .持续壮大县域经济实力。开展县域经济年度综合评价,对“十强 县”“先进县”“进步县”予以授牌表彰,省级财政给予“进步县”资 金奖励(总额5亿元)。统筹运用各类财政性资金,加大对开发区、
12、代 表性园区基础设施项目支持,加大开发区考核激励力度。开展工业互联 网一体进园区“百城千园行”活动,2023年新增百亿级园区2个以上, 创建20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信厅、省农业 农村厅会同有关部门负责)九 千方百计稳就业扩就业(5项)40 .全力帮助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深化省内东西部人力资 源协作机制,搭建人力资源供需对接平台。持续扩大就业见习规模,募 集见习岗位1.5万个,支持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政府投资项目、科 研项目等与高校签订见习岗位协议,给予每人每月1000元见习补贴, 对留用率达到50%60%(不含60%)、60%70%(不含70%)、70%及以上 的
13、,补贴标准分别提高至1200元、1350元和1500元。对毕业年度和离 校2年内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后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给予一定 数额的社会保险补贴,补贴标准原则上不超过其实际缴费的2/3,补贴 期限最长不超过24个月。(省人社厅、省教育厅、省财政厅负责)41 .鼓励创业带动就业。纵深推动“百千万”创业引领工程,鼓励有 条件的地区,对首次创办小微企业或从事个体经营,且所创办企业或个 体工商户自工商登记注册之日起正常运营1年以上的离校2年内高校毕 业生、退役军人、就业困难人员、脱贫劳动力、农民工等返乡下乡创业 人员,给予5000元一次性创业补贴。政府投资开发的创业载体安排30% 左右的场地
14、,免费向高校毕业生创业者提供。(省人社厅、省财政厅负 责)42 .持续优化农民工就业环境。对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劳务中 介机构、劳务经纪人有组织输转脱贫劳动力到企业实现稳定就业,签订 并实际履行6个月以上劳动合同的,按每人200元标准给予一次性奖 补。对跨省就业的脱贫劳动力按每人不超过600元的标准分档给予一次 性往返交通补助;对省内就近就业的脱贫劳动力按每人不超过300元的 标准分档给予一次性往返交通补助;对于认定的乡村就业工厂就地就近 吸纳甘肃籍脱贫劳动力稳定就业6个月以上的,按3000元/人进行奖 补。对认定为省级劳务品牌的创建承办单位给予20万元一次性补助, 对认定为国家级劳务品牌
15、的创建承办单位再给予20万元一次性补助; 对认定为省级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县(市、区)的给予50万元一次性补 助,对认定为省级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基地的给予20万元一次性补助。 因地制宜规划布局一批零工市场。(省人社厅、省乡村振兴局、省住建 厅、省财政厅负责)43 .加大职业技能培训补贴力度。进一步提高企业职工职业技能培 训在年度培训计划中的占比。支持企业自主选择具有资质的培训机构开 展培训并按规定享受培训补贴政策。鼓励企业积极开展技能人才自主评 价或参加社会化评价,符合条件的企业职工可按规定申领每人10002000元技能提升补贴。支持各类职业培训机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按照 企业需求和劳动者意愿,
16、大力开展订单式、嵌入式和项目制等培训,提 供培训、评价、输转一体化服务,符合条件的可预拨20%的培训补贴资 金。鼓励劳动者参加职业技能鉴定、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专项职业能力 考核等技能评价,符合条件的给予不超过300元的技能评价补贴。(省 人社厅、省财政厅负责)44 .更好发挥以工代赈“赈”的作用。对于政府投资的重点工程项目, 建立以工代赈年度重点项目清单,实行动态管理。积极在农业农村基础 设施建设领域推广以工代赈方式,扩大就业容量。2023年中央预算内投 资以工代赈示范工程的劳务报酬发放比例由20%提高至30%以上。(省 发展改革委、省农业农村厅、省人社厅负责)十、保障粮食能源安全(3项)45
17、 .加大强农惠农政策供给。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大力开 展耕地轮作试点,每亩补助150元。推动涉农整合资金、衔接补助资金、 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新增耕地指标调剂收益和调整完善土地出让收益等 优先用于高标准农田建设,适当提高高标准农田建设补助标准。加大农 机购置补贴力度,重点支持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相关 的机械,2023年购置补贴各类农业机械达6万台套。(省农业农村厅、 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负责)46 .加快推进种业振兴。大力实施种业振兴“五大行动”,建设完善 国家和省级种质资源保种场或保护区,加快种业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和现 代装备升级改造。支持企业创新联合体开展种业关键核心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促进 经济 稳中有进 推动 质量 发展 若干政策 措施 十个 方面 47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