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4.灯笼(教学设计3).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4.灯笼(教学设计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4.灯笼(教学设计3).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4.灯笼教学目标1 .感知文章内容,品味灯笼的含义,理解作者情感。2 .体会作者散文的自由笔法,融汇个人经历、乡情民俗的写作方法。3 . 了解作者抒写了哪些关于灯笼的记忆,体会灯笼对作者乃至民族的重要 意义。教学重难点了解作者抒写了哪些关于灯笼的记忆,体会灯笼对于作者乃至民族的重要意 义。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提起灯笼,你会想到什么?你的家里有灯笼吗?过年时商店门前高挂的红灯 笼?戏台上的布景?在电灯尚未出现和普及的年代,灯笼却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 需品,是生活和情感的纽带,承载着亲情,抒写着繁华,以及对往昔岁月的怀念。 二、检查预习.介绍文体知识。散文,是一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
2、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散文最大的 特点是“形散神聚”;“形散”既指题材广泛、写法多样,又指结构自由、不拘一 格;“神聚”既指中心集中,又指有贯穿全文的线索。散文写人写事都只是表面 现象,从根本上说写的是情感体验。1 .介绍吴伯箫,教师补充。内容要点:吴伯箫(19061982)原名熙成,笔名山屋、山菰,是我国当代著名 文学家和教育家。1938年投奔革命圣地延安,进入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学习, 是抗战时期伟大的文学家。2 .写作背景。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略者发动“九一八事变一国民党政府采取“不抵抗” 政策,这让吴伯萧十分愤懑。吴伯萧这一时期的散文,常常回荡着爱国主义的激 越旋律。即
3、使在回忆童年生活的篇章里,这一旋律也时常跳跃而出,灯笼正 是这个时期回忆主题的文章。3 .检查生字词(多媒体出示)三、整体感知1 .朗读课文,了解文章主要内容。(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2)指名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2 .速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1)叙写小时候喜欢火、光的情景。(2) “我”爱月华、繁星和灯笼,引出“我”关于灯笼的记忆(过渡)。(3-12)抒写了 “我”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和联想。四、细读探究.自由读课文3-10自然段,分组讨论:这几段写了关于灯笼的哪些事?为什么 要回忆这几件事?(1)挑着灯笼接祖父,听祖父讲进京赶考的掌故。(2)接过母亲递给的纱灯上下灯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部编版八 年级 语文 下册 灯笼 教学 设计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