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教师资格证考试《高中生物专业面试》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
《2021年教师资格证考试《高中生物专业面试》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教师资格证考试《高中生物专业面试》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3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年教师资格证考试高中生物专业面试真题及答案解析2021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高中生物专业面试真题及答案解析1 简答题血压的负反馈调节1.题目苏教版必修三血压的负反馈调节片段教学2.内容3.基本要求(1)试讲约10分钟(2)引导学生理解负反馈(3)要有适当的师生互动;(4)配合教学内容适当板书。参考解析:一、情境导入视频展示高血压患者患病及治疗时的情景,请学生根据自身的理解谈一谈自己对人体血压调节的理解。导入本节课题二、交流讨论,探究新知环节一明确反馈调节的类型教师提问人体内环境的调节依赖于反馈调节,反馈调节有哪几种类型,他们的概念是什么?环节二血压的负反馈调节小组讨论: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2、观看大屏幕展示的血压调节的模拟动画,尝试思考并总结血压调节的具体过程。讨论结束后教师随机请小组代表进行阐述自己小组的结论。学生回答完后教师结合动画,再次详细讲解血压的负反馈调节过程。三、巩固练习结合本节课知识提问在平时生活中,可以怎样预防高血压?四、课堂小结请同学总结分享今日所学。五、课后作业请同学们查阅资料,了解降压药的原理。六、板书设计略2021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高中生物专业面试真题及答案解析1 简答题1题目:人教版必修一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片段教学 2.内容:3.基本要求: (1) 试讲需在10分钟之内; (2)试讲中有情境创设和提问并适时地与学生进行互动; (3)试讲过程中应设计有
3、效提问; (4)配合教学适当板书。参考解析: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展示材料:市面上的食品种类繁多,质量参差不齐,我国的食品监管部门就曾查处多种假冒伪劣产品:如利用蔗糖冒充以葡萄糖为主的“蜂蜜”。教师提出问题:“该如何鉴定真假蜂蜜呢?”引出课题。 二、新知讲授 环节一:实验原理及相关器材 教师活动:教师展示资料,向学生说明在实验室中可以通过特定的化学反应对有机物进行鉴定,颜色越深说明该有机物的含量越高。再通过课件展示并讲解还原糖的鉴定原理,强调斐林试剂组成和用法。之后,通过播放视频强化学生的印象。在学生了解了还原糖的鉴定原理后,教师引导学生小组讨论,概括本实验所需要的实验相关器材及试剂。
4、 请小组代表进行回答,教师对学生回答评价,并总结知识点。 环节二:实验方案的设计 教师活动:教师首先引导学生根据实验原理假设实验现象,然后播放鉴定生物组织中糖类的操作视频,引导学生观看,同时向学生强调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如:斐林试剂一定要现配现用; 在检测过程中应注意水浴加热及安全操作事项等。学生活动:以小组为单位针对探究的问题作出假设、根据实验视频写出实验方案。 环节三:进行试验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按实验方案进行操作,在此期间,教师应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与学生探讨实验探究的可行性,纠正学生实验操作中的一些不足,帮助学生分析实验结果,解答学生的 疑问。 根据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收集实验数据,分
5、析并得出结论,完成实验报告。之后,对实验结果进行展示交流。 环节四:成果交流 教师活动:与学生共同交流评价记录好的实验现象,进行总结提升。 请小组代表进行回答,教师对学生回答评价,并总结知识点。 三、巩固练习 教师补充生物组织中糖类测定的不同检测方法。 学生分析检测实验的价值所在,拓展知识面,巩固知识点。 四、课堂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五、布置作业 查阅资料,了解生物组织中其他有机物的鉴定方法,并总结一篇科学小短文。 板书设计:略2 简答题题干缺 考题解析参考解析:【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图片导入(多媒体展示黑腹果蝇雌雄个体体细胞和配子的染色体图),提问: 1.配
6、子的染色体与体细胞的染色体有什么区别?(配子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 2.为什么配子的染色体数目会减半呢?它又是如何分裂形成的?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一下减数分裂。 二、新课展开 1.提问: 精子的染色体数目为什么要减半?(与卵细胞结合后保持染色体数目恒定。) 精子是通过有丝分裂形成的吗?(不是,减数分裂。) (1)动画演示:精原细胞形成初级精母细胞过程。 提问: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精原细胞变为初级精母细胞时染色体发生了哪些变化?(DNA复制,姐妹染色单体出现。) 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初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最显著的变化是什么?(散乱分布,同源染色体联会,出现四分体。) (2)观看第一次减数分裂过程
7、的动画演示。 提问:减前期和末期染色体发生了怎样的行为变化?学生尝试总结不同时期的特点。(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中期:同源染色体排列赤道板;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末期:细胞质分裂,形成2个子细胞,即次级精母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中还有同源染色体和染色单体吗?(无同源染色体,有染色单体)。 (3)动画演示:次级精母细胞第二次减数分裂形成精子的过程。 学生尝试总结第二次减数分裂各个过程的特点(前期:染色体排列散乱;中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都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分别移向细胞两极;末期:细胞质分裂,每个细胞形成2个子细胞,即精子。) 精子
8、还能再分裂吗?(不能。) 教师总结:精子形成需要经过变形,丢弃大量细胞质,仅保留了细胞核和极少量细胞质,所以精子寿命短,精子不再分裂,因此减数分裂无细胞周期。 (4)引导学生总结减数分裂过程。 精母细胞形成精子需要经历两次连续的减数分裂,第一次减数分裂同源染色体分开,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染色体减半;第二次减数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精子。一个精原细胞最终可形成4个精子。 三、巩固提升 组织学生用课前准备的彩色卡纸和回形针结合动画模拟减数分裂全过程,加深对减数分裂过程的理解。 四、小结作业 1.提问:说一说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师生共同归纳小结本节课同学的收获。) 2.课下请学生归纳形成精子
9、的细胞分裂(减数分裂)的过程与特点。 五、板书设计 略 【答辩题目解析】 1.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什么?你是如何突出的? 【答案】 重点: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动态变化以及主要特征的描述。 如何突破:首先利用多媒体动画演示出精子形成各个重要时期的动态变化,引导学生分别分析减数分裂各个时期的特点,对较抽象的概念,比如“四分体中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配合照片以及模式化的示意图进行讲解。当学生对减数分裂有直观的认识之后,师生共同用精炼的语言归纳总结精子形成的过程。之后,引导学生合作模拟精子形成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通过模型建构,对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和行为变化有更直观的印象,这样减数分裂概念
10、的形成就水到渠成。整节课我将现代教学手段和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通过多媒体直观教学和模型建构,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建构。通过以上一系列的活动从而突出重点。2.请简述减数分裂的主要特征? 【答案】 (1)减数第一次分裂主要特征 间期:精原细胞经过染色体复制,体积稍微增大,成为初级精母细胞。 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联会),形成四分体,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常常发生对等片断的互换。 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排列在赤道板两侧。 后期:同源染色体彼此分裂,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分别移向细胞两极。 末期:细胞质分裂,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分裂成两个次级精母细胞。 (2)减数第二次分裂主要特征 无同源染色体。 前
11、期:染色体排列散乱。 中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 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2条子染色体,并分别移向细胞的两极。 末期:细胞质分裂,每个细胞形成2个子细胞,最终形成4个子细胞。精细胞经过复杂的变形成为精子。3 简答题1.题目:人教版选择性必修其他植物激素片段教学 2.内容 (1) 试讲需在10分钟之内; (2)试讲中有情境创设和提问并适时地与学生进行互动; (3)试讲过程中应设计有效提问; (4)配合教学适当板书。参考解析: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提出问题:如果 你的家人从超市买了香蕉和其他水果,但发现香蕉还未成熟,有什么方法能让生香蕉快速成熟?
12、学生回答,进而引出本节课的课题一其他植物激素. 二、新知讲授 环节一:乙烯与乙烯利 教师提问:为了延长鲜切花的寿命,防止其过早衰老,可以采用什么方法处理呢? 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可得出使用保鲜剂 教师进一步提问:保鲜剂的成分有哪些? 请学生自主看课本学习后回答,教师对学生回答评价,并补充总结知识点。 三、巩固练习 教师出示放反季节催熟水果导致儿重性成熟、爆炸西瓜等新闻短片。 提出辩题:是否应该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 学生自由选择角色进行辩论。 学生结合所学,自由辩论,教师总结提升 四、课堂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五、布置作业 查阅资料,了 解本节课所学的其他植物激素在生产实践中还有
13、哪些应用,并总结一篇科学小短文。 板书设计:略4 简答题1.题目:人教版必修二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片段教学 2.内容: 参考解析:一、导入 观看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视频,明确侵染过程:吸附一注入一合成一组装一释放 思考:如果设法把DNA与蛋白质分开,单独的、直接地去观察DNA和蛋白质的作用,就能明确遗传物质是哪个。 二、新课学习 教师提出问题1:如何把DNA与蛋白质分开,单独的、直接地去观察DNA和蛋白质的作用呢? 通过分析,师生一起归纳总结实验方法同位素标记法。 教师提出问题2:如何选择标记元素去标记T2噬菌体呢? 学生思考并找学生回答,教师点评并在多媒体中呈现DNA与蛋白质分子
14、结构及组成元素,明确放射性元素选择的依据。 教师提出问题3:结合图3- -6 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 小组合作讨论放射性分布情况及原因,根据实验结果,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三、巩固新知 通过几道相关练习检查学生对实验设计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四、总结体会 引导学生分享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再次明确本节课重点内容。 五、课后作业 学生课下搜集资料回答问题:是不是所有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呢?下节课进行分享讨论。5 简答题1、试讲:桦尺蠖与自然选择直接的关系 2、课文内容略 3、基本要求: (1)试讲约10分钟; (2)引导学生理解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的关联性; (3)要有适当的师生互动。
15、 (4)配合教学内容适当板书。参考解析:一、直观导入 教师幻灯片展示曼彻斯特地区黑色和浅色两种不同体色的桦尺蠖。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曼彻斯特地区的桦尺蠖基因频率虽发生改变,但并没形成新物种,这是为什么呢? ,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才能形成新的物种?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学习的主要内容。顺势导入新课题一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 二、讲授新知 (一)生殖隔离 教师提问:日通过上一节所学的物种的概念,我们知道了同种生物都能进行交配,那不同种的生物都不能交配吗?由此引出螺作为马和驴的不育后代,从而引出生殖隔离的概念。有学生自主总结生殖隔离的概念,并引导学生举出生殖隔离的例子以及生殖隔离的不同情况:花期不同、”两
16、性生殖细胞的不融合、求偶方式的不同而生殖器官不相配等,教师评价并适当地讲解,引导学生得出结论:生殖隔离即不同物种的个体之间一般不能交配或交配后产生的后代不可育,存在生殖隔离的两种生物,就属于不同物种。 (二)地理隔离 教师,屏幕展示隔离的池塘的图片,提问:生活在不同池塘的鱼能自由交配吗?为什么?请学生回答,由此引出地理隔离的概念。教师组织学生结合图例阅读教材内容,分组讨论下列问题:当这群鼠:被大河分开后它们是-一个种群还是两个种群呢?几千年后,大河干涸,两群各自都发生了变化的鼠会合在一起时,还能发生交配吗?学生回答完之后,让学生猜想一个种群形成不同物种的具体过程,要求写出流程图。教师引导学生得
17、出流程图:一个鼠种群-分开产生地理隔离-成为两个鼠种群长期分开-基因交流能力逐渐丧失即产生生殖隔离-形成两:个鼠物种。 (三)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 在.上述例子的基础上,教师屏幕展示加拉帕戈斯群岛的地雀的形成的图片,学生观察并思考:物种形成最常见的形式是怎样的?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分析讨论并回答,教师评价并引导学生得出物种形成最常见的形式是:长期的地理隔离导致生殖隔离,最终导致物种形成,但地理隔离并不一定会导致生殖隔;同时结合多倍体育种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生殖隔离也可以在短期形成。由此可见,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三、巩固练习。 教师口述判断题,由学生快速抢答: 1.两个种群间的生殖隔离一旦
18、形成,这两个种群就属于两个物种。(正确) 2.物种大都;是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最后出现生殖隔离儿形成的。(正确) 3.地理隔;离一定会导致生殖隔离。(错误)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适当讲解。 四、课堂小结 总结收获和心得。 五、布置作业 1.完成习题册上本课时的内容。 2.查阅资料:狮虎兽是如何诞生的,并思考:你对这种培育目的:获得观赏价值杂交后代的行为有什么看法。下一节课师生共同交流。 板书设计:略6 简答题1.题目: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激素的调节过程片段教学 2.内容:3.基本要求: . (1)试讲需在10分钟之内; (2)试讲中有情境创设和提问并适时地与学生进行互动; (3)试讲与课本
19、页中展示的思考讨论中的实验案例相结合; (4)配合教学适当板书。参考解析: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新生儿足跟血采集视频”,学生观看并思考新生儿甲状腺功能低下(甲减)会有哪些危害? 教师呈现甲减患者的症状,学生结合资料回答甲状腺激素功能。 引导学生思考:甲状腺激素由何分泌?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又是如何调节? 引出本节课的课题一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 二、新知讲授 环节一:甲状腺激素分泌调节模型构建 1.教师出示资料:新生儿如果患有相关代谢疾病,通过足跟血筛查,患儿家长就会收到新生儿足跟血筛查初步报告。报告显示,甲减与一种叫作TSH的物质有关。组织学生自主阅读课本,思考:TSH是哪种物质?
20、TSH与甲状腺激素有什么关系? 请学生回答,教师对学生回答评价,并补充总结知识点。 2.教师多媒体播放视频资料:分析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的科学史料。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分析并回答甲状腺激素的分泌中,下丘脑、垂体与甲状腺之间有何关系。 请小组代表进行回答,教师对学生回答评价,并总结知识点。 3.教师展示资料引导学生小组讨论交流,这三种激素在调节过程中其分泌量之间存在有怎样的关系。学生讨论交流,总结TRH与TSH可促进假装激素的分泌,而过高量的甲状腺激素又会抑制TRH与TSH的分泌。教师进而概括该模型为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机制的意义:分级调节可以放大激素的调节效应,形成多级反馈调节,有利于精细调控
21、,从而维持机体的稳态. 环节二:人与动物的其他分级调节模型 教师以多媒体形式展示性激素与肾上腺激素分泌调节的相关资料,引导学生分析总结。 三、巩固练习 教师出示甲状腺激素的分子结构式并提出问题:为什么偏远山区缺碘会导致“大脖子病 ? 学生结合所学,举手回答,教师补充。 四、课堂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五、布置作业 查阅资料,了解更多内分泌疾病,对它们的原因及治疗措施进行分析。 板书设计:略7 简答题试讲题目:无氧呼吸 2.基本要求: (1)试讲需在10分钟之内; (2)试讲中有情境创设和提问并适时地与学生进行互动; (3)举例说明植物的无氧呼吸; (4) 配合教学适当板书。参
22、考解析:一、导入新课. 教师多媒体出示在洪涝灾害的环境下,植物根部长期侵泡在水里导致植物死亡的视频。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植物死亡的原因,从而引出本节课的课题一无氧呼吸。 二、新课讲授 环节一:无氧呼吸的第一个阶段 教师多媒体播放无氧呼吸第一阶段的模拟动态图,引导学生同桌之间回忆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尝试总结无氧呼吸第一阶段的物质变化。 请学生回答,教师对学生回答评价,并补充总结知识点。 环节二:无氧呼吸的第二个阶段 教师多媒体继续播放视频:无氧呼吸第二阶段的模拟动态图。引导学生观看视频,结合课本内容,前后左右四人为一小组,讨论无氧呼吸第二阶段的物质变化。 请学生回答,教师对学生回答评价,并补充总结知
23、识点。 环节三:无氧呼吸反应过程的总结 接下来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课本,自主思考后尝试写出无氧呼吸的反应方程式。学生思考结束后教师随机请同学进行回答,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性的鼓励评价,随后师生共同总结出 无氧呼吸的反应方程式。 三、巩固练习 教师提出问题:你能说出其他生活中无氧呼吸的现象吗? 学生结合所学,举手回答,教师补充。 四、课堂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五、布置作业 查阅资料,了解更多无氧呼吸在动物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略8 简答题1.题目:人教版必修:有氧呼吸片段教学 2.内容 3.基本要求: (1)根据题目结合所学内容试讲约10分钟(假设各种教学条件均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生物专业面试 2021 教师 资格证 考试 高中生物 专业 面试 答案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