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考试《高中化学专业面试》复习题.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教师资格考试《高中化学专业面试》复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资格考试《高中化学专业面试》复习题.docx(4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教师资格考试高中化学专业面试复习题40 简答题(江南博哥)参考解析:41 简答题参考解析:【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展示“滴水生火”魔术。 教师表演化学小魔术:“课前在酒精灯灯芯里暗藏一小块钠,实验开始时用胶头滴管在灯芯内第一滴水。组织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 提出问题:“为什么刚才的实验中用水点着了火呢?” 引入新课:这是因为灯芯里有金属钠,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金属钠的性质,进而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 环节二:探究新知 实验探究1:钠的物理性质。 教师展示存放在试剂瓶中的金属钠,强调钠的取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用镊子夹取小块钠,用滤纸把表面的煤油吸干;剩余的钠放回原试剂瓶中等。) 提出问题
2、:“观察到了什么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 学生观察思考、表述现象、归纳性质。 实验探究2:钠与氧气在加热条件下的反应。 提出问题:“观察到了什么实验现象?得出什么样的结论?” 实验过程:将一小块金属钠放在石棉网上加热。 学生进行实验,观察、表述现象、归纳性质。(活泼性、熔点) 讲解:钠与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淡黄色的过氧化钠,过氧化钠和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并会生成氧气,温度达到了棉花的着火点,棉花就燃烧起来了。教师强调化学反应条件对化学反应的影响。 学生书写钠与氧气分别在常温和加热条件下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实验探究3:钠与水的反应。 教师演示实验。(向一支盛有水的烧杯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然后投入
3、一小块黄豆粒大小的金属钠,观察实验现象) 提出问题:“观察到了什么实验现象,有什么样的结论?” 学生进行实验,观察、表述现象、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讲解:实验现象可以归纳成五个字“浮、熔、游、响、红”,得出相应结论。 环节三:巩固提升,深化理解 请学生说一说钠非常活泼的原因。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师生共同总结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作业:查阅资料并思考若金属钠燃烧应该如何灭火? 【板书设计】 略42 简答题参考解析:43 简答题参考解析:【答辩题目解析】 1.你是如何导入新课的,为什么采用这种方法? 【参考答案】 本节课开始,我展示了魔术实验,采用了实验导入的方式。中学阶段学生的心理特征是
4、:急于想了解本节知识的大概内容,想知道有哪些有趣的实验,喜欢观察鲜明、生动、不平常的实验。在观察过程中,他们的心理活动是好奇、好看、急于想了解实验中出现各种现象变化的原因,要求解惑的心情特别迫切。根据学生学习之始的心理活动特征,在学习的开始,可由教师演示实验或者学生实验,尽量挖掘富有启发性、趣味性的实验,巧布疑阵、设置悬念,就会使学生学习时明确目的、增强动机,起到“激其情、引其疑”的作用。 2.在醇生成烯烃的消去反应中,浓硫酸的作用是什么? 【参考答案】 浓硫酸的作用是作催化剂和脱水剂。44 简答题参考解析:45 简答题参考解析:46 简答题参考解析:47 简答题参考解析:【教学过程】 第一环
5、节:导入新课 教师让学生观察课本P55页图3-29,第A族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沸点随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而升高,符合前面所学规律,但H2O的沸点却反常,这是什么原因呢?由此导入本节课氢键的形成 第二环节:新课教学 学生自主阅读课本55页内容,回答:因为氢键的原因,导致水的沸点反常。 教师提问:氢键是不是化学键呢?如果不是,那是什么? 学生回答:氢键是一种分子间作用力。 教师提问:氢键是如何形成的呢?给学生资料“氢键的成因”供学生参考讨论。 学生回答:当氢原子与电负性大的原子X以共价键相结合时,由于HX键具有强极性,这时H相对带上较强的正电荷,而X相对带上较强的负电荷。当氢原子以其唯一的一个电子与X
6、成键后,就变成无内层电子、半径极小的核。其正电场强度很大,以至当另一HX分子的X原子以其孤对电子向H靠近时,不但很少受到电子之间的排斥,反而互相吸引,抵达一定平衡距离即形成氢键。 教师提问:那么电负性大的原子X都有哪些呢? 学生通过课本寻找得到答案:N、O、F。 教师提问:总结起来,你们能不能总结出氢键的定义? 学生回答:半径小、吸引电子能力强的原子与H核之间的很强的作用叫氢键。通常我们可以把氢键看做一种比较强的分子间作用力。 教师提问:化学键都有各自的表示方法,那么氢键应该如何表示呢?再仔细看一下课本,我找学生来板演。 学生板演:XHY 教师总结:这位同学写的很对,你们是不是也写对了呢? 教
7、师追问:那么问题来了,“XHY”中X和Y可以是一样的吗? 学生回答:可以,比如刚才说的水中,就是OHO。 教师总结:很好,“XHY”中X和Y可以是一样的,也可以不同。 教师提问:既然氢键是一种较强的分子间作用力,那么氢键的存在对物质的性质会有哪些影响呢? 学生阅读课本回答:氢键的存在可以使物质的熔沸点升高,对物质的溶解度也有一定的影响,比如水和乙醇能以任意比例互溶。 教师总结补充:在极性溶剂中,如果溶质分子和溶剂分子间能形成氢键,就会促进分子间的结合,导致溶解度增大。例如:由于乙醇分子与水分子间能形成不同分子间的氢键,故乙醇与水能以任意比互溶。 第三环节:巩固提高 48 简答题参考解析:【教学
8、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讲述故事】时光倒回到19世纪,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是一个奢靡的人,也是一个喜欢炫耀自己的人。他常常大摆宴席,宴请天下宾客。每次宴会,他总是显示皇帝的尊贵。餐桌上的用具几乎全是用银制成的,唯有他自己用的碗却是铝制品。 【提出问题】为什么贵为法国皇帝,却不用高贵而亮丽的银碗,而用色泽要暗得多的铝碗呢? 环节二:新课讲授 【多媒体展示】地壳中各元素的含量图。 【提出问题】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既然含量丰富,为什么在19世纪中期铝制物品却是奢侈品呢? 【多媒体展示】从铝土矿中提取铝的工艺流程: 49 简答题参考解析:50 简答题参考解析:51 简答题参考解析:52 简
9、答题参考解析:不能。因为分液漏斗用于分离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而碘能溶于四氯化碳中,故不能用分液漏斗分离。53 简答题参考解析:高中化学明矾的净水作用主要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一)实验展示,激趣导入 多媒体视频展示明矾净水的实验: 取适量研磨细的明矾粉末加入到盛有河水的一个烧杯中搅拌,观察现象。 教师设疑:这种白色物质明矾是什么?它是如何起到净化水的作用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明矾的净水作用。 教师板书课题“明矾的净水作用”。 (二)联系旧知,探究新知。 教师展示一袋明矾:这就是明矾,它是无色的晶体,易溶于水。 教师板书明矾的化学式KAl(SO4)212H2O。 教师引导:我们观察明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化学专业面试 教师资格 考试 高中化学 专业 面试 复习题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