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考试《高中物理专业面试》真题汇编.docx
《教师资格考试《高中物理专业面试》真题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资格考试《高中物理专业面试》真题汇编.docx(3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教师资格考试高中物理专业面试真题汇编1 简答题(江南博哥)1.题目:必修一电动势片段教学 2.内容: 3.基本要求: (1)试讲约10分钟; (2)有启发学生思考的提问; (3)结合生活实际; (4) 配合教学内容适当板书。参考解析:一、新课导入 播放体育比赛视频,如跳高、跳水等项目,请学生尝试描述跳了有多高、多远,会发现要想定量的描述必须说距离某:个物体或某个位置有多远。进而引入课题。教师出示例子: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列火车 在平直轨道上行驶它的运动情况; 一个木块在斜面上上向下滑动,它的运动情况。通过三个案例帮助学生复习上节课所学的质点的知识。 二、新课讲授 教师给出情景: (1)坐在火车中
2、的人望着窗外路旁的树向身后移去; (2) 地球公转; (3)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问题(1):情景中都提及到哪些物体?它们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问题(2): 运动或静止是怎样体现的? (让学生分组讨论) 问题(3);: 我们应该怎样去描述物体的运动或静止?(学生讨论,得出需要参考物体的结论,老师总结给出参考系的概念) 问题(4):物体的运动或静止是绝对的吗?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通:过改变参考系让学生体会运动或静止的相对性) 问题(5)请学生指出情景中的运动物体及其参考系,并思考“地球自转”中的运动物体及参考系分别是什么?点” 三、巩固练习 可以回归课堂初始的问题,大屏幕出示一些运
3、动的相关数据,比如说高度、距离,由学生参考系;也可以从参考系的概念入手提一些判断题,让学生判断正误;还可以借助古诗词,让学生从 中找出某个意象的参照物。 四、归纳总结 学生总结课堂收获,老师补充。 五、布置作业 查阅资料找出3句运用到参考系的诗句,并写出其中的运动物体及其参考系。 板书设计:略2 简答题参考解析:【教学过程】 环节一:课堂导入 复习导入,教师引导学生复习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并请学生简述两种起电的原理。教师提出问题:除了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外是否存在其他的起电方式?引出课题感应起电。 环节二:新课讲授 1.认识感应起电 教师提问:什么是感应起电,它与另外两种起电方式有什么区别? 教
4、师演示实验: (1)教师介绍器材,一对彼此接触的用绝缘支柱支持的不带电金属导体A、B(其下方金属箔片处于闭合状态)和一个带正电的球C。 (2)演示实验:.将球C移近金属导体A但不接触,引导学生观察A、B两端金属箔片的闭合情况。.将A、B分开,然后移去C,引导学生观察AB两端金属箔片的闭合情况;.将中的A、B分再次接触,引导学生观察AB两端金属箔片的闭合情况。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实验中A、B上的金属箔都张开了。说明A、B上都带了电;实验金属箔仍然处于张开状态,说明A和B仍带有电荷。实验A、B互相接触时,等量的正、负电荷发生了中和,使金属导体A、B不再带电。 教师讲解,把带正电的金属球移近不带
5、电的导体时,会使得导体中靠近金属球这一端感应出负电荷,而远离金属球的另一端感应出正电荷,这种使导体带电的现象叫做感应起电。 2.感应起电的原理 教师提问:感应起电的原理是什么?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实验中导体的带电情况,讨论正负电荷从哪儿来?并请小组代表进行阐述。 教师讲授:不带电的金属导体内部存在着数量相等的正负电荷,所以对外不显电,当带正电的金属球靠近导体时,会吸引导体中负电荷向金属球这一端聚集,而正电荷会受到排斥力向远离金属球的一端聚集,使得导体左侧显负电,右侧显正电。所以感应起电的原理是电荷在导体内部的重新分配。 环节三:巩固提升 例题巩固:分析在上述实验中,如果再将右侧导体接地
6、,那A、B两端的金属箔片将会怎样变化,为什么?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作业:将三种起电方式进行类比,写成其异同点,并在课下查阅资料,静电感应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板书设计】略3 简答题1.题目:高中功率片段教学 2:内容: 3.基本要求: (1)试讲约10分钟; (2)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3)配合教学内容适当板书; (4)要结合生活实际。参考解析:一、新课导入 通过具体事例分析,找出表示做功快慢的通用表示,引入功率的概念。下列是把同一一个物体提到相同的高度,华台起重机工作的数据记录: 比较三个起重机做功的快慢? 比较1、2,他们做功时间相等,1号做功多,做功
7、比2号快 比较1、3,他们做功相等,3号做功时间少,做功比1号快 如果做功和时间都不相等的情况,如何比较做功快慢? 二、新课讲授 1、功率的定义 类比“速度”、“加速度”概念运用的比值定义法,总结运) 比较单位时间做功多少来衡量做功快慢。 即: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2、定义式:3、单位:国际单位:瓦特(W) 常用单位:千瓦(KW) 4、功率是标量,功率表示做功过程中能量转换的快慢。 三、巩固练习 计算.上述起重机的功率大小,比较做功快慢 四、小结 教师提问,学生小结。 五、布置作业 思考讨论,运用计算得出的功率是瞬时功率还是平均功率? 功率 1、定义:做功与完成这些功时间的比值 2
8、、定义式: 3、单位:瓦特(W)、 千瓦(KW) 4、标量4 简答题1.题目黑必修二重力势能片段教学 2.内容: 3.基本要求: (1)试讲约10分钟; (2)有启发学生思考的提问; (3)结合生活实际;臣 (4)配合教学内容适当板书。参考解析:一、新课导入 老师展示起重机提起物体的图片,让学生观察提取其中蕴含的物理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在提起物体的过程中,物体重力所做的功是多少?来复习上节课所学的重力做功的知识。然后进一步提问:重力做功的表达式mgh有怎样的含义?引发学生思考,进而导入课题。 二、新课讲授教师给出重力做功的相关数据: (1)重力做功随高度的变化关系; (2)重力做功随质量的变化
9、关系。 问题(1):重力做功随高度和质量变化有怎样的变化?(学生独立思考归纳变化特点) 问题(2):这种变化会与哪个物理;量有关系? (学生分析猜想与:重力势能密切相关) 问题(3): 我们能否用mgh来表示这一物理量? (得 出重力势能表达式) 问题(4):这个物理量的单位是怎样的? (学 生推导单位) 问题(5): 这个物理量与重力做功存在怎样的关系? (学生分组讨论,得出结论) 结论: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减少;重力做负功,重力势能增加。 问题(6):物体沿不同路径重力所做的功,还能用mgh表示它的重力势能吗?(学生分组讨论,得出结论) 结论:可以,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重力势能只与始末位置
10、的高度差有关。 问题(7): 我们能否用“物体的重力势能为50J”来描述某一物体的重 力势能?为什么?(学生独立思考,与同桌交流) 结论:不可以。重力势能是相对的,由选取的零势能面决定。 三、巩固练习 是估计自己走一层楼重力势能增加了多少? 四、归纳总结 学生总结课堂收获,老师补充。 五、布置作业 查阅资料搜集3个重力势能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下次课与大家分享。 板书设计: 重力势能 1、重力势能: Ep= mgh 2、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关系: 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减少;重力做负功,重力势能增加;重力做的功只与始末位置的高度差有关,与路径无关。 3、重力势能的特点 重力势能是相对的,由选取的零
11、势能面决定。5 简答题参考解析:【教学过程】 环节一:课堂导入 教师通过复习导入,提问:磁感应强度表示的意义。学生可以回答:磁感应强度描述了磁场中某一点的强弱和方向,磁场越强,磁感线越密,磁感应强度越大。 教师提问:很多时候需要了解磁场中某个面上的总体情况,应该用什么物理量进行表示呢?顺势引出课题磁通量。 环节二:新课讲授 1.磁通量的定义式 教师提问:在研究的过程中,往往我们想要研究某个面内的磁场的变化情况,就需要引入一个新的物理量,这个物理量是如何进行定义的呢?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并结合图片进行讲解。 2.磁通量的物理意义及一般计算 为了更形象地理解磁通量,教师讲解:磁通量表示穿过这个面的
12、磁感线条数,对于同一平面,当它与磁场方向垂直时,磁场越强,穿过它的磁感线条数越多,磁通量越大,当它与磁场方向平行时,没有磁感线穿过它,则磁通量为零。 教师提问:在下面图片中,对于平面跟磁场方向不垂直的情况,如何计算磁通量? 教师讲解:因此磁感应强度又被称为磁通密度,用Wb/m2作单位。 环节三:巩固提升 教师出示习题:给出磁感应强度和面积大小,计算磁通量。 环节四:小结作业 师生共同总结本节内容,课后习题第4题。 【板书设计】略6 简答题参考解析:【教学过程】 环节一:课堂导入 复习回顾质点的定义,并追问:如何描述质点的运动呢? 展示古诗词: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
13、行。 请同学尝试翻译,紧接着教师提问:到底是“山迎”还是“船行”呢?这与本节课要学习的参考系有关。引出课题:机械运动:参考系 环节二:新课讲授 1.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教师提出问题:大地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天上运行的卫星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有学生认为大地静止,有学生知道地球在转动,产生矛盾) 教师继续追问:那么大地到底是静止还是运动呢?似乎很矛盾,但在不同观察者眼中,静止和运动却都是事实。继续呈现案例:人们经常说房屋和树木是静止的,但太空中的观察者看到的却是随着地球一起运动的;坐火车的时候,路边的人看到火车在飞快离去,而车上的乘客确认为自己在座椅上静止睡觉。引导学生发现,物体的运动情
14、况在不同的观察者的角度去观察是不一样的。 教师总结得出自然界的一切物体都处在永恒的运动当中,绝对静止的物体是不存在的,就此意义而言,运动是绝对的,但描述一个物体的位置及其随时间的变化,却又总是随着其他的物体而言的,这就是运动的相对性,因此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2.参考系及其选取 教师讲解:为了描述物体的运动,需要选择一个参考的位置,这个参考位置在初中学习中称为参照物,在高中称为参考系。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参考系可以任意选择。但是,选择不同的参考系来观察同一物体的运动,其结果会有所不同。 教师呈现案例:在匀速飞行的飞机上的人们看到从飞机上落下的重物几乎是沿直线竖直下落的,而地面上的人看
15、到物体是沿着曲线下落的。请学生分析不同的观察者是如何选择参考系的。(飞机上的人选择飞机为参考系,地面上的人选择大地为参考系) 教师总结:由于运动描述的相对性,凡是提到运动,都应该弄清楚它是相对哪个参考系而言的。参考系的选择是个重要的问题,选取得当,会使问题的研究变得简洁、方便。在日常研究中常选取大地或相对大地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作为参考系。 环节三:巩固提升 尝试解释导入中船和山的运动问题,并说明在每一句诗句中的研究对象和参考系是什么? 环节四:小结作业 1.小结: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总结本课知识。 2.作业:回忆生活中的一些常见问题,分析参考系的选择。(例如:父母叮嘱孩子坐扶梯不要乱动,参考
16、系选择扶梯) 【板书设计】略7 简答题参考解析:【教学过程】 环节一:课堂导入 提出问题:同学们,请结合上节课所学的知识思考:为什么巨大的电磁铁能吸起成吨的钢铁?(磁场对磁体有力的作用) 教师引导:为什么实验室中的小磁铁只能吸起几枚铁钉,磁场对磁性物质或通电导线的作用力的强弱该如何描述呢?进而引出课题磁感应强度。 环节二:新课讲授 1.探究影响通电导线受力的因素 教师引导:在研究电场的时候,通过研究电场中检验电荷的受力情况确定了描述电场强弱的物理量为电场强度,在研究磁场时,是否可以通过研究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的作用从而确定表示磁场强弱的物理量呢? 小组讨论:通电导线的受力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物理专业面试 教师资格 考试 高中物理 专业 面试 汇编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