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穷人 省赛获奖.docx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穷人 省赛获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穷人 省赛获奖.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3穷人文本分析:本文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写的一篇短篇小说。穷人一文的创作年 代,正是俄国历史上阶级矛盾空前激化的时期。在这个时期,贵族、资产阶级剥削人民的血汗,生 活奢华而道德败坏;广大劳动人民生活极端贫困,然而他们的道德情操却高尚淳朴。穷人这篇 小说就真实地反映了这一历史时期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和他们的高尚品德。课文记叙了在一个寒风 呼啸的夜晚,桑娜与渔夫主动收养已故邻居西蒙的两个孤儿的故事,真实地反映了沙俄专制制度下 渔民的悲惨生活,赞美了桑娜和渔夫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课文在写作上特色鲜 明,通过对环境和人物心理、对话的描写,刻画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学习本文,重点是
2、从环境 和人物的心理、对话描写中体会人物的美好心灵。本课的教学设计可以把引导学生体会人物情感作 为重点,让学生与文本对话,通过情感的体验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同时,要重视朗读,教师最好 提前进行朗读备课,以读为主线,通过诵读体味,感受穷人美好的品质。教学目标:1 .会写16个生字,重点理解“抱怨、倾听、忧虑、自作自受”等词语。2 .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桑娜和渔夫的勤劳、淳朴和善良,学习他们宁可自己受苦也 要帮助他人的美德。3 .学习作者通过环境描写和人物对话、心理的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桑娜和渔夫的美好心灵;分析桑娜的矛盾心理,体会桑娜的善良。教学难点
3、:学习作者通过对环境和人物的言行、心理的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 .会写“汹、涌、澎、湃”等16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渔夫、轰鸣、抱怨、心惊肉跳、自作 自受”等词语。2 .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感受桑娜和渔夫的“穷”。要点把握1 .读写并积累、运用生字新词。2 .从文中找出表现穷人“穷”的句子,体会桑娜和渔夫一家生活的艰辛与困苦。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 .复习导入导语:同学们,我们学习了桥这篇课文,你还记得用了哪些方法来学习的小说三要素吗? 这节课我们学习一篇稍长的小说,继续感受环境描写的作用。2 .板书课题,学生解题。(穷人就是生活
4、穷苦的人。)3 .简介作者及创作背景。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 19世纪俄国伟大作家。他出身贵族,但同情被剥削、被压 迫的穷苦劳动人民。其作品无情地揭露了封建沙皇制度和资本主义势力的种种罪恶。穷人是托 尔斯泰晚年所著,是由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叙事诗穷人改编而成的一篇短篇小说。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4 .学生自读课文。自读提示:(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做到眼到、口到、手到、心到。(2)边读边思考:这是一篇短篇小说,小说中必然要有人物,课文写了哪些人物?围绕这些 人物发生了什么事情?5 .教师检查字词预习情况。(课件出示生字词) 生字过关:读、写。汹涌澎湃溅熄困唉淋嘿糟霉嘛喃皱勺 词语过关
5、:读、记、写。渔夫轰鸣心惊肉跳沉思风暴抱怨倾听探望照顾敲门阴冷宁静脸蛋自作自受清新湿淋淋渔网糟糕倒霉忧虑 根据词意,选词填空。(1)形容健康强壮的身体。(魁梧)(2)形容心神不定的样子。(忐忑不安)(3)形容水势浩大,不可阻挡,也用来形容人的感情十分激动。(汹涌澎湃)(4)自己做错了事自己承受。(自作自受)(5)形容脸色黑中带黄。(薰黑)3 .指名说一说本文的人物、事件。几个穷人:桑娜、五个孩子、渔夫、西蒙、两个孩子。主要人物:桑娜、渔夫。情节概括:桑娜和渔夫关心、同情邻居西蒙,在西蒙死后,不顾家庭困难毅然收养了她的两 个孩子。4 .默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1)课件出示自学提纲,引导学生自
6、学。想想课文可以分成几部分,说说每部分的主要内容。画出让你感触最深的语段。在小组中交流令你感动的语段,并说说自己的感受。(2)学生讨论时,教师巡视,并适当点拨。(3)学生交流,教师适当点评。结构梳理: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写渔夫的妻子桑娜在寒风呼啸的深夜焦急地等待着出海捕鱼的 丈夫归来。第二部分(第311自然段):写桑娜抱回了西蒙的两个遗孤,内心忐忑不安。第三部分(第1227自然段):写渔夫回来后知道西蒙死了,主动提出抱回两个孩子。三、再读课文,学文悟“穷”过渡: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是穷人,可老师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全文除 了题目之外,文中没有一个“穷”字,那么作者是怎样把“穷
7、人”的“穷”给写出来的呢?你又是 从哪里感受到他们的“穷”呢?请细读全文,用横线画出相关的句子。1 .学生自读课文,画出句子。2 .教师指名汇报,师生共同归纳(课件出示归纳要点),完成填空练习。丈夫不顾惜身体,冒着寒冷和风暴出去打鱼,她自己也从早到晚地干活,还只能(勉强填饱 肚子)。孩子们没有(鞋穿),不论(冬夏)都(光着脚)跑来跑去;吃的是(黑面包),菜(只 有)鱼。 孩子虽然不算多只有(两个),可是(全靠)她一个人张罗,如今又加上病。唉,寡妇的日子真(难过)啊! 屋子里没有(生炉子),又(潮湿)又(阴冷)。 一只苍白僵硬的手像要抓住什么似的,从(稻草铺上)垂下来。 母亲在临死的时候,拿(自
8、己的衣服)盖在他们身上,还用(旧头巾)包住他们的小脚。3.教师小结。小结:他们屋内的装饰,他们的吃穿,他们没日没夜地忙碌于生活,都让我们感受到了穷人生 活的艰难和困苦。这也正是文学巨匠写作手法的精妙所在,不见一个“穷”字,可是“穷”又无处 不在。四、课堂回顾,交流收获(1)自由交流并积累学习方法。(2)摘抄、积累文中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五、作业设计,巩固提升完成本课对应训练。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抓住重点词句,了解沙俄专制制度下渔民的悲惨生活,感受桑娜和渔夫勤劳、善良以及宁可 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美好品质,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3 .学习作者通过对环境和人物的神态
9、、语言、心理活动的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要点把握1 .体会桑娜内心活动的变化。2 .深刻理解穷人勤劳、善良以及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美好品质。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1 .回顾复习,加深理解。(1)指名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2 2) 口头填空,再次感受桑娜一家的艰辛与困苦,体会“穷”。(他们每天只能填饱肚子,吃的是,菜只有 o即便是这样的生活,也是渔夫身体,冒着 出海打鱼,而桑娜自己也地干活,才能维持的。)2.教师过渡,导入新课。过渡:桑娜一家的生活是这么贫穷,而且已经有了五个孩子,为什么她还要主动收养西蒙的两 个孩子呢?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作者的描述,走进桑娜和渔夫的内
10、心世界,去感受他们那高尚而美 好的心灵。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1.走进桑娜的家,感受她的勤劳。(1)默读第1自然段,用横线画出描写屋内环境的词句,用波浪线画出描写屋外环境的词句。思考:屋里屋外分别给你怎样的感觉?(2)学生汇报交流。(3)教师出示描写屋外环境和室内环境的词语,学生交流感受。屋外:寒风呼啸汹涌澎湃又黑又冷波涛轰鸣狂风怒吼屋内:温暖舒适 炉火未熄 干干净净 闪闪发亮(4)教师小结,加深理解。小结:渔夫家虽然很穷,但桑娜能把家收拾得干干净净,从中可以看出桑娜勤劳能干。屋外寒 风呼啸,屋内却温暖而舒适,这里运用了环境描写和对比描写衬托出了桑娜家的温暖。但是大家还 要注意到小说的创作背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穷人 省赛获奖 小学语文 六年级 上册 第四 单元 穷人 获奖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