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第1课时)+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2.docx
《【教案】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第1课时)+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案】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第1课时)+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2.docx(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减数分裂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减数分裂”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必修2第2章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中第1小节内容,主要介绍减数分裂概念及配子的形成过程。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细胞的有丝分裂基础之上进行的,是对有丝分裂知识的延伸和扩展,也是学习遗传变异的基础。减数分裂的概念及精子形成过程是本节的教学重点,而基于生物学事实和证据进行归纳、推理、模型与建模等是本节重点落实的科学思维目标。由于减数分裂是微观、动态、连续变化的过程,因此,染色体形态、数目和位置的变化规律成为理解减数分裂过程的重难点。二、教学目标依据课程标准并围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制订下列课时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有性生殖的
2、生物体配子形成中的减数分裂过程和染色体行为,形成遗传信息传递的相对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的观点。(2) 通过学习科学史中科学家的观察、推论和实证的范式,提高学生基于实证的推理能力;通过运用模型和数学计算学习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的变化等行为,提高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3) 通过学习运用模型解释某些人类遗传病的形成原因,关注人体健康,落实社会责任。(4) 通过“讨论与交流”教学活动,提高“乐于探究”“善于交流”及“敢于质疑”的学习品质。三、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问题引导,史料为证,用推理与实证导入课题问题情境导入: 遗传定律描述配子形成中基因传递规律,从细胞学角度,配子产生方
3、式及过程是怎样的?进一步问题引导: 细胞通过分裂产生,已学习的细胞分裂的方式有哪些?有丝分裂的主要特征及意义是什么?根据已有知识,你认为进行有性生殖生物是通过何种方式形成配子的呢?你是如何推理的?目前有何证据支持你的观点?在学生回答基础上,提供史料补充背景知识: 1883年,比利时的细胞学家贝尔登观察到马蛔虫的受精卵中,染色体的数目为4条,而卵子与精子中的染色体数则都为2条1。1887年,魏斯曼系统地总结了前人及自己实验室对极体的研究结果: 虽然极体与卵细胞比起来,在大小上差别甚大,但实质上它们和卵细胞一样,是卵母细胞分裂的结果。卵母细胞成熟形成极体的意义,就在于使卵中的染色体数目减半。并推论
4、在精子形成的过程中存在着同样的过程,这是最早预言减数分裂的存在。问题引导: 要弄清减数分裂的完整过程,主要问题是如何将减数分裂的各个时期排出个先后顺序来。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路?提供史料: 1900年,冯温尼沃尔特想了一个很巧妙的方法。他取出生一天、一天半、两天一直到28天的雌性小兔,解剖出卵巢,观察比较卵母细胞中染色体的动态。如果刚出生的小兔卵巢中的分裂相为A,出生两天的分裂相为AB,而出生四天的是ABC显然,这几种分裂相出现的顺序是A、 B、 C。就这样,他用这样的办法确定了减数分裂早期的一系列分裂相。学生思考回答。学生阅读史料北京材料,思考讨论问题。目标为导向,问题为手段,交流为平台,运用
5、演绎推理,让学生自主得出结论,并且让学生明确科学是创造性的工作,光有大胆猜测是不够的,还必须依赖于观察和实证。运用生成性问题和资料分析,厘清染色体行为的变化问题: 减数分裂形成的子细胞中具有怎样的一半染色体?染色体数目如何减半?提供资料并讲述: 展示人及果蝇体细胞和配子的染色体图,说明同源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染色体组等概念及其关系,并让学生用毛根玩具进行模拟。问题: 你能推测同源染色体为何能准确分离吗?提供资料并分析: Montgomery(1901)做了大量观察,他发现有一个物种,2n=14,染色体间的大小差异很大。实验中观察到染色体两两配对现象。如果配对是在父本染色体间或母本染色体间进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案 减数分裂 受精 作用 课时 教学 设计 2022 2023 学年 一下 学期 生物 人教版 必修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74348423.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