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输液法操作并发症介绍.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静脉输液法操作并发症介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静脉输液法操作并发症介绍.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二章静脉输液法操作并发症第一节周围静脉输液法操作常见并发症一、发热反应(一)原因1 .输入的药液和或药物制品不纯。2 .输液用具污染。3 .输液过程中未能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环境空气的污染。5,输液速度过快。(二)临床表现发冷、寒战和发热。体温38左右,于停止输液数小时内体温恢复正常;严重 者初期寒战,继之高温达40以上,并有头痛、恶心、呕吐、脉速等症状(三)预防及处理.输液前严格检查药液质量,输液用具的包装及灭菌有效期。1 .输液过程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妥善固定避免反复穿刺.输液中经常巡视观察避免输液速度过快而发生热源反应2 .注意药物配伍禁忌,药液现配现用. 一旦出现发热反应,立即停止输
2、液3 .通知医生,遵医嘱用药,观察生命体征.对症处理,寒战病人给予保暖,高热病人给予物理降温4 保留剩余溶液和输液器,必要时送检二、循环负荷过重反应.合并用药时,要严格注意药物之间的配伍变化,尽量减少过多的合并用药。3 .注意患儿的体质,早产儿、体弱儿、重度肺炎、痢疾等患儿,输液前采取适 当措施。4 .治疗室、病房输液时的环境要保持清洁,减少陪护人员,防止灰尘飞扬。5 .严把三关。根据输液反应的原因,安全静脉输液的三个因素是无菌、无热原, 无有害颗粒液体,因此在操作过程中防止污染,一定把好药物关,输液器关,操 作关。6 .发热反应轻者减慢输液,注意保暖,配合针刺合谷、内关等。对高热者给予 物理
3、降温,观察生命体征,并按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及激素治疗。7 .严重反应者应停止输液。予对症处理外,应保留输液器具和溶液进行检查。8 .仍需继续输液,则应重新更换液体及输液器,针头,重新更换注射部位。三、穿刺失败(一)原因.操作者心理失衡,情绪波动不能很好地自我调节;面对患儿家长的焦急疑虑、缺 乏信任,如果自信心不足,操作无序,就可能导致操作失败。1 .患儿血管被人为损伤:不正规静脉穿刺,导致患儿血管保护不良,常规静脉 穿刺部位针孔斑布。加之间隔期短,再次复穿时原针孔部位出现硬结或血液外渗 等现象,难以进行正常静脉抽血、静脉推注或静脉滴注。2 .在拔针时针眼处理不当,使皮下淤血、青紫、肿胀,造成血
4、管与周围组织粘 连,导致静脉难以显现而影响穿刺。3 .操作者判断失误:由于小儿血管充盈度差,特别是大量失水、失液、严重贫 血的患儿血管干瘪,穿刺时常无回血,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误认为穿刺未成功而 拔出针头,也会导致穿刺失败。4 .缺乏患儿配合:小儿对穿刺往往表现出过度恐惧、紧张,在他们的吵闹中常 会使得针头脱离、移位,造成皮下组织渗出,局部水肿。5 .进针的角度与深度:由于患儿静脉浅表,进针角度以针头与头皮夹角1520。为宜,甚至更小,肥胖小儿针管要刺入稍深一些,有的操作者由于掌握不 当往往穿破血管。6 .患儿家长及亲属的态度、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语言等都可以成为不利于护士 操作的刺激源,如有的家
5、长在护士穿刺前发问“你行吗?你能一针扎上吗? ”等 等;有的家长情绪不好乱指责护士,挑选护士,甚至指定穿刺的静脉,这些都可 能形成一种与护士心理不协调的气氛,对此适应性较差的护士,就会出现焦虑、 紧张或急于求成的心理冲突,致使判断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导致盲目迸针, 穿刺失败。(二)临床表现针头未穿入静脉,无回血,推注药物有阻力,或针头斜面一半在管腔外,药液溢 出至皮下。局部疼痛及肿胀。(三)预防及处理.心理素质的培养:要提高小儿静脉穿刺的成功率,护理人员必须根据自己的 工作特点,加强自身的心理锻炼,经常保持有一种自信、沉稳、进取的良好心态。在 进入工作状态前,应当先对自己的情绪进行自我调节,
6、排除一切干扰工作的心 理因素,才能在工作中做到心情平静、操作有序。另一方面,还应当注重培养自 身的耐心,以利于劝导和安慰患儿家长,以取得他们的配合。1 .穿刺部位的选择:要根据患儿不同年龄和具体情况选择血管。新生儿至3岁 的小儿躁动不安,而且这个年龄段的小孩头皮静脉呈网状分布,无静脉瓣,不易 造成阻力,顺行和逆行进针均不影响静脉回流,且头皮血管丰富显见,易固定, 因此,宜选择头皮静脉穿刺。3周岁以上患儿可选用手背或足背血管,对肥胖儿 应选择粗大易摸或谨慎按解剖部位推测出静脉的位置。对严重脱水、血容量不足 或需快速输液以及注入钙剂、50%葡萄糖、甘露醇等药物,可选用肘静脉及大隐 静 脉。2 .穿
7、刺的操作:应选择与静脉大小相适宜的针头。穿刺前要“一看二摸”。穿 刺时要做到稳、准、浅、轻。“一看”就是仔细观察血管是否明显,要选走向较 直的,静脉大多呈蓝色、动脉和皮肤颜色一样,因此,要注意鉴别,较隐匿的静 脉要尽可能寻找静脉的迹象。“二摸”就是凭手感,摸清血管走向,如果血管在 骨缝之间,则有柔软感,动脉可以摸到搏动。进针时要屏住呼吸,这样可避免握 针的手因呼吸而颤动。针进入血管后有一种轻微的落空感或针头的阻力突然消失感, 对失血或脱水的患儿,因其血管充盈度差,血管扁平,甚至萎陷,静脉穿刺应采用“挑起进针”法,即细心地把针头刺入血管肌层,将针放平,针尖稍微挑起,使血管壁分离,使针尖的斜面滑入
8、血管内,这时会有一种“失阻感”及“腾空感”,使无回血,针也已进入血管,这时即可注射。对长期输液的患儿,选择 血管应从远端到近端,从小静脉到大静脉,避免在同一根血管上反复多次穿刺。 拔针时应顺血管纵向压迫,这样才能按压住皮肤与血管上的两个穿刺点拔针时角度 不宜过大,动作宜轻。3 .穿刺后的护理:小儿天性好动,自控力差,易碰针而导致穿破血管壁使药液 渗出,局部水肿。因此,做好穿刺后的护理极为重要。穿刺成功后应强调针尖的 固定处理,如在四肢浅静脉穿刺,应用小夹板固定,松紧要适度,过松达不到目 的,过则影响肢端血液循环。另外,应请家长协助看护,对己懂事的患儿应根据 小儿特点进行心理诱导,使其合作。(一
9、)、原因.短时间过多、过快输入液体,使循环血容量急剧增加,心脏负荷过 重。1 .患者原有心、肺功能不良。2 .老年人机体调节功能差(二)临床表现患者突然出现呼吸困难、胸闷、气促、咳嗽、咳泡沫痰或泡沫样血性 痰,听诊肺部布出现大量湿啰音。(三)预防及处理1 .根据病人病情及年龄特点控制输液速度,不宜过快,液量不可过 多。2 .经常巡视输液病人,避免体位或肢体改变而加快滴速3 .如果出现上述症状,立即停止输液并通知医生,进行紧急处理4 .按医嘱用药5 .安慰病人,解除病人的紧张情绪。三、静脉炎(一)原因1 .长期输入浓度过高、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或静脉导管留置时间过久,引起局 部静脉壁发生化学炎性反
10、应2在输液过程中不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二)临床表现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发红、肿胀、灼热、疼痛,有时伴有畏寒、 发热等全身症状。三)预防及处理.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严格控制药物的浓度,对血管刺激性强的药物,应 充分稀释后应用,避免药物漏至血管外。还要有计划地更换注射部位,以保护静 脉1 .在输液过程中严格控制输液速度。2 .严格掌握药物配伍禁忌。3 .严禁在瘫痪肢体行静脉穿刺和补液,避免选择下肢静脉置留置针.营养不良、免疫力低下的病人,应加强营养,增强机体对血管壁创伤6,加强留置针留置期间的观察和护理。7,出现静脉炎后,应将患肢抬高并制动,局部行湿热敷。8.超短波物理疗法12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静脉 输液 操作 并发症 介绍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