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工程质量控制措施.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桥梁工程质量控制措施.pdf(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桥梁工程质量控制措施 1、钢筋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1)钢筋制作质量保证措施 1)钢筋的品种和质量,焊条、焊剂的牌号、性能以及接头中使用的钢板和型网均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钢筋必须有出厂合格证明书和试验报告。2)冷拔钢的机械性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3)钢筋的表面应保持清洁。带有颗粒状或片状老锈经除锈后仍有麻点的钢筋严禁按原规格使用。4)钢筋的规格、形状、尺寸、数量、锚固长度、接头位置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规定。5)钢筋对焊和焊接接头焊接制品的机械性能必须符合钢筋焊接及验收的专门规定。(2)钢筋绑扎与安装质量保证措施 1)钢筋的品种性能和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
2、的规定。钢筋必须有出厂合格证明书和试验报告。2)钢筋的规格、形状、尺寸、数量、间距、锚固长度、接头位置、保护层厚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3)钢筋、骨架绑扎,缺扣、松扣不超过绑扎数的 10%,且不应集中。4)钢筋弯钩的朝向正确,绑扎接头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搭接长度不小于规定值。5)钢筋安装及预埋件位置的允许偏差必须符合有关规定。(3)钢筋闪光焊质量保证措施 钢筋对焊完毕,应对全部接头进行外观检查,以及机械性能试验。1)对焊所用钢筋的材质性能和工艺方法必须符合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规定。2)对焊钢筋应具有出厂合格证和试验报告。3)钢筋焊接时所选用对焊机性能要符合焊接工艺要求。4)钢筋对焊完毕
3、,应对全部焊接进行外观检查,其要求是:对焊接头、接头处弯折环大于 4;接头具有适当的镦粗和均匀的金属毛刺;钢筋横向没有裂缝和烧伤;接头轴线位移不大于 0.1d,且不大 2mm。机械性能试验、检查方法 按同类型(钢种直径相同)分批,每 100 个为一批,每批取 6 个试件,3 个作抗拉试件、3 个作冷弯试验。三个试件抗拉强度值不得低于该级别钢筋的抗拉强度。(4)钢筋焊接质量保证措施 1)焊接前必须首先核对钢筋的材质,规格及焊条类型符合钢筋工程的设计施工规范,有材质及产品合格证书和物理性能检验,对进口钢材需增加化学性能检定,检验合格后方能使用。2)焊工必须持相应等级焊工证才允许上岗操作。3)在焊扫
4、前应预先用相同的材料、焊接条件及参数,制作二个抗拉试件,其试验结果大于该类别钢筋的抗拉强度时,才允许正式施焊,此时可不再从成品抽样取试件。4)所有焊接头必须进行外观检验,其要求是:焊缝表面平顺,没有较明显的咬边、凹陷、焊瘤、夹渣及气孔,严禁有裂纹出现。5)允许偏差要符合规范要求。2、混凝土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1)混凝土所用的水泥、水、骨料、外加剂等必须符合施工规范及有关规定,使用前要检查出厂合格证或者检验报告是否符合质量要求。(2)混凝土配合比、原材料计量、搅拌、养护和施工缝处理必须符合施工规范规定,并检查 混凝土搅拌质量记录表 和施工日志。(3)评定混凝土强度的试块必须符合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
5、标准的标准和规定。(4)对设计不允许有裂缝的结构,严禁出现裂缝;设计允许出现裂缝的结构,其裂缝宽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5)混凝土应振捣密实,并根据外观检查出现蜂窝、孔洞、露筋、缝隙、夹渣等缺陷程度评定质量等级。(6)基础上表面有坡度时,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无倒坡现象。(7)避免工程质量通病 1)蜂窝。产生原因:振捣不实或漏振;模板缝隙过大导致水泥浆流失,钢筋较密或石子相应过大。预防措施:按规定使用和移动振动器。中途停歇后再浇捣时,新旧接缝范围要小心振捣。模板安装前应清理模板表面及模板拼缝处的黏浆,才能使接缝严密。2)露筋。产生原因:主筋保护层垫块不足,导致钢筋紧贴模板;振捣不实。预防措施:钢筋
6、垫块厚度要符合设计规定的保护层厚度;垫块放置间距适当,钢筋直径较小时,垫块间距宜密些,使钢筋下垂挠度减少;使用振动器必须待混凝土中气泡完全排除后才移动。3)麻面。产生原因:模板表面不光滑;模板湿润不够;漏涂隔离剂。预防措施:模板应平整光滑,安装前要把粘浆清除干净,并满涂隔离剂,浇捣前对模 板要浇水湿润。4)孔洞。产生原因:在钢筋较密的部位,混凝土初卡信或漏振。预防措施:对钢筋较密的部位应分次下料,缩小分层振捣的厚度;按照规程使用振动器。5)缝隙及夹渣。产生原因:施工缝没有按规定进行清理和浇浆。预防措施:浇注前对施工缝等部位重新检查,清理杂物、泥砂、木屑。6)墙底部缺陷(烂脚)。产生原因:模板下
7、口缝隙不严密,导致漏水泥浆;或浇筑前没有先浇灌足够 50mm 厚以上水泥砂浆。预防措施:模板缝隙宽度超过 2.5mm 应予以填塞严密,特别防止侧板吊脚;浇注混凝土前先浇足 50100mm 厚的水泥砂浆。7)结点处(接头)断面尺寸偏差过大。产生原因:模板刚度差,或把安装模板放在楼支模板安装的最后阶段,缺乏质量控制和监督。预防措施:安装模板前,先安装接头模板,并检查其断面尺寸、垂直度、刚度,符合要求才允接驳梁模板。8)基础轴线位移、螺孔、埋件位移。产生原因:模板支撑不牢,埋件固定措施不当,浇筑时受到碰撞引起。预防措施:基础混凝土是属厚大构件,模板支撑系统要予以充分考虑;当混凝土捣至螺孔底时,要进行复线检查,及时纠正。浇注混凝土时应在螺孔周边均匀下料,对重要的预埋螺栓尚应采用钢架固定。必要时二次浇筑。9)混凝土表面不规则裂缝。产生原因:一般是淋水养护不及时,湿润不足,水分蒸发过快或厚大构件温差收缩,没有执行有关规定。预防措施:混凝土终凝后立即进行淋水保养;高温或干燥天气要加麻袋草袋等覆盖,保持构件有较久的湿润时间。10)缺棱掉角。产生原因:投料不准确,搅拌不均匀,出现局部强度低;或 拆模板过早,拆模板方法不当。预防措施:指定专人监控投料,投料计量准确;搅拌时间要足够;拆模板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应在拆除模板而受损坏时方能拆除。拆除时对构件棱角应予以保护。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