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九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
《浙江省宁波市九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宁波市九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第一学期学年宁波市九校联考高二语文试题(满分150分,测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I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先说“面向大众”。我近些年在不同场合屡次说过,历史虽不能吃,也不能穿,似乎与 国计民生渺不相关,实际却是社会大众的一种不可缺少的精神需求。我们每一个人,不管从 事什么职业,处于何种身份,都会自然而然地对历史产生一定的兴趣,这或许可以说是人的 天性使然吧。一个人活在世界上,不但要认识现在,也必须回顾过去,这就涉及了历史。我 从哪里来,又往哪里去,是每个人都会意识到的问题,这也离不开历史。人们不能只想到自 己,还总会考虑到我们的国家和民族,这就更应
2、该了解历史。社会大众需要历史,历史学者 自当“面向大众”。抗日战争时期,历史学前辈钱穆先生在西南联大讲授国史大纲,所 撰讲义一开头便标举:“当相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 其本国以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否则最多只算一有知识的人,不能算一有知识的国民。” 历史学者的工作任务,不应只限于自身观察历史、探索历史,更有责任把所认识、所了解的 历史,原原本本地告诉广大的社会大众,使大家对历史有应有的认识和必要的了解。特别是在今天,当我们的国家、民族正在走向伟大复兴之际,尤其有必要推动历史学“面 向大众”。中国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我们的先人创造了辉煌而且源远流长的文化,对
3、人 类的发展进步做出过丰富卓越的贡献。我们有义务把这样的史实告诉社会大众,提升大家建 设祖国、走向世界的凝聚力和自信心,从而为今后人类的发展进步做出更多更新的贡献,这 应当成为历史学者的襟怀和抱负。再谈“通俗化”。“面向大众”与“通俗化”是结合在一起的,要想真正做到“面向大 众”,历史著作就必须在语言和结构上力求“通俗化”。说起“通俗化”,使我联想到我国“二十四史”之首史记的作者司马迁。司马迁是 学究天人的大学者,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典范,然而他撰著历史,引经据典,还是 在通俗上下了很大功夫。比如他论述唐虞以来古史,自然离不开尚书,而他本人曾受学 于尚书博士孔安国,亲得古文尚书之学的传授
4、。然而他在引用尚书时,对于古 奥费解的字词,都采用意义相同的字来代替,这应该说是在“通俗化”方面的重要创意。另 外,司马迁还尽力将史事的叙述情节化,使之活现于读者眼前,无愧于史学家的大手笔。这 些,都是后人需要学习的。必须说明,“通俗化”并不意味着降低历史学著作的学术水准。相反的,编写“通俗化” 孩尚不娴熟的演奏记忆尤深。意味着这台晚会唤醒了人们内心深处对美好事物、美好人性 的追求和向往。【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体特点和表现手法的能力。从塑造人物看,“那个北平女学生向他报名参军,非跟着部队走不可”女孩积极报名参军 体现的是现实主义质地,“只见汪姑娘缓缓抬起右臂腕,纤纤素手弹出了一个教音一
5、空弦 音。她的这张宋琴共鸣极佳,洪亮一如铜钟”“江姑娘的古琴曲,悠悠然穿过那张炽热的 电讯网,随疾风流云远远传向四方”关于她弹琴吟诗的描写则使小说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 气息。两者的结合体现了女孩追求进步又高雅多才的形象,丰富了人物形象。从情节结构看,“最近几次战斗伤亡比较大”“离开舞台一段距离,便可以隐约听到远处 接连不断的炮声”小说没有直接描写战斗的激烈场面,而是以简练的笔墨勾勒了形势的紧 张,这体现的是现实主义质地,“台下观众早把战火纷飞隆隆炮声掷诸脑后了,一支古琴 曲营造出了超乎音响感受的一种空幻氛围。清风明月,万籁俱寂,令全场军民泰然心悦, 陶醉不已”更主要的情节是详细描摹女孩的古琴演奏
6、的场景,这次演奏不仅仅是娱乐,更 是人们对抗战胜利的乐观与自信的体现。这样两者的结合,使情节举重若轻、避实就虚。 从表现主题看,“最近几次战斗伤亡比较大”,残酷的战争背景体现的是现实主义的质 地,“只见汪姑娘缓缓抬起右臂腕,纤纤素手弹出了一个教音一空弦音”“江姑娘的古琴 曲,悠悠然穿过那张炽热的电讯网,随疾风流云远远传向四方”女孩和她的古琴则是美的 象征,洋溢着浪漫主义的气息。汪可逾和她所演奏的美好音乐与残酷的战争环境形成了鲜 明的对比,揭示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追求,升华了主旨。从艺术效果看,小说以抒情笔调写战争风云,一面写战火纷飞、电报讯号往返交错的战争 局势,一面写吟通诗句、弹奏古琴的
7、军民同乐晚会,使小说在写实的同时具有一定的浪漫 主义气息,呈现出诗意唯美的风格。二、古代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一)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 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 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 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狼名域,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 销锋铺,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 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
8、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 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二)汉兴,拨乱反正,日不暇给,犹命叔孙通制礼仪,以正君臣之位。高祖说而叹日:“吾 乃今日知为天子之贵也!”以通为奉常,遂定仪法,未尽备而通终。至文帝时,贾谊以为:“汉承秦之败俗,废礼义,捐廉耻,今其甚者杀父兄,盗者取庙 器,而大臣特以簿书不报,期会为故,至于风俗流溢,恬而不怪,以为是适然耳。夫移风易 俗使天下回心而乡道类非俗吏之所能为也夫立君臣等上下使纲纪有序六亲和睦此非天之所 为人之所设也。人之所设,不为不立,不修则坏。汉兴至今二十余年,宜定制度,兴礼乐, 然后诸侯轨道,百姓素朴,狱讼衰息。”乃草具其仪,天子说
9、焉。而大臣绛、灌之属害之, 故其议遂寝。至武帝即位,进用英隽,议立明堂,制礼服,以兴太平。会窦太后好黄老言,不说儒术, 其事又废。后董伸舒对策宫:“王者欲有所为,宜求其端于天。天道大者,在于阴阳。阳为 德,阴为刑。天使阳常居大夏,而以生育长养为事;阴常居大冬,而积于空虚不用之处,以 此见天之任德不任刑也。阳出布施于上而主岁功,阴入伏藏于下而时出佐阳。阳不得阴之助, 亦不能独成岁功。王者承天意以从事,故务德教而省刑罚。刑罚不可任以治世,犹阴之不可 任以成岁也。今废先王之德教,独用执法之吏治民,而欲德化被四海,故难成也。是故古之 王者,莫不以教化为大务,立大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教化以明,习
10、俗以成,天下 尝无一人之狱矣。至周末世,大为无道,以失天下。秦继其后,又益甚之。自古以来,未尝 以乱济乱,大败天下如秦者也。习俗薄恶,民人抵冒。今汉继秦之后,虽欲治之,无可奈何。 法出而奸生,令下而诈起,一岁之狱以万千数,如以汤止沸,沸俞甚而无益。辟之琴瑟不调, 甚者必解而更张之,乃可鼓也。为政而不行,甚者必变而更化之,乃可理也。故汉得天下以 来,常欲善治,而至今不能胜残去杀者,失之当更化而不能更化也。”(节选自汉书志礼乐志)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夫移风易俗/使天下回心而乡道/类非俗吏之所能为也/夫立君臣/等上下/使纲纪有序/六 亲和睦/此非天之所为/人之所
11、设也B.夫移风易俗/使天下回心/而乡道类非俗吏之所能为也/夫立君臣/等上下/使纲纪有序/六 亲和睦/此非天之所为/人之所设也C.夫移风易俗/使天下回心而乡道/类非俗吏之所能为也/夫立君臣等/上下使纲纪有序/六 亲和睦/此非天之所为/人之所设也D.夫移风易俗/使天下回心/而乡道类非俗吏之所能为也/夫立君臣/等上下/使纲纪有序/六 亲和睦/此非天之所为人之所设也.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黔首,战国及秦代对平民的称谓。黔,黑色。秦朝百姓用黑色头巾包头,故称“黔 首”。B.期会,指按规定的期限施行政令,文中指政令。C.岁功,一年四季的时序变化。“阳出布施于上而主岁功”
12、是说阳气主导一年的时序变 化。D.庠序,古代的学校,特指乡学。与帝王的辟雍、诸侯的泮宫等大学相对。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汉朝建立后,开始治理乱世,使之恢复正常安定,命叔孙通制定礼仪,用来端正君臣的 地位。但没有完全齐备叔孙通就去世了。B.董仲舒认为汉废弃先王的仁德教化,靠执掌法令的官吏来治理百姓,要想用德行来使四 海的人都受到感化,是很难成功的。C.汉文帝时,贾谊提出要改变汉朝的风俗,应该制定制度,提倡礼乐,得到了天子的支 持。但到了汉武帝时,因为大臣阻挠,这些制度没有继续推行下去。D.董仲舒用“阴阳之说”来解释仁德和刑法的功用:阳是仁德,阴是刑法。阳常
13、处在盛 夏,用来养育万物,阴常处在隆冬,聚积在空虚不用的地方,可见上天主张德行而不主张 刑法。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镐,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2)辟之琴瑟不调,甚者必解而更张之,乃可鼓也。14 .秦汉统一天下后治国策略有何不同?汉为贯彻治国方略采取了哪些措施?请结合以上 两个语段加以概括。【答案】10 A 11. C 12. C. (1)收缴天下的兵器,集中在咸阳,销毁兵器,铸成十二个金人,来削弱天下的百姓(来 使天下百姓变弱)。(2)比如琴瑟演奏时声音不和谐,情况严重的一定要拆散后重新调整安装琴弦,才能弹奏。13 .不同:秦继续推
14、行霸道(暴政/不行仁政),希望通过武力实现长治久安;汉拨乱反正,恢复礼制, 希望推行儒术。措施:命叔孙通制定礼仪,来摆正君臣的位置。命贾谊初步拟定礼仪制度。汉武帝即 位,提拔任用才智杰出的人物,商讨建立宣明政教的明堂,制定礼仪和衣服的颜色。【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改变风气转换习俗,使天下人都回心转意走向正道,大概不是庸俗的官吏所能办得 到的。设立君主和臣子,使上下有差别,使国家制度有次序,使六亲和睦,这不是上天所 行,是人所设立的。“回心和“乡道”并列关系,用“而”连接,连接紧密,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D;“立君臣”和“等上下”结构一致,分别独立成句,应 “等上
15、下”前后断开,排除C。 故选Ao【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掌握能力。C. “一年四季的时序变化,错误,岁功,一年的收成。“主导一年的时序变化”错误, “阳出布施于上而主岁功”是说阳气主导一年的收成。故选Co【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 “但到了汉武帝时,因为大臣阻挠”错,由原文“至文帝时而大臣绛、灌之属害 之,故其议遂寝”“至武帝即位,进用英隽,议立明堂,制礼服,以兴太平。会窦太后好 黄老言,不说儒术,其事又废”可知,大臣阻挠的是汉文帝,汉武帝时是因为窦太后不喜 欢儒术而作罢。故选C。【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 “兵”,兵
16、器;“锋镐”,指兵器;“以”,来;“弱”,使变弱。(2) “辟”,比如;“甚者”,情况严重的;“更张”,调节琴弦;“鼓”,弹奏。【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不同:由原文“振长策而御宇内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可知,秦继续推行霸道 (暴政/不行仁政),希望通过武力实现长治久安;由原文“汉兴,拨乱反正,日不暇给,犹命叔孙通制礼仪,以正君臣之位”可知,汉拨 乱反正,恢复礼制,希望推行儒术。措施:由原文“犹命叔孙通制礼仪,以正君臣之位”可知,命叔孙通制定礼仪,来摆正君臣的 位置。由原文“乃草具其仪,天子说焉”可知,命贾谊初步拟定礼仪制度。由原文“至武帝即位,进用英隽
17、,议立明堂,制礼服,以兴太平”可知,汉武帝即位, 提拔任用才智杰出的人物,商讨建立宣明政教的明堂,制定礼仪和衣服的颜色。参考译文:(一)到始皇的时候,发展六世遗留下来的功业,以武力来统治各国,将东周,西周和各诸 侯国统统消灭,登上皇帝的宝座来统治天下,用严酷的刑罚来奴役天下的百姓,威风震慑 四海。秦始皇向南攻取百越的土地,把它划为桂林郡和象郡,百越的君主低着头,颈上捆 着绳子(愿意服从投降),把性命交给司法官吏。秦始皇于是又命令蒙恬在北方修筑长城, 守卫边境,使匈奴退却七百多里;胡人不敢向下到南边来放牧,勇士不敢拉弓射箭来报 仇。秦始皇接着就废除古代帝王的治世之道,焚烧诸子百家的著作,来使百姓
18、愚蠢;毁坏 高大的城墙,杀掉英雄豪杰;收缴天下的兵器,集中在咸阳,销毁兵刃和箭头,冶炼它们 铸造十二个铜人,以便削弱百姓的反抗力量。然后凭借华山为城墙,依据黄河为城池,凭 借着高耸的华山,往下看着深不可测的黄河,认为这是险固的地方。好的将领手执强弩, 守卫着要害的地方,可靠的官员和精锐的士卒,拿着锋利的兵器,盘问过往行人。天下已 经安定,始皇心里自己认为这关中的险固地势、方圆千里的坚固的城防,是子子孙孙称帝 称王直至万代的基业。(二)汉朝建立后,开始治理乱世,使之恢复正常安定,没有一天空闲,但仍命叔孙通制定 礼仪,用来摆正君臣的位置。高祖高兴地赞叹道:“我今天才知道做天子的尊贵! ”任命 叔孙
19、通为奉常,于是制定礼仪法度,但还没有完全齐备叔孙通就去世了。到文帝时,贾谊认为:“汉朝承袭了秦朝的坏习俗,不讲礼义,不顾廉耻,现在更有 甚者去杀害父亲兄长,盗窃的人偷走宗庙的器物,而大臣只用文案簿书不报告政令的实行 情况做理由,以至于风俗流行,人们心安而不觉得奇怪,以为本来就该这样。改变风气转 换习俗,使天下人都回心转意走向正道,大概不是庸俗的官吏所能办得到的。设立君主和 臣子,使上下有差别,使国家制度有次序,使六亲和睦,这不是上天所行,是人所设立 的。人所设立的,不做就不能树立,不修明就会败坏。汉朝建立到现在有二十多年了,应 该制定制度,提倡礼乐,然后诸侯才能遵循法制,百姓就能简朴无华,官司
20、逐渐消失。” 于是初步拟定礼仪制度,天子感到高兴。但大臣周勃、灌婴之辈忌妒他,所以他的建议便 没有被采用。到汉武帝即位,他提拔任用才智杰出的人物,商讨建立宣明政教的明堂,制定礼仪和 衣服的颜色,用来振兴太平。正巧窦太后喜好黄帝和老子的学说,不喜欢儒学,这件事又 作罢。后来董仲舒在应对策问时答道:“帝王想有所作为,应根据上天来探求他的行为。 天道无边,全在于阴阳。阳是仁德,阴是刑法。天使阳常处在盛夏用来养育万物使之生 长,使阴常处在隆冬并聚积在空虚不用的地方,从这里可以看出天是主张德行而不主张刑 法的。阳气出现散布在上来主导一年的收成,阴气进入地下伏藏,时时出来辅佐阳气。阳 气没有阴气的帮助,也
21、不能单独形成一年的收成。帝王秉承上天的意志来行动,所以要致 力于仁德教化而减少刑罚。刑罚不能用来治理国家,就像阴气不能用来形成一年的收成一 样。现在废弃先王的仁德教化,只用执掌法令的官吏来治理百姓,要想用德行来使四海的 人都受到感化,是很难成功的。所以古代的帝王没有不以政教风化为大事的,在国都建立 太学来推行教化,在城邑设立学校来进行教化。政教风化已经明确,习惯和风俗已经形 成,天下就会没有一个人在监狱了。到周代末年,大行无道之事,以致失掉了天下。秦朝 跟在周朝的后面,所行更有过之而无不及。从古代到现在,不曾有用乱来增添乱,极端破 坏天下像秦朝那样的。习惯风俗轻薄可恶,人民毫无畏惧之心。现在汉
22、朝跟在秦朝的后 面,即使想治理这种情况,却没有办法。法律一颁布就有狡诈的人出现,法令一下达就有 欺骗发生,一年的官司要用万千计算,就像用热水来止息沸腾的开水,只会使水更沸腾而 没有帮助。比如琴瑟演奏时声音不和谐,情况严重的一定要拆散后重新调整安装琴弦,才 能弹奏。处理政事而得不到实行,情况很严重的就要重新改变,才可以治理。因此汉得到 天下以来,常想治理得很好,但到现在仍不能使凶暴的人转化为善,使他们可因此免除死 刑,这是由于在应当变更教化的时候没有加以变更。”(二)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唐多令芦叶满汀洲刘过芦叶满汀洲,寒沙带浅流。二十年重过南楼。柳下系船犹未稳,能几日,又中
23、秋。 黄鹤断矶头,故人今在否?旧江山浑是新愁。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注刘过,南宋爱国词人,号龙洲道人,曾多次上书朝廷,屡陈收复中原大计,但不被重 用。15.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登临诗即诗人登高临远时所感所吟的诗。南宋词人刘过的这首唐多令,以忧伤的笔 调道出了二十年的人生际遇与感慨,抒发了二十年间词人的情感变化。B.上阕开头,词人描绘了江边凄清的秋色:衰败的芦叶落满沙洲,沙滩浅流寂寞凄寒。把 萧瑟、寥落的外景同低徊的心境交融在一起。C. “柳下系船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三句,“柳”与“留”谐音,柳下泊船是美好的 愿望,寓意词人舍舟上岸,结束飘零的生活安放困顿的身
24、心,静享安稳的时日。D.结尾三句对于此时的词人来说,所有关于青春的美好回忆都会在瞬间破碎。即使与好友 重逢,即使同当年一样登临高楼,饮酒赋诗,当年的那种感觉再也找不回来了。16 .明代李攀龙说“旧江山浑是新愁,读之下泪。”“旧江山浑是新愁”一句为何有使人 “下泪”的艺术感染力?请结合全词内容说说你的理解。【答案】15.C16.愁之多:一旧一新形成鲜明的对比,旧愁新恨,纷至沓来。有故人离散之苦;年华易逝之忧;怀才不遇之悲;忧国伤时之恸。愁之重:愁到了 “浑是”的程度,极言分量之重。【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评价诗歌思想内容的能力。C. “柳下泊船是美好的愿望,寓意词人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江省宁波市九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浙江省 宁波市 2022 2023 学年 高二上 学期 期末 联考 语文试题 Word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