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毕业论文我国小额信贷发展现状及对策.pdf
《金融学毕业论文我国小额信贷发展现状及对策.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融学毕业论文我国小额信贷发展现状及对策.pdf(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我国小额信贷发展现状及对策 一、我国小额信贷发展现状(一)小额信贷多种发展模式并存 由外国的小额信贷发展历程来看,因为小额信贷市场面对的是不同的的客户,他们在地域环境、经济水平、发展阶段等方面都有差别,所以小额信贷的模式是千差万别的。一方面我国由于地域广阔,地理、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既有繁荣的国际都市,也有穷困的山村,另一方面各异的环境决定的不同的需求需要不同的信贷模式来满足,所以我国小额信贷的发展就不可能具有单一的模式,而是具有多样性的特征。我国小额信贷体系逐渐建立起来,发展了多样化的小额信贷模式。根据资金来源的不同,可以分成四种:一是以政府财政资金为主要来源的政府扶贫公益性质的小额信
2、贷;二是国际捐款为主要资金来源的民间成立的或半政府性的小额信贷;三是以储蓄存款为资金来源的金融机构小额信贷;四是以民间资本为贷款来源的小额贷款公司的小额信贷。四种模式在市场上相互补充,有各自的目标客户群体,基本覆盖了各层次的信贷要求。(二)小额信贷运作机构多样化 我国在小额信贷发展建设中已初步建立了多元化的小额信贷服务体系,基本完善了架构建设,形成了金字塔结构。自上而下形成了以中国人民银行监管,三大政策性银行来执行政策性贷款,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等为主的金融机构提供小额信贷和小额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作为补充提供小额信贷的体系。如图 1 所示。图 1 我国小额信贷金融服务体系图 目前农行是县域
3、网点最多的国有商业银行,其中农行 2.38 万个网点中,51%分布在县及县以下,农行正在逐渐恢复并开发农村信贷市场。中国农业银行在商业化改革中逐步退出农村市场,而后在 2007 年中央银行要求其回归为农服务的市场定位,农行开始在全国八个省市进行小额信贷试点,成立小额信贷专门部门,对农信贷业务发展起来。在政府的政策扶持下,农业银行逐步开始为农服务。作为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农业银行的转变体现了我国政府开始重视贫困者和中小企业小额信贷问题。虽然各机构都提供小额信用贷款,但现阶段,农村信贷业务基本上是由农村信用社、中央银行 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 四大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农村信
4、用社、邮政储蓄银行 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小额信贷公司、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 2 邮政储蓄银行、贷款公司以及定位于农村的农村合作银行等提供。(三)小额信贷逐步正规化 在金融市场中,小额信贷是其一部分,其发展经历了一个民间组织发展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发展国家监管的金融机构发展的过程,实践证明,纳入政府监管的市场化运作的金融机构模式是最有效的小额信贷发展模式。中国人民银行逐步完善小额信贷架构,主要为农村服务的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发展小额信贷,批准成立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等,目的就是将小额信贷机构纳入政府监管范围,使小额信贷运作正规化,建立稳定、规范的金融市场。二、我国小额信
5、贷的特点(一)市场需求巨大 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小额信贷需求绝大部分得不到满足。由于小额信贷供给限制,目前这一客户群体仍然是以亲友借款和地下金融作为主要融资渠道,但对于小企业实际需要而言,而这种临时性、替代性融资方式并不能满足,并且也会对社会金融秩序形成不良影响。(二)客户群体收入水平和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 中国小额信贷客户群体总体收入水平较高,特别是在广大城市及乡镇,个体工商户为小额信贷的主要潜在客户,这一类目标客户群生产经营活动相对独立、有较高的受教育程度,具备较高的收入水平,不仅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相对金额较大,用款“急、短、频”,而且也能够较为容易地理解银行贷款的程序,较为快速地接受银行小额信
6、贷产品市场宣传。(三)金融机构网络相对发达 我国的银行机构由正规金融机构组成,其网络较为发达。例如,新成立的邮储银行网点总计达到了 3.6 万个。虽然其中个体经营水平参差不齐,但整体上却构成了具有相对大覆盖面的基层金融机构网络,尽管在对低收入人群的贷款支持方面作用较弱,但能够提供存款、汇兑等其它金融服务。同时,为通过机构转型成为开展小额信贷业务专业机构,这些专业化程度高,同时具有贷款经营牌照的机构人员也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三、当前小额信贷的主要发展模式(一)小额信贷的模式构成要素 小额信贷的提出以及相关理论的形成都是建立在各国具体实践的基础上,具体运行机制的不同是小额信贷和传统金融的主要区别。小
7、额信贷的运行机制主要有选择目标客户、安排一系列的创新机制的基本要素。小额的主体类型、各类型特点、在小额信贷市场中的地位等方面是信贷组织机构主要方面,它是小额信贷机构本身的要素,前两要素是对小额信贷参与主体的分析,即对两大主要部分的说明。(二)国外小额信贷的现行发展模式 目前很多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对小额信贷的研究和实践投入了很多精力,世界各国通过艰苦地努力和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其中孟加拉的乡村银行模式比较著名。(三)国内小额信贷的发展过程和模式 我国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发展小额信贷业务,至今己有十多年的历史由于在我国扶贫资金运作中,存在扶贫贴息贷款与贫困户的需求有差异,扶贫贴息贷款还款率低
8、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国内非政府组织和一些国际机构从国外引入小额信贷业务,以帮助贫困农户更容易地获得资金进行生产,改善生活质量。随后,由于小额信贷业务在扶贫中发挥出了积极作用,我国的政府扶贫部门也开始把部分扶贫资金以小额信贷的形式投放给贫苦农户,到目前为止,可以把我国小额信贷大体上分为下列四个阶段:3 1.小额信贷的初期试点阶段(1993 年到 1996 年 10 月)这一时期的小额信贷,大多数是小范围试验,主要由社会团体或者非政府组织通过国外与自筹资金开展的,此时最具有代表性的非政府组织(NGO)小额信贷项目,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进行的一系列实验项目。2.项目扩展阶段(199
9、6 年 10 月到 2000 年)这一阶段的小额信贷项目,除了初期试点阶段进行试验外,政府和农业银行利用国内扶贫资金也参与到小额信贷项目中,这两大类型的项目共同发展,此时,陕西、四川等地的地方政府,开展了政府小额信贷扶贫的试验。3.正规金融机构介入阶段(2000 年到 2005 年)为了解决农户贷款难的问题,中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在中央银行支农的帮助下,开始发放小额信贷与农户联保贷款,农村信用社作为正规的金融机构,在中国人民银行的影响下,大规模试用并广泛推广小额信用贷款的活动。4.探索商业性小额信贷阶段从 2005 年 6 月至今 中央管理部门支持民营、海外资本投入到小额信贷市场中来,在农村金融
10、总体改革框架之下,在试点地区已经有了小额信贷机构的出现,是属于私人资本投资的商业性质的。(四)中外小额信贷运行模式基本要素比较 表 1 中外小额信贷运行模式基本要素比较 分类 国际上主要模式 我国情况 目标群体 按收入分类 核心贫困阶层、中低收入阶层 地区中高等收入人群 按区域分类 农村地区、城市地区、农村和城市 农村、县城 按性别分类 限定妇女、以妇女为主、不强调性别差异 不强调性能别差异、信用户或信用村为主 机构组织形式 国际和国家非政府组织、信货联盟、专门小额信贷机构、金融中介、正规银行 主要以信用社及民间非正规金融为主 信贷运作模式 配货供给 信贷额度控制(信用社)额度控制但不严格 贷
11、款偿还方式 分期偿还、整贷整还、分期付息本金整还 整贷整还为主、分期偿还很少 客户类型控制 个人担保、小组贷款 信用户、信用村、小组联保、小组贷款、个人担保 目标瞄准 目标客户渗透率和覆盖率制(信用社、银行等正规金融)渗透率和覆盖率较低 成本补偿机制 商业性高利率(信用社)商业性利率和补贴利率、(民间信贷)无息或商业行利率 偿还机制 通常有 较少或者不明确承诺 信贷员责任制 有些有(印尼人民银行)普遍 地方政府信贷干预和违约干预 较少或无 较强 非金融服务 普遍 较少 引用于:孙慧.我国小额信贷发展问题研究,2011.05 4 四、我国小额信贷发展面临的问题(一)小额信贷缺乏长期稳定地资金来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金融学 毕业论文 我国 小额 信贷 发展 现状 对策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