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法制宣传讲座演讲稿3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少年法制宣传讲座演讲稿3篇.docx(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青少年法制宣传讲座演讲稿3篇青少年法制宣传讲座演讲稿1大家好!今天很荣幸来到我们慈溪市长河镇蓝天小学,给同学们 上这堂法制课,首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叫陆高君,是长河派 出所的民警,是我们长河镇长丰村、云海村和长河居委的责 任区民警,大家都是我们长河镇的小新市民,我想以后很多 同学是要留在这里为我们长河的发展贡献力量的,以后如果 同学们的户口要迁到这里来,怎么迁,可以来找我哦。同学们,你们现在每个人都处在令人羡慕的花季,那如 何珍惜现在自己所拥有的大好光阴,正确对待社会和人生, 更好地完成学业,在学校能学到一技之长,进而进一步成长 为一个对社会、对家庭有用的人才,值得我们在座的每一个 同学进行认真
2、思考。好的,我们现在开始今天的主题,由我同大家共同学习 和探讨小学生应当了解的法律常识,应当具备的自我防范能 力、心理素质以及自觉抵制不良行为等各方面应注意和了解 的问题。不要学习和模仿电视、电影、音像制品和文学作品中的 犯罪行为。3、谨慎交结朋友。未成年人要谨慎交友,不要和社会上品性不端的闲散人 员交往,特别是那些有前科劣迹的人。4、切莫虚荣攀比。未成年人要克服虚荣、攀比心理,说话要谨慎,不要随 意向外人透露和炫耀自己家庭的情况,以免给自己带来不必 要的伤害。比如说我们家在哪住,家里什么汽车一类的信息。5、增强防范意识。要保持必要的警惕性。单独回家的孩子,在进家门前要 注意观察,不给坏人以可
3、乘之机;独自在家的孩子,不要随 便打开家门;在放学路上,不要跟陌生人说话。不要轻易相 信他人的哄骗,遇事多留个心眼,警惕各种不良诱惑,对陌 生人给的玩具和食品等不要轻易接受。6、掌握自救本领。首先要保护好自己,然后求助于成年人,不要蛮干,要 学会用报警、呼救、反抗等方法抵制不法侵害。最后祝愿所有同学们都能够学法、懂法、守法,奋发向 上、健康成长!青少年法制宣传讲座演讲稿2老师们、同学们:你们好!今天,很高兴能参加我们学校的这个法制教育讲座。举 办这个法制教育讲座很有必要,也很及时,目的就是要通过 这个讲座,让同学们多了解一些法律知识,增强法制观演, 做个遵纪守法的好少年。今天,我主要讲四个问题
4、:一、未 成年人为什么必须学习法律知识?二、“违法” “犯罪”的概 与区别。三、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原因。四、未成年人如 何加强自我防范意识。一、未成年人为什么要学习法律知识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日益突出,未成年人犯罪不仅在 案件数量上急剧增加,而且犯罪成员在案犯总数中所占比例 也大幅度上升,犯罪年龄相对提前。仅从我区的实际来看, 在我们办理的未成年人案件中,盗窃案、抢劫、打架斗殴等 案件居多,大部分行为人均表示,根本不知道其行为是犯罪 行为。因此,未成年人必须加强自身法律知识的学习,通过 学习法律知识使自己了解什么是违法和犯罪,哪些行为构成 违法与犯罪(也就是要使自己明白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
5、不可以做的),同时,知道拿起法律武器去维护自己的合法 权益。二、“违法”“犯罪”的概氤与区别违法和犯罪这两个词,同学们一定不会陌生,但是它们 的联系和区别同学们可能不是很了解。根据我们的办案调查 情况分析,目前未成年人犯罪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未成 年人对法律的无知。什么是违法呢?我们通常所讲的未成年 人的违法行为,主要指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法第三十四条中所规定的严重危害社会、尚不够刑事处罚 的严重不良行为,即:纠集他人结伙滋事,扰乱治安;携带 管制刀具,屡教不改;多次拦截殴打他人或者强行索要他人 财物;传播淫秽的读物或者音像制品等;进行淫乱或者色情 卖淫活动;多次偷窃;参与赌博,
6、屡教不改;吸食、注射毒 品;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上述列举的行为中,携带管 制刀具,屡教不改这一行为希望同学们引起注意,同学们可 能会对此不以为然,但这也是违法行为;还有多次拦截殴打 他人或者强行索要他人财物的违法行为在学校也是时常发 生的,据我们了解,一些高年级的同学会向低年级的同学强 行索要钱财、这是一种违法行为,同学们不要害怕,要敢于 检举揭发,同这些违法行为作斗争。那么对具有上述违法行 为的未成年人应当如何处理呢? 一方面对违法行为较轻的未 成年人,一般由其父母或者其监护人和学校相互配合,采取 措施严加管教。如果未成年人具有上述违法行为,且构成违 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予以
7、治安处罚,处罚的 种类有警告、罚款、行政拘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 管理处罚法第十二条之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 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不满14周岁的人 违反治安管理的,不予处罚,但是应当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管 教。什么是犯罪呢?我国刑法第13条规定:一切危害国家主 权、领土完整和完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和推翻 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 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 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 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 节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犯罪具有三
8、个方面的基 本特征:(一)犯罪是一种危害社会的行为,即犯罪具有社 会危害性(二)犯罪是一种触犯刑律的行为,即犯罪具有刑 事违法性(三)犯罪是一种应当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即具有 应受刑罚惩罚性。值得注意的是,刑法第17条第1款规 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负刑事责任,意思就是凡 年满十六周岁的人,实施了刑法规定的任何一种的犯罪行 为,都应当负刑事责任,这样规定是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 的,在我国,已满十六周岁的人,因体力、智力已相当发展, 并有一定社会知识,已具有分辩是非善恶的能力,因此,应 当要求他们对自己的一切犯罪行为负刑事责任。刑法第17 条第2款还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
9、意 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动、贩卖毒品、放火、爆 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这样规定,是充分考虑 了他们的智力发展情况,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 一般已具有事实上的识别能力,但由于年龄尚小,智力发育 尚不够完善,缺乏社会知识,还不具有完全识别和控制口 行为的能力,因此,他们负刑事责任的范围应当受他们刑事 责任能力的限制,不能要求他们对一切犯罪都负刑事责任法 制教育讲座讲稿。在这里,我给同学们举个案例:去年,在 乌桥村发生一起案件,外来民工学校的五名同学相约到田野 里玩,遇到天下雨,于是一起到一家厂里躲雨。当他们看见 这家厂里闲置的电机时,便回家拿来手钳、改刀、扳手等工 具,将电
10、机撬烂,把里面的铜线取出拿去卖掉,后来被公安 机关查获。在这起案件中,三名嫌疑人刚满十五岁不满十六 岁,另外两名同学更是才只有九岁。同学们说,他们的行为 够没构成犯罪?很显然,他们五人的行为已经构成盗窃罪, 按照刑法应该被刑事拘留,甚至会被判刑。但是由于他们未 满十六周岁,只能由父母监管,但是在他们的人生道路上将 会永远的留下一条犯罪记录,如果今后他们想靠大学或是到 部队当兵,或者到公司上班,都会受到很大的限制。同时他 们的父母将会代替他们赔偿别人的损失。同学们:违法犯罪 所造成的危害是什么?我们姑且不谈犯罪给社会给被害人带 来的伤害,他们的父母,辛苦半辈子,含辛茹苦抚养成人为 了什么?是望子
11、成龙啊,这下可好这条龙飞到监狱去了,他 们的心在流血啊。而最主要的是对他们自己的伤害,理想前 途没有了,人格尊严没有了,自由生活没有了,当他们失去 自由,才知道自由的可贵,失去了生活才知道生活的美好, 失去了生命才知道生命的价值。面对着铁窗电网警卫,他们 想到的是迟到的后悔和深深的忏悔。我知道有的同学其实很聪明,但他不用在学习上,而是 用在调皮捣蛋上,喜欢逞强好胜,有事没事惹一下其他同学, 比如别人走路时他突然伸出一只脚将别人绊倒;有些同学喜 欢打架,将别的同学打伤;有些同学不爱护公物,故意毁坏 公共场所的物品;有些同学以大欺小,没有钱买东西吃、没 有钱进游戏室就强行向弱小同学索要等等行为都是
12、法律不 允许的,如果情节严重的话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也就是说 你这一逞强就有可能将自己玩进牢房。所以在这里我要告诉 同学们平时一定要听老师和家长的话,遵纪守法,什么游戏 室、网吧、舞厅等地方,同学们千万不要进去,因为那种地 方很容易接触到一些不健康的东西,从我们办案实践中发现 很多这样的案例:有些平时表现较好的学生,就是由于在游 戏室、网吧、舞厅等地结识了一些不三不四的人后就被带坏, 最后走向了犯罪的道路。前段日子在我们镇上刚宣判了一起 案件,两名主要嫌疑人一个被判无期徒刑,一个被判了 12 年。其实他们也就是为了生活中的一点小矛盾几句话和对方 过不去,就咽不下这口气,一定要去出头。结果一刀下
13、去就 将对放的生命结束了,自己的一生也给葬送了。被判无期的 那名嫌疑人也就20岁左右,比同学门也大不了多少啊。三、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原因1 .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强,社会责任意识差。多数青少 年犯原在家庭中是“小皇帝”,长期生活在“大家围着转” 的家庭环境里,家长对其处于服从地位,千方百计地满足他 们的各种愿望和要求,结果使他们逐渐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 的意识,为所欲为,十分任性,自私、贪婪和霸道。他们只 注重自己的享受,只想自己吃得好、穿得好、用得好、玩得 好,却不顾及他人或社会的利益,更别说什么社会的责任, 为社会做什么有益的事,什么扶危济困,见义勇为,爱心, 都与已无关。这种人崇尚金钱,追求
14、自身利益,追求高消费, 争强好胜而缺乏进取精神,甚至为了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2 .独立意识强,承受挫折能力差。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 大多一帆风顺,受到家庭的过度保护,始终被别人围着、护 着、捧着,想独立,想自己做主做些事情,想自己主宰世界, 但他们从未尝过“逆境”滋味,不知道世事的艰难。在日常 生活中,他们不能控制自己的不良行为习惯,甚至不能应付 一些较小的挫折,心理承受力非常脆弱。他们在遇到挫折时, 往往表现出过分的失望、焦虑、沮丧情绪,甚至意志消沉, 自暴自弃,不能客观地分析自己原因和客观情况,使挫折的 负面影响在其身上表现得非常明显,在不良刺激的诱惑或社 会上不法分子教唆下,萌发违法犯罪的
15、森头,走上犯罪道路。3 .情感丰富,自我控制能力差。现在的青少年大多是独 生子女,无兄弟姐妹,他们在父母的过度呵护和严格的监控 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紧张的学习,他们渴望朋友,渴望 交流,渴望了解社会,接触社会,但由于他们辨别是非能力 不足,自我控制能力差,感情易冲动,敢爱敢恨,敢做敢为, 在日常生活中常交上一些“情所意合”、够哥们、讲义气的 朋友,在他们的熏陶下,人生观、价值观发生偏差,他们讲 究吃喝玩乐,追求享受,他们只关注自己的需要,很少考虑 别人的感受和社会的利益。当自己得不到别人尊重、自己的 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便相互对立,仇恨,大打出手,甚至报 复、伤害、故意杀人犯罪。4,模仿能力强
16、,辨别是非能力差。多数未成年独生子女 自我意识较强,在社会交往中具有探索未知、学习新鲜事物, 模仿他人行为的求知欲,但由于他们年幼,缺乏是非辨别能 力,把坏的当成好的,把腐朽当作神奇。把打架当成勇敢, 把酗酒当作豪爽,把一起干坏事当作义气,把挥霍当作潇洒, 把吸毒涉黄当作探索。这些人极易被社会上存心不良的人拉 下水,从而走上犯罪道路。5.好逸恶劳心理突出,吃苦耐劳艰苦创业精神差。多数 青少年从小生长在“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优越家庭环境 里,许多父母过分娇惯溺爱和迁就子女,尽可能多地给子女 钱,供其挥霍,他们不知父母的艰辛,不知挣钱的不易,不 知节俭,不知创业的艰难。养成了坐享其成,好吃懒做、
17、自 私任性、冷酷残忍、乖戾蛮横、脾气暴躁,以及鄙视劳动、 厌恶劳动的不良品格。他们随着年龄的逐渐增大,他们的物 质享乐欲望不断膨胀,他们赖以生活的经济来源,不能满足 他们贪得无厌的需要时,便会铤而走险,就会用违法犯罪行 为去维护好逸恶劳的习惯,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四、未成年人如何加强对犯罪的自我防范。根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40条的规定,未成人 年人犯罪的自我防范意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指未 成年人通过加强文化修养和法律知识,自觉抵制各种不良行 为和违法犯罪行为的引诱和侵害;另一方面是指未成年人在 受到犯罪侵害后应通过法律途径,及时维护自己的合法权 益。具体来讲,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18、未成年人应当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社会公共规范。实践证明未成年人一旦养成了种种不良习性后要矫正 过来是很不容易的,需要花费更大的力气,因此,未成年人 就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和学习中,处处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社会公共规范,遵重社会公德,从小养成良好习惯加强自我 修养,自我调节、自我完善,自觉抵制违法犯罪行为的引诱。(-)树立自尊、自立、自强的意识。自尊、自律、自强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也是未成年 人进行自我防范和赢得社会保护的途径。如果未成年人自甘 堕落,外界再怎样帮助,也是无济于事的。(三)增强辩别是非和自我保护的能力。未成年人只有学好知识,丰富社会生活经验,锻炼各种 能力,才能对违法犯罪行为有一个
19、清醒的认识党课专题。才 能分清是非,未成年人还要加强锻炼身体,增强体魄,这样 有助于未成年人在遭到暴力侵害的时候,及时逃脱或者进行 正当防卫,不至于受犯罪行为的随意侵害。(四)加强未成年人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意识。近年来,在司法机关办理的犯罪案件中,有不少是青少 年,也有不少就是我们学生,他们之所以会走上违法犯罪的 道路,就在于他们不懂法,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他们的行为不仅严重侵犯了社会管理秩序、败坏校园风气, 在给社会、给他人造成损害的同时,也使自己和家庭付出了 惨痛的代价。今天我要讲的第一个话题是:从小养成良好习惯,自觉 守法。同学们听说过这样一句话吗:“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
20、 恶小而为之。意思是说不要以为这件好事太小了而不去做, 也不要以为这件坏事太小了而去做。下面我就先给大家讲一 个今年我经办的关于“偷盗农作物”的案例。“农作物”大 家知道吗?就是农民伯伯种在地里的东西,像瓜果蔬菜这一 些。为什么我今天会选这个案例与大家讲呢?因为在这个案 子里,有跟同学们差不多年纪的孩子参加,所以我想很需要 在这里给大家讲一讲,引起大家的重视。我先把简要案情给大家讲一下:在今年8月份的一天晚 上,谷某和只有14岁的未成年人蔡某、董某一起到我们长 河镇三塘江上去网鱼,在网鱼的时候看到后面有一片瓜地, 就趁无人之际,摘了几只西瓜和一些小白瓜,后在回家途中未成年孩子对犯罪的自我防范,
21、除以上讲的,还必需懂 得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根据实践经 验,我们建议同学们如果在遭到违法犯罪行为侵害的时候, 切切要记住两点:第一、同学们要以躲避免受违法犯罪行为侵害为自己的 首要任务,不提倡你们去同违法犯罪分子面对面博斗,比较 明智的做法是遇事不慌,然后设法摆脱或向四周的大人呼 救,或拔打“110”报警。第二、如果同学们发现自己正在或已经受到非法侵害的 就应该采取正确的途径解决。如及时向同学、家长或者其他 监护人报告,由家长、老师或学校出面制止不法侵害,也可 以向公安机关或者政府主管部门的报告。不要怕你报告了他 们的不法行为后会遭到报复,你越是胆小害怕,他们就越胆 大妄为。
22、同时,当你开始与同伴在一起玩时发现同伴有犯罪 意图时,你应当制止他,如果你制止不了的话,你就要赶快 想办法远离他,千万不能为了哥们义气跟着同伴,因为你一 旦跟着去,即使你没有动手,你也难脱干系。因为受害人不 管你具体有什么行为,他只说共有多少人实施了犯罪,你们 这些去的人即使没动手也都助了威。所以我们的同学以后如 碰到这种情况,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要有自我保护意识, 不要惹祸上身。总之同学们如遇上不法侵害时,不要害怕, 一定要沉着、冷静,机智勇敢,要敢于检举揭发,积极同违 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我们要坚信邪不可能压正的道理,干坏 事的心总是虚的,害怕的应该是他们。同学们,今天你们是在校的学生,明
23、天是祖国建设的栋 梁,作为一名学生,有这样美丽的学校,有这样高素质的老 师,有这么好的教育质量,你们是幸运儿,你们应珍惜光阴、 努力拼搏。祖国需要你们,明天是你们的!谢谢大家青少年法制宣传讲座演讲稿3同学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有时会碰到各种各样的不法侵 害,比如说被人敲诈、被人殴打、被人抢劫等等,一旦碰到 了,怎么办呢?我们要增强分辨能力,学会自我保护。国家 的法律都是为保护一切合法权益、惩罚各种不法行为而制定 的,也就是说在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罪犯的不法侵害时,我 们要拿起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面临危险的时候,同学们 要机智勇敢地同犯罪分子作斗争。如果畏惧罪犯的话,就会 助长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使
24、他们有恃无恐地实施犯罪行 为。所谓犯罪的自我防范是指个人为减少被害的可能,进行 自我保护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方法,根据预防未成年人犯 罪法第40条的规定,未成人年人犯罪的自我防范意识主 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指未成年人通过加强文化修养和 法律知识,自觉抵制各种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的引诱和 侵害;另一方面是指未成年人在受到犯罪侵害后应通过法律 途径,及时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具体来讲,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未成年人应当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社会公共规范。实践证明未成年人一旦养成了种种不良习性后要矫正 过来是很不容易的,需要花费更大的力气,因此,未成年人 就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和学习中,处处遵守国家法律
25、、法规、 社会公共规范,遵重社会公德,从小养成良好习惯加强自我 修养,自我调节、自我完善,自觉抵制违法犯罪行为的弓I诱。(-)树立自尊、自立、自强的意识自尊、自律、自强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也是未成年 人进行自我防范和赢得社会保护的途径。如果未成年人自甘 堕落,外界再怎样帮助,也是无济于事的。(三)增强辩别是非和自我保护的能力未成年人只有学好知识,丰富社会生活经验,锻炼各种 能力,才能对违法犯罪行为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才能分清是 非,未成年人还要加强锻炼身体,增强体魄,这样有助于未 成年人在遭到暴力侵害的时候,及时逃脱或者进行正当防 卫,不至于受犯罪行为的随意侵害。(四)加强未成年人用法律维护自
26、身合法权益的意识。未成年孩子对犯罪的自我防范,除以上讲的,还必需懂 得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根据实践经 验,我们建议同学们如果在遭到违法犯罪行为侵害的时候, 切切要记住两点:第二、如果同学们发现自己正在或已经受到非法侵害的 就应该采取正确的途径解决。如及时向学样、家庭或者其他 监护人报告,由家长、老师或学校出面制止不法侵害,也可 以向公安机关或者政府主管部门的报告。例如前面所举案例 中的方某,他当时就没有通过正当的途径保护自己,如果他 被刘某第一次抢劫时立即向父母或老师报告,就不会三番五 次地被刘某抢劫。此外学生之间打架事件也要引起同学们的 注意,据调查,一些学生被同学殴打后并
27、不是向家长或学校 汇报,而是自己作主到外面找人来报复,要知道报复伤人也 是违法的,情节严重的是要构成犯罪的,要被判刑坐牢。我再给同学们讲另一种自我保护的特殊情形,这也是我 们在平时的办案当中常常遇到的情况。举一个案例说明:学 生蒋某假期与邻居李某及张的几个朋友在一起玩,一天,蒋 某和李某等人坐出租车出去玩,在出租车上,蒋某听李及朋 友说:”等一下要将那人的手机抢来,另外还要搜一下他的 身看有没有钱”,蒋某听了这话知道李某等人是要去抢劫, 他有点想不去,但碍于朋友情面,他跟着去了抢劫现场,实 施抢劫时、蒋某站在边上看,李某叫蒋某帮忙搜一下受害人 的身,蒋某就上前搜了受害人的身并将搜到的钱全部交给
28、李 某,案发后,由于受害人及时报案,公机机关很快将李某及 朋友、还有蒋某一并抓获,蒋某归案后一直辩解说他并不想 抢别人的钱,他觉得很冤枉,但是法律规定:帮助他人以非 法占有为目的,实施强行劫取公民财物的行为同样构成抢劫 罪。蒋某最后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举这个例子的目的是要 告诉大家:当你开始与同伴在一起玩时发现同伴有犯罪意图 时,你应当制止他,如果你制止不了的话,你就要赶快想办 法远离他,千万不能为了哥们义气跟着同伴去抢劫,因为你 一旦到了犯罪现场,即使你没有动手,你也难脱干系。因为 受害人不管你具体有什么行为,他只说共有多少人实施了抢 劫,你们这些去的人即使没动手也都助了威。所以我们的同 学
29、以后如碰到这种情况,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要有自我 保护意识,不要惹祸上身。总之同学们如遇上不法侵害时,不要害怕,一定要沉着、冷静,机智勇敢,要敢于检举揭发,积极同违法犯罪行为作 斗争,我们要坚信邪不可能压正的道理,干坏事的心总是虚 的,害怕的应该是他们。以上我给同学们讲述了违法犯罪的一点基本知识和如 何加强自我防范方面的问题,我所讲的只是给同学们起个抛 砖引玉的作用,同学们要真正做到远离违法、犯罪,健康成 长,还要靠同学自觉刻苦地学习文化、科学、法律等方面的 知识,做一名遵纪守法的好公民。被巡逻民警发现并抓获。这件事情小吗?小吧。可能同学们 也会想:摘了几个瓜有什么了不起的,又值不了几个钱,
30、谁 谁谁以前有摘过也没事啊。的确,这件事情很小,但它却实 实在在的触犯了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 相关规定,最后,谷某、蔡某和董某都因“恶小为之”而受 到了处罚。是的,有很多事情在一些同学看来是不起眼的小事,像 随地吐痰,乱闯红灯,还有携带管制刀具,到了学校拿出来 炫耀,实际上这样做已经是违法了。因此大家一定要增强是 非判断能力,自觉遵守法律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 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小事做起。我知道有的同学其实很聪明,但他心思不用在学习上, 而是用在调皮捣蛋上,喜欢逞强好胜,有事没事惹一下其他 同学,比如别人走路时他突然伸出一只脚将别人绊倒;有些同学喜欢打架,将别的同学打伤;有些
31、同学不爱护公物,故意毁坏公共场所的物品;有些同学以大欺小,没有钱买东西吃、没有钱进游戏室就强行向弱小同学索要等等行为都是法律不允许的。如果情节严重的话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也就是说你这 一逞强就有可能将自己送进牢房。所以在这里我要告诉同学 们平时一定要听老师和家长的话,遵纪守法,什么游戏室、 黑网吧、舞厅等地方,同学们千万不要进去,因为那种地方 很容易接触到一些不健康的东西,而我们小学生明辨是非、 分清好坏的能力有限,很容易走向犯罪道路。同时我认为一个人走上犯罪道路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 常言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如果从小就养成了各种不良 习性的话,以后再改正就很难了,到时小错累积成大错,后 悔
32、可就晚了。好的,下面我们再聊另一个话题,再聊这个话题之前, 我先问一下在座的各位同学,你们有没有QQ呀?(来,有QQ 的同学请举一下手,好的,放下来),是的,接下来我要跟 同学们聊的就是关于“上网”这件事。那同学们上网一般都 做些什么呢?是上网聊天、查资料、看电影还是玩游戏?的确, 网络已经与我们的生活已经变得息息相关,但是,网络这个 虚拟的世界带来的危害我们大家都清楚吗?暴力游戏、沉溺 聊天、淫秽色情已经成为了网络的“三个公害”。目前,“网 络犯罪”已经在犯罪总量中占据了不容忽视的地位,而在网 络犯罪嫌疑人当中,我们的青少年占了很大的比例!在这里,我就先讲一个关于网络犯罪的案例:学生胡某在网
33、吧里玩一种用刀捅人的暴力游戏时,由于 技术欠佳,胡某每次都被别人“捅”倒。坐在胡某旁边的一 名同龄的少年也在玩同一种游戏,他看到后忍不住对胡某冷 嘲热讽。在网络上“杀”红了眼的胡某当即火冒三丈,抽出 随身携带的半尺长的尖刀,捅向受害人的胸口,致受害人当 场死亡,而胡某依旧沉浸在暴力游戏中。直到警方赶到现场, 胡某才惊醒:“我是不是杀死人了,会不会坐牢?”从这个案 例可以看出,胡某沉迷在血腥的暴力游戏中,已经失去理智, 分不清虚拟网络和现实世界了。同学们,“电脑是一种工具,是给我们用的,而不是玩 的;学会用的人是聪明人,只会玩的人则是愚蠢的”。同学 们平时在上网的时候要做到1、聊QQ要谨慎,2、
34、不进不良 网站,3、不玩暴力游戏,正确的使用网络。三、学会自护,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同学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有时候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法 侵害,比如被人敲诈,被人殴打,被人抢劫等等,一旦碰到 了,怎么办呢?根据实践经验,我建议同学们如果在遭到违法犯罪行为 侵害的时候,切切要记住一点:就是避免自身不要受到非法 侵害为首要任务。我们不提倡同学们去同违法犯罪分子面对 面的搏斗,比较明智的做法是遇事不慌,然后设法摆脱或向 四周的大人呼救,或拔打电话报警,报警打什么电话号码呢?(互动 110) 119、120 含义。此外学生之间打架事件也要引起同学们的注意,据调 查,一些学生被同学殴打后,有的是自己作主到外面
35、找人来 报复,要知道报复伤人也是违法的,也会受到处罚。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列出了九种不良行为,大家 一定要记住:1、旷课、夜不归宿;2、带管制刀具;3、打架斗殴、辱骂他人;4、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5、偷窃、故意毁坏财物;6、参与赌博或变相赌博;7、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8、出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 歌舞厅等场所;9、其它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另外我再讲几点同我们小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安全方 面的建议,供同学们借鉴:一、独自在家时怎么办?(1)平时一人在家,要锁好门,出去玩耍要关好门窗。(2)钥匙要保管好,不要把钥匙放在衣服外面,以防 坏人跟踪入室。(3
36、)当有人敲门时,一定要问清来意,对不熟悉或不 认识的人,坚决不要开门。(4)当坏人欲强行闯入,可到窗口、阳台等处高声喊 叫邻居或去打报警电话吓跑坏人。二、游戏时如何保证安全?1 .要注意选择安全的场所。要远离公路、铁路、建筑工 地、工厂的生产区;不要进入枯井、地窖,防空设施;要避 开变压器、高压电线;不要攀爬水塔、电杆、屋顶、高墙; 不要靠近深河流、水井等。这些地方非常容易发生危险,稍有不慎,就会造成伤亡事故。2 .要选择安全的游戏来做。不要做危险性强的游戏,不 要模仿电影、电视中的危险镜头,例如扒乘车辆、攀爬高的 建筑物、用刀棍等互相打斗、用砖石等互相投掷、点燃树枝 废纸等。这样做的危险性很
37、大,容易造成预料不到的恶果。三、外出时迷失了方向怎么办?L平时应当注意准确地记下自己家庭所在的地区、街 道、门牌号码、电话号码及父母的工作单位名称、地址、电 话号码等,以便需要联系时能够及时联系。3 .在城市迷了路,可以根据路标、路牌和公共汽(电) 车的站牌辨认方向和路线,还可以向交通民警或治安巡逻民 警求助。3,在农村迷了路,应当尽量向公路、村庄靠近,争取当 地村民的帮助。如果是在夜间,则可以循着灯光、狗叫声、 公路上汽车的马达声寻找有人的地方求助。4.如果迷失了方向,要沉着镇静,开动脑筋想办法,不 要瞎闯乱跑,以免造成体力的过度消耗和意外。四、同学之间不宜开的玩笑:1、不能在同学后面用双手卡住同伴的脖子,容易造成 颈椎骨折。2、不能突然坐在同学的腿上,可能会把同学的腿坐断。3、不能突然地吓唬人,会把同学吓坏。4、不能偷偷地抽走椅子,以防同学摔倒受伤。5、不要在门上放东西,一开门,门上的东西砸下来, 会把同学打伤的。同学们,讲到这里,我们应当从中受到哪些启示呢?我 最后送给大家6句话:1、珍惜学习机会。2、提高鉴别能力。 3、谨慎交结朋友.4、切莫虚荣攀比。5、增强防范意识。6、 掌握自救本领。1、珍惜学习机会。要坚持学习。自觉接受家庭和学校的教育管理。2、提高鉴别能力。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