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资料.docx
《2.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资料.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教学设计课程基本信息教学目标高中思想政治年级高一学期秋季课题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教科书书 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日期:2022年7月1 .政治认同:通过议学合作环节,了解新中国成立之初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条件,明确党在过 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理解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认同社会主义 道路、选择社会主义制度,坚定社会主义道路自信。2 .科学精神:辩证的看待中国在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初期探索道路的成就和曲折,明确社会 主义革命和建设虽然历经曲折,但是最终取得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的开创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培养用发展的观点
2、看问题的能力。3 .公共参与:了解我国近年取得的伟大成就,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理想, 积极投入实践,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教学内容教学重点:1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中国人民的两大历史任务。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教学难点:1.怎样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特点和中国革命的步骤。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同志在天安门城楼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 政府成立了,这意味着我们中国人民彻底站了起来,并成为国家的主人。遥想近代史上的中 国,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便饱受列强的侵略和践踏,长期处于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再看 今朝,是什么让近
3、代史上饱受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呢?本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总议题:中华民族是如何站起来的? 二、讲授新课第一幕屈辱的岁月一、悲怆的历程一一近代中国探索复兴之路子议题一:内忧外患,了解近代中国学习任务一:阅读课本20-21页,结合史实,谈谈当时中国人民所遭遇到的悲惨处境, 并分析原因。学生讨论交流回答师总结:中国是世界文明发源地之一,也是世界上唯一的历史文化从未中断、一直延续 至今的国家。在五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曾经长期走在世 界前列,对人类社会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然而当历史的脚步进入十九世纪,由 于封建统治的腐败和束
4、缚,清王朝己经衰相尽显。近代中国在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下下逐步 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陷入了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过渡)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决定了近代中国两大历史任务:争取民族独立、 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这两大历史任务是相互区别又紧密联系的,争取民族 独立、人民解放是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前提和基础,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是争取 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目的和动力。追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这样被历史性地 提了出来。第二幕艰辛的探索子议题二:艰辛探索,反思悲怆历程学习任务二:面对苦难,中国人民没有沉沦、没有屈服,而是奋起抵抗,开始了自己艰 辛的探索之路。为了探索复兴
5、之路,无数仁人志士各种政治力量轮番登场,进行了各种各样 的尝试,阅读课本21-22页,结合史实,思考并完以下时间轴,例举中国近代前期,有哪些 阶级做了救亡图存的尝试和探索?最后的结果说明了什么?原因又是什么?学生讨论交流回答师总结:从1851年的太平天国运动到1912年资产阶级的辛亥革命,近代中国人民的各 种尝试和斗争都没能改变悲惨的命运。首先,第一个是因为这些尝试都缺乏先进的阶级力量 的领导和正确理论的指导,第二个原因是没有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第三个是没有 先进的革命政党,第四个没有充分发挥人民群众。而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的的原因也和当时 的基本国情有关,首先从外部环境来讲,帝国主义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1 新民主主义革命 胜利 教学 设计 公开 教案 资料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