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级重点临床专科管理办法.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市级重点临床专科管理办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级重点临床专科管理办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6 附件1:汉中市医学重点专科建设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医学重点专科建设,促进医疗服务能力、水平的不断提高,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的医学重点专科(以下简称为“重点专科),包括重点学科、特色专科,是指在汉中市具有领先水平或有明显特色和优势的专科,其学科管理、人才建设、设备设施、技术水平、医疗质量和社会影响力等方面具有较强综合实力,通过扶持和建设有望达到市级以上先进水平.第二章 建设目标 第三条 从我市的实际出发,有重点地建设一批市级“重点专科”,形成集医、教、研为一体,具有技术优势、竞争优势、群体优势的“重点专科(重点
2、实验室),并以其为龙头,带动和促进其他相关专业的建设和发展.第四条 在各级医疗卫生单位中选择基础条件较好、人才结构合理、具有专科特色和发展潜力的科室给予重点扶持,力争使若干个市级“重点专科的技术水平、学术水平、某些技术项目达到市内领先、省内或国内先进水平,综合实力和整体水平进入全省先进行列。推出名科、打造名牌.第五条 培养一批具有过硬临床诊疗技术、具备较高学术素养的专科带头人队伍;造就一支结构合理、整体素质好、具有发展潜力和后劲的专业技术队伍,在医疗卫生工作中起骨干和主导作用。通过加强学科带头人和梯队骨干队伍建设,造就名医、培养人才。2/6 第六条 建立有利于推动“重点专科”建设的运行机制和管
3、理体制,促进我市“重点专科”建设的制度化和规范化,为医疗卫生新技术开发、成果应用和人才培养营造良好的氛围。第三章 申报条件 第七条“重点专科”申报对象为全市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包括民办医疗机构。第八条“重点专科”的基本条件:1、学术科研领先:掌握本学科在国内、省内的发展现状及趋势,有切实可行的科研规划和计划,本学科的建设和发展符合发展方向,学术、技术水平居市内同类科室领先地位。科研项目构思新颖、有创新,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及推广价值;科研方法先进,技术路线可行,能够达到预期目标.近4年内至少有2项经县区级以上科技部门批准立项的科研项目,并至少有1项获得科研成果或科技进步奖。每年在市级以上(含市
4、级)学术刊物发表论文(含个案报道)篇以上,近4年至少有2篇在国家级本专业核心期刊上发表的论文(不含副刊、增刊和个案报道).2、业务发展良好:医疗技术水平较高、有特色,整体水平处于省内、市内领先地位,能诊治本科的疑难杂症。指导下级医院开展诊疗工作和专科建设,承担本地区、本专业疑难、危重病人的会诊和抢救工作。年专科病人门诊人次、住院人次居市内同类科室前列。开展的医疗技术项目齐全,临床科室能独立完成本级别医院重点专科95以上的项目,并能完成上一级别医院同一专业部分一般项目;医技3/6 科室能独立完成或经常、稳定开展本级别医院所要求的全部技术项目,且完成每一技术项目的总例数近4年每年累计超过5例。申报
5、临床类重点专科,其专科病床数30张(中医专科、专病20张),病床使用率90(中医专科、专病80)、疾病治愈好转率90、出入院诊断符合率95%,其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甲级病历率、院内感染率、平均住院日、病床周转次/年等至少达到本级别医院标准。近四年内未发生重大医疗事故、差错及过失行为。积极开展或引进国内、省内先进技术,不断提高诊治水平,每年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新业务2项以上.、科室管理严格:具有完善的科室管理制度和保障措施。申报临床类重点专科者应开展整体护理,护理质量和水平与本专科开展的技术项目相匹配、相适应。科室服务流程合理、方便快捷,收费规范,费用低廉,社会满意度达90%以上。、人才梯队合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重点 临床 专科 管理办法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