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体系的重构及其内容创新(doc6页).pdf
《政治经济学体系的重构及其内容创新(doc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治经济学体系的重构及其内容创新(doc6页).pdf(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最新资料推荐 最新精品资料整理推荐,更新于二二年十二月二十日 2020 年 12 月 20 日星期日 18:32:51 政治经济学体系的重构与内容创新 2004-01-08 一、对学术界争议较多的几个理论问题的认识 (一)关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关系问题 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及其与西方经济学的关系,国内学界有着不同的观点。有的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是我国革命和建设的指导思想,这一点必须肯定和坚定不移,但也不能教条主义地对待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而应不断地随着我国经济实践的发展而丰富完善;有的学者认为传统的政治经济学是与市场经济相排斥的,西方经济学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中国的
2、经济学理论要发展和跟上时代步伐,必须用西方经济学对我国传统经济理论进行改革;也有的学者认为西方经济学是建立于私有制基础之上的,不一定能适合中国的国情,难以与中国经济运行的实际相对接,更不可能代替我国传统的政治经济学,那种削足适履式地将中国的经济实践和经济改革往西方经济理论中套,其结果不仅不能有效地推动我国经济学的发展,而且会给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造成损失,等等。以上观点,可谓见仁见智。大多数人更容易接受的做法恐怕是,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利用人类一切优秀的思想成果,包括西方经济理论中一切符合我国实际的理论思想都要兼收并蓄,来构建中国经济学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应是一个开放的理论体系,要
3、随着时代形势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应该借鉴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一些优秀思想成果。然而要真正实现两种经济理论的对接和融合谈何容易?因为二者在基本概念范畴、理论框架、研究的出发点、研究方法、研究对象和理论思维方式等,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别。现在有人确实已经实践了这种结合,不过这种尝试未见其成功,通常是将两套理论堆砌在一起或穿插排放,显得很不协调和不伦不类。所以,建立新的经济学框架结构体系,绝不是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简单相加或糅合在一起,而是一种全新理论体系框架的创造,甚至包括对有关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重新诠释。(二)关于中国的政治经济学发展问题 在如何构建我国新的经济学理论体系问题上,目前
4、理论界有一些不同意见,一派观点是最新资料推荐 最新精品资料整理推荐,更新于二二年十二月二十日 2020 年 12 月 20 日星期日 18:32:51 将传统的政治经济学吸纳部分西方市场经济理论,并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学理论”;另一派观点是主张用西方经济学基本理论取代传统的政治经济学,认为“经济的基本理论本身具有普遍的、一般的科学意义,是无国界、无阶级性的”;也有的认为“经济学的基础理论是无国界的,如果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特殊的经济学,世界上可能就会出现 100 多种经济学”,但是,“在经济学研究领域,人们之间会有内容、方法和观点上的差别,甚至会形成各种流派。但这种差异与
5、国家的不同无关。”(s 因此主张建立“中国经济学”,并将其作为经济学的一个流派。另外,还有人提出中国经济学改革要将“什么是社会主义和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当作构建理论体系的红线,在内容结构上要以改革和建设中面临的问题为导向,在方法上要坚持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等。我们认为,经济学的一般理论不应该有国别之分,但可以存在不同观点的多种学派或流派,哪一种能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就是正确的,否则就是错误的或不完全正确的。有的学者强调应突出中国国别经济学的特色,“中国是个非常独特的社会,如多元的文化,阶梯式的地理环境,典型的二元经济,人多地少的生存空间,强调国家、集体和家庭的儒家文化等,使对
6、中国经济理论研究的环境或理论研究的前提假设条件,完全不同于西方主导经济学的环境和前提条件”。这种观点很有道理。毫无疑问,从理论上符合实际和逻辑要求地阐释中国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改革,应当是我国经济学一个重要使命,例如,公有制与市场经济能否结合和如何结合?计划经济如何过渡到市场经济?如何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如何看待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问题?这些都需要从理论上做出科学合理的解释。同时,中国经济在发展过程中还表现出一些独特的规律性,揭示这些特殊规律也是中国经济学的基本任务之一,如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协调经济发展与人口增长之间的关系、处理好经济发展速
7、度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实现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等,都应该是经济学进行深入讨论和做出回答的问题。但是,我们不赞同一些人企图割断中国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关系、排斥经济学的一般原理和所揭示的普遍规律的做法,因为这样的“经济学”永远走不出国门,不能被国外学界所认同和接受。至于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则可以借鉴使用包括西方经济学在内的各种科学合理的研究方法。(三)关子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问题 当前我国经济学界关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问题也存在较大的分歧,一是所谓正统的政治经济学派坚持的观点,认为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生产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各社会集团在生产中的地位以及他们的相互
8、关系、产品分配形式三要素。这种观点在我国一直占据统治地位,几乎所有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在第一章都开宗明义做了上述解释。二是受西方经济学影响较大的学者认为,政治经济学或经济学是研究有关资源配置的科学。三是认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方式,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方面内容,在持这种观点者中间,其中一部分人还强调应以研究生产力为主和以研究生产关系为辅,另一部分人则坚持以研究生产关系为主而以研究生产力为辅。最新资料推荐 最新精品资料整理推荐,更新于二二年十二月二十日 2020 年 12 月 20 日星期日 18:32:51 我们认为以上观点都有自己的合理因素和理论依据,而又都存在着一定的片面性,
9、政治经济学或经济学研究的范围涉及人类社会经济领域中各个方面,包括基本经济制度、经济政策、经济思想、经济建设、经济生活、经济关系、经济现象、经济规律、经济部门和经济增长等,既涉及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问题,也涉及到资源配置的问题;既可以是对社会经济制度和经济思想做历史的纵向研究,也可以是对其做现实的横向对比;既可以是对宏观经济问题和基本的经济规律进行揭示,也可以是对具体经济部门和经济活动的分析;既可以研究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以及与其相适应的分配、交换、消费等活动,也可以讨论科技、知识和劳动力的发展以及社会经济增长的速度、效率和持续性等问题。所以,决不能将政治经济学或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局限于某一、两个
10、方面的经济范畴,不要把这一学科的对象过于狭窄化。当然,正如任何一门科学都有自己重点研究的范围一样,经济学也可以确定自己重点研究的内容,如生产力、生产关系、资源配置等,这与其研究对象的概念界定并不矛盾。二、构建我国新的经济学基本原理的框架体系 建国后,在高校普遍开设的政治经济学课程的基本框架结构包括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三大板块,前两部分内容分别是马克思的(资本论和列宁的帝国主义论的缩写,属于资本主义部分;社会主义部分的内容,原来基本上是搬用前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而形成的“苏联范式”,改革开放后这部分内容又结合我国经济建设的实践不断地进行改编。这种所谓的政治经济学“板块结构”和“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政治经济学 体系 及其 内容 创新 doc6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