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脏病.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慢性肾脏病.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慢性肾脏病.docx(4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文摘要研究目的:通过观察结肠透析联合中药保留灌肠对慢性肾脏疾病(CKD) 2-5期患者尿毒症毒素及临床症状的改善状况,并探讨其发 挥治疗作用的机制,充分发挥中医中药在慢性肾脏疾病治疗 过程中的特色和优势。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前瞻性非随机性对照研究方法,严格按照纳入、 排除标准,选择在南京市中医院肾内科及南京博大肾科医院 的住院脾肾气(阳)虚、湿浊型患者共61例。根据患者治 疗意愿分为结肠透析联合中药灌肠组(治疗组)和中药低位 灌肠组(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西医常规治疗,配合中 医辨证口服中药。治疗2周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 积分、尿毒症毒素水平(血肌酎、尿素氮、硫酸口引噪酚、同 型半
2、胱氨酸)、肾小球滤过率的变化状况。采用SPSS21.0统 计软件统计数据,以P0.01或者P0.05) o(2)两组治疗前后中医临床症状积分比较:两组患者治素问.阴阳应像大论云“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 不足者,补之以味。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 中满者,泻之以内。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其在皮者,汗 而发之”。周学海在读医随笔中指出:“凡治病总宜使 邪有出路。宜下出者,不泻之不得下也;宜外出者,不散之 不得外也”。慢性肾脏病的病机虽复杂,总属脾肾亏虚,湿 浊毒邪内蕴,因而临床常采用补益脾肾、开鬼门、洁净府、 去苑陈筐等治则治法。1.3.1 健脾益肾法如前所述,慢性肾衰患者肾之气血阴阳
3、具不足,肾阳亏 虚日久不能温煦脾阳,导致脾肾两虚,故健脾益肾的治疗方 法被绝大多数中医肾病临床医家所接受。钟洪等9认为本 病治疗应当以健脾益肾为主,兼以利湿泄浊活血。肾阳为一 身阳气之根本,肾中阳气恢复,得以温煦脾土,使水谷精微 归于正化旺。益气健脾的基础上补肾,以后天养先天,二者 之间相互资助。1.3.2 开鬼门“开鬼门”主要是指运用开泄月奏理之法,使体内实邪 随汗而出,以达到祛邪的目的。张仲景的金匿要略创治 了治疗风水、皮水的越婢汤、越婢加术汤、防己黄芭汤等诸 多治水方剂。1.3.3 洁净府“净府”原意是指膀胱,“洁净府”最早是利小便以 消水肿,经后世医家对其的灵活发展,从早期单纯的利小便
4、 逐渐发展为从前后二阴排泄浊毒、淤毒。慢性肾脏病后期, 肾功能下降严重,中药往往难以达到明显的利尿作用,人体 内的代谢毒物由大肠排出较前明显增加,因此中药灌肠法对 于清除慢性肾脏病患者体内的毒素有积极的临床运用价值。 张仲景早在伤寒杂病论有“蜜煎导法”及“猪胆汁导 法”的记载。1.3.4 去荒陈筐慢性肾脏病患者肾脏病理常见肾小球硬化,小球内微 血栓,间质纤维化,毛细血管禊狭窄、坏死等现象,可能与 CKD患者血液流变学异常,微循环障碍,高凝状态相关,以 上表现类似中医学的“瘀血”。血证论指出:“治水即 以治血,治血即以治水”,金匮要略有言“血不利则为 水”,故慢性肾脏病的治疗过程中应当在中医辨证
5、论治的基 础上有意识性地加入活血化瘀药,常用活血药有桃仁、红花, 丹参、川苜,甚至可加三棱、莪术等破血之品,不能单纯利 水消肿,活血化瘀法应贯彻疾病始终。2.现代医学对慢性肾脏病的研究现状2.1 慢性肾脏病的定义及分期2002年美国肾脏基金会制定的K/DOQI “慢性肾脏病 临床实践指南”及王海燕主编的肾脏病学(第3版)将 CKD有如下定义:肾损害3个月,有或无肾小球滤过率 (GFR)降低。肾损害包括肾脏的结构或功能异常,表现为下列 之一:a.具备肾损害的指标,包括血、尿成分异常或肾脏影 像学检查异常肾脏;b.病理形态学异常;或。 (2)GFR60ml/min 1.73m2,超过3个月,有或无
6、肾损害表现。KDIG0组织提出的CKD临床分期标准:1期:肾小球滤 过率(GFR)90120ml/min; 2 期:GFR6089ml/min; 3a 期:GFR4559ml/min、3b 期:GFR3044ml/min; 4 期: GFR15-29ml/min; 5 期:GFR15ml/mino国内慢性肾衰诊断标准:肾功能代偿期:一般无明显临床症状;Ccr: 80-50ml/min, Scr: 133-177umol/L(1.5-2.0mg/dl);大致相当 CKD2 期。肾功能失代偿期:临床上可出现乏力、轻度贫血、夜尿 增多;Ccr: 50-20ml/min, Scr: 178-442um
7、ol/L(2.1-5.0mg/dl); 大致相当CKD3期。肾功能衰竭期:又称为尿毒症早期,大多数患者出现中 重度贫血、轻度酸中毒、胃肠道症状,可出现韩磷代谢紊乱, 水及其它电解质紊乱尚不明显;Ccr: 20-10ml/min, Scr: 443-707umol/L(5.1-7.9mg/dl);大致相当于 CKD4 期。尿毒症期:临床上多出现各系统尿毒症症状,如代谢性 酸中度、水电解质明显、明显贫血、严重消化道症状以及心 脑血管并发症等;Ccr : 707umol/L(8.0mg/dl)o 大致相当于 CKD5 期。2.2 临床表现随着慢性肾衰竭患者病情的的进展,全身各个系统都可 受累。疾病早
8、期,即CKD1-2期,可有血尿、蛋白尿或者影 像学的改变,但临床症状可不典型,或仅有乏力、纳差、腰 酸、夜尿增多等表现。当疾病进展至中期阶段时,除上述表 现更加明显外,可出现代谢性酸中毒和轻度贫血等表现。慢 性肾脏病晚期,肾功能严重下降,可出现严重代谢性酸中毒、 高钾血症、严重的水电解质紊乱、急性心衰、重度贫血、消 化道出血、神经系统障碍等严重并发症,危及生命。2.3 治疗慢性肾脏病防治的总体目标是:延缓肾脏实质损害的进 展,预防心血管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与 生存质量。2.3.1 非透析治疗1)不同病因、不同阶段的慢性肾脏病患者均应低盐、 低脂、优质低蛋白、低磷、低喋吟饮食,补
9、充必需氨基酸或 者a-酮酸;2)调整生活方式:戒烟,吸烟是心血管危险因 素、戒酒,控制酒精的摄入量;保持一定程度的体力活动, 若BMI25kg/m2,应加强锻炼(30分钟/日,一周4次以上);3)纠正可逆因素:控制感染等。2)控制血压高血压可使全身小动脉出现硬化,长期血压高于正常可 使肾小动脉脏层上皮细胞发生损伤,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 功能出现异常,肾小球基底膜的通透性升高。研究证明,良 好的血压控制对于减轻靶器官的损害具有明显的作用,可延 缓肾功能的进展10。慢性肾脏病血压控制目标:若24h 蛋白尿lg,血压控制应130出OmmHg; 24h蛋白尿lg, 血压应保持125/75mmHg以下。
10、常规降压药物有利尿剂、钙 离子通道阻滞剂、B受体阻断剂、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阻断 剂。肾素-血管紧张素除能降低血压外,尚能降低肾小球内高 压力、高滤过状态,减少蛋白尿;减少肾小球基底膜损害; 减少转化生长因子B的生成以及减缓肾脏纤维化程度。血压 控制仍不达标者可加用长效钙离子通道阻断剂、B受体阻断 剂、利尿剂等。若肾功能明显下降血肌酎3mg/dl,或者肾 小球滤过率V30ml/min,使用肾素-血管紧张素有使血钾升高 及一过性肌酎上升的风险,首选钙离子通道阻断剂。3)控制血糖高血糖导致肾脏受损主要是通过晚期糖基化产物的积 聚、蛋白激酶C的激活、血管活性物质及生长因子的形成和 激肽释放酶-激肽系
11、统作用的结果。研究证实,良好的血糖控 制可一定程度的减缓肾功能的进展11,降低糖尿病肾病患 者的蛋白尿水平。血糖控制目标:糖化血红蛋白6.5%以下。 一般来说,早中期慢性肾脏病患者,血糖轻度升高,首选口 服降糖药,如格列喳酮、格列奈类,肾功能明显下降时,可 直接使用胰岛素,并根据肾功能下降程度调整胰岛素的使用 剂量防止低血糖的出现。4)控制血脂研究表明,血脂的良好控制可有效降低CKD患者心血管 疾病的高发生率及高病死率,推荐用他汀类药物降低低密度 脂蛋白水平(LDL),同时他汀类药物具有抗肾间质纤维化, 减少肾小球单核/巨噬细胞浸润的作用,具有一定的肾脏保 护作用;非诺贝特类药物降低甘油三脂水
12、平。5)控制蛋白尿蛋白尿既是慢性肾脏病的病理产物,又是加重肾损害的 重要因素。减少尿蛋白水平可显著改善慢性肾脏病患者预 后,延缓肾功能进展。肾素-血管紧张素阻断剂可通过降低肾 小球内压从而达到减少尿蛋白水平的效果。6)纠正代谢性酸中毒肾脏是重要的调节酸碱平衡的器官,代谢性酸中毒可抑 制心肌收缩力,引起心律失常;出现恶心、呕吐;高钾血症; 蛋白分解增加等表现。轻度酸中毒可予口服碳酸氢纳3-6g/ 日,酸中毒明显,如PHV7.2, HCO3-15mmol/L,二氧化碳 结合力13mmol/L时当迅速纠正酸中毒,可予静脉补碱,输 液过程中当注意低钾和低钙的发生。7)纠正贫血贫血是慢性肾衰竭患者的严重
13、并发症,贫血能导致各组 织器官缺氧,能增加心脏负荷、诱发心绞痛,引起心肌变性, 导致心肌收缩力下降,严重的会出现心力衰竭;而心力衰竭 又会加重肾功能恶化程度,肾衰、心衰、贫血这3种病理生 理状态形成恶性循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12-13 o治疗肾性贫血最适合的药物为重组人类红细胞生 成素,起始剂量为lOOOOu/周,分三次皮下注射,理想治疗 目标值为1106.5mmol/L或者心电图出现明显的高钾图形,此时应紧急处 理:1)吠塞米静脉推注利尿排钾,2)5%碳酸氢钠50-200011, 3) 10%葡萄糖酸钙10-20ml静脉注射,4)葡萄糖水与胰岛素 按照3-4:1的比例静脉点滴。
14、以上措施仍不能使血钾降低者 应紧急透析。透析治疗我国肾脏替代治疗最主要的方式是血液透析与腹膜透 析。血液透析是利用透析器内半渗透膜两侧溶质浓度差,经 渗透、扩散、超滤等作用,使血液与透析液进行交换,达到 清除代谢产物、毒性物质及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的目的。血液 透析需先建立动静脉通道,将动脉血液引入透析器,使血液 净化,然后将净化的血液由静脉端回输体内。腹膜透析是利 用腹膜作为半渗透膜,将配制好的透析液经导管置入患者的 腹膜腔,由于腹膜两侧存在溶质浓度差,高浓度一侧的溶质 向低浓度一侧扩散,水分则从低渗一侧向高渗一侧渗透,通 过不断地更换,达到清除毒素及过多水分的目的。慢性肾脏病的进展机制23.4
15、.1 健存肾单位和矫枉失衡学说:当各种原发性或继 发性慢性肾脏疾病导致大量的肾单位破坏,残余的肾单位则 需要增加负荷,用以补偿被毁坏的肾单位,以维持机体的正 常需要,随着疾病的不断进展,“健存”的肾单位被破坏的 越来越少,即使拼尽全力也无法满足最低代谢要求时,患者 就会逐渐出现肾衰竭的症状。当一系列临床症状出现后,机 体为了矫正这种异常,就要发动全身的机能作出相应调整(即 矫枉),但在调整过程中必然会出现“顾此失彼”,因而产生 了新的失衡现象,如出现血磷升高、血钙降低,肾小球滤过 率下降等,从而加重了病情,此即“矫枉失衡学说”。23.4.2 尿毒症毒素学说慢性肾脏病的患者因代谢障碍而蓄积在机体
16、的血液及 纽织的毒素大约有200多种,大量研究证实,尿毒症毒素通 过微炎症促进了动脉粥样硬化、免疫功能紊乱,尿毒症毒素 同时又是CRF进展的因素。23.4.3 肾单位高滤过和高代谢学说残余肾单位出现高灌注、高滤过状态和高毛细血管跨膜 压力促进系膜细胞增殖、细胞外基质增加、系膜细胞调亡等, 因而肾小球硬化的过程不断进展。肾小管上皮细胞增生、肥 大,氧耗增加,氧自由基生成增加,最终导致小管间质缺氧, 间质纤维化,造成肾单位损害进一步加重。23.4.4 脂质代谢紊乱学说研究表明,脂质同样参与了肾小球的硬化,尤其当脂蛋 白沉积于肾小球系膜区时,会刺激系膜细胞的增殖和细胞外 基质的增加,从而导致肾小球硬
17、化。低密度脂蛋白(LDL)的氧 化修饰引起的内皮细胞紊乱、肾血管收缩是导致肾小球硬化 的主要因素。23.4.5 血管活性物质的作用血管活性物质中的扩血管物质舒张肾血管,增加肾脏灌 注、对肾脏具有保护作用。缩血管活性物质,如血管紧张素 II、内皮素-1均参与了肾小球和肾小管间质的损伤。血管紧 张素II通过改变肾小球内血流动力学和非血流动力学作用促 进细胞外基质增生,加重肾小球损害。内皮素-1收缩肾小球 血管,降低肾小球灌注,致GFR下降,加重疾病进展。3 .尿毒症蛋白结合型毒素的研究现状尿毒症毒素的定义及分类根据毒素的分子大小及生化性质可分为四大类 14. 一、小分子物质,如肌酎(Scr)、尿素
18、(BUN),血 液透析对此类水溶性小分子毒素的清除较彻底;二、中分子 物质,多肤类常见,如甲状旁腺激素、胱抑素C、胰高血糖 素;三、大分子物质多为蛋白质类及脂质类,如B-2微球蛋 白,大孔径的血液透析滤器对此类毒素具有一定的清除效 果;四、蛋白结合性毒素,以硫酸呼I味酚(IS)、同型半脱 氨酸(HCY)为代表。小分子尿毒素是最早被认识的尿毒症 毒素,对于此类毒素的检测方法己经相当成熟,临床上常常 用它评估肾功能及肾脏替代治疗疗效。普通血液透析主要用 于清除小分子及部分中分子毒素,大分子蛋白质类及与蛋白 质相结合的毒素难以被充分清除被清除而逐渐积聚,最终产 疗后总症状积分较同组治疗前均明显改善(
19、P0.05) o对照 组患者治疗后症状均有改善(P0.01或P0.05)。治疗 组患者治疗后症状同样具有明显改善效果(P0.01或P0.05);而治疗后治疗组同型半胱氨酸 水平较对照组降低,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无明显不良反应症状,安全指标检 测无明显异常。结论:结肠透析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脏疾病期患者, 不仅可降低其中医症候积分,改善临床症状,降低尿毒症毒 素,提高肾小球滤过率,保护残余肾功能,延缓慢性肾脏疾 病的进展,并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具有较大的临床推广价 生明显的病理生理改变。一直以来人们对“蛋白结合类毒素” 认识不足,重视不够。近年来,对“蛋白结
20、合毒素”的相关 研究逐渐得到加强。3.1 肠源性尿毒症毒素一硫酸呼I跺酚(IS)既往研究主要关注以肌酎、尿素为代表的小分子毒素的 清除状况,2003年欧洲尿毒症毒素工作组提出了以硫酸用 噪酚为代表的25种蛋白结合型毒素。IS在人体主要通过肾 脏途径排泄,有研究表明血清IS水平与肾小球滤过率呈负相 关,与血肌酎浓度明显呈正相关性。硫酸呼I噪酚(IS)属于 肠源性尿毒症毒素,对肾脏及心脑血管具有广泛的毒性。321硫酸口引噪酚的体内代谢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肠道菌群较正常明显紊乱,在慢性肾 衰竭的病理生理状态下,肠道菌群失调主要是以大肠杆菌为 代表的需氧致病菌群的过度繁殖和以双歧杆菌为代表的厌 氧益生菌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慢性 肾脏病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