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基础》第4章齿轮机构.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机械设计基础》第4章齿轮机构.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设计基础》第4章齿轮机构.ppt(9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本章介绍齿轮机构的基本类型、特点和应用场合;了解齿轮的基本叁数、齿轮啮合基本定律、渐开线齿轮啮合特性、了解齿轮加工原理、掌握齿轮的几何尺寸计算。应用2应用1齿轮(齿轮(Gears or tooth wheel):一个圆,在圆周上“长”了许多齿(又称牙),则称为齿轮。齿的外形称齿廓,又称齿廓曲线。通常为渐开线齿廓。齿轮的分类齿轮的分类直齿圆柱内啮合齿轮齿轮齿条人字齿轮齿轮齿条直齿圆柱齿轮(V=23m/s以下,振动、噪音较大,但价低,应用较广)圆柱斜齿轮(传动平稳、噪音低、可用于高速,但价较贵)斜齿轮直齿圆锥齿轮斜齿圆锥齿轮蜗杆蜗轮齿轮机构的特点:齿轮机构的特点:齿廓啮合基本定律齿廓啮合基本定律
2、(Wills定理)齿轮啮合两齿廓E1和E2在K点接触过K点作两齿廓的公法线nn与连心线O1O2的交点c称节点c过C点所作的两个相切圆称节圆r1r2r1、r2称节圆半径 由三心定理知c点为齿轮1,2的相对瞬心,得齿廓啮合基本定律:12=O2CO1C=r2r1i=推论:若i=常数,C点必须为一个固定点。凡满足齿廓啮合基本定律的一对齿轮齿廓称共轭齿廓。渐开线齿廓渐开线齿廓渐开线的形成和特性渐开线的形成和特性渐开线形成 当一直线在一圆周上作纯滚动时(或一根绕在一圆周上的绳子展开时),此直线上任意一点的轨迹称该圆的渐开线。渐开线形成orbA基圆发生线渐开线kBrkFnVkkk渐开线的特性渐开线的特性1、
3、Bk=AB2、Bk是k点的曲率半径,B点是曲率中心,并 Bk又是k点的法线。推论:渐开线上任意一点 的法线 必切于基圆。rbAkBrkFnVkkOk3、渐开线上各点的压力角不等。cosk=OB rbOk rk =其中:kk点压力角;rb基圆半径;rk k点向径 ko1o2rb1rb2B1B2B3o3k4、基圆的大小决定渐开线的形状基圆大小相等,则渐开线形状相同;基圆大小不相等,则渐开线形状不相同。当基圆半径趋于无穷大时,其渐开线将成为直线,即成为齿条的齿廓曲线。基圆愈大,渐开线曲率半径愈大(即渐开线愈趋于平直)5、基圆内无渐开线例:已知一渐开线齿廓上k点的向径rk=40mm,其相应的压力角k=
4、20。求渐开线的基圆半径rk。rb=rkcosk=40cos20=37.588(mm)解:渐开线齿廓的啮合特性渐开线齿廓的啮合特性nncr1r2rb2N2ttN11、渐开线齿廓的啮合线 为一条直线啮合线啮合点在固定平面的运动轨迹。理论啮合线N1N2实际啮合线AEAE齿轮啮合原理-动态观察2、能保证瞬时传动比恒定不变nncr1r2rb2N2ttN112=r2r1i=rb 2rb 13、啮合角等于节圆压力角啮合角是两节圆的公切线(tt)与啮合线(N1N2)的夹角,为常数。节圆压力角()是渐开线在节圆上的压力角4、渐开线齿廓具有可分性 可分性当渐开线齿轮的中心距略有变动时(例:由于制造、安装、轴承磨
5、损等引起的)两轮的瞬时传动比仍然能保持不变。aa=a+12i=i=rb2rb2(与安装中心距无关)齿轮各部分名称齿轮各部分名称齿顶圆da齿根圆df分度圆d模数和压力角均为标准值的圆基圆db齿顶高ha齿根高hf全齿高h齿厚s齿槽宽e齿节距p齿厚注意 分度圆、压力角是单个齿轮本身固有的;节圆和啮合角是当一对(两个)齿轮啮合时才出现的!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基本尺寸计算公式基本尺寸计算公式名称代号计算公式模 数 mm=p/,标准值(表4-1取标准值)分度圆压力角 标准值 =20分度圆直径 d d1=mz1 d2=mz2 (dk圆上时:pk=dk/z)齿 距 p p=s+e=
6、m(分度圆上)规定m为标准值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减少刀具数目和量具数目名称代号计算公式齿 厚 s s=p/2=m/2齿 槽宽 e e=s=p/2=m/2齿 顶 高 haha=ha*m(ha*是齿顶高系数,正常齿时:ha*=1)齿根高 hfhf=(ha*+c*)m(c*是齿顶高系数,正常齿时 c*=0.25c=c*m是径向间隙)C=C*m 所谓的标准圆柱直齿轮就是指m、ha*、c*均为标准值,且分度圆上的s=e的直齿圆柱齿轮名称代号计算公式全齿高 h h=ha+hfda=d+2ha=(z+2ha*)m(内齿轮时:da=d-2ha)齿顶圆直径 dadf=d-2hf=(z-2h a*-2c*)m(内齿轮
7、时:df=d-2hf)齿根圆直径 d f基圆直径 db db=dcos 中心距 a a=(d1+d2)/2=m(z1+z2)/2m不同z、相同m小:m大:齿轮主要叁数变化对齿轮的影响齿轮主要叁数变化对齿轮的影响不同z、m 相同小大z=17z不同、m 相同z=z=40主要叁数变化的影响渐开线标准齿轮的啮合渐开线标准齿轮的啮合正确啮合条件(连续传动的必要条件):m1=m2=m1=2=则:i=12d1d2db2db1d1d2=Z2Z1得正确啮合条件:得正确啮合条件:m1cos1=m2cos221r2rb2r1rb1N1N2ijpb2pb1KK为保证为保证“接力接力”,两对齿在啮合线上应有两,两对齿在
8、啮合线上应有两点(点(k,k)同时接触,即条件为:同时接触,即条件为:k1 k1=k2k2 k2k2=N2k-N2k=N2i-N2j=ji=pb2=db2z2=d2z2 db2d2=p2cos2同理同理:k1 k1=p1cos1又又m、已标准化已标准化 ,故要等式成立,必,故要等式成立,必有:有:m1=m2=m1=2=正确啮合条件的证明正确啮合条件的证明标准中心距:标准中心距:21r2=r2rb2r1=r1rb1N1N2c=ca指当一对标准齿轮的分度圆恰好于节圆相重合时的中心距。此时,r1=r1;r2=r2 =无齿侧间隙(理想)径向间隙:c=c*m=hf-ha 中心距:a=r1+r2=r1+r
9、2重合度(连续传动充分条件):它是研究如何保证齿轮传动时的连续“接力”问题(即前一对齿脱离啮合之前,后一对齿已经进入啮合)。渐开线齿廓传动过程分析:21r2rb2r1rb1N1N2(主动齿轮)(主动齿轮)(从动齿轮)(从动齿轮)EA21r2rb2r1rb1N1N2开始啮合点开始啮合点:是从动齿轮的齿顶圆与啮合线N1N2的交点A(主动轮的齿根推动从动轮的齿顶)继续转动:继续转动:啮合点由主动轮的齿廓根部向顶部移动,由从动轮的顶部向根部移动。EA终止啮合点终止啮合点:是主动齿轮的齿顶圆与啮合线N1N2的交点E.故称:AE为实际啮合线(啮合点的实际运动轨迹);N1N2为理论啮合线(理论上可能的最大啮
10、合线)。啮合弧啮合弧(FG):是指一对轮齿从开始啮合到终止啮合,分度圆上任意点所经过的弧线距离。21rb2rb1N1N2AEFGr2重合度():是啮合弧与齿距之比:的大小反映同时参与啮合的齿数多少,越大,表示同时啮合的齿对数越多。=FGp连续传动的条件:=FGp1(确保有两对齿以上同时参与啮合)=1为临界情况(正好两对齿同时啮合)。理论上能保证连续传动,但因制造、安装的误差不一定能保证。0)指刀具沿远离轮坯中心方向变位时,所加工出来的齿轮称正变位齿轮。负变位(x0)加工标准齿轮时加工标准齿轮时(x=0)X=xm负变位(负变位(x0X0)分度圆分度圆S=m/2+2tge=m/2-2tg4 变位齿
11、轮齿根圆半径和齿顶圆半径有变化。正变位时,齿根圆半径比标准齿轮 的大,为保持足够的全齿高和标准顶隙,齿顶圆半径也比标准齿轮的适当加大。负变位时情况相反。齿根圆分 度 圆X=0X0X0X0)3负传动负传动 (x1+x20)采用变位齿轮的实际意义:1 可提高齿轮的承载能力、和寿命(如:调整齿根厚度);2 根好地满足机器的各种工作要求(如:齿 侧间隙要求、安装要求等);3避免齿廓产生根切现象和干涉;4改善啮合性能;5配凑中心距;6 在一定条件下,可减小机器的重量和尺寸。斜齿轮机构斜齿轮机构(Angular Gear)随着机器运转速度和承载能力的提高,对齿轮的强度和平稳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斜齿轮就是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机械设计基础 机械设计 基础 齿轮 机构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