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食品的腐败优秀PPT.ppt
《第二章 食品的腐败优秀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 食品的腐败优秀PPT.ppt(3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二章 食品的腐败第一页,本课件共有39页 食品腐败指食品的色泽、气味、滋味及质地出现令人不快的变化,以致不适于人类食用的现象。食品腐败后导致食品感官性状、营养价值和安全性下降,同时也造成经济损失。因此,食品生产、加工、流通和消费的所有环节都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以防止食品腐败的发生.食品腐败还是引起食物中毒中最常见、数量最多的.第二页,本课件共有39页第一节 引起食品腐败的原因 引起食品腐败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微生物的污染、昆虫的侵袭、食品中酶的作用以及物理和化学变化等。这些因素通常不是孤立发挥作用的,往往同时或先后发挥作用。例如,昆虫和啮齿动物侵袭食品后可以将微生物带入食品,这些微生物进而引起食品
2、腐败。适当的温度、水分和空气等条件除自身引起食品腐败变质外,还影响微生物的繁殖和活力以及食品中酶的活力,促进腐败的发生。第三页,本课件共有39页引起食品腐败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1、微生物2、昆虫、啮齿动物3、酶4、温度5、湿度6、氧7、光8、时间第四页,本课件共有39页微生物 微生物性腐败是食品腐败的主要原因,它是微生物污染食微生物性腐败是食品腐败的主要原因,它是微生物污染食品、在食品中生长繁殖和食品分解的结果。微生物主要指细菌、品、在食品中生长繁殖和食品分解的结果。微生物主要指细菌、霉菌和酵母。微生物生长非常迅速,其细胞繁殖一代所需的时霉菌和酵母。微生物生长非常迅速,其细胞繁殖一代所需的时
3、间间称称为代时。从微生物繁殖的规律来看,食品中最初的污染为代时。从微生物繁殖的规律来看,食品中最初的污染的微生物的数量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设备、生产加工人员和的微生物的数量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设备、生产加工人员和产品都是清洁的,微生物的最初数量就会较低,这样就需要产品都是清洁的,微生物的最初数量就会较低,这样就需要经过若干个代经过若干个代时时的繁殖才能达到引起腐败的数量,使货架寿命的繁殖才能达到引起腐败的数量,使货架寿命延长若干个代时。延长若干个代时。第五页,本课件共有39页n n 微生物引起食物腐败的后果有:1,微生物大量繁殖;2,食物被分解产生大量次級产物,如蛋白质-氨基酸,淀粉-糖,脂肪-脂
4、肪酸,原果胶-果胶或果胶酸;3,生成微生物的代谢产物:酸(乙酸,乳酸等),醇,硫化氢,氨(铵,胺)等;4,生成微生物毒素,如肉毒素,黃曲霉毒素等.第六页,本课件共有39页 微生物引起腐败,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一)来源 污染食品的微生物的主要来源于人、食品原料、设备、流通空气、灰尘和宠物等。为使食品中微生物的数量保持在最低水平,一些食品如水果和蔬菜经清洗可以除去大多数微生物,加工食品时应尽可能使食品中初始菌数保持在最低水平.食品中初始菌数与温度和加工卫生条件等有密切的关系,通过提高个人卫生、保持设备清洁、控制温度等,降低食品中初始菌数是可能的。第七页,本课件共有39页(二)食品基质 与其他生物一样
5、,微生物需要食品才能生存,多数食品与其他生物一样,微生物需要食品才能生存,多数食品是微生物良好的生长培养基。残留于加工厂墙壁上、案板上是微生物良好的生长培养基。残留于加工厂墙壁上、案板上的少量蛋白质或脂肪,都可以成为微生物的盛宴。因此任何的少量蛋白质或脂肪,都可以成为微生物的盛宴。因此任何与食品接触的设备和仪器均应彻底清洗。与食品接触的设备和仪器均应彻底清洗。1、食品的营养成分与微生物的分解、食品的营养成分与微生物的分解 食品除含有一定的水分外,主要由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食品除含有一定的水分外,主要由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无机盐和维生素等物质组成。食品受微生物污染后,并非任肪、无机盐和维
6、生素等物质组成。食品受微生物污染后,并非任何种何种类的微生物都能在食品上生长、能否生长除决定于食的微生物都能在食品上生长、能否生长除决定于食品品中水分含量以外,还要水分含量以外,还要 看这些微生物能否利用食品看这些微生物能否利用食品中所含的营养物质。对蛋白质分解能力很强的微生物是变形杆菌及所含的营养物质。对蛋白质分解能力很强的微生物是变形杆菌及霉菌;对碳水化合物分解能力很强的微生物是酵母和霉菌;对脂霉菌;对碳水化合物分解能力很强的微生物是酵母和霉菌;对脂肪分解能力很强的微生物是霉菌及少数细菌。因此,可以根据食肪分解能力很强的微生物是霉菌及少数细菌。因此,可以根据食品组成成分的特点大致推测引起食
7、品变质的主要微生物类群。品组成成分的特点大致推测引起食品变质的主要微生物类群。第八页,本课件共有39页2、食品的PHPH值 食品的食品的PHPH值一般都在值一般都在7 7以下,有的以下,有的PHPH值低达值低达2 23 3,很少,很少有碱性的食品。根据食品有碱性的食品。根据食品PHPH值范围可将食品分为酸性和非值范围可将食品分为酸性和非酸性两类,酸性两类,PHPH值低于值低于4.54.5的食品成为酸性食品,如各种水果、的食品成为酸性食品,如各种水果、肉类、鱼类、乳及蔬菜等。非酸性食品最适宜细菌生长,肉类、鱼类、乳及蔬菜等。非酸性食品最适宜细菌生长,因为绝大多数细菌生长的最适因为绝大多数细菌生长
8、的最适PHPH值在值在7 7左右。食品的左右。食品的PHPH值在值在5.55.5以下时,除少数细菌,例如大肠杆菌、乳酸杆菌和乳链球菌以下时,除少数细菌,例如大肠杆菌、乳酸杆菌和乳链球菌仍能生长外,大多数仍能生长外,大多数 腐败腐败 细菌的生长基本被抑制。酸性食品细菌的生长基本被抑制。酸性食品中,细菌在过低的中,细菌在过低的PHPH值环境值环境 中受抑制。能够生长的仅是酵母中受抑制。能够生长的仅是酵母或霉菌。由此可以看到由于食品酸度不同,引起食品变质的微或霉菌。由此可以看到由于食品酸度不同,引起食品变质的微生物类群也呈现一定的变化。生物类群也呈现一定的变化。第九页,本课件共有39页3、食品的水分
9、、食品的水分 食品中的水分呈结合态(结合水)和游离态(自由水)食品中的水分呈结合态(结合水)和游离态(自由水)两种不同的两种不同的 状态存在。微生物在食品上生长繁殖,除需要状态存在。微生物在食品上生长繁殖,除需要 适宜的营养物质还必须有足够的水分。微生物仅能利用游离适宜的营养物质还必须有足够的水分。微生物仅能利用游离态水分。为了确切地反映食品中水分被微生物利用的情况,态水分。为了确切地反映食品中水分被微生物利用的情况,不能以食品中含水量的百分比来表示,而要用水分活度不能以食品中含水量的百分比来表示,而要用水分活度(AwAw)值)值 来表示。来表示。研究表明,在研究表明,在AwAw值低的基质中微
10、生物生长不良,当值低的基质中微生物生长不良,当AwAw值值低于一定界限,微生物的生长即停止。不同类群微生物生长低于一定界限,微生物的生长即停止。不同类群微生物生长的的 最低最低AwAw值有较大差异。从细菌、酵母、霉菌三值有较大差异。从细菌、酵母、霉菌三 大类微生物大类微生物来比较,当来比较,当AwAw值接近值接近0.90.9时,大多数细菌生长的能力已很微弱,时,大多数细菌生长的能力已很微弱,当当AwAw值低于值低于0.90.9时,细菌几乎不能生长。当时,细菌几乎不能生长。当AwAw值下降至值下降至0.880.88时,时,大多数酵母生长受到严重影响,仅有少数耐渗透压的酵母大多数酵母生长受到严重影
11、响,仅有少数耐渗透压的酵母能在能在AwAw值为值为0.60.6时生长。多数霉菌生长的最低时生长。多数霉菌生长的最低AwAw为为0.80.8第十页,本课件共有39页4 4、渗透压、渗透压 在低渗透压食品中绝大多书微生物都能够生长。在高渗在低渗透压食品中绝大多书微生物都能够生长。在高渗透压的食品中,仅一些霉菌和少数酵母能够生长。绝大数的透压的食品中,仅一些霉菌和少数酵母能够生长。绝大数的细菌不能在较高渗透压的食品中生长,仅能在其中生存一个细菌不能在较高渗透压的食品中生长,仅能在其中生存一个时期或迅速死亡。时期或迅速死亡。盐腌和糖渍食品中常加入较大量的食盐或糖以提高渗透压,盐腌和糖渍食品中常加入较大
12、量的食盐或糖以提高渗透压,可以防止绝大多数微生物生长,但嗜盐微生物、耐盐微生物和耐可以防止绝大多数微生物生长,但嗜盐微生物、耐盐微生物和耐糖微生物仍可以生长。糖微生物仍可以生长。高度嗜盐菌最适宜在含高度嗜盐菌最适宜在含20203030食盐的食品中生长,食盐的食品中生长,如盐杆菌属。中度嗜盐菌最适宜在含如盐杆菌属。中度嗜盐菌最适宜在含5 51818食盐的食品中食盐的食品中生长,如假单胞菌属、弧菌属。低度嗜盐菌适宜在含生长,如假单胞菌属、弧菌属。低度嗜盐菌适宜在含2 25 5食盐的食品中生长,多发生于海产品上,如无色杆菌、假单食盐的食品中生长,多发生于海产品上,如无色杆菌、假单胞菌属等。能在胞菌属
13、等。能在2 2食盐浓度以上生长的微生物成为耐盐菌。食盐浓度以上生长的微生物成为耐盐菌。耐糖细菌能在高浓度的含糖食品中生长,这种耐糖细耐糖细菌能在高浓度的含糖食品中生长,这种耐糖细菌仅限于少数菌种,例如肠膜状明串珠菌。菌仅限于少数菌种,例如肠膜状明串珠菌。第十一页,本课件共有39页(三)食品的外界环境 微生物在食品上能否生长繁殖,能否造成食品变质,微生物在食品上能否生长繁殖,能否造成食品变质,除了基质条件以外还要取决于外界环境条件,如温度、气除了基质条件以外还要取决于外界环境条件,如温度、气体和湿度等。体和湿度等。1、温度 根据微生物生长的最适宜温度,微生物可以分为嗜热根据微生物生长的最适宜温度
14、,微生物可以分为嗜热微生物、嗜冷微生物和嗜温微生物三大类群。每一类群微微生物、嗜冷微生物和嗜温微生物三大类群。每一类群微生物都具有一定的适宜生长的温度范围,在这个范围内温生物都具有一定的适宜生长的温度范围,在这个范围内温度高则生长发育快,温度低则生长发育迟缓,但在这三类度高则生长发育快,温度低则生长发育迟缓,但在这三类微生物各自不同的生长适宜温度范围内可以找到一个能共微生物各自不同的生长适宜温度范围内可以找到一个能共同适应的温度范围,即同适应的温度范围,即25253030,这个范围内绝大多,这个范围内绝大多数细细菌、酵母和霉菌能够良好生长,因此,在菌、酵母和霉菌能够良好生长,因此,在25253
15、030间食品腐败间食品腐败微生物种类最多生长最快,食品腐败发生也快。微生物种类最多生长最快,食品腐败发生也快。第十二页,本课件共有39页2 2、气体、气体 不同的食品在加工、运输、贮藏中,由于环境中含有气体的情况不不同的食品在加工、运输、贮藏中,由于环境中含有气体的情况不一样,因此引起食品腐败的微生物类群和食品腐败的过程也都不同。在一样,因此引起食品腐败的微生物类群和食品腐败的过程也都不同。在有氧条件下引起食品腐败的微生物包括绝大多数的细菌、酵母、霉菌。有氧条件下引起食品腐败的微生物包括绝大多数的细菌、酵母、霉菌。食品在有氧环境中,微生物繁殖而引起变质的速度较快。在缺氧环境中,食品在有氧环境中
16、,微生物繁殖而引起变质的速度较快。在缺氧环境中,厌氧或兼性厌氧微生物如酵母和少数细菌引起的食品腐败速度缓慢。多厌氧或兼性厌氧微生物如酵母和少数细菌引起的食品腐败速度缓慢。多数兼性厌氧微生物在食品中的繁殖速度,在有氧时也比缺氧时要快得多,数兼性厌氧微生物在食品中的繁殖速度,在有氧时也比缺氧时要快得多,因此食品腐败出现的时间也短,有些需氧微生物在含氧量少的环境中也因此食品腐败出现的时间也短,有些需氧微生物在含氧量少的环境中也能进行生长繁殖,但速度极慢。能进行生长繁殖,但速度极慢。食品贮藏在含有高浓度的食品贮藏在含有高浓度的COCO2 2的环境中可防止需氧性细菌和霉菌所的环境中可防止需氧性细菌和霉菌
17、所引起的食品腐败。但乳酸菌和酵母等对引起的食品腐败。但乳酸菌和酵母等对COCO2 2有较大的耐受力。有较大的耐受力。每立方厘米含数个微克的臭氧(每立方厘米含数个微克的臭氧(O3O3)就可有效延长一些食品的贮藏期。)就可有效延长一些食品的贮藏期。真空包装或抽除食品包装袋中的空气而充入氮气也可以延长食品贮藏时真空包装或抽除食品包装袋中的空气而充入氮气也可以延长食品贮藏时间。想塑料袋内充间。想塑料袋内充COCO2 2、氮或氢等混合气体,不但能使肉品保持鲜红色,并且氮或氢等混合气体,不但能使肉品保持鲜红色,并且可以延长其保质期可以延长其保质期.第十三页,本课件共有39页昆虫、啮齿动物 昆虫对粮食、水果
18、和蔬菜等食品的破坏性很大。实际上,虫昆虫对粮食、水果和蔬菜等食品的破坏性很大。实际上,虫害不仅仅时昆虫能吃多少食品的问题,而主要是当昆虫侵蚀了食害不仅仅时昆虫能吃多少食品的问题,而主要是当昆虫侵蚀了食品之后造成的损害给细菌、酵母和霉菌的侵害提供了可乘之机,品之后造成的损害给细菌、酵母和霉菌的侵害提供了可乘之机,从而造成进一步的损失。从而造成进一步的损失。一些食品会受到昆虫虫卵的污染,入面粉中经常会含有虫一些食品会受到昆虫虫卵的污染,入面粉中经常会含有虫卵卵 ,虫卵孵化后变为幼虫,幼虫进而变蛹和成虫,不同阶段的,虫卵孵化后变为幼虫,幼虫进而变蛹和成虫,不同阶段的昆虫的活动均造成食品的品质下降。昆
19、虫的活动均造成食品的品质下降。啮齿动物除对食品的破坏外,还会对食品造成污染。啮啮齿动物除对食品的破坏外,还会对食品造成污染。啮齿动物的排泄物中含有许多微生物,有的引起食源性疾病,齿动物的排泄物中含有许多微生物,有的引起食源性疾病,如老鼠可传播沙门菌病、钩端螺旋体病、鼠疫等。啮齿动物如老鼠可传播沙门菌病、钩端螺旋体病、鼠疫等。啮齿动物还携带大量腐败微生物,污染食品后引起食品的腐败。还携带大量腐败微生物,污染食品后引起食品的腐败。第十四页,本课件共有39页酶 酶是生物产生的化学物质,它们提高或减慢化学反应的速度,酶是生物产生的化学物质,它们提高或减慢化学反应的速度,是食品中的正常成分,例如,随着香
20、蕉的成熟,颜色由绿色变黄是食品中的正常成分,例如,随着香蕉的成熟,颜色由绿色变黄色再变棕再变黑,这些变化是由香蕉中的酶引起的。酶可以被热色再变棕再变黑,这些变化是由香蕉中的酶引起的。酶可以被热灭活或可被灭活或可被-4-4低温降低活性。低温降低活性。动植物原料食品中的内源酶类在动物宰后和植物采收后均动植物原料食品中的内源酶类在动物宰后和植物采收后均保留了活性。酶不仅能够在许多天然食品原料中保留活性,而保留了活性。酶不仅能够在许多天然食品原料中保留活性,而且很多时候酶的活性在宰后或采收后的生物体内还或有所增强。且很多时候酶的活性在宰后或采收后的生物体内还或有所增强。当动物死后或植物离开了土壤,活体
21、内存在的各种酶促反应间当动物死后或植物离开了土壤,活体内存在的各种酶促反应间的微妙平衡关系被破坏。的微妙平衡关系被破坏。微生物也能够分泌导致食品发酵、酸败和腐败的酶类,和食微生物也能够分泌导致食品发酵、酸败和腐败的酶类,和食品本身的酶类一起加速食品腐败的发生。品本身的酶类一起加速食品腐败的发生。降低温度可以使酶活性降低,使细菌繁殖速率降低。高温使降低温度可以使酶活性降低,使细菌繁殖速率降低。高温使微生物的数量增加,产生的酶增加,促使酶的活性增加,食品腐微生物的数量增加,产生的酶增加,促使酶的活性增加,食品腐败加速。败加速。第十五页,本课件共有39页温度 适宜的温度会加速所有微生物、酶、光和氧引
22、起的食适宜的温度会加速所有微生物、酶、光和氧引起的食品腐败反应。如果温度控制不当会导致微生物引起的食品品腐败反应。如果温度控制不当会导致微生物引起的食品腐败变质。在加工操作中大多数食品的温度处于腐败变质。在加工操作中大多数食品的温度处于10103838之间,在此范围内,温度每升高之间,在此范围内,温度每升高1010,化学反应(酶促反应,化学反应(酶促反应和非酶促反应)的速率几乎增加和非酶促反应)的速率几乎增加1 1倍。倍。温度过高会使蛋白质变性,破坏乳状液的稳定,造成食物失温度过高会使蛋白质变性,破坏乳状液的稳定,造成食物失水干燥。温度过低有时同样不利于保持食品的品质。冷冻水果蔬水干燥。温度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二章 食品的腐败优秀PPT 第二 食品 腐败 优秀 PPT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