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热力学基础.ppt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绪论热力学基础.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绪论热力学基础.pptx(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会计学1绪论热力学基础绪论热力学基础n绪绪 论论 (3 3学时)学时)n第第1 1章性能指标与影响因素(章性能指标与影响因素(4 4学时)学时)n第第2 2章发动机工作循环(章发动机工作循环(4 4学时)学时)n第第3 3章发动机燃料特性(章发动机燃料特性(2 2学时)学时)n第第4 4章换气过程(章换气过程(5 5学时)学时)n第第5 5章混合气形成和燃烧(章混合气形成和燃烧(8 8学时)学时)n第第6 6章燃料供给与调节(章燃料供给与调节(5 5学时)学时)n第第7 7章使用特性与匹配(章使用特性与匹配(3 3学时)学时)学时分配第1页/共22页课程教学目标:课程教学目标:通过该课程的学习
2、,应掌握热力循环的基础知识;熟练掌握热力发动机的主要循环特点、基本工作原理;熟知发动机混合气形成与燃烧技术,实验理论与方法。主要内容:主要内容:热力学基础知识;发动机个性能指标;发动机的主要循环;燃料特性;换气过程分析;混合气的组织与燃烧;发动机的燃料供给与调节;发动机的使用与匹配。教学安排及方式:教学安排及方式:本课程讲授34学时,共18周,周学时为2。教学大纲教学大纲第2页/共22页考核方式考核方式综合实验综合实验:实验内容为内燃机特性和调节 考核方式考核方式:考试(70%)+平时、作业、试验(30%)*!:每缺课!:每缺课1 1次扣次扣5 5分,迟到及其他分,迟到及其他1 1次扣次扣2
3、2分。分。参考教材参考教材 1、汽车发动机原理与汽车理论,冯健璋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2005年 2、车用内燃机原理,秦有方主编,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7年 3、汽车拖拉机发动机原理(第3版),董敬等,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年 第3页/共22页绪绪绪绪 论论论论 发动机的地位:发动机的地位:发动机是发动机是汽车的动力源,发动机的性能指标直接影响到汽车的性能、可靠性以及寿命。本课程主要目标:本课程主要目标:汽车发动机原理是以提高发动机性能为主要研究目标,深入到工作过程的各个阶段,分析影响性能的规格因素,研究提高性能指标的具体措施及努力方向。第4页/共22页热力学基础 汽车发动机汽车发动
4、机 往复活塞式内燃机往复活塞式内燃机 内燃机内燃机 热机:符合热力学过程热机:符合热力学过程热力学热力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能量、能量传:是一门研究物质的能量、能量传递和转换以及能量与物质性质之间普遍关递和转换以及能量与物质性质之间普遍关系的科学。系的科学。工程热力学:是研究热能与其他形式能量工程热力学:是研究热能与其他形式能量之间转换规律及其工程应用的科学。之间转换规律及其工程应用的科学。学习目的:为学习发动机原理提供必要的学习目的:为学习发动机原理提供必要的基础理论和分析方法。基础理论和分析方法。第5页/共22页第一节 热功转换基础一、能量与能源一、能量与能源 能量能量是物质运动状态的量度。
5、是物质运动状态的量度。能源能源是指能够直接或间接提供能量的资源。是指能够直接或间接提供能量的资源。1 1、能量的种类能量的种类:机械能、热能、电能、机械能、热能、电能、化学能、核能、辐射能。化学能、核能、辐射能。2 2、能源的利用形态:、能源的利用形态:一次能源一次能源:凡自然界中现存的、可直接取得而不改变其基本:凡自然界中现存的、可直接取得而不改变其基本形态的能源。形态的能源。如,煤、天然气、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如,煤、天然气、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风能、太阳能等。风能、太阳能等。二次能源:由一次能源经加工或转换而成的另一种形态二次能源:由一次能源经加工或转换而成的另一种形态的能源。的
6、能源。如,电力、蒸汽、焦碳、煤气、沼气、氢气、石如,电力、蒸汽、焦碳、煤气、沼气、氢气、石油制品等;油制品等;生产过程排出的余热(高温烟气、可燃废气、生产过程排出的余热(高温烟气、可燃废气、排放有压流体等)。排放有压流体等)。第6页/共22页能源再生性能源再生性:一次能源又分为:再生能源和非再生能源。一次能源又分为:再生能源和非再生能源。再生能源:不断再生并有规律地得到补充的能源。再生能源:不断再生并有规律地得到补充的能源。如水能、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海洋能、地热等,如水能、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海洋能、地热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地球表面吸收的太阳能约为:地球表面吸
7、收的太阳能约为:8.68.6万兆瓦万兆瓦 非再生能源:经亿万年形成短期内不能再生的能源。非再生能源:经亿万年形成短期内不能再生的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核燃料等。如煤炭、石油、天然气、核燃料等。两次石油危机,非再生能源储量日益减少,需要我两次石油危机,非再生能源储量日益减少,需要我们要节约能源。们要节约能源。能源问题:再生能源的利用技术,新能源的开发利能源问题:再生能源的利用技术,新能源的开发利用。用。节能和环保成为当今世界的主题和热点。节能和环保成为当今世界的主题和热点。第7页/共22页1、能量的种类1:、机械能:包括动能、位能(势能)、弹性能、表面张力能。、机械能:包括动能、位能(势能
8、)、弹性能、表面张力能。特点:以功的形式表现,有效地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特点:以功的形式表现,有效地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热能:与原子和分子的运动有关的能量。、热能:与原子和分子的运动有关的能量。特点:宏观上以温度的高低表现;特点:宏观上以温度的高低表现;是基本的能量形式是基本的能量形式其它形式的能都能完全转换为热能其它形式的能都能完全转换为热能 。发动机利用的是热能。发动机利用的是热能。、电能:与电子的流动和积累有关的能。电动汽车。、电能:与电子的流动和积累有关的能。电动汽车。特点:以静电场能或感应电场能的形式贮存;特点:以静电场能或感应电场能的形式贮存;以电流形式传递电能;以电流形式传递电能;
9、能有效地转换为其它形式的能。能有效地转换为其它形式的能。、辐射能(电磁能):物体以电磁波形式发射的能。、辐射能(电磁能):物体以电磁波形式发射的能。特点:以电磁射线形式表现;特点:以电磁射线形式表现;根据电磁波的波长分为:根据电磁波的波长分为根据电磁波的波长分为:根据电磁波的波长分为 射线、射线、x x射射线、热辐射、微波。线、热辐射、微波。热辐射热辐射是原子振动而产生的电磁能,是原子振动而产生的电磁能,包括紫外线、可见光射线、红外线等。包括紫外线、可见光射线、红外线等。第8页/共22页1、能量的种类2:、化学能:仅以贮存形式存在的能量形式。、化学能:仅以贮存形式存在的能量形式。如燃料的化学能
10、。如燃料的化学能。特点:与其它物质的原子和分子相结合时释放出来。特点:与其它物质的原子和分子相结合时释放出来。如通过燃烧将化学能转换为热能而释放。如通过燃烧将化学能转换为热能而释放。即,在化学反应过程中以热能形式释放的内能。即,在化学反应过程中以热能形式释放的内能。、核能:蕴藏在原子核内部的能量,仅以贮存形式存在。、核能:蕴藏在原子核内部的能量,仅以贮存形式存在。如原子能等。如原子能等。特点:在原子核中的粒子相互作用特点:在原子核中的粒子相互作用原子核反应时释原子核反应时释放出来;放出来;原子核反应,有放射性衰变、核裂变、核聚变三原子核反应,有放射性衰变、核裂变、核聚变三种,核裂变、聚变反应时
11、释放大量能量。种,核裂变、聚变反应时释放大量能量。第9页/共22页3、热 能、热能发生途径:、热能发生途径:直接产生直接产生如地热能、海洋热能如地热能、海洋热能 通过能量形式转换产生通过能量形式转换产生化学能的转换:燃烧放热反化学能的转换:燃烧放热反 应,生成应,生成CO2CO2和水和水 电能转换:焦耳效应。电能转换:焦耳效应。辐射能转换:热辐射辐射能转换:热辐射 核能转换:核裂变和核聚变中释放出大量的热核能转换:核裂变和核聚变中释放出大量的热 机械能的转换:摩擦生热机械能的转换:摩擦生热 、热能的利用方式:热利用和动力利用、热能的利用方式:热利用和动力利用 热利用:加热物体,取暖、做饭、烘干
12、、冶炼等。热利用:加热物体,取暖、做饭、烘干、冶炼等。动力利用:通过燃烧,将化学能动力利用:通过燃烧,将化学能热能热能机械能。机械能。汽轮机:化学能汽轮机:化学能蒸汽的热能蒸汽的热能经汽轮机转换为机械能;经汽轮机转换为机械能;内燃机:化学能内燃机:化学能燃气的热能燃气的热能经活塞连杆机换为机械能。经活塞连杆机换为机械能。第10页/共22页热能利用实例热能的应用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热能的应用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电力工业电力工业火力发电或核发电,均应用热能转换。火力发电或核发电,均应用热能转换。钢铁工业钢铁工业炼钢、轧钢、高炉炼铁等均用热能;炼钢、轧钢、高炉炼铁等均用热能;有色金属工业有色
13、金属工业铝、铜等有色金属的冶炼用热能;铝、铜等有色金属的冶炼用热能;化学工业化学工业酸、碱、合成氨的生产过程酸、碱、合成氨的生产过程石油工业石油工业采油、炼制、输送等用热能;采油、炼制、输送等用热能;建材工业建材工业建材的生产过程用热能。如水泥、陶瓷等;建材的生产过程用热能。如水泥、陶瓷等;机械工业机械工业铸造、锻压、焊接等用热能;铸造、锻压、焊接等用热能;轻纺工业轻纺工业造纸、制糖、化纤、印染等用热能造纸、制糖、化纤、印染等用热能交通运输交通运输汽车、火车、船舶、飞机等的动力来之热能;汽车、火车、船舶、飞机等的动力来之热能;农业及水产养殖业农业及水产养殖业电力灌溉、温室培植、鱼池加温等电力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绪论 热力学 基础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