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霉素生产工艺原理.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氯霉素生产工艺原理.pptx(4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会计学1氯霉素生产工艺原理氯霉素生产工艺原理第七章第七章简介7.1.1 7.1.1 氯霉素简介氯霉素简介vv 结构vv 名称vv 药理性质vv 理化性质vv 临床应用 第1页/共43页n n是由委内瑞拉链丝菌产生的抗生素。属抑菌性广谱抗生素。敏感菌有肠杆菌科细菌及炭疽杆菌、肺炎球菌、链球菌、李斯特氏菌、葡萄球菌等。衣原体、钩端螺旋体、立克次体也对本品敏感。因对造血系统有严重不良反应,需慎重使用。第2页/共43页第七章第七章简介氯霉素氯霉素的结构的结构 名称名称化学名称为化学名称为D D-苏式苏式-(-)-(-)-N N-(-(羟基甲基羟基甲基)-)-羟基羟基-对硝基对硝基苯乙基苯乙基-2,2-
2、2,2-二氯乙酰胺,二氯乙酰胺,D D-threo-(-)-threo-(-)-N N-(hydroxymethyl)(hydroxymethyl)-hydroxy-p-nitrophenethyl-2,2-hydroxy-p-nitrophenethyl-2,2-dichloroacetamidedichloroacetamide。霉素的化学结构含有对硝霉素的化学结构含有对硝基苯基、丙二醇与二氯乙基苯基、丙二醇与二氯乙酰胺三个部分,分子中还酰胺三个部分,分子中还含有氯。其抗菌活性主要含有氯。其抗菌活性主要与丙二醇有关。与丙二醇有关。第3页/共43页第七章第七章简介药理性质药理性质(1)vv
3、抗菌谱:1)伤寒杆菌、痢疾杆菌、脑膜炎球 菌、肺炎球菌等感染;2)对多种厌氧菌感染有效;3)亦可用于立克次体感染。第4页/共43页第七章第七章简介药理性质药理性质(2)vv不良反应:1)引起粒细胞缺乏症及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可能,2)长期应用可引起二重感染。3)新生儿、早产儿用量过大可发生灰色综合症。第5页/共43页第七章第七章简介氯霉素氯霉素理化理化性质性质vv白白色色或或微微带带黄黄绿绿色色的的针针状状、长长片片状状结结晶晶或或结结晶晶性性 粉末,粉末,vv味苦。味苦。vv熔点熔点149153149153。vv本本品品在在甲甲醇醇、乙乙醇醇、丙丙酮酮或或丙丙二二醇醇中中易易溶溶,在在水水中微溶
4、。中微溶。vv比旋度比旋度25D+18.521.5(25D+18.521.5(无水乙醇无水乙醇)。第6页/共43页临床应用临床应用n n临床仅用于敏感伤寒菌株引起的伤寒感染、流感临床仅用于敏感伤寒菌株引起的伤寒感染、流感杆菌感染、重症脆弱拟杆菌感染、脑脓肿、肺炎杆菌感染、重症脆弱拟杆菌感染、脑脓肿、肺炎链球菌或脑膜炎球菌性脑膜炎同时对青霉素过敏链球菌或脑膜炎球菌性脑膜炎同时对青霉素过敏的患者。的患者。n n应用时疗程避免过长,既往有药物引起血液学异应用时疗程避免过长,既往有药物引起血液学异常病史的病人应禁用。所有应用氯霉素治疗的病常病史的病人应禁用。所有应用氯霉素治疗的病人在开始治疗时必须检查
5、白细胞、网织细胞与血人在开始治疗时必须检查白细胞、网织细胞与血小板,并每小板,并每3 34 4天复查一次,若出现白细胞减少天复查一次,若出现白细胞减少应立即停药。应立即停药。第7页/共43页7.1.2 7.1.2 合成路线及其选择合成路线及其选择第8页/共43页具有苯甲基结构的起始原料,可以是苯甲醛或对硝基苯甲醛;而具有苯乙基结构的,则可以是苯乙酮,对硝基苯乙酮,苯乙烯,对硝基苯乙烯等化合物。一、以具有苯甲基结构的化合物为原料的合成路线二、以具有苯乙基结构的化合物为原料的合成路线第9页/共43页一、以具有苯甲基结构的化合物为原料的合成路线对硝基苯甲醛与甘氨酸为起始原料对硝基苯甲醛与甘氨酸为起始
6、原料第10页/共43页此此法法的的缺缺点点是是缩缩合合时时消消耗耗过过量量的的对对硝硝基基苯苯甲甲醛醛,若若减减少少用用量量,则则得得到到的的产产物物全全是是不不需需要要的的赤赤型型对对映映体体,另外需要解决还原剂钙硼氢等原料的来源问题。另外需要解决还原剂钙硼氢等原料的来源问题。对硝基苯甲醛与乙醛为起始原料对硝基苯甲醛与乙醛为起始原料第11页/共43页 这这条条路路线线的的合合成成步步骤骤不不多多,各各步步收收率率不不低低,是是一一条有发展前途的合成路线。条有发展前途的合成路线。对苯甲醛为起始原料对苯甲醛为起始原料第12页/共43页第13页/共43页二、以具有苯乙基结构的化合物为原料的合成路线
7、乙苯为起始原料经对硝基苯乙酮乙苯为起始原料经对硝基苯乙酮第14页/共43页乙苯为起始原料经对硝基苯乙酮肟乙苯为起始原料经对硝基苯乙酮肟其其优优点点是是硝硝基基乙乙苯苯的的异异构构体体不不需需分分离离,成成肟肟后后对对位位体体沉沉淀淀析析出出,而而邻邻位位体体留留在在母母液液中中,可可省省去去分分离离步步骤骤。本本法法的的缺缺点点是是工工艺艺过过程程复复杂杂,原原料料品品种种种种类类较较多多,而而且且邻邻位位体体的的综综合合利利用用仍仍较较困困难难。故故与与上上述述路路线线相相比比并并没有显示多少优越性。没有显示多少优越性。第15页/共43页从苯乙烯出发经从苯乙烯出发经-羟基对硝基苯乙胺羟基对硝
8、基苯乙胺 优点是原料苯乙烯价廉易得,合成路线较简单且各优点是原料苯乙烯价廉易得,合成路线较简单且各步收率较高。若硝化反应采用连续化工艺,则收率高、步收率较高。若硝化反应采用连续化工艺,则收率高、耗酸少、生产过程安全。缺点是胺化一步收率不够理耗酸少、生产过程安全。缺点是胺化一步收率不够理想。想。第16页/共43页从苯乙烯出发经从苯乙烯出发经-卤代苯乙烯经卤代苯乙烯经Prins反应反应第17页/共43页第七章第七章生产工艺生产工艺7.1.3 7.1.3 氯霉素生产工艺氯霉素生产工艺 1 对硝基苯乙酮的生产工艺原对硝基苯乙酮的生产工艺原理及其过程理及其过程 2 对硝基对硝基-乙酰氨基乙酰氨基-羟基羟
9、基苯丙酮的苯丙酮的 生产工艺原理及其过程生产工艺原理及其过程 3 氯霉素的生产工艺原理及其过氯霉素的生产工艺原理及其过程程 第18页/共43页第七章第七章生产工艺生产工艺 1 1 对硝基苯乙酮的生产工艺原理及对硝基苯乙酮的生产工艺原理及其过程其过程n n1 1)对硝基乙苯的制备)对硝基乙苯的制备 n n2 2)对硝基苯乙酮的制备)对硝基苯乙酮的制备 第19页/共43页第七章第七章生产工艺生产工艺 1 1)对硝基乙苯的制备)对硝基乙苯的制备乙苯 邻硝基乙苯邻硝基乙苯对硝基乙苯对硝基乙苯间硝基乙苯间硝基乙苯第20页/共43页第七章第七章生产工艺生产工艺 工艺工艺n n混酸的制备:n n先加入92以
10、上的硫酸,在搅拌及冷却下,以细流加入水,控制温度在4045之间。加毕,降温至35,继续加入96的硝酸,温度不超过40。加毕,冷至20。第21页/共43页第七章第七章生产工艺生产工艺 工艺工艺n n对硝基乙苯对硝基乙苯对硝基乙苯对硝基乙苯:n n先加入乙苯,在先加入乙苯,在2828滴加混酸,加毕,升温至滴加混酸,加毕,升温至40454045,继续保温,继续保温 1h 1h,使反应完全。,使反应完全。n n然后冷却至然后冷却至2020,静置分层。用水洗去残留酸,静置分层。用水洗去残留酸,用碱洗去酚类,最后用水洗去残留碱液。用碱洗去酚类,最后用水洗去残留碱液。n n连续减压分馏压力为连续减压分馏压力
11、为5.3103Pa5.3103Pa以下,在塔顶馏以下,在塔顶馏出邻硝基乙苯。从塔底馏出的高沸物再经一次减出邻硝基乙苯。从塔底馏出的高沸物再经一次减压蒸馏得到精制对硝基乙苯,由于间硝基乙苯的压蒸馏得到精制对硝基乙苯,由于间硝基乙苯的沸点与对位体相近故精馏得到的对硝基乙苯尚含沸点与对位体相近故精馏得到的对硝基乙苯尚含有有6 6左右的间位体左右的间位体。第22页/共43页第七章第七章生产工艺生产工艺 2 2)对硝基苯乙酮的制)对硝基苯乙酮的制备备 对硝基苯乙酮对硝基乙苯对硝基乙苯对硝基苯甲酸 第23页/共43页第七章第七章生产工艺生产工艺 工艺工艺1 1 1 1)将对硝基乙苯加入氧化塔中,加入硬脂酸
12、钴及)将对硝基乙苯加入氧化塔中,加入硬脂酸钴及)将对硝基乙苯加入氧化塔中,加入硬脂酸钴及)将对硝基乙苯加入氧化塔中,加入硬脂酸钴及乙酸锰催化剂(内含载体碳酸钙乙酸锰催化剂(内含载体碳酸钙乙酸锰催化剂(内含载体碳酸钙乙酸锰催化剂(内含载体碳酸钙90%90%90%90%),逐渐升),逐渐升),逐渐升),逐渐升温至温至温至温至150150150150以激发反应,在以激发反应,在以激发反应,在以激发反应,在135135135135进行反应。当反进行反应。当反进行反应。当反进行反应。当反应生成热量逐渐减少,生成水的数量和速度降到应生成热量逐渐减少,生成水的数量和速度降到应生成热量逐渐减少,生成水的数量和
13、速度降到应生成热量逐渐减少,生成水的数量和速度降到一定程度时停止反应,稍冷,将物料放出。一定程度时停止反应,稍冷,将物料放出。一定程度时停止反应,稍冷,将物料放出。一定程度时停止反应,稍冷,将物料放出。2 2 2 2)根据反应物的含酸量加入碳酸钠溶液,使对硝)根据反应物的含酸量加入碳酸钠溶液,使对硝)根据反应物的含酸量加入碳酸钠溶液,使对硝)根据反应物的含酸量加入碳酸钠溶液,使对硝基苯甲酸转变为钠盐。冷却、过滤,干燥,便得基苯甲酸转变为钠盐。冷却、过滤,干燥,便得基苯甲酸转变为钠盐。冷却、过滤,干燥,便得基苯甲酸转变为钠盐。冷却、过滤,干燥,便得对硝基苯乙酮。对硝基苯乙酮。对硝基苯乙酮。对硝基
14、苯乙酮。第24页/共43页第七章第七章生产工艺生产工艺2 2 对硝基对硝基-乙酰氨基乙酰氨基-羟基苯丙羟基苯丙 酮的生产工艺原理及其过程酮的生产工艺原理及其过程 1)对硝基)对硝基-溴代苯乙酮的制备溴代苯乙酮的制备 2)对硝基)对硝基-氨基苯乙酮盐酸盐的制备氨基苯乙酮盐酸盐的制备 3)对硝基)对硝基-乙酰胺基苯乙酮的制备乙酰胺基苯乙酮的制备4)对硝基)对硝基-乙酰氨基乙酰氨基-羟基苯丙酮的羟基苯丙酮的 制备制备 第25页/共43页第七章第七章生产工艺生产工艺 1)对硝基)对硝基-溴代苯乙酮的制备溴代苯乙酮的制备 原理对硝基苯乙酮 对硝基-溴代苯乙酮 第26页/共43页第七章第七章生产工艺生产工
15、艺 反应历程反应历程 烯醇化 第27页/共43页第七章第七章生产工艺生产工艺工工 艺艺 将对硝基苯乙酮及氯苯加到溴代罐中,加入少量的溴(约占全量的2%3%)。保持反应温度在2628,逐渐将其余的溴加入。溴滴加完毕后,继续反应1h,然后升温至3537,静置0.5h后,将澄清的反应液送至下一步成盐反应。第28页/共43页第七章第七章生产工艺生产工艺 2)对硝基)对硝基-氨基苯乙酮盐酸盐的制备氨基苯乙酮盐酸盐的制备 原理对硝基-溴代苯乙酮 对硝基对硝基-氨基苯乙酮盐酸盐氨基苯乙酮盐酸盐 六次甲基四胺 对硝基-溴代苯乙酮六次甲基四胺盐 第29页/共43页第七章第七章生产工艺生产工艺工工 艺艺n n1
16、1)将经脱水的氯苯加入干燥的反应罐内,加入)将经脱水的氯苯加入干燥的反应罐内,加入干燥的六次甲基四胺,用冰盐水冷至干燥的六次甲基四胺,用冰盐水冷至515515,33383338反应反应1h1h,然后测定反应终点。,然后测定反应终点。2 2)加入盐酸搪玻璃罐内,降温至)加入盐酸搪玻璃罐内,降温至7979加入对加入对硝基硝基-溴代苯乙酮六次甲基四胺盐溴代苯乙酮六次甲基四胺盐 。当转变。当转变为颗粒状后,停止搅拌,静置,分出氯苯。为颗粒状后,停止搅拌,静置,分出氯苯。3 3)加入甲醇和乙醇,搅拌升温,在)加入甲醇和乙醇,搅拌升温,在32343234反反应应4h4h。再加入适量水搅拌冷,至。再加入适量
17、水搅拌冷,至-3-3,离心分离,离心分离,得到对硝基得到对硝基-氨基苯乙酮盐酸盐。氨基苯乙酮盐酸盐。第30页/共43页第七章第七章生产工艺生产工艺 3 3)对硝基)对硝基-乙酰胺基苯乙酮的制备乙酰胺基苯乙酮的制备 原理对硝基-氨基苯乙酮盐酸盐 对硝基-乙酰胺基苯乙酮 第31页/共43页第七章第七章生产工艺生产工艺工工 艺艺 n n1 1)加入母液,冷至)加入母液,冷至0303,加入对硝基,加入对硝基-氨基苯乙酮盐酸盐氨基苯乙酮盐酸盐 ,加入乙酸酐,先慢后快地加入,加入乙酸酐,先慢后快地加入38%40%38%40%的乙酸钠溶液。在的乙酸钠溶液。在18221822反应反应1h1h测定反应终点。测定
18、反应终点。n n2 2)反应液冷至)反应液冷至10131013析出结晶,过滤,先以析出结晶,过滤,先以1%1.5%1%1.5%碳酸氢钠碳酸氢钠溶液洗结晶至溶液洗结晶至pH 7pH 7。第32页/共43页第七章第七章生产工艺生产工艺 4)对硝基)对硝基-乙酰氨基乙酰氨基-羟基苯丙酮羟基苯丙酮 的制备的制备 原理对硝基-乙酰胺基苯乙酮 对硝基-乙酰氨基-羟基苯丙酮 第33页/共43页第七章第七章生产工艺生产工艺工工 艺艺 n n1)将甲醇加入反应罐内,升温2833,加入甲醛溶液,随后加入对硝基-乙酰胺基苯乙酮 及碳酸氢钠,测pH应为7.5。温度逐渐上升确认针状结晶全部消失,即为反应终点。n n2)
19、反应完毕,降温至05,离心、过滤,干燥得到对硝基对硝基-乙酰氨基乙酰氨基-羟基苯丙酮羟基苯丙酮第34页/共43页第七章第七章生产工艺生产工艺 3 3 氯霉素的生产工艺原理及其过程氯霉素的生产工艺原理及其过程 1 1)DL-DL-苏型苏型-1-1-对硝基苯基对硝基苯基-2-2-氨基氨基-1,3-1,3-丙丙 二醇的制备二醇的制备 2 2)DLDL-苏型苏型-1-1-对硝基苯基对硝基苯基-2-2-氨基氨基-1,3-1,3-丙丙 二醇的拆分二醇的拆分 3 3)氯霉素的制备)氯霉素的制备 第35页/共43页第七章第七章生产工艺生产工艺 1)DL-DL-苏型苏型-1-1-对硝基苯基对硝基苯基-2-2-氨
20、氨 基基-1,3-1,3-丙二醇的制备丙二醇的制备 原理第36页/共43页第七章第七章生产工艺生产工艺工工 艺艺 n n异丙醇铝的制备;n n缩合反应,形成六元环过度态;n n还原反应,把羰基还原成仲醇基;n n水解,把乙酰基除去;n n氨基游离。第37页/共43页第七章第七章生产工艺生产工艺 2 2)DLDL-苏型苏型-1-1-对硝基苯基对硝基苯基-2-2-氨基氨基-1,3-1,3-丙二醇的拆分丙二醇的拆分 原理右旋“氨基醇”“氨基醇”消旋体 左旋“氨基醇”第38页/共43页第七章第七章生产工艺生产工艺工工 艺艺 n n1 1)将将水水、“氨氨基基醇醇”盐盐酸酸盐盐及及右右旋旋“氨氨基基醇醇
21、”加加入入拆拆分分罐罐内内,升升温温至至50555055,加加入入活活性性炭炭脱脱色色,过过滤滤。投投入入“氨氨基基醇醇”消消旋旋体体,在在压压力力2.1104Pa2.1104Pa(160mmHg160mmHg)以以下下搅搅拌拌加加热热,升升温温至至全全溶溶(约约在在60656065),保保温温蒸蒸发发水水分分,然然后后逐逐渐渐冷冷却却降降温温析析出出,冷冷至至3535,冷冷却却,过过滤滤,母母液液变变为左旋。为左旋。n n2 2)将将合合并并洗洗液液的的母母液液加加入入拆拆分分罐罐内内,再再次次投投入入“氨基醇氨基醇”消旋体,操作同上消旋体,操作同上 。第39页/共43页第七章第七章生产工艺生产工艺 3 3)氯霉素的制备)氯霉素的制备 原理右旋“氨基醇”氯霉素 第40页/共43页第七章第七章生产工艺生产工艺工工 艺艺 n n将甲醇置于干燥的反应罐内,加入二氯乙酸甲酯,在搅拌下加入右旋“氨基醇”,于65左右反应1h。加入活性炭脱色,过滤,在搅拌下往滤液中加入蒸馏水,使氯霉素析出。冷至15过滤,洗涤、干燥,得到氯霉素成品。第41页/共43页第七章第七章思考题7.1.47.1.4 思考题思考题vv 1 氯霉素有几个手性中心,哪种有药 理活性?2 氯霉素有几种合成路线?第42页/共43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