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鉴赏诗歌的形象.ppt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鉴赏诗歌的形象.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鉴赏诗歌的形象.pptx(6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会计学1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鉴赏诗歌的形象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鉴赏诗歌的形象第1页/共64页知识链接知识链接n n毛诗序曰: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n n诗言志,这种志往往要通过具体而生动的形象体现出来。n n诗歌中的形象指诗中寄托着作者思想感情的事物,它既可以是人物形象,也可以是景物,或具有一定象征意义的事物。第2页/共64页高考真题速递高考真题速递(09年广东卷)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月杜 甫万里瞿唐月,春来六上弦。时时开暗室,故故满青天。爽和风襟静,高当泪满悬。南飞有乌鹊
2、,夜久落江边。【注】瞿唐:瞿塘峡,位于长江三峡奉节至巫山段,安史之乱后,杜甫曾困居于此。上弦:上弦月,农历每月初七、初八的弓形月亮。故故:常常,频频。第3页/共64页高考真题速递高考真题速递作者通过咏月主要抒发了怎样的感情?作者通过咏月主要抒发了怎样的感情?答:全诗以明月兴思情,同一轮明月寄予着两地彼此的相思,思情的悠远绵长与月夜的孤独寂寞相织相融,形成一种清丽深婉、寂寥苦思的凄清氛围,抒发了诗人对时局动荡、国事艰难的忧虑以及对家乡故园亲人的思念。作者通过描写春夜清冷静谧的月下景色,抒发了自己因国难而颠沛流离、生活动荡不定的凄凉伤感之情。第4页/共64页高考真题速递高考真题速递n n从“万里”
3、、“时时”、“夜久”三个词中任选两个,分别简析它们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n n答:“万里”一词,突出空间范围之广,表现了广阔地天地笼罩于清淡月色中的情景,反衬了诗人的个体的渺小孤独寂寞之情。n n“夜久”一词,强调时间之长,写出了南飞的乌鹊在深夜经长时间飞奔后只能落在江边暂时栖息的情景,含蓄地表现了诗人长时间在外奔波、身心俱疲的艰难处境。n n“时时”一词,运用叠词,写月光时时照进黑暗的居室,与下句的“故故”相对,使语言表达更富有韵律美。第5页/共64页 人物形象既指诗歌中作者创造的人物人物形象既指诗歌中作者创造的人物形象,又指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即作形象,又指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即作者的形象
4、。我们要者的形象。我们要通过形象通过形象来挖掘探寻来挖掘探寻诗人的诗人的情感心志情感心志。人物形象第6页/共64页1、作品中的人物 寻隐者不遇寻隐者不遇 贾岛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知识链接知识链接 诗中隐者采药为生,济世活人,是一个真隐士。诗中隐者采药为生,济世活人,是一个真隐士。所以贾岛对其有高山仰止的钦慕之情。诗中白云显其所以贾岛对其有高山仰止的钦慕之情。诗中白云显其高洁,苍松赞其风骨,写景中也含有比兴之义。高洁,苍松赞其风骨,写景中也含有比兴之义。第7页/共64页 2、抒情主人公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后面问题江
5、 雪 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试简要地分析“蓑笠翁”的形象。答:不怕天寒雪大,而忘掉一切,专心钓鱼,形体虽然孤独,性格却显得格外清高孤傲,卓然独立的形象。实例解析实例解析第8页/共64页实例解析实例解析n n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n n定风波 苏轼n n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n n注这首词作于元丰五年(1082),此时苏轼被贬黄州。n n比较“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谈谈本词主人公的形象特点。n n 答:“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生活闲适
6、,体现出的是“淡泊”;而“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苏轼,面对挫折打击,能自我解脱,显示出的是“旷达”。第9页/共64页 1、知人论世,关注背景、知人论世,关注背景人物形象第10页/共64页 金陵晚望金陵晚望 高蟾高蟾 曾伴浮云归晚翠,曾伴浮云归晚翠,犹陪落日泛秋声。犹陪落日泛秋声。世间无限丹青手,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一片伤心画不成。高考真题演练高考真题演练高考真题演练高考真题演练金陵图金陵图 韦庄韦庄谁谓伤心画不成谁谓伤心画不成?画人心逐世人情。画人心逐世人情。君看六幅南朝事,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满古城。老木寒云满古城。【注】高蟾、韦庄,均为晚唐诗人。【注】高蟾、韦庄,均为晚唐诗人。
7、(1 1)这两首诗都写到了)这两首诗都写到了“伤心伤心”,诗人为什么伤心,诗人为什么伤心?答:(答:(1 1)诗人为唐朝的衰败而伤心。)诗人为唐朝的衰败而伤心。第11页/共64页高考真题演练高考真题演练n n(2)两位诗人一位说“一片伤心画不成”,一位说“谁谓伤心画不成”。请结合诗歌对此作简要分析。n n答:这两首诗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相同的这两首诗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相同的思想感情。高诗作者通过晚望金陵,从思想感情。高诗作者通过晚望金陵,从“落日落日”“”“秋声秋声”等意象中,生出一片伤心之情,诗人等意象中,生出一片伤心之情,诗人认为这种深重的伤心,世上的画家是看不出来的。认为这种深重的伤心
8、,世上的画家是看不出来的。韦诗作者通过观看金陵图,认为画家用韦诗作者通过观看金陵图,认为画家用“老木老木”“”“寒云寒云”等意象,足以表现出对国事衰败的伤等意象,足以表现出对国事衰败的伤痛之情,所以说,伤心是难画成的。痛之情,所以说,伤心是难画成的。第12页/共64页 2、关注人物形象特点、关注人物形象特点人物形象第13页/共64页n n(08全国)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江间作四首(其三)潘大临西山通虎穴,赤壁隐龙宫。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沙明拳宿鹭,天阔退飞鸿。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n n【注】潘大临(约10571106):字邠老,黄州(今湖北黄冈)人,善诗文。曾随苏轼同游赤壁
9、。西山:在湖北鄂州西,山幽僻深邃。拳宿鹭:指白鹭睡眠时一腿蜷缩的样子。第14页/共64页n n从全诗看,作者向往一种什么样的生活?请简从全诗看,作者向往一种什么样的生活?请简要分析。要分析。n n答:向往一种隐逸的生活。诗的前两联,作者向往一种隐逸的生活。诗的前两联,作者从眼前之景,转入怀古,遥想当年赤壁之战时从眼前之景,转入怀古,遥想当年赤壁之战时的人事,而今安在?从而发出了的人事,而今安在?从而发出了“波流万世功波流万世功”的感叹。诗的后两联,作者赞叹宿鹭、飞鸿的感叹。诗的后两联,作者赞叹宿鹭、飞鸿的闲适,接着又仿佛看到了渔翁的扁舟,联系的闲适,接着又仿佛看到了渔翁的扁舟,联系到到“波流万
10、世功波流万世功”的感叹,于是提出的感叹,于是提出“最羡渔最羡渔竿客竿客”,想驾一叶小舟在烟雨中归去!,想驾一叶小舟在烟雨中归去!第15页/共64页鉴赏人物形象的解题步骤鉴赏人物形象的解题步骤鉴赏人物形象的解题步骤鉴赏人物形象的解题步骤诉衷情 陆游 n n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n n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n n注:沧洲,指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n n试分析这首词的人物形象。试分析这首词的人物形象。第16页/共64页鉴赏人物形象的解题步骤鉴赏人物形象的解题步骤鉴赏人物形象的解题步骤鉴赏人物形象的解题步骤n n第一步 塑造了怎样的
11、形象(思想性格)n n诗歌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n n第二步 结合诗句分析形象(有时简略)n n 诗中以“万里”“匹马”来表现人物曾经的金戈铁马,驰骋疆场,以“关河梦断”“泪空流”写出自己的年华已老又被弃置不用,“身老苍州”,但仍“心在天山”,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n n第三步 指出形象的意义、表达了什么感情。n n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悲愤。第17页/共64页实战练习实战练习实战练习实战练习n n(1)简答,力求概括准确n n1 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答题。、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答题。十五夜望月十五夜望月 王王 建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
12、冷露无声湿桂花。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这首诗前两句写景,你能看出当时诗人形象这首诗前两句写景,你能看出当时诗人形象吗?吗?n n答:答:一位孤独无眠,久久地望月苦思,心境凄一位孤独无眠,久久地望月苦思,心境凄凉,思家念亲的游子形象。凉,思家念亲的游子形象。第18页/共64页实战练习实战练习实战练习实战练习n n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赋得自君之出矣赋得自君之出矣 张九龄张九龄自君之出矣,不复理残机。自君之出矣,不复理残机。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n n这首诗塑
13、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n n答:塑造了一位因为丈夫远出久而未归,内心空答:塑造了一位因为丈夫远出久而未归,内心空虚,无心劳作,日益憔悴的思妇形象。虚,无心劳作,日益憔悴的思妇形象。第19页/共64页实战练习实战练习实战练习实战练习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的题目独坐敬亭山独坐敬亭山李白李白n n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n n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试分析诗中所塑造的诗人试分析诗中所塑造的诗人形象。形象。(2 2)按步骤回答,力求完整)按步骤回答,力求完整第20页/共64页实战练习实战练习
14、实战练习实战练习n n答:全诗塑造了一个不与世俗同列,自由、闲适又有点孤傲的诗人的形象。众鸟之“高飞”与孤云的“独去”,写出了山静而空的特点,暗示了世俗对诗人的冷遇,表现出诗人自由而闲适的孤身生活;只有“相看不厌”的敬亭山才是自己惟一的知己。同时,诗人愈是写山的“有情”,愈是表现出人的“无情”,从而又写出了诗人孤独寂寞之中的傲岸倔强的性格。表现出诗人从自然中寻求快乐,忘怀得失的思想感情。第21页/共64页实战练习实战练习n n这首诗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刻画垂钓小儿这个形象的?这个形象有哪些特点?试作简要分析。n n答:从形神两个方面刻画了垂钓儿童的形象;n n这是一个聪明机灵、天真可爱的钓鱼童子;
15、诗中“蓬头、侧坐”表现出小孩的天真可爱,从“遥招手”、“怕”可看出小孩的聪明机灵。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答题。答题。小儿垂钓小儿垂钓 胡令能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台草映身。侧坐莓台草映身。路人借问摇招手,路人借问摇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怕得鱼惊不应人。第22页/共64页常见人物形象常见人物形象n n1、英雄n n 蜀 相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作者或借英雄抒发建功立业的抱负,如曹操短歌行;或借古人得志反衬自身蹉跎岁月碌碌无为,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16、;或用之体现自己报国无门的悲愤,如范仲淹、辛弃疾、陆游、岳飞等人;或借此表达对古人的景仰之情。第23页/共64页高考真题速递高考真题速递n n(0909年四川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年四川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陆陆 游游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n n(1 1)请谈谈这首诗前两句中)请谈谈这首诗前两句中“入入”字和字和“摩摩”字的表达效果。字的表达效果。n n答:答:“入入”字表现出河的生气,字表现出河的生气
17、,“摩摩”字突出了山的高峻字突出了山的高峻 n n(2 2)这首诗丰富的感情蕴涵在景物与人物活动的描写之中。结合)这首诗丰富的感情蕴涵在景物与人物活动的描写之中。结合全诗,对此作简要分析。全诗,对此作简要分析。n n答:答:这首诗前两句用夸张手法写祖国山河的雄阔壮丽,饱含这首诗前两句用夸张手法写祖国山河的雄阔壮丽,饱含热爱之情,并为进一步抒情作了铺垫;第三句热爱之情,并为进一步抒情作了铺垫;第三句“泪尽泪尽”二字将亡二字将亡国之恨宣泄无遗;第四句一个国之恨宣泄无遗;第四句一个“望望”字写出遗民对南宋军队收复字写出遗民对南宋军队收复失地的企盼,一个失地的企盼,一个“又又”字则曲折地表达出对苟且偷
18、安的南宋朝字则曲折地表达出对苟且偷安的南宋朝廷迟迟没有收复失地的失望与埋怨。廷迟迟没有收复失地的失望与埋怨。第24页/共64页n n2、谪客 文人骚客被贬谪到偏远之处,多有文人骚客被贬谪到偏远之处,多有羁旅行役之作,往往借景抒情,抒羁旅行役之作,往往借景抒情,抒发贬谪之悲,飘泊之苦、怀才不遇发贬谪之悲,飘泊之苦、怀才不遇之感,宦海沉浮之叹。之感,宦海沉浮之叹。常见人物形象常见人物形象第25页/共64页n n(0808浙江)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浙江)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日暮倚杖水边日暮倚杖水边(金)王寂(金)王寂水国西风小摇落,撩人羁绪乱如丝。水国西风小摇落,撩人羁绪乱如丝。
19、大夫泽畔行吟处,司马江头送别时。大夫泽畔行吟处,司马江头送别时。尔辈何伤吾道在,此心惟有彼苍知。尔辈何伤吾道在,此心惟有彼苍知。苍颜华发今如许,便挂衣冠已是迟。苍颜华发今如许,便挂衣冠已是迟。【注注】此诗为王寂被贬官至河南蔡州时所作。此诗为王寂被贬官至河南蔡州时所作。(1 1)此诗颔联以)此诗颔联以 和和 两位被贬两位被贬异乡的古人自况,用典精当,对仗工整。异乡的古人自况,用典精当,对仗工整。屈原屈原白居易白居易第26页/共64页n n(2)指出“羁绪”在全诗中的具体内容,并简要赏析首联在写法上的特点。n n答:内容:漂泊的旅思;谪官的愁思;秉道直行的信念和内心不被理解的苦闷;年华易逝的伤感;
20、浮沉宦海的厌倦。n n特点:触景生情,以萧瑟凄清之景引发诗人的纷乱愁思;以“羁绪”领起全篇。第27页/共64页3、游子 辞故土,游异乡,睹物辞故土,游异乡,睹物而伤情,顿生亲人之思、而伤情,顿生亲人之思、家园之恋。明月、笛声、家园之恋。明月、笛声、草木花卉,乃至季节更替草木花卉,乃至季节更替都会触发其内心情感。都会触发其内心情感。常见人物形象常见人物形象 春夜洛城闻笛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第28页/共64页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江 行宋严羽暝色蒹葭外,苍茫旅眺情
21、。残雪和雁断,新月带潮生。天到水中尽,舟随树杪行。离家今几宿,厌听棹歌声。【注】棹歌:行船时船工所唱的歌。n n诗人为什么“厌听棹歌声”?n n答:诗人离家日久,思乡情切,厌倦了长期的漂泊生活,所以听到棹歌声便心生厌倦。第29页/共64页n n4、隐士n n诗人看惯了官场的勾心诗人看惯了官场的勾心斗角,世俗社会的浑浊斗角,世俗社会的浑浊不堪,退居田野乡间,不堪,退居田野乡间,与乡人为伍,与明月作与乡人为伍,与明月作伴,抒写清闲安逸生活,伴,抒写清闲安逸生活,赞美田园美好,吟咏情赞美田园美好,吟咏情性。相关的意象常有菊性。相关的意象常有菊花、青松、钓客等。花、青松、钓客等。第30页/共64页5、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诗歌 鉴赏 专题 复习 形象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