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教学具体行政行为.pptx
《行政法教学具体行政行为.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政法教学具体行政行为.pptx(16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会计学1行政法教学具体行政行为行政法教学具体行政行为一、概念与特征一、概念与特征n n是行政主体的行为是行政主体的行为n n作用对象的特定性作用对象的特定性n n对相对人的权利义务产生实对相对人的权利义务产生实际影响际影响n n一般是要式行为一般是要式行为n n具有可救济性具有可救济性n n具有广泛性和多样性具有广泛性和多样性n n效力具有一次性效力具有一次性2第1页/共166页二、构成要件二、构成要件n n行为主体具有行政主体资格行为主体具有行政主体资格n n在行政权限内在行政权限内n n行为主体有行使行政职权的行为主体有行使行政职权的行为行为n n行为产生了法律效果行为产生了法律效果n n
2、行为已经作出并为相对人知行为已经作出并为相对人知晓晓第2页/共166页三、合法要件三、合法要件n n行为主体合法行为主体合法行为主体合法行为主体合法n n行为主体应具备行政主体资格行为主体应具备行政主体资格行为主体应具备行政主体资格行为主体应具备行政主体资格n n实施行为的公职人员应具有合法身份实施行为的公职人员应具有合法身份实施行为的公职人员应具有合法身份实施行为的公职人员应具有合法身份n n行为权限合法行为权限合法行为权限合法行为权限合法n n必须是在行政主体法定权限内必须是在行政主体法定权限内必须是在行政主体法定权限内必须是在行政主体法定权限内n n行政行为的实施没有滥用职权的情形行政行
3、为的实施没有滥用职权的情形行政行为的实施没有滥用职权的情形行政行为的实施没有滥用职权的情形n n行为内容合法行为内容合法行为内容合法行为内容合法n n应有事实根据,意思表示真实、完整和确定应有事实根据,意思表示真实、完整和确定应有事实根据,意思表示真实、完整和确定应有事实根据,意思表示真实、完整和确定n n行为设定的权利义务应当是法定的权利义务行为设定的权利义务应当是法定的权利义务行为设定的权利义务应当是法定的权利义务行为设定的权利义务应当是法定的权利义务n n行为目的应符合立法本意,而不能曲解立法意图或背离法行为目的应符合立法本意,而不能曲解立法意图或背离法行为目的应符合立法本意,而不能曲解
4、立法意图或背离法行为目的应符合立法本意,而不能曲解立法意图或背离法律的宗旨和原则律的宗旨和原则律的宗旨和原则律的宗旨和原则n n行为程序合法行为程序合法行为程序合法行为程序合法n n行为形式合法(多为要式行为)行为形式合法(多为要式行为)行为形式合法(多为要式行为)行为形式合法(多为要式行为)4第3页/共166页四、行为效力四、行为效力n n公定力公定力n n确定力确定力n n拘束力拘束力n n执行力执行力5第4页/共166页第一节第一节 行政命令行政命令第5页/共166页一、概念与特征一、概念与特征n n行政主体依法要求行政相对方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意思表示。(令与禁令)n n行为主体是行政主
5、体行为主体是行政主体n n是一种意思表示行为是一种意思表示行为n n内容是为行政相对方设定义务,内容是为行政相对方设定义务,实质是为行政相对方设定行为规实质是为行政相对方设定行为规则(特定时间内的特定规范)则(特定时间内的特定规范)n n以行政处罚与行政强制作为保障以行政处罚与行政强制作为保障n n是一种依职权的行政行为是一种依职权的行政行为第6页/共166页二、分类:二、分类:n n行政命令的一般分类n n形式意义上的行政命令(各种形式意义上的行政命令(各种名称的名称的“令令”)n n实质意义上的行政命令实质意义上的行政命令n n要求相对方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要求相对方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意思表
6、示意思表示n n关于“责令当事人改正或限期改正违法行为”n n内涵内涵n n与行政处罚的与行政处罚的区别与联系区别与联系(p179)p179)第7页/共166页案例分析与讨论:案例分析与讨论:n n某店铺乱倒垃圾,城管要求限期清除并罚款某店铺乱倒垃圾,城管要求限期清除并罚款500500元。店铺称:对我罚款就不得要我清除垃元。店铺称:对我罚款就不得要我清除垃圾;如果要我清除垃圾,就不得再对我罚款;圾;如果要我清除垃圾,就不得再对我罚款;否则,这属于对同一事件的重复处罚。否则,这属于对同一事件的重复处罚。n n问题问题n n你认为店铺的理由是否成立你认为店铺的理由是否成立?n n责令当事人改正或限
7、期改正是责令当事人改正或限期改正是“行政处罚行政处罚”还是还是“行政命令行政命令”9第8页/共166页第二节第二节 行政征收行政征收第9页/共166页一、概念一、概念n n行政机关依据法律规定,以强制方式无偿向相对人收取一定金钱或实物的行政行为n n广义:广义:n n征税征税n n公用征收准征收(二者以补偿为条件)公用征收准征收(二者以补偿为条件)n n狭义:征税狭义:征税n n特点:n n法定性无偿性强制性法定性无偿性强制性羁束性:羁束性:第10页/共166页增加:行政征收的原则增加:行政征收的原则n n法定原则法定原则n n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公平、公正、公开原则n n负担公平与征收公平负
8、担公平与征收公平负担公平与征收公平负担公平与征收公平n n及时足额征收原则及时足额征收原则n n尊重行政相对人财产权尊重行政相对人财产权n n严格依法(标准、条件、程序等)征收严格依法(标准、条件、程序等)征收严格依法(标准、条件、程序等)征收严格依法(标准、条件、程序等)征收n n赋予相对人法律救济途径赋予相对人法律救济途径赋予相对人法律救济途径赋予相对人法律救济途径第11页/共166页二、行政征收与几个相关概念的区别二、行政征收与几个相关概念的区别二、行政征收与几个相关概念的区别二、行政征收与几个相关概念的区别n n行政征收与公用征收行政征收与公用征收n n无偿有偿无偿有偿n n相对固定、
9、连续社会公益需要时实相对固定、连续社会公益需要时实施施n n依法定程序进行程序严格、复杂依法定程序进行程序严格、复杂(依行政、司法程序)(依行政、司法程序)n n前提:有行政义务为公共利益的牺前提:有行政义务为公共利益的牺牲牲第12页/共166页n n行政征收与行政征用n n法律后果上:法律后果上:n n财产所有权转移不转移财产所有权转移不转移n n行为标的上:财产财产、劳务行为标的上:财产财产、劳务n n能否补偿上:无偿补偿能否补偿上:无偿补偿14第13页/共166页n n行政征收与行政没收n n相同点:二者都是以强制方法取得相相同点:二者都是以强制方法取得相对方的财产所有权对方的财产所有权
10、n n区别:区别:n n法律依据上:有行政法上的义务违法法律依据上:有行政法上的义务违法n n法律性质上:法律性质上:n n独立行为行政处罚行为的一种独立行为行政处罚行为的一种n n依据程序不同:依据程序不同:n n行为的连续上不同:行为的连续上不同:第14页/共166页n n行政征收与行政征购行政征收与行政征购n n一种特殊的买卖关系一种特殊的买卖关系n n区别:区别:n n性质不同:单方意志双方合意性质不同:单方意志双方合意n n权力义务关系不同权力义务关系不同16第15页/共166页三、行政征收的内容三、行政征收的内容n n税收征收n n行政收费n n资源费征收资源费征收n n建设资金征
11、收建设资金征收n n排污费、管理费、滞纳金排污费、管理费、滞纳金征收征收第16页/共166页四、行政征收分类四、行政征收分类n n因使用权而引起的征收:n n公用建设费资源费公用建设费资源费n n因行政法上的义务而引起的征收:n n税收管理费等税收管理费等n n因违反行政法而引起的征收:n n排污费滞纳金排污费滞纳金第17页/共166页五、征收方式与程序五、征收方式与程序n n方式:n n查帐征收查定征收查验征查帐征收查定征收查验征收收n n定期定额征收代扣代缴代征定期定额征收代扣代缴代征n n程序:n n征收事项的登记征收事项的登记 缴纳鉴缴纳鉴定定 缴纳申报缴纳申报 款项款项征收征收n n
12、目前存在问题n n行政征收的标准及其设定程序行政征收的标准及其设定程序第18页/共166页案例分析与讨论案例分析与讨论n n城市治堵政策n n限牌:征收牌照费限牌:征收牌照费n n征收拥堵费征收拥堵费n n征收燃油税征收燃油税20第19页/共166页法律规定提示法律规定提示:n n2004200420042004年年年年5 5 5 5月月月月1 1 1 1日实施的日实施的日实施的日实施的道路交通安全法道路交通安全法道路交通安全法道路交通安全法第第第第9 9 9 9条的条的条的条的规定,申请机动车登记,应提交机动车所有人的身规定,申请机动车登记,应提交机动车所有人的身规定,申请机动车登记,应提交
13、机动车所有人的身规定,申请机动车登记,应提交机动车所有人的身份证件;机动车来历证明;机动车整车出厂合格证份证件;机动车来历证明;机动车整车出厂合格证份证件;机动车来历证明;机动车整车出厂合格证份证件;机动车来历证明;机动车整车出厂合格证明或进口机动车进口凭证;车辆购置税的完税证明明或进口机动车进口凭证;车辆购置税的完税证明明或进口机动车进口凭证;车辆购置税的完税证明明或进口机动车进口凭证;车辆购置税的完税证明或者免税凭证;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在机动车或者免税凭证;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在机动车或者免税凭证;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在机动车或者免税凭证;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在机动车登记时提交的
14、其他证明、凭证。登记时提交的其他证明、凭证。登记时提交的其他证明、凭证。登记时提交的其他证明、凭证。凡符合上述条件的凡符合上述条件的凡符合上述条件的凡符合上述条件的,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就应当发放机动车登记证书、,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就应当发放机动车登记证书、,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就应当发放机动车登记证书、,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就应当发放机动车登记证书、号牌和行使证,不能附加额外条件。号牌和行使证,不能附加额外条件。号牌和行使证,不能附加额外条件。号牌和行使证,不能附加额外条件。n n2004200420042004年年年年7 7 7 7月月月月1 1 1 1日实施的日实施的日实施的日实施的行政许可法行政许可
15、法行政许可法行政许可法第第第第16161616条第条第条第条第4 4 4 4款款款款规定,地方性法规为实施上位法对行政许可条件作规定,地方性法规为实施上位法对行政许可条件作规定,地方性法规为实施上位法对行政许可条件作规定,地方性法规为实施上位法对行政许可条件作出的具体规定,不得增设违反上位法的其他条件。出的具体规定,不得增设违反上位法的其他条件。出的具体规定,不得增设违反上位法的其他条件。出的具体规定,不得增设违反上位法的其他条件。可见,轿车车牌限额缺乏法律依据,车牌限额会导可见,轿车车牌限额缺乏法律依据,车牌限额会导可见,轿车车牌限额缺乏法律依据,车牌限额会导可见,轿车车牌限额缺乏法律依据,
16、车牌限额会导致轿车登记条件的附加,从而违反现行法律。致轿车登记条件的附加,从而违反现行法律。致轿车登记条件的附加,从而违反现行法律。致轿车登记条件的附加,从而违反现行法律。n n车牌限量违法车牌限量违法车牌限量违法车牌限量违法,但有一定合理性,但有一定合理性,但有一定合理性,但有一定合理性21第20页/共166页 第三节第三节 行政监督行政监督检查检查第21页/共166页一、概念与特征一、概念与特征n n行政主体依法定职权,对相对方遵守法律、法规、规章,执行行政命令、决定的情况进行检查、了解、监督的具体行政行为n n特征:n n主体:享有相应职权的行政主体主体:享有相应职权的行政主体n n对象
17、:对象:n n内容:行政相对方守法情况内容:行政相对方守法情况n n性质:单方、依职权行为性质:单方、依职权行为第22页/共166页二、分类:二、分类:n n依检查的对象:n n一般监督检查与特定监督检查一般监督检查与特定监督检查n n依检查的内容:n n专门监督检查与业务监督检查专门监督检查与业务监督检查n n依职权管辖:依职权和授权的监督检查n n依检查的时期:n n事先、事中与事后的监督检查事先、事中与事后的监督检查第23页/共166页三、行政监督检查的作用三、行政监督检查的作用n n反馈法律、法规的实施效果n n预防和纠正相对方的违法行为n n是执法的一个重要环节第24页/共166页四
18、、监督检查方法四、监督检查方法n n检查调阅审查调查检查调阅审查调查n n查验检验查验检验n n鉴定勘验鉴定勘验n n登记统计登记统计第25页/共166页五、程序(一般程序)五、程序(一般程序)n n表明身份表明身份 说明理由(法律事实)说明理由(法律事实)说明理由(法律事实)说明理由(法律事实)提取证据提取证据提取证据提取证据 告知权利告知权利告知权利告知权利第26页/共166页案例分析与讨论:案例分析与讨论:n n食品安全中行政主体的义务与责任食品安全中行政主体的义务与责任n n义务?义务?义务?义务?n n责任?责任?责任?责任?n n“国家免检产品国家免检产品”的是与非的是与非n n是
19、否可以设置国家免检产品?是否可以设置国家免检产品?是否可以设置国家免检产品?是否可以设置国家免检产品?n n免检产品出现质量问题应该追究谁的责任?免检产品出现质量问题应该追究谁的责任?免检产品出现质量问题应该追究谁的责任?免检产品出现质量问题应该追究谁的责任?28第27页/共166页 第四节第四节 行政确行政确认认第28页/共166页一、概念与特征一、概念与特征n n行政主体依法对相对方的法律地位、法律关系和法律事实进行甄别,给于确定、认可、证明并予以宣告的具体行政行为n n分析:主体内容性质:具体分析:主体内容性质:具体行政行为行政行为n n关于关于“确认确认”的技术性规范:鉴的技术性规范:
20、鉴定、甄别等定、甄别等n n特征特征:n n要式行为羁束行为书面形式要式行为羁束行为书面形式(技术鉴定书)(技术鉴定书)30第29页/共166页二、与其他具体行政行为的关系二、与其他具体行政行为的关系n n行政确认与行政许可n n联系联系n n常常是同一行政行为的两个步骤常常是同一行政行为的两个步骤n n有时是一个行为的两个方面有时是一个行为的两个方面n n区别:区别:n n对象不同对象不同n n法律效果不同法律效果不同第30页/共166页n n行政确认与行政裁决和行政处罚的关系n n联系联系n n行政确认是前提行政确认是前提n n在财产权发生争议时,确认有时通过裁决在财产权发生争议时,确认有
21、时通过裁决来表现来表现n n区别:区别:n n对象不同对象不同n n内容不同内容不同n n法律效果不同法律效果不同第31页/共166页三、行政确认的基本分类三、行政确认的基本分类n n根据行为的动因:根据行为的动因:n n依职权依申请的确认依职权依申请的确认依职权依申请的确认依职权依申请的确认n n根据行政确认与他种行为的根据行政确认与他种行为的关系:关系:n n独立附属性确认独立附属性确认独立附属性确认独立附属性确认n n根据行政确认的对象:根据行政确认的对象:n n身份、能力(或资格)确认身份、能力(或资格)确认身份、能力(或资格)确认身份、能力(或资格)确认事实确认事实确认事实确认事实确
22、认n n法律关系确认法律关系确认法律关系确认法律关系确认n n权利归属确认权利归属确认权利归属确认权利归属确认第32页/共166页四、行政确认的形式四、行政确认的形式n n确定认可n n证明登记批准n n鉴证n n行政鉴定第33页/共166页五、行政确认的作用五、行政确认的作用n n可以为行政管理和法院审判活动提供准确、客观的依据n n有利于预防纠纷n n有利于保护相对方权益n n有利于行政机关进行科学管理第34页/共166页案例讨论与分析:案例讨论与分析:n n20002000年年年年1212月之前,周某和其子李某居住在某市月之前,周某和其子李某居住在某市月之前,周某和其子李某居住在某市月之
23、前,周某和其子李某居住在某市A A小小小小区区区区1717号号号号102102室。室。室。室。20002000年年年年1212月,周某的户口从月,周某的户口从月,周某的户口从月,周某的户口从A A小区迁小区迁小区迁小区迁到到到到B B小区女儿处。此后,李某一直是小区女儿处。此后,李某一直是小区女儿处。此后,李某一直是小区女儿处。此后,李某一直是A A小区小区小区小区102102室的室的室的室的唯一居住人。唯一居住人。唯一居住人。唯一居住人。20012001年年年年3 3月,周某的女儿分配新房,月,周某的女儿分配新房,月,周某的女儿分配新房,月,周某的女儿分配新房,周某户口亦一同迁入新居。其后,
24、周某欲将自己周某户口亦一同迁入新居。其后,周某欲将自己周某户口亦一同迁入新居。其后,周某欲将自己周某户口亦一同迁入新居。其后,周某欲将自己的户口再迁回的户口再迁回的户口再迁回的户口再迁回A A小区,但被其儿子李某拒绝。周某小区,但被其儿子李某拒绝。周某小区,但被其儿子李某拒绝。周某小区,但被其儿子李某拒绝。周某谎称户口簿遗失,撇开李某向谎称户口簿遗失,撇开李某向谎称户口簿遗失,撇开李某向谎称户口簿遗失,撇开李某向A A小区派出所提出入小区派出所提出入小区派出所提出入小区派出所提出入户申请,该派出所在接受周某提出的补发户口簿户申请,该派出所在接受周某提出的补发户口簿户申请,该派出所在接受周某提出
25、的补发户口簿户申请,该派出所在接受周某提出的补发户口簿申请后,未经调查核实,便于申请后,未经调查核实,便于申请后,未经调查核实,便于申请后,未经调查核实,便于20032003年年年年6 6月作出补发月作出补发月作出补发月作出补发A A小区小区小区小区1717号号号号102102室的户口簿,迁入周某的户口。李室的户口簿,迁入周某的户口。李室的户口簿,迁入周某的户口。李室的户口簿,迁入周某的户口。李某不服,于某不服,于某不服,于某不服,于20032003年年年年1212月提起行政诉讼,该派出所自月提起行政诉讼,该派出所自月提起行政诉讼,该派出所自月提起行政诉讼,该派出所自动收回了补发的户口簿。动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行政法 教学 具体 行政行为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