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长期光伏产业发展规划.docx
《中长期光伏产业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长期光伏产业发展规划.docx(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长期光伏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太阳能光伏发电是产业化程度较高的资源利用方式,是解决能源危机、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对节能减排、改善环境均具有重要意义,大力发展光伏产业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支撑。为贯彻落实关于发展光伏产业的决策部署以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相关要求,进一步促进发展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结合实际,特编制本规划。一、发展现状和发展形势(一)发展现状城市太阳能资源较为丰富,“十三五”以来,城市光伏产业已经形成基于“制造+应用”双模式发展的良好态势,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构建成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1、产业规模持续
2、扩大。城市光伏发电起步于“十二五”时期,在积极推进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的同时,开发建设集中式光伏发电等新能源项目,实现光伏及新能源规模化发展。“十三五”期间,光伏及新能源年平均增加值增速达20%,2020年光伏及新能源产业实现增加值增速35%,主要产品综合出货量超过60GW,超过“十二五”末出货量的4.5倍。2、产业生态逐步完善。集聚形成光伏玻璃-电池片-组件-储能系统-发电工程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形成以光伏逆变器、电池片、组件企业为龙头引领,光伏玻璃、边框支架、储能系统、系统集成上下游企业为支撑的产业格局,光伏产业集群初具雏形。截至2020年底,企业总数约42家,其中规上企业35家,产业产品处
3、于行业先进水平。3、产品应用多点开花。大力实施分布式屋顶、光伏建筑一体化、仓顶阳光、农光互补、渔光互补、林光互补等光伏应用工程,发展光伏扶贫模式,入选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示范区,形成光伏推广应用新模式。“十三五”期间,城市光伏年发电量增长近4.5倍,其中2020年光伏发电20亿千瓦时,占全市总用电量的7%,清洁能源占比不断提升。(二)发展形势1、全球市场需求大。在全球推动应对气候变化等环境下,发展低碳清洁能源已成大势。近年来,全球光伏应用装机量呈现连续增长的局面,市场需求大幅提升。截至2020年底,全球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760.4GW,超过2015年底水平的2倍;根据国际能源总署预测,2030
4、年全球累计装机量有望达到1720GW,光伏产品市场需求巨大,光伏产业正面临加快发展升级的新机遇。2、行业优势更突出。近年来,国内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注重光伏资源开发与城市发展、乡村振兴、生态环境相协调,推进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格局,协调分布式光伏发电和城市发展、美丽乡村的互促和谐关系,把生态环境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实现光伏发展与生态环境相融合。我国已成为全球光伏产品制造和光伏发电装机大国,光伏产业优势地位为产业发展提振了信心。3、产业政策引方向。光伏及新能源产业作为国家和省、市各级重要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进一步有效发挥了市场作用,引导产业走向高质量发展道路。陆续出台了可再
5、生能源电力消纳保障机制、光伏发电指导价和全面竞争配臵机制、平价上网机制、智能光伏试点、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等一系列政策举措,引导光伏装机应用持续稳定增长。(三)面临挑战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产业的均衡化布局仍需优化,产业链上游研发和中下游配套领域竞争力和影响力不足,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二是光伏发电总体装机容量偏低,城市光伏资源开发尚处起稳阶段,产业聚集度偏低、竞争力较弱。骨干企业数量仍较少,发展仍需进一步加强。三是智能化、数字化产品的占比仍不高,产业智能化水平和企业智能制造水平仍有提升空间。二、总体思路(一)指导思想按照市委总体工作布局,立足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6、”目标,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大力推进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加快提升光伏产业开发规模和质量,作为推进光伏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以数字化、规模化、智能化发展为主线,以强化产业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依托,加强完善体制机制和产业体系建设,推进光伏发电高质量发展,大幅提高光伏发电在能源生产和消费中的比重,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化绿色能源体系,打造具有影响力的光伏产业集群新高地。(二)基本原则1、坚持市场主导。更好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坚持以竞争性为主的方式配置资源,强化企业市场主体地位。以需求为导向,深入研究产业发展特点,准确把握技术路径和市场需
7、求变化,激发企业推进科技创新和智能制造的内生动力。发挥政府在统筹安排、规划布局、政策引导、组织协调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完善产业发展体制机制和制度政策,形成良好的光伏产业发展环境。2、激发创新活力。建立完善的全链条创新体系,推进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激发企业创新创业活力,加强光伏产业制造技术、装备与模式的创新突破,不断提升自主研发能力。以智能制造为关键,坚持高端引领,主攻核心技术,实施重点项目,推动先进产能建成投产,推进应用示范,助推产业高质量转型和快速发展。3、把握产业规律。准确把握光伏产业发展规律,针对光伏产业链不同层级的不同特点,采取差异化的产业发展政策。依据不同细分领域企业的发展基础、阶段和水
8、平,加强分类指导,做到精准施策,科学合理地推动光伏资源有序协同开发。(三)发展目标1、总体目标。围绕打造特色产业链体系,推动光伏发电规模化开发建设,促进光伏产业发展基础和支撑能力明显增强,产业规模显著扩大,重点领域基本实现数字化制造,条件好、基础强的重点光伏企业智能转型取得明显进展,光伏产业链协同发展更加有效,光伏产业集群更为成熟,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体系进一步完善,“光伏+”创新应用场景不断拓展,平价上网普遍推广,光伏产业整体实力和装机应用规模位居全国前列,全面打造具有影响力的光伏产业集群新高地。2、具体目标。统筹开发,形成以高端光伏制造、新型储能装备、智慧光伏系统集成、分布式智慧光伏发电示范
9、应用为主的特色光伏产业体系,培育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和先进制造业集群。(1)产业规模。深入实施地标性制造业集群培育工程,打造光伏及新能源千亿级产业集群,光伏产业年复合增长率达45%以上。(2)领雁企业。建成一批具有品牌优势的光伏制造领雁企业,新增规上企业数量50户以上,年产值超百亿元企业5家。(3)创新能力。建成5个国家级光伏及新能源产品研发创新平台,新增5个省级以上技术创新平台,形成产学研用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培育5个光伏智能制造创新创业团队。三、重点任务以光伏制造业、智能制造为中心、以上下游产业为重点,以产业园区和节点项目为空间支撑,打造光伏产业协同发展的框架体系,构建集总部、研发、检
10、测、制造、应用为一体的具有高附加值的智能光伏产业体系。(一)优化光伏制造体系通过促进产业集聚、加大推广应用力度、实施创新驱动、优化产业布局等措施,推进“光伏产业”建设。加大产业链招商力度,完善产业横向配套环节,打造光伏产业集群,建设产业高地。在重点发展产品基础上,通过政策引导,采用招商引资和基地孵化共同推进,着力引进和培育一批代表性龙头企业,在产业链各环节分别形成相当程度的衔接,实现本地产业链优势。(二)推进光伏技术创新1、打造创新平台。以科研院所、智慧能源创新平台以及重点企业拥有的各级各类创新平台为基础,打造更加健全的光伏产业创新平台体系。鼓励光伏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金融机构等共建光伏创新
11、发展平台,形成联动互补的融合发展和创新氛围。强化产业生态与创新扶持的助推作用,避免同质化竞争,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力,形成引领光伏产业技术创新的联合团队,助推光伏产业创新发展。(1)鼓励平台升级。支持光伏产业相关省级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和工业设计等创新平台进行改扩建,力争升级为国家级创新平台,打造光伏产业发展的创新平台集群。助推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等各类创新平台升级为省级创新平台,持续提升产业创新能力。(2)支持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建设一批集技术研发、项目中试、成果转化、孵化投资、创业服务、人才培养等功能于一体,独立核算、自主经营、独立法人的新型光伏研发机构
12、。发挥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质检中心等各类创新平台作用,着力提升光伏产业技术创新水平。2.加强技术研发。依托科技创新资源优势,加快核心技术和前沿技术的研发及成果转化,支持光伏产业新技术、新模式和新业态创新发展,形成以技术创新驱动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带动技术创新的良性发展态势。3、加快“互联网+”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组织实施大型科技行动计划,开展跨学科、大协作、高强度的科技创新活动。以“互联网+”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为核心,集聚成果、资金、人才、服务、政策等各类创新要素,打造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网上光伏技术市场平台。支持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建设一批运营机制灵活、专业人才集
13、聚、服务能力突出、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光伏技术转移机构,打造连接国内外技术、资本、人才等创新资源的光伏技术转移网络。4、夯实人才支撑。加快建设高素质光伏产业人才队伍,为光伏产业的技术创新提供人才支撑。支持和鼓励企业根据自身发展所需培养、引进相关人才,加大人才自主培养力度。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联合培养光伏产业高级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和管理人才,探索建立人才联合培养机制。进一步提升和完善人才的服务保障,充分发挥相关政策效能,将更多光伏及新能源产业人才纳入高层次人才目录,统筹解决住房、教育、医疗等实际问题,营造良好人才环境。(三)构建智能光伏系统以加快提升光伏智能制造水平为目标,推动光伏产
14、业与人工智能、5G、物联网、大数据深度融合,为全面构建智能光伏产业体系奠定基础。1、夯实智能化制造。围绕制造业重点企业,大力加强光伏产业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建设,同时鼓励中小光伏企业有序开展智能化升级改造,重点提升光伏电池及其部件的智能制造水平,加大电池生产自动化设备的推广应用。提高逆变器的制造效率和可靠性,完善逆变器检测、包装、安装等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鼓励光伏制造企业提升重大装备的智能化水平,积极应用智能化装备。鼓励研发具有自动控制关断、实时监测运行功能的智能光伏组件产品,发展集自动控制、信息采集与处理、环境适应等一体化的智能控制器、汇流箱、储能系统与跟踪系统,不断提升智能光伏产品的研发
15、和生产水平。2、布局储能产品。积极推进新能源储能产品及系统集成技术研发,重点推进适用于新能源应用领域的磷酸铁锂电池、三元锂电池、液流电池等制造及时和产品开发,实现锂电池循环寿命万次以上,单体能量密度200瓦时/公斤以上;大力支持适用于新能源应用领域的高集成度、高安全性、智能化的储能系统集成技术研发;积极组织研发升级电池管理系统、能量管理系统和云平台,形成储能系统辅助光伏等新能源并网、电力调频调峰、需求侧响应、微电网、户用等多种成熟的系统解决方案,打造具有争力的储能装备及系统产业基地。3、培育智能化运维。充分应用5G通信、人工智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光伏开发项目的紧密结合,支持智能清扫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长期 产业 发展规划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