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遗传学细菌和病毒的遗传学习教案.pptx
《普通遗传学细菌和病毒的遗传学习教案.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遗传学细菌和病毒的遗传学习教案.pptx(15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会计学1普通遗传学细菌和病毒的遗传普通遗传学细菌和病毒的遗传第一页,编辑于星期二:点 八分。本章要点本章要点本章要点本章要点细菌和病毒在遗传研究中的优越性;细菌和病毒在遗传研究中的优越性;细菌和病毒在遗传研究中的优越性;细菌和病毒在遗传研究中的优越性;温和噬菌体、烈性噬菌体;温和噬菌体、烈性噬菌体;温和噬菌体、烈性噬菌体;温和噬菌体、烈性噬菌体;原噬菌体、溶原性细菌与溶原性生活周期。原噬菌体、溶原性细菌与溶原性生活周期。原噬菌体、溶原性细菌与溶原性生活周期。原噬菌体、溶原性细菌与溶原性生活周期。F F-菌株、菌株、菌株、菌株、F F+菌株、菌株、菌株、菌株、HfrHfr菌株;菌株;菌株;菌株;
2、F F因子、因子、因子、因子、F F 因子;因子;因子;因子;转化、接合、性导与转导的概念与基本原理;转化、接合、性导与转导的概念与基本原理;转化、接合、性导与转导的概念与基本原理;转化、接合、性导与转导的概念与基本原理;第1页/共159页第二页,编辑于星期二:点 八分。酵母:三个字母表明基因功能,后面的数字表示基因座。啤酒酵母基因:GAL4,CD28蛋白质:GAL4,CDC28非洲粟酒酵母基因:gal4,cdc2蛋白质:Gal4,Cdc2基因和基因产物的符号第2页/共159页第三页,编辑于星期二:点 八分。细菌:用三个引文字母表示。表型第一个字母大写,用 正体;基因型三个字母都小写,用 斜体
3、;肩上的符号表示野生型、突变型、抗性或敏感性。如:表型野生型Gal,突变型Gal或Gal基因型野生型gal,突变型gal 或gal 表型AmpRAmpS基因型ampramps第3页/共159页第四页,编辑于星期二:点 八分。果蝇:以1-4个字母表示。基因:white(w),tailless(tll),hedgehog(hh);蛋白:White,Tailless,Hedgehog植物:没有惯用法,大多数用1-3个小写字母表示。Arabidopsis 基因用果蝇的方法命名但用大写字母,如 基因AGAMOUS(AG),蛋白AGAMOUS。第4页/共159页第五页,编辑于星期二:点 八分。脊椎动物:一
4、般以1-4个小写字母表示其基因功能。例如,基因sey,myc,蛋白Sey,Myc人类:方法如脊椎动物但需大写。例如基因 MYC、SRY,蛋白MYC、ENO1。基因产物的命名无统一的规定,现在一般都用正体,全部大写,或第一个字母大写,如 Gal或GAL。第5页/共159页第六页,编辑于星期二:点 八分。第一节第一节第一节第一节 细菌和病毒遗传研究的意义细菌和病毒遗传研究的意义细菌和病毒遗传研究的意义细菌和病毒遗传研究的意义一、细菌的生物学特征一、细菌的生物学特征二、病毒的生物学特征二、病毒的生物学特征三三、细细菌菌和和病病毒毒在在遗遗传传研研究究中中的优越性的优越性四、细菌和病毒的拟有性过程四、
5、细菌和病毒的拟有性过程五、细菌遗传的实验研究方法五、细菌遗传的实验研究方法第6页/共159页第七页,编辑于星期二:点 八分。一、细菌的生物学特征一、细菌的生物学特征一、细菌的生物学特征一、细菌的生物学特征1 1、细菌是、细菌是、细菌是、细菌是单细胞生物单细胞生物单细胞生物单细胞生物,完成每个世代只需,完成每个世代只需,完成每个世代只需,完成每个世代只需2020分钟,分钟,分钟,分钟,而且容易得到它的生化突变型。而且容易得到它的生化突变型。而且容易得到它的生化突变型。而且容易得到它的生化突变型。2 2、结构:、结构:、结构:、结构:鞭毛、细胞壁、质膜、间体、核质体鞭毛、细胞壁、质膜、间体、核质体
6、鞭毛、细胞壁、质膜、间体、核质体鞭毛、细胞壁、质膜、间体、核质体 (拟(拟(拟(拟核)、核糖体核)、核糖体核)、核糖体核)、核糖体3 3、涂布和繁殖:每个细胞在较短时间内能裂殖、涂布和繁殖:每个细胞在较短时间内能裂殖、涂布和繁殖:每个细胞在较短时间内能裂殖、涂布和繁殖:每个细胞在较短时间内能裂殖10107 7,称为肉眼可见的菌落。,称为肉眼可见的菌落。,称为肉眼可见的菌落。,称为肉眼可见的菌落。第7页/共159页第八页,编辑于星期二:点 八分。图图图图7-17-17-17-1 大肠杆菌大肠杆菌大肠杆菌大肠杆菌第8页/共159页第九页,编辑于星期二:点 八分。图7-2细菌的细胞结构与涂布繁殖第9
7、页/共159页第十页,编辑于星期二:点 八分。一、细菌的生物学特征4、其遗传物质DNA主要以单个主染色体的形式存在。这种DNA与真核生物的DNA不同,它不与组蛋白相结合,也不形成核小体的结构是一个封闭的大环。通常还有一个或多个小染色体(质粒)。5、研究细菌遗传的方法:主要是对细菌菌落形态的遗传研究(如图,霉菌菌落)第10页/共159页第十一页,编辑于星期二:点 八分。图图图图7-3 7-3 霉菌菌落霉菌菌落霉菌菌落霉菌菌落第11页/共159页第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二:点 八分。5、菌落形态性状的突变包括:菌落的形状、颜色和大小等。6、生理特性的突变包括:丧失合成某种营养物质能力的营养缺陷型。7、
8、抗性突变包括:抗药性或抗感染性。第12页/共159页第十三页,编辑于星期二:点 八分。二、病毒的生物学特征二、病毒的生物学特征二、病毒的生物学特征二、病毒的生物学特征1 1、病毒是比细菌更为简单的生物,它们也只有一条染色、病毒是比细菌更为简单的生物,它们也只有一条染色体,即单倍体。有些病毒的染色体是体,即单倍体。有些病毒的染色体是DNADNA,还有一些,还有一些病毒是病毒是RNARNA。2 2、病毒主要是由、病毒主要是由蛋白质外壳蛋白质外壳及其及其包被的核酸包被的核酸所组成的所组成的颗粒。病毒可根据宿主颗粒。病毒可根据宿主(动物、植物、细菌动物、植物、细菌)或遗传物或遗传物质质(DNA(DNA
9、或或RNA)RNA)来分类。来分类。细菌病毒细菌病毒(Bacterial phage)(Bacterial phage),称为噬菌体,称为噬菌体(phage(phage)()(如图如图),是目前经过广泛研,是目前经过广泛研究,了解比较清楚的一种病毒。究,了解比较清楚的一种病毒。第13页/共159页第十四页,编辑于星期二:点 八分。图图图图7-4 7-4 噬菌体噬菌体噬菌体噬菌体第14页/共159页第十五页,编辑于星期二:点 八分。图7-5烟草花叶病毒腺病毒T4噬菌体爱滋病病毒RNADNADANRNA第15页/共159页第十六页,编辑于星期二:点 八分。图7-6爱滋病病毒第16页/共159页第十
10、七页,编辑于星期二:点 八分。三、细菌和病毒在遗传研究中的优越性三、细菌和病毒在遗传研究中的优越性三、细菌和病毒在遗传研究中的优越性三、细菌和病毒在遗传研究中的优越性世代周期短,繁殖世代所需时间短;世代周期短,繁殖世代所需时间短;世代周期短,繁殖世代所需时间短;世代周期短,繁殖世代所需时间短;易于操作管理和进行化学分析易于操作管理和进行化学分析易于操作管理和进行化学分析易于操作管理和进行化学分析(纯培养与代谢产物累积纯培养与代谢产物累积纯培养与代谢产物累积纯培养与代谢产物累积);便于研究基因的突变便于研究基因的突变便于研究基因的突变便于研究基因的突变(表现与选择表现与选择表现与选择表现与选择)
11、;便于研究基因的作用便于研究基因的作用便于研究基因的作用便于研究基因的作用(突变型生长条件与基因作用突变型生长条件与基因作用突变型生长条件与基因作用突变型生长条件与基因作用);便于研究基因的重组便于研究基因的重组便于研究基因的重组便于研究基因的重组(重组群体大、选择方法简便有效重组群体大、选择方法简便有效重组群体大、选择方法简便有效重组群体大、选择方法简便有效);遗传物质比较简单,可作为研究高等生物的简单模型。遗传物质比较简单,可作为研究高等生物的简单模型。遗传物质比较简单,可作为研究高等生物的简单模型。遗传物质比较简单,可作为研究高等生物的简单模型。第17页/共159页第十八页,编辑于星期二
12、:点 八分。四、细菌和病毒的拟有性过程四、细菌和病毒的拟有性过程四、细菌和病毒的拟有性过程四、细菌和病毒的拟有性过程虽然细菌和病毒不具备象真核生物配子进行融合虽然细菌和病毒不具备象真核生物配子进行融合虽然细菌和病毒不具备象真核生物配子进行融合虽然细菌和病毒不具备象真核生物配子进行融合的有性过程,但它们的的有性过程,但它们的的有性过程,但它们的的有性过程,但它们的遗传物质也能从一个细胞传递遗传物质也能从一个细胞传递遗传物质也能从一个细胞传递遗传物质也能从一个细胞传递到另一个细胞,并且也能形成重组体到另一个细胞,并且也能形成重组体到另一个细胞,并且也能形成重组体到另一个细胞,并且也能形成重组体。细
13、菌获取外源遗传物质细菌获取外源遗传物质细菌获取外源遗传物质细菌获取外源遗传物质有四种不同的方式:转化,有四种不同的方式:转化,有四种不同的方式:转化,有四种不同的方式:转化,接合,转导和性导。接合,转导和性导。接合,转导和性导。接合,转导和性导。拟有性拟有性拟有性拟有性过程的存在是细菌、病毒作为过程的存在是细菌、病毒作为过程的存在是细菌、病毒作为过程的存在是细菌、病毒作为真核生物的模真核生物的模真核生物的模真核生物的模型型型型研究遗传重组和基因结构研究遗传重组和基因结构研究遗传重组和基因结构研究遗传重组和基因结构的重要的重要的重要的重要前提前提前提前提。第18页/共159页第十九页,编辑于星期
14、二:点 八分。五、细菌遗传的实验研究方法五、细菌遗传的实验研究方法五、细菌遗传的实验研究方法五、细菌遗传的实验研究方法 1 1、细细胞胞计计数数(培培养养物物细细胞胞浓度浓度)2 2、建立纯系的方法、建立纯系的方法 3 3、选选择择培培养养法法鉴鉴定定突突变变型与重组型型与重组型 4 4、突突变变型型与与重重组组型型的的批批量筛选方法量筛选方法第19页/共159页第二十页,编辑于星期二:点 八分。1 1 1 1、细胞计数、细胞计数、细胞计数、细胞计数(培养物细胞浓度培养物细胞浓度培养物细胞浓度培养物细胞浓度)培养物中微生物计数方法是微生物学的基本实验技培养物中微生物计数方法是微生物学的基本实验
15、技培养物中微生物计数方法是微生物学的基本实验技培养物中微生物计数方法是微生物学的基本实验技术,其基本思路是:术,其基本思路是:术,其基本思路是:术,其基本思路是:n n对原培养物进行连续稀释;对原培养物进行连续稀释;n n进行平板涂抹培养;进行平板涂抹培养;n n由于每个细胞形成一个菌落,由于每个细胞形成一个菌落,计数菌落数;计数菌落数;n n根据稀释倍数计算原培养物中根据稀释倍数计算原培养物中的细胞浓度。的细胞浓度。第20页/共159页第二十一页,编辑于星期二:点 八分。图图图图7-7 7-7 细胞计数细胞计数细胞计数细胞计数(培养物细胞浓度培养物细胞浓度培养物细胞浓度培养物细胞浓度)第21
16、页/共159页第二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二:点 八分。Results of the serial dilution technique and Results of the serial dilution technique and subsequent culture of bacteriasubsequent culture of bacteria图7-8细菌培养第22页/共159页第二十三页,编辑于星期二:点 八分。2 2 2 2、建立纯系的方法、建立纯系的方法、建立纯系的方法、建立纯系的方法纯培养纯培养纯培养纯培养挑取由单个细胞繁殖而来的菌落进行培养就可挑取由单个细胞繁殖而来的菌落进行培养
17、就可挑取由单个细胞繁殖而来的菌落进行培养就可挑取由单个细胞繁殖而来的菌落进行培养就可以获得由一个细胞繁殖而来的纯系。以获得由一个细胞繁殖而来的纯系。以获得由一个细胞繁殖而来的纯系。以获得由一个细胞繁殖而来的纯系。通常采用通常采用通常采用通常采用平板表面涂布法平板表面涂布法平板表面涂布法平板表面涂布法或或或或划线法划线法划线法划线法可以获得单可以获得单可以获得单可以获得单菌落。这种方法获得的纯系,称为菌落。这种方法获得的纯系,称为菌落。这种方法获得的纯系,称为菌落。这种方法获得的纯系,称为“菌种纯菌种纯菌种纯菌种纯”。有时采用显微操纵器进行菌丝尖端切割等方法从单个有时采用显微操纵器进行菌丝尖端切
18、割等方法从单个有时采用显微操纵器进行菌丝尖端切割等方法从单个有时采用显微操纵器进行菌丝尖端切割等方法从单个细胞直接培养建立纯系。采用这种方法获得的纯系称细胞直接培养建立纯系。采用这种方法获得的纯系称细胞直接培养建立纯系。采用这种方法获得的纯系称细胞直接培养建立纯系。采用这种方法获得的纯系称为为为为“菌株纯菌株纯菌株纯菌株纯”。第23页/共159页第二十四页,编辑于星期二:点 八分。图图图图7-9 7-9 7-9 7-9 细菌培养细菌培养细菌培养细菌培养第24页/共159页第二十五页,编辑于星期二:点 八分。3 3、选择培养法鉴定突变型与重组型、选择培养法鉴定突变型与重组型、选择培养法鉴定突变型
19、与重组型、选择培养法鉴定突变型与重组型许多细菌的突变都与培养基营养成分及培养条件有关。许多细菌的突变都与培养基营养成分及培养条件有关。许多细菌的突变都与培养基营养成分及培养条件有关。许多细菌的突变都与培养基营养成分及培养条件有关。营养缺陷型营养缺陷型营养缺陷型营养缺陷型的筛选、鉴定:的筛选、鉴定:的筛选、鉴定:的筛选、鉴定:n n选择培养法是根据菌株在基本培养基和营养培养基上的生长表现将菌株选择培养法是根据菌株在基本培养基和营养培养基上的生长表现将菌株选择培养法是根据菌株在基本培养基和营养培养基上的生长表现将菌株选择培养法是根据菌株在基本培养基和营养培养基上的生长表现将菌株分为分为分为分为原养
20、型原养型原养型原养型(也称为原生营养型也称为原生营养型也称为原生营养型也称为原生营养型)与与与与营养缺陷型营养缺陷型营养缺陷型营养缺陷型(在基本培养基上不能正常生长,在基本培养基上不能正常生长,在基本培养基上不能正常生长,在基本培养基上不能正常生长,只能在相应的营养培养基上生长只能在相应的营养培养基上生长只能在相应的营养培养基上生长只能在相应的营养培养基上生长)。n n营养突变型的筛选、鉴定方法与红色面包霉生化突变型的鉴定方法基本一致。营养突变型的筛选、鉴定方法与红色面包霉生化突变型的鉴定方法基本一致。营养突变型的筛选、鉴定方法与红色面包霉生化突变型的鉴定方法基本一致。营养突变型的筛选、鉴定方
21、法与红色面包霉生化突变型的鉴定方法基本一致。第25页/共159页第二十六页,编辑于星期二:点 八分。4 4、突变型与重组型的批量筛选方法、突变型与重组型的批量筛选方法、突变型与重组型的批量筛选方法、突变型与重组型的批量筛选方法选择培养法一次可鉴定、筛选一种突变型选择培养法一次可鉴定、筛选一种突变型选择培养法一次可鉴定、筛选一种突变型选择培养法一次可鉴定、筛选一种突变型,但要检,但要检,但要检,但要检测分离含有多种突变型的混和菌株,效率太低。测分离含有多种突变型的混和菌株,效率太低。测分离含有多种突变型的混和菌株,效率太低。测分离含有多种突变型的混和菌株,效率太低。为高效检测、分离混和群体中不同
22、突变型,黎德伯格为高效检测、分离混和群体中不同突变型,黎德伯格为高效检测、分离混和群体中不同突变型,黎德伯格为高效检测、分离混和群体中不同突变型,黎德伯格夫妇设计了夫妇设计了夫妇设计了夫妇设计了影印培养法影印培养法影印培养法影印培养法。n n该方法原理与选择培养法一致,该方法原理与选择培养法一致,但是采用影印法将在完全培养基但是采用影印法将在完全培养基上单菌落同时接种到上单菌落同时接种到不同选择培不同选择培养基养基上同时对所有菌落进行选择上同时对所有菌落进行选择培养,鉴定效率大大提高。培养,鉴定效率大大提高。第26页/共159页第二十七页,编辑于星期二:点 八分。图7-10影印培养法第27页/
23、共159页第二十八页,编辑于星期二:点 八分。图7-11影印培养法第28页/共159页第二十九页,编辑于星期二:点 八分。注意:注意:注意:注意:(1)(1)最初的培养基必须是非选择性的,即各最初的培养基必须是非选择性的,即各最初的培养基必须是非选择性的,即各最初的培养基必须是非选择性的,即各种突变型都能够在其上生长;种突变型都能够在其上生长;种突变型都能够在其上生长;种突变型都能够在其上生长;(2)(2)必须采用适当的方法如涂布或划线法,必须采用适当的方法如涂布或划线法,必须采用适当的方法如涂布或划线法,必须采用适当的方法如涂布或划线法,以使培养物菌落之间要分开。以使培养物菌落之间要分开。以
24、使培养物菌落之间要分开。以使培养物菌落之间要分开。第29页/共159页第三十页,编辑于星期二:点 八分。第二节第二节第二节第二节 噬菌体的遗传分析噬菌体的遗传分析噬菌体的遗传分析噬菌体的遗传分析 一、烈性噬菌体一、烈性噬菌体二、温和噬菌体二、温和噬菌体三三、噬噬菌菌体体(T2)的的基基因因重重组组第30页/共159页第三十一页,编辑于星期二:点 八分。一、烈性噬菌体一、烈性噬菌体一、烈性噬菌体一、烈性噬菌体:遗传学上应用较广泛的是大肠遗传学上应用较广泛的是大肠杆菌的杆菌的T偶数系列噬菌体。它们偶数系列噬菌体。它们的外貌都象蝌蚪状的外貌都象蝌蚪状(如图如图)。T偶数系列噬菌体具有偶数系列噬菌体具
25、有六角形的六角形的头部头部,其内部含有,其内部含有双链双链DNA分分子子,尾部包括一个中空的,尾部包括一个中空的针状针状结构及外鞘结构及外鞘。末端是。末端是基盘基盘,由,由尾丝及尾针组成。尾丝及尾针组成。第31页/共159页第三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二:点 八分。图7-12第32页/共159页第三十三页,编辑于星期二:点 八分。一、烈性噬菌体一、烈性噬菌体一、烈性噬菌体一、烈性噬菌体 T偶数系列噬菌体的尾丝附着在偶数系列噬菌体的尾丝附着在大肠杆菌表面时,大肠杆菌表面时,通过尾鞘的通过尾鞘的收缩将噬菌体收缩将噬菌体DNA经中空尾部经中空尾部注入寄主细胞注入寄主细胞,破坏寄主细胞,破坏寄主细胞的遗传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普通 遗传学 细菌 病毒 遗传 学习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