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专题复习专题三收入与分配ppt课件.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考政治专题复习专题三收入与分配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政治专题复习专题三收入与分配ppt课件.ppt(8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2016天津文综,6,4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强调,要鼓励各类企业通过股权、期权、分红等激励方式,调动科研人员创新积极性。实施股权激励方式()A.是我国分配制度的重大变革B.是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体现C.是我国按劳分配制度的完善与发展D.保障了科研人员在企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五年高考自主命题自主命题省省(区、市区、市)卷题组卷题组考点一分配制度答案答案B本题考查分配制度。股权激励方式属于按资本要素分配,B正确。实施股权激励方式不是分配制度的重大变革,A错误。题干指的是“各类企业”,而按劳分配是与生产资料公有制相联系的分配方式,故C与
2、题意不符。企业的主体是劳动者,不仅仅是科研人员,故D错误。2.(2015江苏单科,6,2分)据统计,2014年全国居民新增财产性收入40%来自房地产,17%来自银行理 财,1 6%来 自 存 款,1 2%来 自 股 票,其 他 来 自 信 托、基 金、保 险 等。对 该 经 济 现 象 的 正 确 解 读 是()体现按生产要素分配居民投资风险不断降低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居民财产配置趋向多元A.B.C.D.答案答案B此题考查分配方式。财产性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正确。我国居民财产性收入的来源包括房地产、理财、股票等,表明居民财产配置趋向多元化,正确。财产性收入多元化不能说明投资风险降低,错误。财
3、产性收入属于初次分配,错误。3.(2014四川文综,2,4分)M村在确认村民的土地经营权等权属后,将1000亩土地的经营权流转给T公司,用于种植蔬菜和花卉,每户村民按850斤大米(约1400元)/亩年的标准领取租金。对此认识正确的是()村民获得租金是因为土地与资本和劳动结合创造了价值土地所有权在土地向专业公司流转后仍归每户村民所有村民通过土地经营权流转所获收入属于非农业劳动收入土地经营权流转能使市场有效发挥配置土地资源的作用A.B.C.D.答案答案D此题考查分配方式。村民所获租金不是劳动所得,故错误。土地经营权流转没有改变土地集体所有的性质,故错误。农民所获租金是非劳动所得;土地经营权流转能盘
4、活土地资源,发挥市场的作用,符合题意,应选D。4.(2014天津文综,1,4分)河北省饶阳县的程秀把承包的4亩地入股流转给某民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成为该公司的股东和员工。程秀说:“除了每亩每年保底租金800元外,我春节前又领了15%的分红,加上每月工资1200元,一年下来能挣两万多。”她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受公司经营状况的影响属于按劳分配受股票价格波动的影响A.B.C.D.答案答案A此题考查分配方式。土地作为生产要素参与生产获取收益,体现了按生产要素分配,故正确。分红受到公司经营状况影响,故正确。题中工资是通过付出劳动要素获得,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排除。该公司是有限责任公司,排除。1.
5、(2015山东文综,25,4分)国务院决定,2015年我国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由2014年 的 每 人 每 年 3 2 0 元 提 高 到 3 8 0 元。下 列 选 项 中,对 国 务 院 的 这 一 决 定 理 解 正 确 的 是()A.提高医疗补助标准,优化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B.健全初次分配机制,协调国家与个人的利益关系C.加大再分配力度,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水平D.增加货币供应量,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筹资水平考点二考点二效率与公平效率与公平自主命题自主命题省省(区、市区、市)卷题组卷题组答案答案C此题考查维护公平的措施。A中提高医疗补助标准与优化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无
6、必然联系,故排除。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属于再分配,排除B。提高补助标准有利于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水平,故选C。材料中没有说增加货币供应量,故D排除。2.(2015广东文综,25,4分)基尼系数是判断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程度的指标。该系数介于01之间。值越小,表明收入分配越平均;反之,表明收入差距越大。国际上通常把0.40作为贫富差距的 警 戒 线。2 0 1 02014年,中国收入再分配后的基尼系数分别为0.481、0.477、0.474、0.473和0.469。对比下图,不考虑各国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的差异,可以推断出()2010年部分发达国家的基尼系数近年来,中国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且高于
7、图中发达国家法国收入再分配政策对贫富差距的调整效果比英国更明显中国应运用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手段强化再分配功能发达国家依赖以市场为主导的收入分配机制实现社会公平A.B.C.D.答案答案B此题考查维护公平的措施。20102014年,中国的基尼系数逐年下降,故不符合题意。符合图的内容,应选。符合题干要求且说法正确,也应选。从图中推断不出发达国家是通过以市场为主导的收入分配机制实现社会公平的,排除。3.(2014广东文综,26,4分)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3年平均工资保持较快增长,但工资水平的地区 差 距、行 业 差 距、岗 位 差 距 仍 然 较 大。针 对 这 一 问 题,可 采 取
8、的 合 理 措 施 有()提高劳动报酬在再分配中的比重创新扶贫方式,推进特殊困难地区的发展禁止非法垄断及非法竞争行为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平均化A.B.C.D.答案C此题考查收入分配的公平。针对工资水平的地区差距,应创新扶贫方式,推进特殊困难地区的发展,入选;针对工资水平行业差距、岗位差距较大的现状,应禁止非法垄断及非法竞争行为,入选。故选C。错,应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错,应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4.2013重庆文综,13(1)(2)(3),14分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9962010年初次分配中居民收入分配份额变化情况图注:1
9、.根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绘制;2.居民收入分配份额为劳动报酬占国民总收入比重。(1)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体现了国民总收入在政府、企业、居民三者之间的分配比例关系。根据图,概括19962010年我国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居民收入分配份额的整体变动趋势。(4分)(2)从2010年到2020年,若在国民总收入实现倍增的同时,居民收入所占份额从45%逐步增加到65%,居民收入年均增长率应(小于、等于或大于)国民总收入年均增长率。(4分)(3)如何通过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促进社会公平?(6分)答案答案(1)示例一整体来看,居民收入分配份额呈下降趋势。示例二19962007年,居民收入分配份额呈下降趋势;200
10、7年后,居民收入分配份额有所增长和波动,但仍低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水平。(2)大于(3)答案示例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解析解析(1)解答本问,第一,注意根据图分时间段进行说明;第二,注意写清楚不同时间段出现的具体变化。(2)由初次分配中居民收入分配份额的逐步增加,可知本问的答案应排除“小于”与“等于”,选“大于”。(3)审设问可知,本问的关键词一个是“初次分配”,另一个是“社会公平”。“初次分配”为本问的答案范围,“社会公平”为本问要解决的问题,可从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及提高最低工
11、资标准等方面进行论述。5.(2012课标,16,4分)2011年1月,R市以居住证制度取代暂住证制度,300余万生活在该市的流动人口告别“暂住”状态,在劳动就业、医疗卫生、教育等12个方面开始享受与市民同等的权益。这一举措()促进了社会公平正义消除了收入再分配的差距有利于协调城乡统筹发展减少了城市管理支出A.B.C.D.答案答案B本题考查社会公平与统筹城乡发展等知识。流动人口多为进城打工的农民工,他们与市民享受同等的权益有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有利于协调城乡统筹发展,符合题意。公平不等于消除差距,观点错误。保障流动人口的相关经济、社会、文化权益,需要加大相应的财政支出,错误。故选B。教师专用题
12、组教师专用题组6.2012课标,38(1),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收入不断增加。1978年我国职工工资总额为568.9亿元,2009年达到40288.2亿元;职工平均工资由1978年的615元增加到2009年的32736元。材料在我国居民收入不断增加的同时,收入分配中的一些问题也逐步显现出来。2009年,我国的最低工资是我国人均GDP的25%,世界平均为58%;我国最低工资是我国平均工资的21%,世界平均为50%。我国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再分配中的比重分别如图1、图2所示。图1图2摘编自2011年3月7日经济观察报根据材料概括我国国民收入分配中存在的问题,并结
13、合经济生活知识提出解决问题的政策建议。(14分)答案答案问题: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最低工资在人均GDP中占比低,在平均工资中占比低,最低工资水平偏低。居民所得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占比呈减少趋势,政府和企业所得占比呈增加趋势,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若考生对折线分段描述,结论正确,也可)对策: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职工工资和居民收入的正常增长机制;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机制,促进社会公平。(答出任意四项即可)解析解析本题为图表题,考查收入分配公平的知识。解答图表题要注意六点:一是从表头读起,表头往往是图表的主旨,是我们答题的起
14、笔或落笔点;二是把握信息间、图表间、图文间的联系;三是横比与纵比相结合,充分提取图表的各种信息;四是分读与合读相结合,有时将图表中部分相关信息合并解读,会得出新的信息;五是注意注解,图表下方的文字信息及注解往往是图表信息的补充或辅助;六是尽量点明实质、理论升华,落实到教材语言。具体到本题,回答第一小问,首先应明确图1、图2的主旨在于说明我国政府、企业和居民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的占比;其次通过纵比看到各项指标的变化趋势,通过横比看清不同主体收入占比的差异;再次结合上下文,通过与世界平均水平对比对各项指标进行定性分析;最后概括、总结,指明我国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回答第二小问,要注意从第一小
15、问所揭示的问题入手,主要关注居民收入、劳动报酬、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措施,并明确这些措施都是在促进社会公平。1.(2017课标,16,4分)2016年9月,某省探索发行易地扶贫搬迁债券,用于弥补国家级扶贫工作重点县的资金缺口。该债券首期额度5亿元,社会资本认购高达35亿元。以发行债券方式支持扶贫,可以()A.扩大扶贫资金的使用范围B.减少政府扶贫资金的支出C.拓宽扶贫资金的筹措渠道D.促进扶贫资金的精准运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到2020年确保我国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的目标任务,对“十三五”脱贫攻坚作出了
16、全面部署。根据材料回答下题。5考点三考点三国家财政国家财政A A组组 统一命题统一命题课标卷题组课标卷题组答案答案C本题考查财政收入的相关知识。以发行债券方式支持扶贫,可以拓宽扶贫资金的筹措渠道,C符合题意。题干只涉及扶贫资金的筹措,不涉及扶贫资金如何使用,A、D不符合题意。拓宽扶贫资金的筹措渠道并不意味着政府扶贫资金支出的减少,反过来还可能增加,B说法错误。方法技巧方法技巧做政治选择题时,一定要把握题干的指向。本题题干的指向是扶贫资金如何筹措而非如何使用。2.(2016课标,12,4分)下图反映我国20092 0 1 5 年 的 宏 观 经 济 状 况。为 保 持 国 内 经 济 平 稳、持
17、续增长,政府可以采取的财政措施是()(注:PPI是反映一定时期内全部工业产品出厂价格总水平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提高企业税费,增加财政收入发行国债,扩大经济建设支出降低企业税费,扶持企业创新减少财政赤字,降低财政赤字率A.B.C.D.答案答案C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财政政策。根据图可知,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我国可以实行减少税收、扩大经济建设支出的积极的财政政策,符合题意。提高企业税费、减少财政赤字属于紧缩性财政政策的内容,与材料不符。故正确答案为C。规律总结规律总结财政政策的实施(1)物价持续上涨,经济过热,社会总供给小于社会总需求,实施紧缩性财政政策,增加税收,减少财政支出
18、。(2)物价持续下降,经济过冷,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减少税收,增加财政支出。3.(2014课标,16,4分,0.677)要加大对民族省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关键是要增加财政收入。在 我 国 当 前 情 况 下,增 加 财 政 收 入 的 合 理 措 施 是()A.大幅度提高税率B.大力发展实体经济C.提高职工工资水平D.扩大资本市场规模答案答案B此题考查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二者是根与叶、源与流的关系。增加财政收入的合理措施是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故选B。易错警示易错警示大幅提高税率并不是增加财政收入的合理举措在经济发展水平一定的情况
19、下,税率大幅提高,国家财政收入增加,但是个人收入和企业收入减少,不利于消费水平提高,不利于企业生产规模扩大。财政转移支付是指一国政府为了实现各地公共服务水平的均等化而实行的一种财政资金转移或财政平衡制度。完成下题。4.2015课标,38(2),14分,0.307阅读材料,完成要求。财政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巨大作用,财政预算的编制和管理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材料2013年我国GDP增速为7.7%,2014年为7.4%。2015年我国GDP增长目标调低为7%。面对经济下行的压力,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对积极的财政政策做了加力增效的部署,其中,2015年财政预算拟安排财政赤字1.62万亿元,比去年增加2
20、700亿元,赤字率从去年的2.1%提高到2.3%。(财政赤字率指财政赤字与GDP之比。国际上财政赤字率安全警戒线为3%)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现阶段我国增加财政赤字的合理性,并说明应该如何用好财政赤字资金。(14分)答案答案财政赤字是积极财政政策的具体手段,在经济下行压力下,增加财政赤字能够扩大财政支出,刺激社会总需求;(3分)我国目前财政赤字率虽然在提高,但低于3%的警戒线,是适度的、安全的。(3分)优化赤字资金支出结构,引导经济转型升级;(2分)加强赤字资金管理,提高使用效率;(3分)遵循财政分配原则,维护赤字资金支出的公平性。(3分)解析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财政的知识,考查考生获取和解
21、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在分析现阶段我国增加财政赤字的合理性时,要注意从财政赤字的作用、我国目前财政赤字率与国际上财政赤字率安全警戒线的比较等方面进行分析。回答如何用好财政赤字资金这一问题时,主要应从优化赤字资金支出结构、提高财政赤字资金使用效率、促进财政分配公平等角度进行分析。方法技巧方法技巧非选择题设问的解读知识指向明确所要考查的知识范围实施主体找出相关行为的实施主体,经济生活一般涉及国家、企业和个人设问指向明确设问要求我们分析什么问题试题类型意义类、措施类、原因依据类等B B组组自主命题自主命题省省(区、市区、市)卷题组卷题组5.(2015福建文综,32,4分)立国之道,惟在富民。
22、近年来,某省财政用于教育、社会保障与就业、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等民生方面的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逐年增长,2014年达到75.6%。这些支出()能够有效促进财政收支平衡强化财政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有助于实现宏观调控的目标能够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A.B.C.D.答案答案D此题考查财政的作用。题干中的支出与有效促进财政收支平衡无关,故排除。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决定性)作用的是市场,不是财政,故说法错误。切题,答案选D。6.(2015天津文综,5,4分)根据经济生活知识,结合下图能够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财政收支与经济总量呈正相关B.财政赤字是经济发展中的必然现象C.紧缩性财政政策是政府抑制经
23、济过热的手段D.经济总量提高是财政收入增加的基础答案答案D此题考查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图反映了随着国家GDP的增长,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都有所增长,说明经济总量提高是财政收入增加的基础,故D正确。财政收支是依据国家经济发展需要确定的,并不总是与经济总量呈正相关,财政赤字也不是经济发展中的必然现象,A、B错误。图反映的是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是宽松的财政政策,C与材料不符。故正确答案选D。7.(2015北京文综,33,4分)未来几年我国财政收入将由高速增长转向中低速增长,财政支出会呈刚性增长,财政管理要求更规范科学。这种“财政新常态”意味着在保证财政收支大致平衡的前提下,适度增加财政赤字规模。下列
24、政策不会导致财政赤字增加的是()A.扩大以营业税改增值税为重点的结构性减税政策适用范围B.清理、规范、取消多项行政事业性的收费项目C.加大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政府投资力度D.盘活政府部门资金存量,提高财政资金运转效率答案答案D此题考查财政赤字。财政赤字是指当年的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的部分。A、B会减少财政收入,导致财政赤字增加;C项会增加财政支出;D项切题。8.(2014重庆文综,4,4分)国有企业上缴利润比例逐年提高(如图所示),这将进一步增强国家财政实 力。国 有 企 业 上 缴 利 润 比 例 提 高()国有企业上缴利润比例有利于增强国有企业控制力有利于增强政府宏观调控的能力是
25、改善国民收入分配的重要举措目的是促进非公经济公平参与市场竞争A.B.C.D.答案答案C此题考查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收入分配等。随着国有企业上缴利润比例的提高,国家的财政实力逐步增强,这有利于增强政府宏观调控的能力,符合题意。国家的财政实力增强,有利于国民收入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符合题意。故选C。错误,国有企业上缴利润比例提高,会减少企业自身收入,不利于增强国有企业控制力;不符合题意,题干未涉及非公经济公平参与市场竞争。9.(2014山东文综,24,4分)20042 0 1 4 年,中 共 中 央、国 务 院 连 续 1 1 年 发 布 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坚持实行种粮农民直接补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政治 专题 复习 收入 分配 ppt 课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